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蒙生
新近公布的清華簡第四輯《筮法》中有一個字,凡兩見,其形體和辭例分別為:
目前,學(xué)界對此字的釋讀主要有以下兩種意見:
(1)整理報告云:
(2)劉剛先生認(rèn)為:
(1)銘文選2.880中山王鼎
(2)銘文選2.881中山王方壺
對于此字,學(xué)界目前已經(jīng)基本認(rèn)定:它是后置虛詞,其具體用法與語氣助詞“也”相似*朱德熙:《平山中山王墓銅器銘文的初步研究》,《朱德熙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第92頁;李學(xué)勤、李零:《平山三器與中山國史的若干問題》,《考古學(xué)報》1979年第2期;趙誠:《〈中山壺〉、〈中山鼎〉銘文試釋》,《古文字研究》第1輯,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第249~250頁;商承祚:《中山王鼎、壺銘芻議》,《古文字研究》第7輯,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第46~47頁;吳振武:《試說平山戰(zhàn)國中山王墓銅器銘文中的“”字》,《中國文字學(xué)報》第1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6年,第73~76頁。。不過,在字形分析方面,特別是對右下所從形的說解方面,各家之間仍然存在分歧。
此外,姚孝遂先生認(rèn)為此是“旗”字;它在銘文中被借為倚,讀為漪,乃先秦習(xí)用句尾助詞,相當(dāng)于后世的“也”字。趙誠先生對此表示贊同*轉(zhuǎn)引自趙誠《〈中山壺〉、〈中山鼎〉銘文試釋》,《古文字研究》第1輯,第249~250頁。。王貽梁先生則認(rèn)為,此形有可能是蟲、它,或者宅*王貽梁:《〈中山三器銘文考釋〉選錄》,轉(zhuǎn)引自林宏明《戰(zhàn)國中山國文字研究》,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第194頁。。
受上引觀點和新材料啟發(fā),筆者懷疑,中山王器銘此字很可能是前引清華簡《筮法》“”字的不同寫法,因而也可以釋作“(焉)”。雖然中山王器銘在總體上具有強(qiáng)烈的藝術(shù)氣息,但這并未影響到此字形體的基本結(jié)構(gòu)。這一點在下引“安”字形體,特別是在郭店簡《語叢三》和《鐵云藏龜》封面布幣銘文兩例的映襯下可以看得非常明白:
不難發(fā)現(xiàn),“安”字形體中短筆的位置并非固定不變,它的變化有可能會使整個“安”字呈現(xiàn)出令人意想不到的面貌。清華簡《筮法》的“”字,很可能即是書寫者將中山王器銘“”字一類寫法中“安”下部所從短筆接在女旁下部,或者將其穿過女旁,造成“打破”格局后形成的。
這正與下面所列“安”字形體演變軌跡中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一致:
從目前掌握的傳世文獻(xiàn)資料來看,作為語氣助詞的“焉”和“也”的確是常常互為異文的。例如:
(1)《禮記·樂記》:
內(nèi)和而外順,則民瞻其顏色而弗與爭也,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
(2)《大戴禮·曾子立事》:
君子禍之為患,辱之為畏,見善恐不得與焉,見不善者恐其及己也,是故君子疑以終身。
(3)《論語·里仁》: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p>
(4)《禮記·檀弓上》:
子夏曰:“哀未忘也,先王制禮而弗敢過也?!?/p>
子張曰:“先王制禮,不敢不至焉?!?/p>
(5)《詩經(jīng)·小雅·苑柳》:
上帝甚蹈,無自瘵焉。(《戰(zhàn)國策·楚策四》引作:“上天甚神,無自瘵也。”)
(6)《戰(zhàn)國策·齊策六》:
二者顯名厚實也,愿公熟計而審處一也。(《史記·魯仲連傳》引作:“此兩計者,顯名厚實也,愿公詳計而審處一焉?!?
(7)《禮記·樂記》:
天高地下,萬物散殊,而禮制行矣。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樂興焉。(《史記·樂書》引作:“天高地下,萬物散殊,而禮制行也;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樂興也。” )
(8)《左傳》昭公八年:
石不能言,或馮焉。(《論衡·紀(jì)妖》引作:“石不能言,或憑依也?!?
(9)《莊子·齊物論》:
如是皆有,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也。其遞相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
(10)《說苑·善說》:
今大王幸賜臣田不租,然則倉廩則虛也;賜臣無徭役,然則官府無使焉。
王引之認(rèn)為,(1)至(3)例中的“也,猶‘焉’也。……‘也’,亦‘焉’也,互文耳”;第(4)例中的“焉,猶‘也’耳”*王引之撰,黃侃、楊樹達(dá)批本:《經(jīng)傳釋詞》,長沙:岳麓書社,1985年,第87、37頁。。裴學(xué)海指出,第(5)至(8)例中的“‘也’,猶‘焉’也”;(9)(10)兩例中的“‘焉’猶‘也’也”*裴學(xué)海:《古書虛字集釋》,《民國叢書》第五編第46冊,上海:上海書店,1935年,第233、102頁。。所言均是。
同類例證還見于出土戰(zhàn)國文獻(xiàn)。例如:
(11)《上博五·君子為禮》:
夫子曰:“坐,吾語汝。言之而不義,口勿言也;視之而不義,目勿視也;聽之而不義,耳勿聽也;動而不義,身毋動焉?!?簡1—2)
(12)《上博五·季康子問于孔子》:
孔子曰:“君子在民之上,執(zhí)民之中,纼訤于百姓,而民不服焉,是君子之恥也。是故君子玉其言而慎其行,敬成其德以臨民,民望其道而服焉,此之謂仁之以德。(簡2—4)
(13)《清華六·管仲》:
齊桓公問于管仲曰:“仲父,君子學(xué)與不學(xué),如何?”管仲答曰:“君子學(xué)哉,學(xué)烏可以已?見善者墨焉,見不善者戒焉。君子學(xué)哉,學(xué)烏可以已?”(簡1—2)
《上博二·從政(甲)》:
【君子聞善言以改其】言,見善行納其身焉,可謂學(xué)矣。(簡11)
(14)《上博七·吳命》:
曰:“三大夫辱命于寡君之仆。寡君一人……釐先王之福,天子之靈。孤也何勞力之有焉!”(簡7—8)
《清華二·系年》:
明歲,齊頃公朝于晉景公,駒之克走援齊侯之帶,獻(xiàn)之景公,曰:“齊侯之來也,老夫之力也。”(簡72—73)
(15)《上博六·孔子見季桓子》:
第(11)(14)(15)諸例中的也、焉互為異文,自不必說,第(12)例正與王引之解作“焉,猶‘也’也”的《左傳》昭公三十二年:“民之服焉,不亦宜乎”一例同類,而第(13)例則可與前面第(2)(3)兩例對看。
如此,綜合上文所言字形和用法兩方面推斷,晉系文字系統(tǒng)中很可能存在過兩種寫法的“焉”字。其中一種是今天常用的“焉”字早期形體:
某一地域的語言文字中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種一詞多形的情況,多半與當(dāng)?shù)卣Z言的使用和各地文化的交流有密切關(guān)系。這完全符合語言文字發(fā)展的趨勢。隨著專字(詞)專用過程的完成,它最終也會走向消亡。與此相應(yīng)地,完成這一轉(zhuǎn)換過程的有關(guān)語言系統(tǒng)中則可能會表現(xiàn)出以下兩種情形:
一、兩種形式中的一種“被死亡”——它從此退出歷史舞臺,基本絕跡于后世的語言文字系統(tǒng),例如本文討論的“”字形體。
二、兩種形式中的一種仍然被留存在后世的漢字系統(tǒng)中,但其本初的語法地位已經(jīng)喪失殆盡,例如很早就存在于秦簡中的、現(xiàn)今仍可見到的“殹”字。
如此看來,今天之人是幸運(yùn)的:他們不僅能夠得到前人未曾見到的、“焚書坑儒”之前的先秦文獻(xiàn)材料,還能有幸目睹載于其中的某一特定歷史時期內(nèi)語言文字替換過程中一個相對完整的環(huán)節(jié)。
附記:
(1)本文的寫作得到導(dǎo)師李學(xué)勤先生的鼓勵,在修改過程中亦幸得黃德寬老師和徐在國老師的指導(dǎo),我謹(jǐn)在此向李先生和兩位老師致以深深的謝意。
Keywords: Tsinghua bamboo slips;Shifa(《筮法》); King of Zhongshan(中山王); yan(焉); ye(也)
YANGMengsheng, research assistant,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 Unearthed Manuscripts Research and Protection Centre,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