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敬華 馮國英 陳篤海 魏俊 賴華
摘 要:文章對大學科技前沿教學中實施愛國憂患意識教育的意義和原則進行研究。研究表明:該教育方式在大學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可以增強學生憂國憂民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將個人榮辱與國家安危系為一體的理念,為更好地教學育人提供幫助。深入探討了落實科技前沿教學中憂患意識教育的措施和途徑,特別強調結合新時代特色,這可以更加豐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內涵,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關鍵詞:愛國主義;科技前沿教學;愛國憂患意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C9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8)01-0065-03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ignificance and principles of the patriotic education in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eaching.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such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forming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haracter, enhancing students' concern about their country and people, raising students' awareness that their own prosper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country's future, and helping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We deeply probe the implementations and methods of such education,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era, which enriches the conno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character education.
Keywords: patriotism;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aching; the sense of hardship education; core values of Chinese socialism
一、研究背景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鮮明主題。大力弘揚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可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強大精神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愛國主義對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主要作用,在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時對文藝創(chuàng)作者強調,“要把愛國主義作為文藝創(chuàng)作的主旋律,引導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他強調: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要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1]。《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學習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的通知》(教黨[2016]58號)強調要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fā)展大勢,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的關系。強調教師要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tǒng)一,言傳和身教相統(tǒng)一,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tǒng)一,學術自由和學術規(guī)范相統(tǒng)一。
在古代,我國很多科學家和科技發(fā)明,為世界的發(fā)展和人類的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成為我們中華民族不可缺少的精神財富;在近代,面臨內憂外患,社會時局動蕩不堪,很多有志之士提出了救國圖存的方法,其中科學救國是一個重要的思想[2]。我國一大批受西方科學影響的愛國知識分子,對中國科技的發(fā)展和進步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這體現了中華民族知識分子愛國圖存,居安思危,奮發(fā)圖強的偉大精神[3]。在科研前沿教學中,處處滲透著如下內容:科學研究的背景和需求、研究發(fā)展過程及科學研究思維等,這些素材對大學生的科技意識的培養(yǎng)、科學思維的訓練至關重要,同時也是進行愛國憂患意識教育和培養(yǎng)的主要渠道和手段。當前國內外形勢對大學生的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和平和發(fā)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但不公平、不合理的國際政經秩序仍然長期存在,尤其是西方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國內人民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提高、綜合國力也逐漸增強,但是改革開放中的一系列新的問題也開始顯現,這些更突顯了愛國憂患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性[4]。
二、愛國憂患意識教育現狀
我國歷來重視科技領域的愛國憂患意識教育,鄧小平同志就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著名論斷[5]。面對國內科技水平的巨大差異,鄧小平等國家領導人產生強烈的憂患意識,從而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全力推進我們科技和教育的發(fā)展。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我國的科技實力已經有巨大的飛躍,科技前沿中的愛國憂患意識培養(yǎng)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6]。
總體來講,科技前沿中愛國憂患意識教育的主要內容如下:1.通過國際科技水平發(fā)展現狀分析,培養(yǎng)和激發(fā)大學生的憂患意識:教育大學生樹立為科學不懈努力的崇高理想,把自己的理想與國家的發(fā)展和進步聯(lián)系起來[7]。2.通過我國科技發(fā)展的國情進行憂患意識培養(yǎng):我國科技工作者心懷國家和人民,為科學獻身的精神,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愈挫愈奮的偉大精神,都是基于對憂患思想的正確的認識,而這種精神是需要世代傳承下去的[8]。3.科技發(fā)展涉及到科技道德、倫理、國家利益等諸多方面,這需要對大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完成歷史使命感、愛國主義情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9]??萍记把刂袗蹏鴳n患意識教育的主要培養(yǎng)途徑可以大致分為兩種[10]:一是作為主渠道的課堂教學,二是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的校園文化活動。以上措施可以有效促進科研教學中愛國憂患意識的培養(yǎng),但是也會出現課程的張力不夠、內容過于陳舊、教學手段單一等一系列問題。尤其隨著時代的飛速發(fā)展,出現了一些新的內容和要求,這不能充分在課堂中得到充分體現。所以,針對新的時代和要求,如何在科技前沿中完成愛國憂患意識培養(yǎng)的問題就擺在面前,亟待解決。
三、科研前沿教學中愛國憂患意識培養(yǎng)的途徑
針對新的時代要求,我國在高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中開展了憂患意識的教育,來培養(yǎng)大學生的憂患意識教育,建立了一大批相應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積累了大量憂患意識教育的素材, 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憂患意識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如專門開展國際形勢報告會、德育教育等。但課堂教學的時效性, 使其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一種方式都不能替代的,下面對有效實施的途徑進行總結歸納。
(一)典型科研成果和科學家的專題介紹
在科研前沿教學中,結合專題展開討論,安排學生收集素材,通過討論及爭論等方式,對典型的科研成果及其研究背景,所體現的科學思維進行梳理,得到豐滿生動的教學效果。教學中注重對科學家的愛國品格,不懼困難等科學品質進行總結,在潛移默化中對大學生完成了憂患意識教育[11]。特別是為了國家的安全以及民族的進步,為科技強國的建設不懈努力的典型事例,如建國初期“兩彈一星”的經歷和事跡、現代第一艘“遼寧號”航空母艦改造成功到第一艘國產航母“山東艦建造”成型下水、從“殲8”到“殲10B”戰(zhàn)機的開發(fā)等,航天工程的發(fā)展,如嫦娥探月工程、太空行走等,這都體現了我國科技水平的飛速提升,其間都凝結了無數科學家的心血、汗水甚至生命,如“中國航母之父”劉華清將軍、“兩彈一星”元勛的科學家們、神舟號飛船總設計師戚發(fā)軔等,都是進行愛國憂患意識教育的典型鮮活實例,這些都可以進行專題科普報告并對這些偉大的人物進行介紹。
(二)定期開展科技警示教育
“居安思?!保吧趹n患死于安樂”都是古人對我們的警示。近代中國備受國外勢力的凌辱,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科技的落后?,F代中國地位的提升以及國際威望不斷提高與科技的發(fā)展息息相關。在教學中,我們結合了科技前沿對社會的影響進行重點分析,使大學生對科研發(fā)展的意義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增強民族自豪感和危機意識[12]。典型的事例如于敏院士在研制氫彈成功后,早早預見可能全球會禁止核試驗,建議把氫彈小型化等工作隨后跟進,歷史證明其決定的正確性,這也是憂患意識所起的巨大作用。
(三)科技發(fā)展史的補充教學
在講述科技前沿時,把科技發(fā)展史進行適當的貫穿分析,尤其是人類為發(fā)展和進步努力推進科技發(fā)展的事件和人物所體現的精神。比如在講解我國兩彈一星的發(fā)展歷程上,就要著重講解科學家不畏生命危險,為了中國核事業(yè)發(fā)展鞠躬盡瘁的精神,如郭永懷同志誓死保存了核試驗的絕密文件等感人故事。這種教學方式有助于大學生對科技前沿問題的來龍去脈進行掌握,了解科學發(fā)展進步的不易,也體會到人類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動力來源:國家的進步和人民的幸福。在科研前沿教學中把典型問題的發(fā)展歷史的梳理和講解,會增強大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意識,培養(yǎng)憂患意識。
(四)科研前沿成果對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影響分析
國際政治經濟形勢會直接或間接受到科研技術發(fā)展的影響,所以鄧小平同志提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萍及l(fā)展改變國際的政治和經濟形勢,反之也是基于國際形勢發(fā)展的需要,這種辯證關系會更好地教育大學生如何愛國,明白關心政治才能更好學習的道理,使其更加理性的愛國和為國家的發(fā)展而奮斗。
(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貫徹講解
結合科技發(fā)展的實例和人物事跡,深入挖掘其所體現的愛國憂患意識本質,尤其是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的內容。核心價值的實現與中國人不屈不撓、不畏困難推動國家的科技實力的發(fā)展是離不開。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科研團隊的團結、和諧、誠信和友善相處,而所做的偉大事業(yè)也就可以推動中國向富強、民主的發(fā)展、從而最終現實中國的公正和法制??萍记把氐膽n患意識講解可以貫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分析,這有助于擴展和挖掘核心價值觀的內涵,體現時代特色。
(六)多形式和渠道的愛國憂患意識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偉大的事業(yè)需要偉大的精神并強調運用藝術形式和新媒體生動傳播愛國主義精神,要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唱響愛國主義主旋律,讓愛國主義成為每一個中國人的堅定信念和精神依靠。可見,科技前沿教育的愛國憂患意識培養(yǎng)中,要多種渠道進行,如科教融合、故事隨想總結、把愛國事例分析納入考試等,這樣會使得教育效果更加生動活潑、印象深刻、并具有更深的體會和感想,使得教學效果更為有效。
四、結束語
科技前沿是一個國家尖端科技的集中體現,大學生通過科研前沿的教學,學習和認識到國內外先進的科技,擴展了大學生的視野,有利于提高其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競爭意識,促進在未來學習和工作中,發(fā)揮自身的主觀積極能動性;其次,科技前沿教育有利于培養(yǎng)高素質專業(yè)人才,拓展大學生的思路,打破固有的定向思維,為未來學習和工作取得重大的突破提供靈感;激烈的科技競賽會激發(fā)大學生愛國、強國的思想意識,促進其在實踐中提高自我突破能力和思維的綜合能力,同時促進大學生智育的發(fā)展和提升。
參考文獻:
[1]靳諾.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打造具有全國示范意義的思政課教學模式[J].中國高等教育,2017:26-28.
[2]朱欣農,炎冰.近代“科學救國”思想的源流和評估[J].云南社會科學,1989:25-32.
[3]王靜.五四時期知識分子群體對我國科技進步的貢獻[J].東疆學刊,2001(18):92-97.
[4]沈曉明.學習貫徹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全面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時事報告,2017:16-19.
[5]趙偉力,馬夢潔.習近平科技思想視域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與“人的因素第一”的關系解讀[J].生產力研究,2016(6):50-52.
[6]李彰,蘇竣.政府研發(fā)資助信號功能的實證研究:基于863計劃的分析[J].中國軟科學,2017(2):54-65.
[7]李永寶,范雙利.關于大學生國防教育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6):111.
[8]李 .論愛國主義中的憂患意識[J].求索,2004(8):170-171.
[9]薛勇民,賈凝.現代科技發(fā)展的倫理反思[J].社會科學論壇,2014(11):193-200.
[10]晁樂紅.論當代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的培養(yǎng)[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00(8):13-14.
[11]楊萍,李包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持續(xù)發(fā)揚抗戰(zhàn)精神[J].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2016,38(4):59.
[12]彭舸 ,牛健蕊.國難教育:高校愛國主義教育的有益補充[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18(6):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