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曄旻
在漢語諸多方言中,閩南語大概是距離普通話“最遠(yuǎn)”的一支。一方面,在地理上,閩南語從福建南部的漳州、泉州和廈門一帶遠(yuǎn)播臺灣島、海南島甚至“南洋”新加坡、馬來西亞一帶。另一方面,無論是語音還是詞匯,如今的閩南語都顯得跟其他漢語方言頗不一樣——甚至早在北宋時期,宋太宗就抱怨泉州人劉昌言在奏對時說的“南音”,讓人一字都理解不了。
好在漢字是一種跨方言的文字。若是寫成漢字的話,外地人對大部分閩南語還是能猜個八九不離十,比如《愛拼才會贏》里面的“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等等,類似的歌詞在全中國百姓看來都是很好理解的。當(dāng)然,凡事都有例外,比如中國臺灣著名女歌手蘇芮在上世紀(jì)80年代演唱的一首歌曲《酒干倘賣無》,其歌名用的是閩南語,乍一看讓人如墜五里霧中。
說來滑稽,若是較真起來,《酒干倘賣無》的歌名一共五個字,倒有兩個是“錯”的,正確的寫法理應(yīng)是“酒矸通賣無”。雖然如此,“酒矸通賣無”的含義仍然頗為費解。實際上,在閩南語中,“矸”的本義是“山石貌”,“酒矸”則是“酒瓶”的意思;“通”表示許可或可能,與普通話“可以”的意思相當(dāng);句尾的“無”字,則與唐詩名句“能飲一杯否”中的“否”字用法一樣,表示一種疑問的語氣。因此,“酒干(矸)倘(通)賣無”的意思就是“(空)酒瓶可以賣嗎”。
話說回來,人們都說閩南人精明,“酒干倘賣無”又正好體現(xiàn)了閩南人會做生意的特點。在上世紀(jì)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前期,閩南地區(qū)常有人挑著個擔(dān)子或開著小六輪的車子,喊著“酒干倘賣無”,走街串巷收購酒瓶子,有人還跟酒樓簽訂合同,定期收購空酒瓶,轉(zhuǎn)賣到晉江、南安等地進(jìn)行再加工。時至今日,在閩南的一些鄉(xiāng)村,時不時還會響起這個熟悉的短語。
而真正讓這句閩南方言流行起來的卻是出于電影和音樂的魅力。鮮為人知的是,《酒干倘賣無》是1983年出品的臺灣電影《搭錯車》的主題曲。作為臺灣影史上最著名的電影之一,《搭錯車》在5個月內(nèi)創(chuàng)下了八重映的空前紀(jì)錄,講的是退役的國民黨老兵啞叔,以撿拾空酒瓶的微薄收入為生,卻養(yǎng)大了一個被人遺棄的女嬰的感人故事。這部電影的主題曲《酒干倘賣無》由侯德健作曲,羅大佑與候德健作詞,貫穿全曲的主旋律歌詞“酒干倘賣無”以一種強(qiáng)烈的滄桑感,歌頌了無私的父愛展現(xiàn)出來的偉大力量,在寶島臺灣、香港乃至祖國大陸的聽眾中引發(fā)了深沉的共鳴,從而讓“酒干倘賣無”成為國人最為熟悉的閩南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