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學明
【摘要】須彌山石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絲綢之路東段北道上的重要節(jié)點,也是寧夏境內規(guī)模最大的一處石窟寺。其開鑿時間早、延續(xù)時間長,具有鮮明的地方特點,表現(xiàn)出一定的民族化、地域性特征。本文通過對不同時期的須彌山石窟造像藝術特征和洞窟內部構造形式與國內其他知名石窟比較分析論述,進而分析指出須彌山石窟在我國石窟中的地位和作用。
【關鍵詞】須彌山石窟;突出價值;比較分析
【中圖分類號】K879 【文獻標識碼】A
石窟藝術是佛教影響下的產物,伴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和中印文化的相互交流,石窟藝術也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并逐漸形成具有中華民族優(yōu)秀特色的石窟藝術。須彌山石窟作為一種深厚的佛教石窟文化的完整載體,與世界上和國內保存至今的其他類型的石窟群比較,具有突出的價值和文化代表性,所具有的獨特之處是其他石窟無法比擬的。
一、突出價值
須彌山石窟所在的固原地區(qū),既是“絲綢之路”東段北道上的重鎮(zhèn),也是大漠南北的交通樞紐和戰(zhàn)略要地。須彌山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公元477-199年),興盛于北周和隋唐,經歷代王朝不斷營造和修繕,建成了寧夏境內最大的石窟群,石窟藝術歷時1500余年,是古代絲綢之路沿線著名的佛教石窟之一。其造像風格、藝術成就與大同云岡、洛陽龍門等大型石窟媲美。須彌山石窟現(xiàn)存的各代造像雕刻品、彩繪壁畫、洞窟形制特征等都是中國古代佛教藝術史上最為精美絕倫的一筆重要的遺產,對于石窟藝術和宗教文化的研究是不可多得的珍貴實物資料。尤其是在佛教世俗化和民族化方面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須彌山石窟的開鑿,也是吸收、融合各種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體現(xiàn)。同時,固原特殊的地理位置為佛教藝術及其文化繼續(xù)沿著草原絲綢之路東傳朝鮮、日本奠定了基礎。
二、比較分析
(一)石窟造像藝術
須彌山石窟現(xiàn)存各種形制的窟龕162座,大小造像近千尊。這些造像均以石雕為主,晚期的個別洞窟內為石胎泥塑作品,題材豐富,技藝高超,是我國古代石雕藝術的典范之作。須彌山石窟各個時代的石雕造像與國內其他石窟相比有著鮮明的特點,既有當?shù)氐耔徦囆g的反映,也有沿著絲綢之路傳來的中外文明結果。北魏時期,無論佛像還是菩薩都具有明顯的“秀骨清像”特征和褒衣博帶式袈裟的時代特征;這與鮮卑拓跋族的統(tǒng)治集團接受南朝文化影響而實行改制的反映,而且這種形象與云岡、龍門、鞏縣以及南部麥積山與東部北齊石窟同時期洞窟中的造像中常見的樣式相似,采用陰線刻法的雕鑿方式具有典型的“黃土高原”特色,又在陜西、隴東等石窟雕刻方式,都有反映。北周時期,關隴地區(qū)是其政治、文化中心,隨著絲綢之路的暢通發(fā)達,統(tǒng)治階級的大力支持,佛教信仰的推崇,須彌山北周時期開窟造像達到高潮,其洞窟規(guī)模之宏大,造像之精美,窟內雕飾之華麗,在全國各地同類石窟中首屈一指。北周造像題材豐富,內容齊全,造像手法趨于寫實,給人以珠玉圓潤,厚重敦實之感,這也是南北文化交流的反映。北周時期,無論是佛、菩薩、中心柱和仿木結構構造形式,還是浮雕伎樂天、供養(yǎng)人、神王等類型都受到鞏縣、河北響堂山、龍門、麥積山等石窟中的布局樣式的影響所致,形成了須彌山北周石窟的獨特風貌,為隋唐以后新風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礎,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隋代的造像風格繼承了北周的遺風,但也有所創(chuàng)新,逐漸形成了一種豐滿圓潤、作風寫實的新風格。如菩薩膝部微屈,身體略呈“S”形,近似初唐風格,具有動感;唐代洞窟的造像雕鑿技巧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在經過北魏、西魏、北周、隋代各個時期的演變和發(fā)展,到唐代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無論佛與菩薩,還是弟子、天王、力士等都雕造得豐滿圓潤,生動健美,史稱“曹衣出水”風格。在佛教藝術表現(xiàn)形式上,更趨于世俗化和本土化的特征,形成中國特色的佛教石窟藝術。此時,須彌山唐代造像藝術,既不如龍門石窟那樣華麗繁縟,也不如炳靈寺石窟那樣小巧玲瓏,造型更加趨于寫實,貼近大眾生活,與社會風尚相近,呈現(xiàn)平實與和諧的美學風格。
(二)窟室形制特征
須彌山石窟窟室形制類型較多,中心柱窟是其顯著特點,輔之發(fā)僧禪窟、大佛窟、佛殿窟及塔廟窟等形式,并以眾星捧月般的組合形式布局,其源于新疆克孜爾石窟組合體制。須彌山北魏和西魏時期的中心柱窟主要為方形平面有明窗的多層中心柱,即中心柱四面分二、三層開龕造像,窟頂為覆斗頂和穹窿頂,前壁門上開明窗,須彌山早期洞窟的中心柱以隔梁分層,又受到云岡石窟中心柱高層樓閣式塔柱的影響,西魏時期,中心柱雖分層但無隔梁的形制與鞏縣第24窟中心柱分上下兩層的形制相近;須彌山北周、隋代的的主要窟形仍以中心柱為主,但不分層,出現(xiàn)單層方柱四面開龕的形式,這種窟形與鞏縣、北齊響堂山等地石窟一致,而窟內雕鑿的仿木結構與麥積山同期洞窟相近,而須彌山北周洞窟中將中心柱與仿木結構相結合的形制,成為其獨有風格;唐代中心柱窟四面各開一龕,左、后、右三壁各開二龕,形成三壁六龕,中心柱四面開龕的造像布局形式。這是本地區(qū)北周、隋代中心柱窟發(fā)展演變的結果,同時,須彌山唐代中心柱窟的形制和造像也受到鄰近地區(qū)彬縣、慶陽等地風格影響,大佛窟和佛殿窟也受到龍門、云岡等石窟的造像風格影響深遠。因此,須彌山中心柱窟的開鑿,更多的是受中原等地石窟的影響,但和中原等地石窟也不完全相同,有其民間性和地域性特點,從而形成了鮮明的地方風格,在題材內容、藝術風格、雕塑技法、美學思想等方面都有重大突破。
(三)穹隆頂窟類型
須彌山石窟在西魏時出現(xiàn)的穹隆頂窟類型,穹窿頂是石窟窟頂結構組合中比較常見的形制,并且這種窟形只有在寧夏須彌山石窟和新疆龜茲石窟中存在,在中原等地石窟中還沒有發(fā)現(xiàn)同樣的樣式和例子,這種穹窿頂石窟出現(xiàn)在須彌山,應與同處于絲綢之路上的龜茲國佛教傳播有關,也可能與來自西域而定居原州的中亞粟特人有某種關系。但這種穹隆頂窟的建筑形制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烏爾古國。此外還可見于伊朗、羅馬等處的古建筑。以后這種穹頂技術又為伊斯蘭建筑繼承和發(fā)展。在印度、阿富汗巴米揚等地石窟中都有穹隆頂窟的形制。這種穹隆建筑的頂心部位做成圓狀,象征著天空,這種“天穹”的概念并不限于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西方的希臘羅馬,東方的印度、中亞、中國等均賦予此含義。
三、結論
須彌山石窟是在我國傳統(tǒng)雕刻藝術的基礎上吸取和融合外來文化藝術的精華所進行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結晶,須彌山石窟各個時期的石雕造像特色鮮明,既有自己獨特的石窟藝術風格,呈現(xiàn)出了深厚的時代特征,其民族化、世俗化的特征明顯,又反映出來自云岡、龍門、鞏縣及東部鄰近地區(qū)諸石窟和南部麥積山與東部北齊石窟的影響,同時,須彌山石窟石刻雕鑿的造像藝術手法為云岡石窟、龍門石窟造像奠定了基礎。
須彌山石窟中出現(xiàn)的特殊中心柱形雙層禮拜道的支提窟及穹隆頂窟類型,在中國乃至世界佛教石窟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其歷史價值和文化影響力更加突出,是獨一無二的重要標本,具有無可替代的歷史價值。其也是一種開放、兼容的文化現(xiàn)象,是一種多種石窟建筑類型共存的歷史遺存,數(shù)千年來,成為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的共同圣地。
參考文獻:
[1]薛正昌.固原歷史地理與文化[J].甘肅文化出版社,1998.
[2]韓有成.須彌山北周石窟特征[J].寧夏師范學院學報,1997(2):62-64.
[3]傅熹年.麥積山石窟中所反映的北朝建筑[A].文物資料叢刊[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4]陳悅新.須彌山早期洞窟的分期研究[J].華夏考古,19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