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嬌
【摘要】本文闡述了故事情境教學法的基本概念及其理論依據,探索了其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的應用方法,并對筆者所任教的兩個班進行了教學實驗,驗證了故事情境教學法的有效性,最后在結語部分做了歸納總結。
【關鍵詞】故事情境教學法;小學英語;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1-0149-01
一、故事情境教學法基本概念
故事情境教學法,屬于情境教學法的一個分支,它以一個故事作為課堂的主線,在這個主線內,再創(chuàng)設幾個子情境進行銜接過渡,環(huán)環(huán)相扣,推動課堂的進展。每當一個子情境中的教學任務完成時,故事就會往下一步發(fā)展。每個子情境,就是主線故事內的不同學習任務。
二、故事情境教學法理論依據
(一)情境認知學習理論
情境認知理論,由布朗、柯林斯和杜蓋德于上世紀80年代提出,該理論認為,知識產生于個體參與到情境運動的過程,而不是消極被動的學習過程。情境教學,就是實踐共同體,在情境中,利用可得到的資源、承擔不同的責任、為了同一個目標,進行協(xié)商實踐活動。
(二)構建主義學習理論
構建主義理論認為,學習的實質,在于對認知結構的主動形成,而不是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學習者能夠主動獲取知識,并能夠把獲得的新知識,和自身已有的認知結構相聯(lián)系,從而把自己的知識體系構建起來。所以,教學的終極目標,是讓學生能夠對本學科的基本架構有一定的了解。發(fā)現(xiàn)法,是教育的主要手段,讓學生用自己的大腦,自主地去獲得知識。
(三)有意義接受學習理論
有意義接受學習理論,有美國學者奧蘇泊爾提出。有意義學習,需要具備如下三個條件:學習材料必須匹配學生的知識體系和認知能力、新知識必須建立在學生知識體系中舊知識的基礎上、學生必須具備能進行發(fā)現(xiàn)性學習的有意義學習心向。
三、故事情境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明確教學目標,創(chuàng)設情境
教師需要深入研究教材內容,明確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并以此為依據,進行故事情境的設計。在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時,需要充分借助多媒體教學資源,以故事的發(fā)展作為主線,注重情境與子情境的整體性和銜接的連貫性,以任務驅動學習,并將德育滲入其中。
(二)利用教學資源,提高效率
故事情境的設計,講究真實性與互動性。教師可以盡可能多地利用實際生活中的真實物件,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與網絡技術,還原真實場景,促進學生與故事情境的互動與融合,同時,積極發(fā)揮教師的引導,帶動學生的情緒,給予學生鼓勵。從而實現(xiàn)教學生態(tài)的和諧統(tǒng)一,提高學習效率。
(三)組織小組合作,凸顯主體
故事情境教學法,強調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情境認知學習理論,我們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分組,承擔不同的學習任務,培養(yǎng)學生交流合作的能力。一方面,置身于小組中,可以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另一方面,團結合作的氛圍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與交際能力。教師需要把握分組的時機,做好協(xié)調,盡量保障全員參與,并進行及時的引導,掌控故事主線的方向與進程。
(四)多元教學評價,積極引導
相較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故事情境教學法更注重基于過程的形成性評價。因此,教師需要注重評價目的的多元化,在兼顧到知識目標與能力目標的同時,把重點放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上。首先,保障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注重學生互評。其次,保障評價形式的多元化,豐富多變的鼓勵性口頭表揚,配合略帶夸張的肢體語言,讓學生能直觀地享受成就感。
四、故事情境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
(一)實驗目的與對象
實驗目的:探究故事情境教學法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態(tài)度所產生的影響,判斷該方法是否有效,能否提升小學英語的教學效率。
實驗周期:一個學期。實驗對象:本研究選取筆者所任教的兩個班作為實驗對象。其中甲班為實驗班,每周安排一的故事情境教學;乙班為對照班,進行傳統(tǒng)的小學英語教學。試驗開始前,兩個班的英語水平相當,不存在明顯差距。
(二)實驗方法與過程
實驗方法:使用SPSS19.0軟件,對兩個班兩次測驗的成績,進行對比分析,用與探究對學習成績的影響。使用問卷調查的方法,用于探究對學習態(tài)度的影響。
實驗過程:第一步,進行故事情境教學的課堂設計,以及調查問卷的設計。第二步,安排與實施試驗前的成績測驗與問卷調查。第三步,進行教學實驗,觀察學生的表現(xiàn),記錄每一次單元測驗的成績。第四步,安排與實施實驗后的成績測驗與問卷調查。第五步,對比分析測驗成績與問卷反饋,得出結論。
(三)實驗結果與分析
從問卷調查的結果來看,故事情境教學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調動學生開口表達的積極性、鍛煉語言運用能力,有助于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與良好的課堂秩序,有助于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
從測驗成績的對比來看,實驗前,甲班的平均分比乙班高0.2,相差無幾,實驗進行的前一個月,兩個班的成績依然再一個水平,從第二個月開始,甲班逐漸拉開了和乙班的差距,實驗后的測試,佳班的平均分已經高出乙班1.5分??梢?,故事情境教學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四)思考與建議
故事情境教學法,展示了其獨特的優(yōu)勢。生動的故事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原真實的場景,能強化英語的交際性與實用性,同時還能滲透情感教育,有利于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實現(xiàn)學習成績、學習態(tài)度的綜合提高。教師在進行故事情境教學時,需要充分挖掘一切有利的教學資源,保障故事情境合情合理、不突兀,同時,也要注重提升教師自身的多媒體技術能力。
五、結語
小學英語的故事情境教學法,以情境認知理論、構建主義理論、有意義接受學習理論為理論依據,將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作為課堂主線,貫穿著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子情境,讓學生在與教師、與情境的互動之中完成學習任務、提升英語能力。在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時,教師需要明確教學目標、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合理組織小組合作、進行多元化的評價。在本研究中,筆者對自己所教的兩個班進行了教學實驗,以測驗成績與調查問卷的方式,探究了故事情境教學法的效果。結果表明,情境教學法,確實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英語成績,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良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何凌.淺析情境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湖北水利水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5(4):59-61.
[2]林佩珊.故事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