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平
北京語言大學英語學院wuping@blcu.edu.cn
田興斌
銅仁學院國際學院trengdep@aliyun.com
呂叔湘在[13]中用到(1a)這一“把”字句,認為這句話“循規(guī)蹈矩”的說法是“使(得)”句(1b)。
(1) a.一個春節(jié)把孩子們的心都玩兒野了。
b.一個春節(jié)使得孩子們玩兒得心都野了。
呂先生并沒有具體地解釋為什么(1a)可以用(1b)表達,換言之,(1a)與(1b)之間存在替換關系,也沒有進一步說明為什么(1b)比(1a)更顯得“循規(guī)蹈矩”。但是,我們至少能夠推出兩點結論:其一、(1a)與(1b)之間存在著語義相近的句式轉換關系,其二、(1a)與(1b)在語義上并不是完全等同的。
(1b)中使用的“使得”和“使”字句中表致使義的“使”通常在詞典中被列為兩個獨立的詞條。即使同表致使義,不同詞典對它們用法的描述并不一致。例如,[12]認為“使”帶兼語,“使得”帶賓語(見第432–433頁);[14]則說二者都帶兼語(見第657頁)。根據(jù)[16],第82–85頁對相關語料的調查,表示致使義的“使得”和“使”的用法分布基本重疊。因此,“使得”可以看作“使”的變體形式,合并到“使”字句之中。
本文將在形式化的事件語義理論框架中對表示致使義的“使”字句和“把”字句的句式語義進行對比分析,以期對呂叔湘先生所提出的語言現(xiàn)象予以更系統(tǒng)和深刻的解釋說明。具體地,下文將首先詳細討論并描寫“使”字句和“把”字句的事件結構,在此基礎上對兩種句式可替換原因予以探討,進而對它們的語義差異做出分析。
形式化的事件語義理論遵循邏輯語義學的意義組合性原則(Principle of Compositionality of Meaning)。這條原則有多種闡釋方式,我們采用的是當代形式語義學家Barbara H.Partee的表述方式:
(2)一個表達式的意義是它的各個組成部分意義及其句法組成方式的函數(shù)共同決定的。([4],第281頁)
從(2)的定義可以推斷出,句子作為一種表達式,其意義由其組成部分的意義以及這些組成成分的句法組成方式共同作用實現(xiàn)。
在此基礎上,事件語義學把句子的意義解釋為事件結構。以表示結果義的句子為例,Rothstein認為這一類事件結構可以看作是兩個具有合取關系的子事件所組成的復合事件([5,6]),如(3)所示,語句(3a)各組成部分的事件語義及組成過程如(4a)–(4c)所示。Rothstein從語句的語詞組成部分的事件語義出發(fā),展示出語句的語義如何從其所包含的詞匯語義逐步組合得到語句語義的事件推衍過程。其做法改變了事件語義研究停留在語句層面、做靜態(tài)事件討論的傳統(tǒng)。
上面提到過,語句(3a)表示一個復合事件,由(3b)中的兩個子事件組成,其事件結構為(3c)。在Rothstein這里,若用α和β分別代表兩個子事件中的謂詞Paint和Red,那么這兩個謂詞的事件結構分別是(4a)和(4b),二者的合取式是(4c)。按照上述分析方法,一個事件結構的意義主要由謂詞承擔。(4c)中,Agt(e)=x和Th(e)=y表示事件e的施事和客體分別為x和y。根據(jù)[2]的聚合語義,(4c)中的符號“∪”表示加合兩個子事件的合取算子。因此“e=e1∪e2”表示句子事件e由兩個子事件e1和e2組成,e1是“paint”事件,其施事為x,受事客體為y,e2是“red”狀態(tài),客體為y。1對Rothstein事件結構推衍方式的詳細解釋參見[18]。
Rothstein對兩個謂詞詞條α和β的描寫方式受到了Kratzer([1])和Marantz([3])提出的域外論元理論的影響。域外論元理論堅持認為,轉換生成語法意義上的域外論元不是動詞的論元,只有域內論元才是動詞的論元,因此,按照Rothstein的描寫方式,域外論元與動詞的事件結構是完全無關的。再如(5a)–(5c)中的break類非賓格動詞break、fly和melt所對應的事件結構分別是(6a)–(6c):
但是,域外論元理論是有缺陷的。比如break類動詞還有(7a)–(7c)的用法。這是否意味著此類動詞都需要用一個以上的詞條在詞典中標注呢?
從語法描寫的經(jīng)濟性原則出發(fā),如果能用一個詞條來概括就應該避免用兩個詞條。因此,我們所采用的描寫方法是,無論在(5)中還是在(7)中,break類動詞的基本事件結構都是(8a)–(8c)的形式。
只不過在(5a)–(5c)的情況中,其域外論元可以通過一個合取項λx[...∧Agt(e)=x]被引入。依照這樣的思路,前文(4a)中對“paint”事件結構的描寫由(4a)修正為(9a),(4c)的α+β式被修正為(9b):
以下對漢語“把”字句和“使”字句事件結構的描寫都將采用我們對Rothstein描寫方式的修正方案。
“把”字句的句式語義可以分為表處置和表致使兩大類。我們所關心的表致使類“把”字句又可以進一步分為兩種,見(10)中兩例情況([16],第114–123頁):
(10a)中的動結式短語“灌醉”可以分析為“灌”和“醉”兩個事件謂詞,前者指示活動事件“酒灌劉強”(不是“*劉強灌酒”),后者指示結果事件“劉強醉了”。這里面,致使事件謂詞“灌”所表達的行為由其致事“酒”發(fā)出,我們稱這類句式為致事指向“把”字句。相比之下,(10b)中動結式短語“喝醉”雖也可以分析為“喝”和“醉”兩個事件謂詞,但前者指示活動事件“劉強喝(酒)”,不是“*酒喝(劉強)”。這類致使事件謂詞“喝”所表達的行為由事件e1中的客體發(fā)出,我們稱這類句式為客體指向“把”字句。與致事指向“把”字句相比,客體指向“把”字句是更加典型的致使句式。
Williams提出,漢語動結式短語可以視為方式加結果的復合謂詞。([7])若以“踢斷”為例,“踢”是方式,“斷”是結果。按照Williams的分析方法,整個動結式短語可用α表示,其中的前一個謂詞稱為方式謂詞(means predicate),這里用VM表示;后一個謂詞稱為結果謂詞(resultpredicate),這里用VR表示?!疤邤唷钡脑~條信息是:[[α]]=[[VMVR]]=[[踢斷]]= λe[?e1[?e2[CAUSE(e,e1,e2)∧踢(e1)∧斷(e2)]]]。需要注意的是,Williams把漢語動結式中謂詞的事件結構都描寫為既不帶域外論元也不帶域內論元的表達式,但我們認為,這類復合謂詞都是帶有一個論元的謂詞,因此在我們的描寫中,復合謂詞帶有一個論元,如“喝醉”的語義表達式為:λe[喝醉(e)∧Agt(e)= 劉強]。
(11)(10b)完整的事件語義推衍過程
語義的刻畫可以有精細和粗糙之分。(11)中對于“喝醉”的刻畫顯然是比較粗糙的。事實上,(11)中,第二個子事件“劉強喝醉了”本身又是一個復合事件,可以進一步地分析做由兩個次子事件構成,即:“劉強喝(酒)”和“劉強醉了”。(12)客體指向“把”字句的事件結構
從(12)的圖示能夠看出,這類“把”字句的事件結構是合取加嵌套的復雜事件結構。整個句式的事件由兩個子事件組成,“把”雖然句法上處于前一個子事件之中,但是它的語義也關涉到后一個子事件的事件信息。后一個子事件本身又是由活動事件和結果事件組成——這表明后一個子事件具有完成事件的性質。
但是,盡管(10a)和(10b)都是表示致使義的“把”字句,由于句中動結短語的性質不同,致使的方式也不同,因此這兩個句子中“把”的詞條信息會有所不同。
第一個子事件的客體在(13a)中與第二個子事件的客體同指,但在(13b)中則與第二個子事件的施事同指。需要特別指出的是,e1的致事x不僅可以是個體,也可以是事件,如(14):
(14)做夢考上大學把劉強笑醒了。
這種情況下,e1本身就是整個事件的致事,e2是客體,e1致使e2,e1與e2之間致事與客體的同指關系也隨致事的事件化而消失。(12)的事件結構因此簡化,即(15)。
(15)事件致使類“把”字句的事件結構
致事事件化對“把”字的事件結構產生了三點影響:其一、不需要再規(guī)定事件e1的致事是誰,即不需要Causer(e1)=x等規(guī)定,兩個事件之間的致使關系已由(13)中“把”字詞匯語義中的合取項“CAUSE(e1,e2)”交代,不需特殊規(guī)定;其二、e1與e2之間致事與客體的同指關系既已消失,便不需要再做Th(e1)=Th(e2)或Th(e1)=Agt(e2)的規(guī)定;其三、e1作為事件本身需要被定義。因此,事件致使類“把字句”中“把”的詞條信息為(16):
(16) λP[λQ[λe[?e1[?e2[e=S(e1∪ e2)∧ Q(e1)∧ P(e2)∧ CAUSE(e1,e2)]]]]]
從句法結構上看,“使”字句可以概括為兩大類:一類是“NP1+使+NP2+VP”,如(17)所示,出現(xiàn)在“使”字前的是名詞詞組;另一類是“NP1+VP1,使+NP2+VP2”,如(18),出現(xiàn)在“使”字前的是小句。兩種句式中的NP2可以是普通名詞短語,也可以是名物化的事件。([16],第73–74頁)2感謝匿名審稿人指出這一點,(17b)為審稿人提出的語例,在此表示感謝。
(17) a.張三使李四為難。
b.這場失利使中國隊小組出線基本無望。
(18) a.英·甘地被刺,使種族矛盾激化了。
b.王瑋只做肉食,使劉強保持瘦身成果很困難。盡管“使”字句的句法表現(xiàn)形式有(17)和(18)兩類情況,但是對于這個句式的語義解釋通常是一致的:NP1或S(=NP1+VP1)致使NP2出現(xiàn)某種結果,即一個個體或事件導致另一個個體或事件出現(xiàn)某種結果。在此之前,劉利認為“使”有兩個配價成分,“使”前部分X表示原因(或條件),“使”后部分Y表示結果。([11],第53頁)劉還指出,當X表示事件時,“這類句子都可以轉換成以X代表的事件為原因的因果復句”,當X為體詞性成分時,“X在語義上其實與一個‘事件’相當,或者說是一個‘事件’的濃縮,就是說X所代表的實際上是由它參與而構成的一個事件,這個事件作為原因或條件造成了‘Y·Z’這一結果”。按照劉利的觀點,需要對(17)做類似下面(19)的擴展才能完整解釋(17)。這里我們想補充說明的是,X不一定是事件的參與者,也可能指代整個事件,如(17b)中的“這場失利”可以指代(19b)中的事件“中國輸給了泰國隊”,即為(17b)所示事件致使事件類的情況。
(19) a.因為張三提出了過分的要求,李四感到為難。
b.因為中國輸給了泰國隊,使中國隊小組出線基本無望。比之劉利的做法,我們出于語義對應句法、以及“使”字句在由不同句式組成的連續(xù)統(tǒng)中所處的句式地位兩方面考量,將“使”字句的事件結構分為兩類:個體致使關系類和事件致使關系類,分別對應句法結構(17)和(18)。盡管兩類“使”字句都表示由原因(或條件)致使結果的出現(xiàn),但是例(17)的“使”字句是單句,表示個體形式的原因致使結果的產生,而例(18)的“使”字句卻呈現(xiàn)的是從單句形式向復句形式轉化過程的中間階段句式,以事件形式表示致使結果出現(xiàn)的原因(或條件)。([16],第 80–81 頁)
個體致使關系類“使”字句屬于復合事件結構,兩個子事件之間是致使關系。前一個子事件表示原因事件,它帶有一個致事論元或客體論元;后一個子事件表示結果事件,其施事與前一個子事件中的客體同指。
(20)個體致使關系類“使”字句的事件結構:
陳宗明將(17a)的語義刻畫為:([9],第165–166頁)
(21)張三∧使為難(李四)∧(張三→使為難(李四))
此處,(21)的邏輯表達式至少存在兩個問題:首先,把“使為難”處理成復合謂詞缺失了對“使”獨立的語義解釋;其次,“張三”是個體,“使為難(李四)”和“張三→使為難(李四)”是命題,用合取聯(lián)結符“∧”直接合取個體和命題,此處理方式有悖于邏輯表達式的基本描寫要求。我們認為,此類“使”字句中兩個子事件之間的致使關系應包含在“使”的詞條信息之中。整個“使”字句的句式語義是含有兩個子事件的復合事件,(20)中的子事件e1是致使事件,子事件e2是結果事件,e1的客體/致事無論是個體還是名物化的事件,都與e2的施事同指。因此,個體致使關系類“使”字句中“使”的事件結構:
(22)是對吳平前期相關論述的修正。吳平([17],第160頁)把“使”的事件結構描寫為λy[λe[使(e)∧Causer(e)=x∧Th(e)=y]]。這種描寫方式的問題在于沒有反映出“使”的詞匯語義實際上不僅關涉到第一個子事件,而且也關涉到第二個子事件。
按照以上分析思路,
(23)(17a)完整的事件語義推衍過程
事件致使句與個體致使句不同,表示的不是事件e1內部個體之間的致使關系,而是子事件e1與子事件e2之間的致使關系,事件e1的內部個體之間不一定要有致使關系。
(24)事件致使關系類“使”字句的事件結構
針對以(18a)為例的事件致使關系類“使”字句,樊友新([10],第196–197頁)所提出的描寫方式為(25):
(25)的事件結構在表達方式上有不少值得商榷之處:其一,邏輯關系的描寫欠規(guī)范性。這表現(xiàn)在式首受存在量詞約束的E在邏輯式中并未出現(xiàn);此外,...(?e1→?e2)...的表達恐怕是?e1[?e2[(e1→ e2)...]]之誤;其二,符號“→”確切地講,表示e1與e2之間有因果關系,它與致使關系的概念不完全重合,作者對此未加任何區(qū)分或說明;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這種平面靜態(tài)的描寫方式?jīng)]有刻畫出“使”字本身的語義內容。按照我們的分析思路,事件致使關系類“使”字句中“使”的事件結構直接表現(xiàn)兩個子事件之間的致使關系。我們用P代表致事事件的謂詞,Q代表結果事件的核心謂詞,此類“使”字句中“使”的事件結構可以表示為:這樣一來,對(18a)的完整事件語義推衍過程應該是(27)。
從(27)可以看出,“英·甘地被刺”和“種族矛盾激化了”兩部分都是獨立的命題形式,“使”字的功能就是連接起這兩個命題,表達兩者的致使關系。
本節(jié)我們把“使”字句區(qū)分為兩種情況:個體致使關系類和事件致使關系類。這兩類“使”字句的語義推衍過程有所不同,“使”在兩類情況中的事件結構也有差異。
在3–4節(jié)的討論中,我們將表致使的“把”字句和“使”字句都可以分為個體致使類型和事件致使類型。個體致使類“把”字句還可以根據(jù)結果謂詞的指向分為致事指向“把”字句和客體指向“把”字句。為方便對比,我們將“把”字和“使”字在以上幾種情況中的事件結構重新列出如下:
對比(28)與(29)中表致使的“把”與“使”的事件語義,事件致使類的“使”(29a)表示兩個子事件之間的致使關系,與事件致使類的“把”事件結構一致。(29b)中個體致使類的“使”其第二個子事件所描述的結果總是指向第一個子事件中的客體,而非致事,這與表客體指向的“把”(28b)一致,但非致事指向的“把”(28c)。因此,可能存在替換關系的是事件致使類“把”字句和事件致使類“使”字句、客體指向的“把”字句與個體致使類“使”字句。
比較(28b)與(29b)能夠看出,這兩個事件結構雖然相似,但也存在差異,(28b)中“把”要求第二個子事件必須是表示動結義的PVR,或者說是表示完成事件的,但“使”字句中第二個子事件沒有此一限制條件。吳平提出,“把”字句與“使”字句之間如要進行替換則這兩種句式的第二個原子事件都應具有完成事件的性質。([16],第140頁)因此,雖然(17)(為方便比較,以(30)重新給出)屬于個體致使關系類“使”字句,但由于第二個子事件的謂詞“為難”、“基本無望”均為狀態(tài)謂詞,不包含終結點和內部變化,所以不能轉換為“把”字句,如(31)所示。同理,事件致使關系類“使”字句(18)(為方便比較,以(32)重新給出)所包含的“激化”和“很困難”分別是完成和狀態(tài)謂詞,所以(32a)可以轉換為“把”字句,但(32b)卻不可以。
(30) a.張三使李四為難。
b.這場失利使中國隊小組出線基本無望。(同(17))
(31) a.*張三把李四為難。
b.*這場失利把中國隊小組出線基本無望。
(32) a.英·甘地被刺,使種族矛盾激化了。
b.王瑋只做肉食,使劉強保持瘦身成果很困難。(同(18))
(33) a.英·甘地被刺,把種族矛盾激化了。
b.*王瑋只做肉食,把劉強保持瘦身成果很困難。
但是,有時漢語語句雖然滿足上述兩個句式替換條件,但“把”字句和“使”字句的替換仍不能隨意進行,如(34)所示。雖然滿足了上述兩個句式替換條件的情況,為什么(34)中的“把”仍然不能夠通順地替換成“使”呢?兩類句式是否在其他方面還存在差異呢?
(34) a.一瓶啤酒把劉強喝醉了。
b.??一瓶啤酒使劉強喝醉了。
我們認為,“把”字句強調致使過程的變化屬性和通過動作行為造成的結果,而“使”字句強調作為致使結果的狀態(tài),而非導致結果的動作行為。因此從結果的角度來看,(33a)中的“喝醉了”表示由動作行為引發(fā)的結果,更適合用在“把”字句?!笆埂弊志鋭t更需要由動作導致的結果的狀態(tài)。從致事的角度來看,“使”字句表示某種原因導致客體出現(xiàn)某種結果狀態(tài),而“把”字句則表示某種外力導致客體發(fā)生行為動作上的變化,并由此致使客體產生某種結果。正如劉利所分析,“使”字句的致事“可以表示原因,也可以表示條件,其中表示原因的屬于多數(shù)情況”。([11],第51–52頁)我們贊成“使”字句的致事通常是指原因(廣義的原因包含條件)。沈陽、司馬翎則指出,“把”字句的語義就是表示“外力NP1使得NP2這么樣(VP)”。([8],第231頁)我們支持將“把”字句的致事明確地分析做外力。原因與外力做致事的區(qū)別在于:原因與結果之間不需要有直接的接觸和作用,但外力與結果之間必然有直接的作用關系。外力與結果之間的直接作用關系體現(xiàn)在,外力NP1帶給NP2某種從無到有的變化,并使得NP2通過某種動作行為產生某種結果。
(35) a.爆炸聲把劉強震暈了。
b.一瓶酒把劉強灌暈了。
上述兩個句子表明致事指向的“把”字句更能說明外力與其造成的結果之間的直接關系。(35a)表示“爆炸聲(外力)震劉強造成劉強暈了的結果”。(35b)表示“一瓶酒(外力)灌劉強造成劉強暈了的結果”。典型的表示外力的致事是由類似“爆炸聲”的“地震”、“暴風雪”、“大雨”和“子彈”等等充當?shù)?。但是,外力與原因之間的界限實際上并不是一清二楚的?!耙黄烤啤惫铝⒌乜锤袷潜硎驹虻模?35b)這樣的致事指向的“把”字句中,它應該被看做是表示外力的致事。
此外,客體指向的“把”字句通常允許在VP前插入標記詞“給”,表示由外力引起客體發(fā)生變化并造成某種結果,如(36)。但在“使”字句中卻不能這樣做,如(37)。
(36) a.爆炸聲把劉強給嚇暈了。
b.一瓶啤酒把劉強給喝醉了。
(37) a.*這個消息使劉強給很高興。
b.*張三使李四給為難。
王彥杰認為“把……給V”的語義重心是表達一種結果意義,在我們看來這樣的解釋似不夠全面。([15],第64頁)我們認為“把……給V”給予某種動作行為以某種變化并造成某種結果。實際上,這就是“把”字句的基本句式語義,無論其中的“給”是隱還是現(xiàn)。
把致事區(qū)分為原因和外力至少還有另外兩點理論上的價值。其一,如果說表致使“把”字句的致事是無意愿性外力的話,那么表處置“把”字句的致事就是有意愿性的外力。按照原來的分析方法,在表致使和表處置的“把”字句中對應主語的論元分別是致事和施事,這使得兩類“把”字句的相互關系不明確。因此,若把“致事”與“施事”之分定義成“無意愿性外力”與“有意愿性外力”之分,就能夠對表致使和表處置這兩大類“把”字句的句式語義做出更加統(tǒng)一的解釋。其二,這樣的區(qū)分有助于對如(38)一類的“使”字句和“把”字句嵌套結構做出相應的語義解釋。
(38)王瑋的態(tài)度使劉強把提著的心放了下來。
那么,為什么只能是“使”字句內嵌“把”字句,但反之則不能呢?
從原因與外力的關系來看,原因致使外力(如(39a))符合邏輯,但外力致使原因(如(39b))則不然。故而只能是“使”字句內嵌“把”字句,反之則不行。
現(xiàn)在回到本文開篇部分呂叔湘先生提出的(1a)和(1b)的替換問題。顯然,(1a)的“把”字句屬于客體指向“把”字句,(1b)的“使”字句屬于個體致使關系類“使”字句。
“一個春節(jié)”位于致使句的句首更像是表原因,而非表外力。如果讓它出現(xiàn)在“把”字句中表外力的話,第二個子事件的謂語則要求是表示由動作行為產生結果的完成事件。動結式短語“玩兒野了”恰好符合這樣的要求。因此,(1a)是能說的?!耙粋€春節(jié)”作為原因,其循規(guī)蹈矩的用法是出現(xiàn)在“使”字句中?!巴鎯旱眯亩家傲恕蓖ǔA向于理解為是對狀態(tài)的描述,即“玩兒造成(孩子們的)心都野了的狀態(tài)”。因此,在“使”字句中用“玩兒得心都野了”要比用“玩兒野了”循規(guī)蹈矩。我們由此推測,這就是呂叔湘先生認為(1b)是“循規(guī)蹈矩”的說法的緣由吧。
自然語言的一大特點是歧義性,這往往造成意義相近的句式可以替換。但是,意義相近不等于意義相同,能夠形成替換關系的句式,其意義并不一定是完全等同的。以“使”字句和“把”字句為例,“玩兒得心都野了”也還是有可能解讀成“(孩子們)一直玩兒,直至玩兒到心都野了的程度”,這就是為什么如果將(1b)中的“使得”替換成“把”,即“一個春節(jié)把孩子們玩兒得心都野了”,這也是能說的。在實際的會話中,說話人往往會強調語義的某一方面,這就使得其中的一個句式的說法聽起來更加“循規(guī)蹈矩”。
[1]A.Kratzer,1996,“Severing the external argument from its verb”,in J.Rooryck and L.Zaring(eds.),Phrase Structure and the Lexicon,pp.109–137,Dordrecht:Kluwer.
[2]G.Link,1983,“The logical analysis of plurals and mass terms:A lattice theoretical approach”,in R.B?uerle,C.Schwarze and A.von Stechow(eds.),Meaning,Use and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pp.303–323,Berlin:de Gruyter.
[3]A.Marantz,1984,On the Nature of Grammatical Relations,Cambridge,MA:MIT Press.
[4]B.H.Partee,1984,“Compositionality”,inF.LandmanandF.Veltman(eds.),VarietiesofFormal Semantics,pp.281–312,Dordrecht:Foris.
[5]S.Rothstein,2001,Predicates and their Subjects,Dordrecht:Kluwer.
[6]S.Rothstein,2004,StructuringEvents:AStudyintheSemanticsofLexicalAspect,Malden,MA:Blackwell Publishing.
[7]A.Williams,2008,“Patients in igbo and mandarin”,in J.D?lling,T.Heyde-Zybatow and M.Sch?fer(eds.),Event Structures in Linguistic Form and Interpretation,pp.3–30,Berlin:Walter de Gruyter.
[8]沈陽,司馬翎,“句法結構標記‘給’與動詞結構的衍生關系”,中國語文,2010年,第3期,第222–237頁。
[9]陳宗明,漢語邏輯概論,1993年,北京:人民出版社。
[10]樊友新,從事件結構到句子結構——以現(xiàn)代漢語“被”字使用為例,2010年,華東師范大學博士論文。
[11]劉利,“現(xiàn)代漢語使役句的語義分析”,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科版),2006年,第4期,第49–53頁。
[12]呂叔湘,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1980年,北京:商務印書館。
[13]呂叔湘,“漢語句法的靈活性”,中國語文,1986年,第1期,第1–9頁。
[14]孟琮等,動詞用法詞典,1987年,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15]王彥杰,“‘把……給V’句式中助詞‘給’的使用條件和表達功能”,語言教學與研究,2001年,第2期,第66–72頁。
[16]吳平,漢語特殊句式的事件語義分析與計算,2009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7]吳平,“‘使’字句事件結構的語義分析”,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3期,第157–164頁。
[18]吳平,郝向麗,事件語義學引論,2017年,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