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英漢語法化進程的比較研究:基于小稱范疇的考察

2018-06-30 09:11劉陳姣
校園英語·上旬 2018年5期
關(guān)鍵詞:英漢對比語法化

【摘要】小稱作為語言中的一個重要范疇,表達了人類的主觀化情感。本文旨在對比英漢小稱范疇的語法化進程,從歷時和共時兩個角度出發(fā),確定小稱范疇語法化的來源,即漢語中的“Z變韻”其實是來自于“子”這個語素,特別是一些合口呼的字,在Z變韻時都加上了前高特征,這一特征應(yīng)該是“-子”早期讀音的反映和轉(zhuǎn)化。從而證明漢語并不構(gòu)成例外,和人類其他語言存在共性,非常符合語法化的特點。

【關(guān)鍵詞】小稱范疇;語法化;英漢對比

【作者簡介】劉陳姣(1994.02- ),女,研究生,北京語言大學(xué),外國語言學(xué)及應(yīng)用語言學(xué)。

【基金項目】北京語言大學(xué)研究生創(chuàng)新基金資助項目(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wù)費專項資金)(17YCX057)。

一、前言

本文以作者母語一手語言材料為基礎(chǔ),以變音理論為視角,旨在探討英漢小稱語法化進程及其伴隨的“音系化”進程的共性和差異。

Crystal(1997:116)曾作出關(guān)于“小稱”的普通語言學(xué)定義:小稱——形態(tài)學(xué)上用于表示“小”的詞綴,經(jīng)常引申為表示“可愛”的意思。比如意大利語的-ino, 葡萄牙語的-zinho,英語中的-let。Spencer(1991:197)也指出,世界上很多語言都存在廣泛使用的、高度能產(chǎn)的小稱標記,漢語普通話和廣大方言的情況也一樣,存在大量的“小稱”語法形式。我們認為,小稱是用各種語法手段或形態(tài)標記對相對較小的事物的一種指稱,有時表達喜愛之情,有時則表達蔑視之意味,本文所說的小稱只限于名詞。

漢語普通話和方言中最常見的小稱后綴是“子”和“兒”,幾乎可以加在各類實體名詞后;英語中表小后綴有“-let”, “-y”等,這些小稱后綴只保留在個別詞中,不可隨意搭配。由此可見,小稱范疇雖廣泛存在于人類的各種語言中,但其使用范圍和能產(chǎn)性并不一致。那是否證明英漢兩種語言差異性極大,沒有共性可言呢?

本文分別從共時和歷時兩個維度來分析漢語方言的子變韻,從而得出了子變韻來自于“子”的證據(jù),也證明了漢語和人類語言存在共性。在本文中,漢語主要以輝縣方言Z變韻為例,特別指出“Z變韻”來自于“子”這個語素的證據(jù),特別是一些合口呼的字,在Z變韻時都加上了前高特征,這一特征應(yīng)該是“-子”早期讀音的反映和轉(zhuǎn)化。其次,旨在證明英語中各類小稱后綴也有共同的來源,即都來自于有著特定來源的人或物(person or thing of a specific kind of origin),和漢語中的“子”有著相似之處,從而證明漢語和英語符合人類語言的特點,體現(xiàn)了人類語言的共性。

二、漢語語法化進程及其伴隨的“音系化”進程:以輝縣地區(qū)Z變韻為例

關(guān)于Z變韻,賀巍(1989:2-3)提到:名詞逢詞尾“-子”,在河南省北部有入聲的地區(qū),大都用變韻的方式表示,即Z變韻。Z變韻母一般適用于名詞和量詞,功用主要是相當于其他方言加輕聲詞尾“-子”字。而輝縣就處于河南省北部有入聲的地區(qū),存在著大量的Z變韻。王洪君(2008: 211-212)也指出:Z變韻流行于河南北部和山西南部,它是以韻母或聲母的變化表示類似普通話“-子”尾意義的一種構(gòu)詞法。目前發(fā)現(xiàn)的方言中Z變詞的鏈條還缺少一些環(huán)節(jié),因此不能完全確定它的本源就是“-子”。雖然從語法上看很可能是“-子”;從語音上看,是“-子”也說的通,但演化鏈條并不完整,只能說Z變韻很可能是“-子”的合音,但沒有十分的把握。而輝縣地區(qū)的Z變韻正好處于Z變詞鏈條上缺少的環(huán)節(jié)之中,因此我們可以從共時的材料出發(fā),找到歷史的證據(jù),從而證明輝縣方言中的Z變韻確實來自于“子”這個語素。

從共時層面分析輝縣方言的Z變韻,下表列舉出了輝縣方言Z變韻的例子:

首先,通過特征分析可發(fā)現(xiàn)Z變韻母都具有“后”“高”特征,即以-u/o或者鼻音-?結(jié)尾。因此,可得出第一條結(jié)論:(1)輝縣方言Z變韻具有“后”“高”特征。但是若仔細對比可發(fā)現(xiàn):三個例詞“粽子”、“裙子”、“孫子”的基本韻分別為“??”、“yn” 和 “u?n”,但經(jīng)過變韻之后多出了帶有“前”、“高”特征的“i”或“j”。作者認為“i”或“j”應(yīng)該來自于“子”,有可能是“-子”早期讀音的反映和轉(zhuǎn)化。因此,我們可以從共時材料出發(fā),找到歷史的證據(jù),得出第二條結(jié)論:(2)“后”“高”特征Z變韻音節(jié)尾成分來源于(子變韻來自

于)“子”這個語素。

但是,值得思考的一點是:一方面Z變韻母帶上了“后、高”特征,一方面又多出了帶有“前、高”特征的“i”或“j”。如何在“前”和“后”之間找到一種平衡?作者認為“前”和“后”之間只能是具有“中間”特征的“?”。這個猜想可從附近方言中得到印證,如林州方言中的“子”讀作-l??/ ??。

其次,我們也可從歷時角度出發(fā)分析“子”的發(fā)展過程。最初,它作為一個實詞出現(xiàn),如“子孫”中的“子”,之后意義開始虛化,加在“人”或“動物”等有生命的實體名詞后;接著泛指“表小”功能,不再限于人或動物;再之后語音地位發(fā)生變化,開始變成一個獨立的后綴;最后合入前字,形成變韻,即輝縣方言的Z變韻,處于語法化過程中的音素化(phonogenesis)階段(Hopper, P. J. & Traugott, E. C. , 2003)。另外,“子”的語法化過程也可印證作者之前的猜測:即“子”可逐漸變成央元音“?”。理由如下:一旦“子”的意義開始虛化,它的語音地位就會相應(yīng)的做出改變,當虛化到一個最高峰時,就會變成人類在自然狀態(tài)下最易發(fā)出的一個聲音,即央元音“?”。

此外,有一點作者感到甚是疑惑,即“桌子”在Z變韻中帶上了鼻音特征,但是“桌子”的本韻中并無任何鼻音韻母存在。作者認為這個鼻音特征可能有兩種解釋:(1)可能是單純的語音現(xiàn)象,因為“uo”本就具有“后”的特征,發(fā)音時若稍微靠后就易產(chǎn)生鼻音,這是純語音的解釋;(2)作者認為這可能是“兒”尾的殘跡,“兒”最初的讀音為“ni”,帶有鼻音。若元音弱化,鼻音聲母就很容易合入前字,因此這可能是“兒”尾在輝縣方言中的殘跡。另外,這種特殊的鼻音現(xiàn)象也可以從輝縣地區(qū)的D變韻中找到證據(jù),如在輝縣地區(qū)有名為“蔣莊”,“趙莊”的村莊,在D變韻中分別被讀作“t?u??”和“?u??”。“蔣莊”的“蔣”在D變韻中讀音更加靠后;“趙莊”的“趙”本音中并沒有鼻音,D變韻時卻加上了后鼻音“?”。但是對于這種特殊現(xiàn)象,作者還尚存疑惑,無法確定是否來自于“子”,希望在今后可以得到更加精確的解釋。

猜你喜歡
英漢對比語法化
介詞“依據(jù)”的詞匯化與語法化
漢語方言“馱”字被動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機制
上古漢語“之”的詞性及用法
英漢名詞動用分類方法探究
《漢語史論集》述評
從《論讀書》原著和王佐良的漢譯本淺析英漢在詞法、句法方面的不同
英漢“左/右”空間方位詞認知對比
試論英漢詞匯對比分析對漢語國際教育的影響
“火”之隱喻英漢對比的語料庫研究的目標、方法及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