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宣旭
摘 要:高中體育的教學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yǎng),改善其身體機能,強化其意志品質,對其體育素質的培養(yǎng)具有關鍵性作用。高中體育教學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并在體育實踐的過程中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體育技能和運動方法,為學生提供更為自由、輕松以及民主的鍛煉氛圍和機會。
關鍵詞:文化底蘊 體育游戲 體能生活化 體育情懷 個性成長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3-0103-01
1 讓學生深層次了解體育文化底蘊和體育精神
深入地對中華民族文化進行深入挖掘,會發(fā)現(xiàn)其蘊藏著深厚的體育精神,比如“拼搏向上、積極進取、團結統(tǒng)一、友好合作”等。而這些體育精神是貫穿于學校常規(guī)性體育教學活動的始終,是學生成長成長必備的要素之一。因此,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從體育發(fā)展的歷史分析出發(fā),充分挖掘教材中蘊藏的體育文化或者精神資源,對學生進行文化洗禮。同時,教師還應借助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整合教學資源,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體育文化,提煉體育精神,講好體育故事,賦予體育教學新的文化內涵,實現(xiàn)資源共享,協(xié)調發(fā)展,合作共贏。讓學生在體育文化和體育精神的熏陶下,深層次了解體育文化底蘊和體育精神,從文化中理解體育,堅定終身體育的文化自信。讓學生在獲取形式多樣體育信息的前提下,主動去參與體育,關注體育賽事,強化集體榮譽感。這樣的文化滲透既可以激發(fā)學生努力駕馭自己的身體,又可以幫助學生駕馭自己的思維和精神,從而愛上體育,發(fā)自內心地享受體育,進而在體育精神的鼓勵下保持終身體育的鍛煉意識。
2 利用體育游戲激發(fā)學生堅持鍛煉的興趣
眾所周知,要想堅持完成某件事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需要興趣和積極性作為重要保障。興趣作為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能幫助學生強化學習中的價值感和成就感,進而推動學生持續(xù)進步。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如果常保持一顆愉悅之心,他們便會更積極地發(fā)揮自我的主觀能動性,主動組織和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高中階段的學生,他們的身心相對來說較為成熟,本身對新事物保持著好奇、好強和好試心理。因此,體育教師要以學生的身心成長階段中的學習興趣點入手,深化研究體育教學活動的內容和形式,采取運動性和趣味性、生動性和多樣性、互動性和操作性有機相結合的體育教學模式,以便于在鍛煉學生良好體質的同時,錘煉學生的毅力,提升學生的人文意識和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值得體育教師注意的是,在體育教學活動中要把課堂學習的主動權交到學生手中,讓他們發(fā)自內心喜歡自己的所選、所學,從而產生體育意識。例如,教師可以舉辦籃球、羽毛球比賽,讓學生依托內在動力進行選擇,讓賽事結果變得有意義、有價值,進而達到讓學生堅持體育鍛煉興趣的目的。
3 體能進課堂,向學生灌輸體能訓練生活化理念
基于高中學子是國家能夠有效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和人才強國戰(zhàn)略的核心力量,對他們的體質和智力雙向性強化提升,關乎當前學校教育發(fā)展的目標能否實現(xiàn),更關乎著國家科教人員高素養(yǎng)水平能夠達到。近年來國務院頒發(fā)的關于強化學校體育發(fā)展的政策不勝枚舉,曾有意見指出,未來青少年的體育教育必須尊崇“天天鍛煉、健康成長、終身受益”的原則,從而有效提高體育教學水平,健全學生體育素養(yǎng)。眾所周知,高中生的體育學習僅存在于每周僅限的一節(jié)體育課中,體育課的設置形同虛設,并沒有形成良好的輔助作用,沒有能真正調動學生的運動興趣,并讓其把體育訓練當成一種常態(tài),一種生活習慣。因此,高中體育教學應將重點放在“體能進課堂”的新型理念上,讓高中學子真正能通過體育知識學習和體能運動訓練獲得實質上的“強身健體”。高中體育教學應轉變傳統(tǒng)單一、乏味、機械的教學方式,提倡快樂運動、有效運動、持續(xù)運動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課堂實踐上不再只是“應付了事”,而是通過一系列肢體運動全面發(fā)展自我的鍛煉潛能,從而提高肢體協(xié)調能力、本體感知能力以及生物分化能力,進而促進頭腦發(fā)育。
4 解放教學思想,注重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
高中體育教學應重點培養(yǎng)學生拼搏向上的體育精神和健康的人格。針對性、有效地體育運動教學能發(fā)展學生體能素養(yǎng),提高其自信心,磨練其意志力,硬化其心理承受力。教師應解放傳統(tǒng)以師為主的教學思想,逐步構建開放、自由、民主、愉悅的教學模式,通過各種形式讓學生在高壓的學習環(huán)境下感受運動的魅力,緩和緊張情緒,培養(yǎng)興趣,養(yǎng)成終身鍛煉習慣。不僅如此,高中體育教學要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努力挖掘學生的體育潛能,并激勵其個性成長,尋找其閃光點,讓學生形成終身鍛煉終身獲益的體育自信。
5 結語
總之,體育意識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體育踐行中逐漸形成的。終生體育意識的滲透,有利于提升孩子們的學習效率,活躍學生的思維。有利于引導學生直面壓力,勇挑重任、克服困難、堅持拼搏。因此,在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理念推行的今天,現(xiàn)代教育要注重終身體育意識的滲透,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做到:讓學生深層次了解體育的文化底蘊 合理設計體育游戲,發(fā)展運動樂趣,激發(fā)學生持續(xù)鍛煉的動力;讓體能進課堂,向學生灌輸體能訓練生活化理念;解放教學思想,注重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尊重學生本體和個性差異,引導學生全面終身運動。
參考文獻:
[1] 姚永紅,黃軍平.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對策探討[J].家教世界:創(chuàng)新閱讀,2013(3):84-84.
[2] 陳國明. 探析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對策[J].成功:教育版,2011(6):257-258.
[3] 邱水生.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對策分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2(18):10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