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概
【摘要】 目的:對腎臟生化分級檢驗的臨床價值進行評價。方法: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筆者所在醫(yī)院接受腎臟生化檢驗的臨床患者294例,將其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147例,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生化檢驗,觀察組患者接受分級檢驗,對兩組患者的檢查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的陽性率均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胱抑素C的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進行腎臟生化檢驗中,分級檢驗的應用可以使檢驗準確性得到顯著提高,減少漏診、誤診情況,臨床價值顯著,值得關注并推廣。
【關鍵詞】 腎臟生化檢驗; 分級檢驗; 臨床價值
doi:10.14033/j.cnki.cfmr.2018.4.02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8)04-0059-02
對于一些存在腎功能障礙疾病的患者而言,腎濾過率水平異常降低屬于最為突出的特征性表現(xiàn),目前臨床對患者腎濾過率水平進行檢驗的金標準仍然為內生肌酐清除率(Ccr),同時對胱抑素C(CysC)、血尿素氮(BUN)等相關指標,近年來也在臨床腎功能檢驗過程中較為常用[1]。隨著醫(yī)療和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腎臟生化檢驗的手段和觀察指標也在不斷增多,檢驗效果也越來越理想。目前臨床上應用的分級檢驗為腎臟生化檢驗的一種新型方式,其對腎臟生化指標中具有較強針對性的治療展開檢驗,對于提高檢驗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義[2]。本次接受腎臟生化檢驗的臨床患者展開了分組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筆者所在醫(yī)院接受腎臟生化檢驗的患者294例,納入標準:對檢驗知情自愿,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在檢驗前所有患者均未服用影響腎功能的藥物;資料完整。排除標準:患者合并其他肝、心、肺等器官嚴重病變。本研究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將其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147例。對照組中男90例,女57例,年齡25~78歲,平均(43.7±12.4)歲;其中慢性腎小球腎炎者69例,腎盂腎炎者35例,腎功能衰竭者32例,其他腎臟疾病11例。觀察組中男93例,女54例,年齡24~78歲,平均(44.±11.72)歲;其中慢性腎小球腎炎者67例,腎盂腎炎者32例,腎功能衰竭者38例,其他腎臟疾病10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生化檢驗,檢查胱抑素C、血肌酐、血尿素氮等常規(guī)指標。(2)觀察組采取分級檢驗方式,對胱抑素C、血肌酐、血尿素氮等指標水平進行檢測。首先對生化指標進行具體細化的分級處理,將胱抑素C作為檢驗的一級指標,將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兩項作為檢驗的二級指標。同一標本檢驗處理采取常規(guī)拉網式進行,如果有漏診的情況出現(xiàn),則可以通過分級檢驗的方式進行。在初次檢驗結束1個月后復檢分級漏檢的患者,避免誤差,保證準確性。生化指標分級檢驗的閾值規(guī)定:胱抑素C正常范圍:0~1.40 mg/L,超出則檢測下一級生化指標,對血肌酐、血尿素氮兩項指標水平進行檢測[3]。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的陽性率均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胱抑素C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腎小球濾過率水平是目前臨床對患者腎臟功能進行評價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客觀指標,其具體指的是腎臟在單位時間內所能夠產生的尿液量,對腎小球濾過率產生影響的因素包括有腎小球濾過膜通透性、腎小球血漿流量、濾過面積大小等[4]。相關領域所進行的研究結果證實,在人體的腎臟發(fā)生病理學變化的時候,其腎小球濾過膜的通透性水平也就會隨之變小,濾過面積減小等情況,從而造成腎小球濾過率呈現(xiàn)明顯降低的發(fā)展態(tài)勢,腎臟本身所具有的排廢功能也會出現(xiàn)異常,使肌酐毒素在體內大量堆積[5-6]。因此,在對腎臟病變進行判斷時,可將濾過膜通透性、濾過面積作為一項重要的衡量指標。
曾有研究指出,藥物的應用對腎功能可產生嚴重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直接細胞毒性損傷、間接腎功能損傷。藥物和中草藥活性成分會對腎細胞器造成直接損害,其中線粒體損傷最為顯著。線粒體結構、功能改變會造成細胞凋亡、死亡,線粒體為細胞凋亡的重要調節(jié)者,是對細胞生命與死亡進行控制的樞紐。研究發(fā)現(xiàn),一些藥物會對腎細胞內質網造成直接損傷,從而造成細胞死亡,細胞內質網中存在內質網應激特征,在內質網受損后,細胞代謝過程無法進行,從而造成細胞損傷后凋亡。曾有學者研究證實,馬兜鈴酸經抑制線粒體內膜ADP/ATP轉運酶,對線粒體膜通透性增強產生誘導作用,造成線粒體破壞,也可以誘發(fā)內質網內鈣釋放、細胞外鈣內流,從而造成內質網(ER)應激反應,使得磷脂酶A2被激活,造成腎小管上皮細胞凋亡,誘發(fā)腎毒性。腎毒性藥物可造成細胞膜損傷,為中毒性腎病的主要發(fā)病機制。細胞膜為細胞最直接受毒物攻擊造成損傷的位置。由于腎小管所具有的特殊生理功能,大量外源性、內源性藥物多需通過腎小管,腎臟代謝毒物,在腎小管內外聚集,因此,腎小管上皮細胞的細胞膜遭受各種毒性物質攻擊損傷。
血尿素氮為人體內蛋白質代謝的產物,在腎小球過濾尿素過程中,對尿素的大量重吸收,因腎小管的尿液流速水平過快,重復吸收率水平相對較低,使尿素在最大限度上被清除。如果有腎缺血、缺水、高分解代謝、高蛋白飲食、血容量不足等情況,會造成血尿素氮水平顯著升高[7]。
肌酐屬于經腎小球排出的一種人體正常代謝非常重要的物質,可對腎臟功能進行反映,屬于肌肉代謝作用的產物,一般而言,人體肌酐產生的正常量應該為每20 g肌肉產生1 mg,肌酐在臨床上主要被分為內源性和外源性兩種類型,內源性肌酐為人體自身肌肉在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在一定的時期內,產生量相對而言較為穩(wěn)定,外源性肌酐主要是在食用肉類食物之后,經過一系列的代謝反應產生,其產生量與人體實際攝入的肉量有一定的關系[8-9]。臨床檢驗過程中,多將肌酐作為腎小球濾過率的一項重要檢驗指標。
胱抑素C為低分子量非糖基化堿性蛋白質物質的一種,其分子量水平相對較小,由120個氨基酸單位組成。人體核細胞屬于胱抑素C形成的一個重要基礎,發(fā)生變異的可能性較低,產生速率穩(wěn)定,可被腎小球自由濾過,并在近曲小管重吸收和降解,不會進入血液循環(huán)[10-11]。
臨床上,腎臟生化檢驗在腎臟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中,均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對肌酐、胱抑素以及血尿素氮等生化指標進行檢驗,可以對腎臟病變展開準確判斷,為臨床治療方案選擇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jù)。在腎臟生化檢驗過程中,拉網式檢查為常用的傳統(tǒng)檢驗手段,然而其具有操作程序繁瑣、費用高等不足[12-14]。隨著檢驗醫(yī)學的快速發(fā)展,實驗室可為臨床診斷提供越來越多的參考依據(jù),使得臨床診斷的靈敏度、特異性得到顯著提高,在循證醫(yī)學理念的指導下,項目組合需要將有效、經濟的檢驗項目和組合提供給臨床,進行診斷、治療以及預后的判斷[15-16]?,F(xiàn)階段,檢驗工作中,生化分析的各項檢驗指標并不是相互聯(lián)系的,檢驗工作者主觀決定患者需要進行的檢驗項目,因存在諸多影響因素,導致臨床檢驗工作者在檢驗項目進行申請過程中的科學合理性把握方面存在很大困難,因此,出于全面認識病情的目的,臨床多采取大范圍增加檢驗項目的方式,增加了檢驗費用和工作量[17-18]。近幾年,分級檢驗方式作為一種新型檢驗手段,在腎臟生化檢驗中被廣泛應用。本次對接受腎臟生化檢驗的臨床患者展開了分組研究,其中觀察組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的水平與陽性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胱抑素C的水平與陽性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文獻[12]報道相似,說明在進行腎臟生化檢驗中,分級檢驗的應用可以使檢驗準確性得到顯著提高,減少漏診、誤診情況,臨床價值顯著,值得關注并推廣。
參考文獻
[1]王松艷,杜麗偉.腎臟生化檢驗中分級檢驗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2(29):198-199.
[2]馮英杰.腎臟生化中分級檢驗的臨床應用效果[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2(28):197-198.
[3]彭波.探討分級檢驗在腎臟生化檢驗中的應用方法和作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8(8):246.
[4]向英.分級檢驗在腎臟生化檢驗中的應用[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刊),2013,11(9):169-170.
[5]王月高.分級檢驗法在腎臟生化檢驗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4,12(12):70-71.
[6]王淑君,許仕超,陶靜莉,等.單純輕度尿檢異常患者的臨床和腎臟病理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4,11(23):71-73.
[7]張燕飛.經皮腎穿刺活檢在腎臟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4):14-15.
[8]沈玉琴,王永仿,高志洪.血清胱抑素C對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腎臟疾病診斷的臨床價值[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10):34-35.
[9]李海霞,徐國賓,朱立華.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劑C測定的方法學研究進展及臨床意義[J].臨床檢驗雜志,2012,20(5):314-316.
[10]任惠萍.在腎臟生化檢驗中分級檢驗的應用效果與意義[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20(4):143-144.
[11]于寶江,張金晶,劉兵,等.腎臟生化檢驗中分級檢驗的臨床應用觀察[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16(9):167-168.
[12]廖春盛,戴小波,魏濤,等.分級檢驗在腎臟生化中的應用[J].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1,8(6):720-722.
[13]張紅芬.腎臟生化分級檢驗的臨床應用[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4,35(3):395-396.
[14]聶波,李曉翠,曹川.腎臟生化中分級檢驗的臨床應用效果分析[J].醫(yī)藥,2015,7(12):96.
[15]劉曉,王濤,謝娜.腎臟生化中對分級檢驗的應用觀察[J/OL].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6,16(78):144.
[16]彭買平.探討分級檢驗在腎臟生化中的應用價值[J].醫(yī)學信息,2015,29(19):54.
[17]邵桂英.分級檢驗法在腎臟生化檢驗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5,35(12):182-183.
[18]朱永朝,胡潔麗,李婷婷.腎臟生化中分級檢驗的臨床應用效果[J].轉化醫(yī)學電子雜志,2016,3(12):65-66.
(收稿日期:2017-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