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靜
語言是人們對外交流的工具,同時也是表達思想的重要方式。如何運用語言幫助人們了解他人,也能讓他人了解自己,可以說語言表達能力能夠直接影響工作、生活質量。幼兒時期是語言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在這個階段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教會幼兒語言表達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幼兒園教師必須要完成的內容之一,也是幼兒教師在學校中必須要學習到的技能。
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貫穿人的一生,一個人若具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就既能準確表達自己的觀點,又能很好地與他人溝通,在人際交往中擁有閃光點。幼兒時期不僅是塑造性格、形成“三觀”的重要時期,更是培養(yǎng)各種能力的搖籃時期。優(yōu)秀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幼兒順利融入社會生活的金鑰匙,也是其發(fā)展、提升的基石,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在幼兒階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是幼教領域永恒的研究課題。現(xiàn)結合實際,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及其培養(yǎng)策略進行分析。
一、游戲中鍛煉幼兒的表達能力
幼兒階段的知識學習主要是通過游戲進行的,這既是幼兒天性決定的,也是教育模式的客觀要求。幼兒的注意力時間不長,又容易被新鮮事物吸引,因此,教師在游戲中不斷增添知識元素能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使之在無形中掌握新知識。同樣,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也應該采用游戲的形式。例如,競爭性游戲的結果會出現(xiàn)勝負之分,教師可以提前設定規(guī)則,要求輸的幼兒講一個故事或者講講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趣事。這樣,就為幼兒提供了自我表達的機會,在不知不覺中鍛煉了幼兒的表達能力。
二、抓住契機,引導幼兒學習和發(fā)展語言
教師要善于利用幼兒來園、游戲、離園等分散時間,有計劃有目的地與幼兒交談。晨間談話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禮貌用語;游戲時讓幼兒說規(guī)則;離園時讓幼兒去“陽光書吧”讀書。幼兒一日生活中,如戶外活動、談話、種植等都是幼兒學習有益的資源,教師要善于把握機會,給每個幼兒“說”的機會。幼兒只有通過多看、多感受,才能獲得各種感官刺激,激發(fā)其思維活動,獲取豐富的感性知識。幼兒心中有了表達內容,才能產生表達的愿望。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帶領幼兒觀察天氣的變化、植物的變化,幼兒在尋找過程中發(fā)現(xiàn)很多,在觀察、議論、想象中用語言表達出來,發(fā)展了口語表達能力。在角色游戲中,教師更多的是旁觀者,但也可以在適當的時機介入到幼兒的活動中扮演一個角色,與幼兒進行交流。
三、培養(yǎng)幼兒說的興趣,讓孩子暢所欲言
培養(yǎng)幼兒濃厚的學習語言的興趣,是促使幼兒語言能力不斷提高的內在動力。激發(fā)幼兒主動表達和交流的興趣是促進幼兒言語能力發(fā)展的根本。為此,教師需要觀察幼兒的日常活動,傾聽他們的談話,以此發(fā)現(xiàn)幼兒所關心的話題,尋找引發(fā)幼兒言語交流的契機,進而創(chuàng)設能激發(fā)說話的活動和游戲情境。經常開展談話活動能較好地促進幼兒語言交往能力的發(fā)展,自由交談令幼兒講話無拘無束、思維活躍、暢所欲言,而且不受空間、時間、人物的限制,所以特別適合這種談話方法。
如在學習故事《熱鬧的森林》時,針對故事內容,我制作了許多的小猴、小鳥、小豬等小紙偶。在進行角色對話時,誰說了哪個小動物說的話,我就獎勵他一個同樣的小動物。這樣就大大激發(fā)了孩子的表現(xiàn)欲望,急于想回答問題。在此基礎上,我便提高要求,回答完整、說話具體的幼兒優(yōu)先得到獎品。語言課上經常性地用這種方法鼓勵幼兒說話,時間久了在課堂上幼兒也就形成了想說的習慣。對說產生了興趣,語言表達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四、培養(yǎng)幼兒使用禮貌用語習慣,讓幼兒在交際中提升語言意識
禮貌是人際交往的道德準則,反映一個人的氣質和素質、文化水平和交際能力,給人謙遜、有涵養(yǎng)的印象。一個事事時時處處講禮貌的孩子在人際圈中必定容易受歡迎,在人際交往中占據有利地位。因此,我們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從細小的生活細節(jié)等方面教育幼兒與人交往要懂禮貌,養(yǎng)成使用文明語言和禮貌語言的好習慣,學會尊敬長輩,與同伴和睦相處。要教育幼兒主動、大方地與人打招呼,會稱呼人,會問早問好,會道別。要教育孩子得到別人幫助時主動說“謝謝”,遇到困難需要別人幫助時要主動說“請您幫我……”傷害了別人時要主動說“對不起”,別人影響、傷害了自己說“對不起”時要對對方說“沒關系,別放在心上……”等等。要教育孩子學會傾聽,在別人談話時不要隨意插嘴打斷別人;要教育孩子在別人提出問題時認真作答,聲音要洪亮,語速要適中,吐字要清楚,態(tài)度要親和。說話時,要看著對方,不要漫不經心地東張西望。在教育過程中,也許一次過后沒有明顯效果,孩子下次還是需要提醒,這時我們需要進行適當的反復,強化孩子主動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在與他人的交際中潛移默化地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值得強調的是,在對孩子進行禮貌語言教育時,我們自己要以身作則,主動使用禮貌語言,讓孩子在禮貌語言環(huán)境中自然熏陶,在長時間的熏陶中形成語言意識,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語言能力。
五、針對孩子實際情況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
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后,教師要及時為其創(chuàng)建合理的學習情境。要求幼兒間交流盡量使用普通話,教師也需注意不斷提高說話藝術水平,以此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如可以教學兒歌、詩歌、故事等,幼兒可以在相互交流與溝通的基礎上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總之,作為幼兒發(fā)展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師要時刻注意培養(yǎng)幼兒語言能力,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幼兒成為一個想說、敢說、會說的人。在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能力時,既要整體把握又要注重差異,要把握每個幼兒的實際,有計劃地進行培養(yǎng)和訓練,給孩子創(chuàng)造多看、多摸、多聽、多說的機會。同時學校與家庭要緊密配合,共同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校和家庭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成長過程中得到充分的鍛煉和發(fā)展。
【作者單位:灌云縣機關幼兒園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