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燕芳
摘要:通過對蘇州市吳江區(qū)北門小學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外來務(wù)工人員隨遷子女的學習基礎(chǔ)、行為習慣與本地學生存在較大的差異。基于生源現(xiàn)狀,學校提出“融和育人”的辦學宗旨,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為切入口,讓外來務(wù)工人員隨遷子女與本地學生有機融和。教學實踐證明,通過教給學生研究方法提高動力,讓學生學會相互尊重與合作,引導(dǎo)學生學會反思,多元評價等方式,能夠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平等、尊重、包容、欣賞的品性。
關(guān)鍵詞:綜合實踐活動;融和育人;外來務(wù)工人員子女
中圖分類號:G623.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8) 04B-0024-02
蘇州市吳江區(qū)北門小學地處長三角黃金腹地,經(jīng)濟的繁榮催生了大量的新吳江人,外來務(wù)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率逐年上升,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成長環(huán)境造成了他們學習基礎(chǔ)、行為習慣與本地學生存在較大的差異:獲取知識的方法,參與實踐的體驗,嘗試合作的技巧,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參差不齊。自新課改以來,綜合實踐活動作為納入學校課程體系的一門實踐性課程,越來越受到重視。綜合實踐活動是基于學生的直接體驗,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融合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為眼下學生的自我成長提供了更大的發(fā)展空間的課程。
面對生源的現(xiàn)狀,整合“融和育人”的辦學宗旨,我們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為切入口,讓外來務(wù)工人員隨遷子女與本地學生有機融和,致力于培養(yǎng)具有融會貫通、悅納自我、尊重、包容等融和品性的新一代“吳江人”。
一、教給學生研究方法,提高動力
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性質(zhì)直接決定了它是一門開放性的課程,學生在實踐中常常需要走出校園,通過問卷調(diào)查、現(xiàn)場采訪、實地考察等多樣化的學習方式,研究實際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它對學生的學習力、包容力、實踐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因此,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時,學生有時會出現(xiàn)畏難心理,比如缺乏自信,擔心自己的能力不夠,完不成老師布置的任務(wù);不善于與陌生人交流,開展調(diào)查問卷或現(xiàn)場采訪時,音量小,表現(xiàn)拘謹,導(dǎo)致任務(wù)拖沓甚至失敗等。這些問題若不能及時解決,很容易使學生感到迷茫,甚至退縮,陷入不良的情緒中去。
因此,我們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時,有必要對學生進行研究方法的指導(dǎo),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習動力。采訪法是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為獲取第一手資料常用到的方法,因研究目的、對象的差異,采訪前擬定的計劃略有不同。教師應(yīng)根據(jù)活動開展的需要,提前指導(dǎo)學生了解什么是采訪,采訪前需要做什么,如何有效地開展采訪。譬如我在指導(dǎo)學生開展采訪活動前,先在課上播放一段以前學生采訪的錄像,并組織學生展開熱烈的討論:采訪前,我們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工作;采訪中,我們需要注意什么;采訪后,我們又該做些什么。學生邊觀看邊思考,為接下來的討論環(huán)節(jié)做好了鋪墊,在課上也有話可說。同時,學生在采訪錄像中還可以清楚地看到實際采訪中人員是如何分工合作的:學生有的提問、有的記錄、有的拍照、有的監(jiān)督活動紀律等,每一位成員都有自己相應(yīng)的任務(wù),各取所長,共同完成采訪任務(wù)。
學生在這一活動中,能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和短板。通過教師的有效指導(dǎo),學生能夠盡可能做到揚長避短,悅納自己,在實踐活動中避免盲目的失誤,提高了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培養(yǎng)學生相互尊重,學會合作
尊重的態(tài)度、包容的雅量既是融和品性培育的一種追求,亦是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迫切需求,它有利于調(diào)和并促進師生間、生生間的有效合作。
在綜合實踐活動現(xiàn)場,教師耕耘的場地更為“自由”,時而近距離接觸學生,時而遠距離觀察學生,學生的一舉一動落入教師眼中,同樣教師的點點滴滴也會在學生心頭激起波瀾。因此,作為學生的組織者、指導(dǎo)者、合作者,教師更有義務(wù)在綜合實踐活動教學中,營造出寬松、民主、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與學生平等對話,尊重學生的人格,賞識學生的個性,接納學生的不同表現(xiàn),以自身的感染力,為學生樹立榜樣,培養(yǎng)和諧意識。
在每次開展新的主題活動前,我都會讓學生根據(jù)自己感興趣的小課題重新組建合作小組。而每一個小組都會民主推選出各自的組長,在組長的帶領(lǐng)下確定小組各成員的“角色”,有組長、副組長、記錄員、匯報員、監(jiān)督員、計時員、保管員等,每個“角色”都有相應(yīng)的任務(wù),學生參與其中,人人有擔當。同時,根據(jù)不同的活動要求及學生的特長,我們還會進行“角色輪流制”,讓組內(nèi)同學都有機會體驗到不同的角色并鍛煉能力。
在團隊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還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小組討論中,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并與組員一起研討各種疑難問題,分享成功的喜悅。當組內(nèi)出現(xiàn)不和諧現(xiàn)象時,教師也要及時幫助解決,讓每個組員學會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共同面對問題,共同解決問題。
三、引導(dǎo)學生學會反思,多元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注重學生過程性的體驗,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能力,評價應(yīng)體現(xiàn)“多元化”。在整個評價體系中,突出學生的自我反思,強調(diào)師生間、生生間彼此個性化的評價。在此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接納、認可等都將再次被驗證。
綜合實踐活動評價的多元化,立足于課題的需要、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其形式不一。譬如在某個研究主題進入收尾工作時,我們不妨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自我能力的問卷調(diào)查,除了用文字說明自己開展主題活動的得與失,也可以讓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用圖文結(jié)合的方式,提煉這一活動帶給自己的能力成長:語言表達能力,組織策劃能力,團結(jié)協(xié)作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等等。與此同時,給學生提供展示自我評價的舞臺,讓他們借由自己的反思,與同伴、老師進行分享,再結(jié)合“綜合實踐活動評價表”,進行師生、生生間個性化的評定。這樣的評價活動,立足于學生自我成長的需要。同時,在肯定自我和賞識他人的評價過程中,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心靈被打通,彼此學會了平等、尊重、包容和欣賞。
責任編輯:趙赟
Strategy for Developing Students Integrative Character
in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y
DU Yan-fang
(Wujiang Beimen Primary School, Suzhou 215200, China)
Abstract: A survey of our school students reveals that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in learning foundation and behavior habits between migrant children and local students. 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ur school proposes the schooling idea of “integrative education”, which starts with 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ies to let them integrate into each other harmoniously. Teaching practice proves that such strategies are effective to develop students characters of equality, tolerance, respect and appreciation as teaching students research methods to promote their motivation, letting them learn to respect and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and guiding them into self-reflection and multi-assessment.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y; integrative education; migrant chi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