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楠
(復旦大學 中文系,上海 200433)
范先生走得太突然,直到今天我依然在想:范先生怎么會走呢?他的生命那么豐沛、旺盛,怎么說走就走了呢?但生命往往又是如此脆弱,2017年冬天那次微不足道的肺部感染奪走了范先生的生命,他確實走了,永遠走了,不回來了。
范先生一向身體健康,86歲高齡卻沒有任何器質(zhì)性疾病。獨自居住在沒有電梯的公寓樓里,每天拄著拐杖上上下下四層樓梯,不需要別人照料。了解范先生的人都知道,他最不愿意給別人添麻煩,即便是自己的兒女、弟子,他也盡量不去打擾他們。遇到實在無力完成、不得不請別人幫忙時,事后一定加倍回報。這是范先生做人的準則。也正是因為堅守這樣的人生信條,在生命的最后階段,范先生毅然決然地選擇放棄救治,清醒地、有尊嚴地走向另一個世界,親手為自己有聲有色的人生畫上句號。范先生走得瀟灑、體面,一如他平日里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那彬彬有禮、不卑不亢的儒雅形象,但因為太果斷、太決絕,給后人留下?lián)]之不去的遺憾和傷感。
有朋友講,范先生是當今中國大陸學者中最有“范兒”的一位。是的,無論是范先生禮數(shù)周到的待人接物方式,還是注重儀表形象的生活理念,以及對學術的執(zhí)著和敬畏,都不屬于眼下這個浮躁粗糙的時代,他是“老派”的。記得有一次閑聊中,說到李歐梵老師,范先生畢恭畢敬地稱李老師為“李先生”,稱李老師的妻子李玉瑩女士為“李師母”。論年齡,范先生長于李老師和李師母,但即使在背后說起,依然使用尊稱,決不直呼其名。這是范先生的修養(yǎng),也是范先生來自書香門第的身份標志。在諸多師友的回憶文章中,都講到范先生對賈植芳先生貫穿一生不離不棄的深情厚誼,令人感動。且不說賈先生在世時,范先生對老師無微不至的關懷,在賈先生去世之后,范先生每次到上海,一定去賈先生以前的家里看看,對著賈先生的靈位祭拜。有一次范先生對我說:“上次我去賈先生家里,看到靈位上的水果不夠新鮮,留給桂芙(賈先生的侄女)一些錢,請她經(jīng)常換換水果,讓老師‘吃’上新鮮水果。這次我去家里,看到水果是新鮮的,放心了?!?017年9月在蘇州大學開會,看到范先生明顯衰老,背駝得很厲害,走路較以前吃力。我告訴范先生年底復旦大學中文系將舉行系慶,陳思和老師提議,邀請范先生作為“杰出系友”返校做報告。范先生說:“走不動了,現(xiàn)在不能離開蘇州。明年清明節(jié),賈先生去世十周年,我一定回去,爬也要爬回去。”這是一位86歲高齡的老先生對自己已逝老師的心跡表白,令人聞之不禁心頭一震,淚水奪眶而出。遺憾的是范先生沒有等到那一天,提前去另一個世界跟自己的老師團聚了。
老舍先生用他的小說告訴世人,保留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的“老派”人物最具打動人心的魅力,像《四世同堂》中的祁老先生、韻梅等等,原因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那份周到、體貼、自律、自尊和“體面”,正是西方以理性為基礎、以主體為核心的文化所缺失的。這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中值得發(fā)揚光大的美好的一面。遺憾的是,經(jīng)歷過太多苦難和風雨的中華民族,對老祖宗留下來的精華和糟粕早已失去辨別能力,完全不知道哪些是要繼承的,哪些是該拋棄的。尤其在當今急功近利的時代,原本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體現(xiàn)濃濃溫情的“禮數(shù)”,卻被一些“聰明人”異化為逢迎巴結、溜須拍馬的“套路”。這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悲哀。也正因為如此的現(xiàn)實,范先生的人格魅力顯得更為獨特和鮮明。記得一位學生回憶說,每次去家里拜訪,范先生不僅請她吃飯,臨走時還要給她帶些食品回學校宿舍吃。送她出門時,再交她手里一些硬幣,囑咐她坐公交車用。學生年紀輕,感覺范先生送硬幣很有趣。凡是上點兒歲數(shù)的人都知道,這是舊時知書達理人家的“規(guī)矩”,為來訪客人支付車馬費。隨著時代變遷,許多“規(guī)矩”早已消失殆盡,少有人了解。范先生一直恪守從小遵從的“規(guī)矩”,時光流逝也沒有讓他忘卻。凡是跟范先生有過交往的人,都會被他諸如此類體貼入微的關照所打動,感受到溫暖。
我認識范先生較遲,那時范先生剛剛退休。第一次見到范先生是2002年,在王富仁老師舉辦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汕頭大學年會”上。參加會議的人很多,幾乎所有現(xiàn)代文學研究界重量級“大佬”全部到場。印象深刻的是,年屆七十的范先生絲毫不顯老態(tài),身材高大、筆挺,氣宇軒昂,身后跟隨七位風華正茂的范門弟子,成為會議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我生性膽小,只是遠望、仰視,沒敢主動上前跟范先生搭話。機緣巧合,兩三個月后,在上海圖書館再次遇到范先生。那是我從北京專程到上海圖書館查閱資料,校對已經(jīng)完成的博士論文的注釋和參考文獻。在跨入上海圖書館近代文獻室時,第一眼就看到范先生端坐在靠窗的桌前,專注地翻閱著舊期刊,心里一陣驚喜,沒想到居然在這里遇到范先生。待中午休息時,斗膽上前作自我介紹,并問候范先生。范先生詢問我的博士論文的題目和內(nèi)容,我簡單作了介紹。聽完之后,范先生給我不少實實在在的表揚。還鼓勵說,這是一個有價值的好題目,將來博士論文完成之后,可繼續(xù)做下去,有廣闊的延伸空間。做一個與通俗文學相關的題目,獲得了通俗文學研究領域掌門人范先生的肯定,自然是得意洋洋,一時間精神百倍。在接下來的兩周里,我和范先生每天都能見面,在上圖近代文獻室里各自忙著自己的事情,從早上開門,到傍晚關門,分秒必爭,不敢懈怠。范先生住在距離上圖不遠的新華社內(nèi)部招待所,他有午休習慣。中午我和范先生在那里吃午飯,然后范先生去房間午休,我回圖書館繼續(xù)工作。就這樣充實地忙了兩個禮拜,我不僅順利完成校對任務,而且接受范先生指導,意外收獲了許多通俗文學研究領域的知識。范先生經(jīng)過兩周辛苦勞動,也發(fā)現(xiàn)不少有用的資料。老人家如獲至寶,心滿意足,完全不講身體疲累和尋覓資料的艱難。當時范先生在為他的《中國現(xiàn)代通俗文學史(插圖本)》收集資料。范先生說:“我退休了,再也不用開會、填表格了,我可以自由地寫我想寫的書、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焙髞淼氖聦嵶C明,范先生的學術成就在退休之后達到巔峰。他憑一人之力,完成了專著《中國現(xiàn)代通俗文學史(插圖本)》,以及《填平雅俗鴻溝——范伯群學術論著自選集》《中國市民大眾文學百年回眸》《范伯群文學評論選》等論文集。對于一位七八十歲的老人,幾年內(nèi)創(chuàng)造出如此驚人的學術成就,真可謂生命的奇跡,當然也是范先生一生的積累。除此之外,范先生還與湯哲聲老師、劉祥安老師一起,參與通俗文學研究第三代弟子的指導和培養(yǎng),開拓出新的研究空間,深耕細作,共同推動中國通俗文學研究的發(fā)展。
范先生的學術研究路徑正是我們現(xiàn)代文學界常說的“正路”——“論從史出”,一切觀點皆有證據(jù),用史料說話。范先生所寫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以扎實的史料做基礎,不講一句空話。因此,范先生的學問做得很苦,坐圖書館、找原始資料成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無論走到哪里,范先生都沒有忘記找書、查資料。也許對于今天依賴數(shù)據(jù)庫、網(wǎng)絡做研究的學者們來講,范先生的學術生活太艱難,未必值得。但是,我想說的是,范先生雖然沒有使用大大節(jié)約時間和精力的電子資源,他靠著最笨重、最原始的方法寫出了最扎實最有分量的作品,無論數(shù)量還是質(zhì)量,都不輸于依賴高科技手段制造的學術產(chǎn)品。之所以有這樣的結果,原因在于,范先生對學術懷有一顆神圣的敬畏之心,而這正是當今學界所缺乏的。如今的學術墮落有目共睹,正是因為人們失去了對學術的虔誠和敬畏,將學術研究作為獲取名利的手段,為了追求短平快效應,不再花費寶貴的時間去尋找所謂的原始資料,錯誤頻現(xiàn)的百度百科成為他們?nèi)≈唤叩膶W術源泉。在這樣的現(xiàn)實下,范先生和他那一代學人的學術精神顯得更為可貴,值得我們永遠學習和紀念。
如今范先生已經(jīng)遠行,回憶他所走過的人生道路,有感慨,更有崇敬。如果說“人各有命”是成立的,那么范先生的“命”并不算好,他的一生磕磕絆絆,經(jīng)歷了各種坎坷和磨難,受過不少委屈。大學畢業(yè)之際,原本已經(jīng)展開的理想生活被莫名其妙腰斬,一夜之間從云端墜入谷底。確定留在復旦大學中文系做教師的畢業(yè)方案突然被取消,范先生被隔離審查。這對于一位二十四五歲心高氣傲、才華橫溢的年輕才俊來講,不啻晴天霹靂,難以想象范先生當時是怎樣熬過來的。幾個月的審查之后,范先生被分配到南通中學教書。在那樣一個政治掛帥的時代,范先生又是戴著“胡風分子”帽子的教員,按照一般人理解,他應該選擇渾渾噩噩地打發(fā)日子,得過且過以度余生。但是,范先生沒有自暴自棄,滿懷熱情地投入到教書育人中,一邊認認真真教書,一邊孜孜不倦做研究,沒有停止學術追求的步伐。當年范先生教過的南通中學的學生們至今仍在感念范先生給予他們受用一生的文學滋養(yǎng)。五年后,因為發(fā)表的幾篇有分量的學術論文在國內(nèi)文壇引起轟動,范先生離開中學教師崗位,調(diào)入江蘇省文聯(lián)從事文學期刊編輯和理論研究工作??上О卜€(wěn)的好日子沒有持續(xù)很久,之后又被下放農(nóng)村、干校勞動改造。但是,無論被發(fā)配到哪里,伴隨著范先生深夜讀書的明燈一直頑強地亮著,他手中那支筆從未停頓過。到“文革”結束時,范先生已經(jīng)成為一名頗具影響力的文學評論家,理所當然被引進到百廢待興的江蘇師范學院(即后來的蘇州大學)中文系教書,走上大學講臺。至此,距離復旦大學畢業(yè),已經(jīng)過去23年。23年中,雖然范先生背負著沉重的政治包袱,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但他對學術研究沒有失去信心,不管有用無用、前景如何,始終像當年在復旦讀書時一樣孜孜不倦??梢哉f學術研究是支撐范先生走過黑暗的精神力量,也可以說學術研究早已融入范先生的生命,成為他生命和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20世紀八九十年代,范先生帶領蘇州大學中國現(xiàn)代文學學科的老師和學生們創(chuàng)造了一次又一次輝煌,把通俗文學研究做到海內(nèi)外中國文學研究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那時海外漢學界對中國大陸學術界了解不多,疑心重重,高度警惕。范先生和他團隊的通俗文學研究成果點亮了海外漢學界的信任之光,促使他們換上另一種眼光,重新打量中國大陸的文學研究,真切感受到中國大陸文學研究的多元性和豐富性,產(chǎn)生了了解和對話的愿望。從某種意義上講,“文革”結束之后,范先生為中國大陸的現(xiàn)代文學研究走向世界作出了無可替代的貢獻。正當范先生意氣風發(fā)、準備大展宏圖之際,退休的時刻到了。許多人為范先生惋惜,因為七十歲退休對于精力充沛、身體健康、正處于學術黃金時期的范先生來說,為時太早。但是惋惜歸惋惜,范先生到底還是退休了。剛剛退休的范先生曾經(jīng)嘗試用練習書法等一般退休老人的生活方式打發(fā)時光??墒?,范先生不是一般老人,他那顆追求學術理想的年輕的心依然勃勃有生機。他很快調(diào)整好心理狀態(tài),給自己定下未來二十年的學術研究計劃,回到原點,重新出發(fā)。
與以往不同的是,退休之后的范先生無法再承擔集體大項目。于是,他開始了獨自寫作、研究的學術歷程??v觀范先生一生的學術成就,他退休之后的著述毫不遜色于七十歲以前的成果,甚至更具光彩。如果說范先生帶領學生集體完成的《中國近現(xiàn)代通俗文學史》開墾了通俗文學研究的處女地,為通俗文學研究打下最初的資料整理和文學史基礎;那么,退休之后的《中國現(xiàn)代通俗文學史(插圖本)》則是對之前觀點和資料的深化和補充,開啟了與新文學史對話的可能性。緊接著出版的《填平雅俗鴻溝——范伯群學術論著自選集》是對再次“重寫文學史”的思考,撼動了現(xiàn)有的文學史結構,直接引發(fā)了又一次新的“重寫文學史”熱潮。2014年,83歲高齡的范先生為之前定義過的“通俗文學”重新再定義,超越雅俗,升華至大眾文化、市民文化層面作出新的闡釋,找到更為合理的定位,呼吁“請為他們戴上‘市民大眾文學’的桂冠”[1]。由此,為“通俗文學”整合進入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找到了恰切的路徑。隨著成果的不斷面世,范先生的學術理想更為高遠,退休之后不再接手集體大項目的承諾被打破,84歲之際,重新吹起集結號,帶領蘇州大學通俗文學研究第三代學人開辟新的戰(zhàn)場,兩年內(nèi)完成130萬字的《中國現(xiàn)代通俗文學與通俗文化互文研究》,將通俗文學研究提升至文化研究層面,對通俗文學進行理論建構。至此,范先生為自己制定的退休之后的學術計劃提前、超出預期地完成了。但是,范先生仍然沒有停歇,又有了新的目標,再次接手“外譯項目”,繼續(xù)帶領團隊攀登新高峰。在他生病住進醫(yī)院的前一天晚上,還在熬夜修改書稿。范先生原想住幾天醫(yī)院,緩解一下癥狀,盡早回家繼續(xù)完成書稿。但這一次他卻沒有回到書桌前,永遠留在了醫(yī)院里。幾位老朋友都在講,范先生是累死的,他把自己搞得太辛苦。是的,環(huán)顧四周,沒有找到像范先生這樣86歲高齡為學術拼命到最后一分鐘的人。范先生最后的這本外譯《中國近現(xiàn)代通俗小說史略》沒有寫完,想必老人家走時帶有遺憾。但范先生的學術理想已經(jīng)實現(xiàn),現(xiàn)有的學術成果完整地呈現(xiàn)了范先生作為一名文學史家的學術思想,范先生功德圓滿,可以安息了。
愿范先生在風景如畫的穹窿山好好休息,與相鄰的周瘦鵑、吳湖帆等蘇州文化名人談古論今,逍遙自在,再也不為寫作任務操心勞累。這樣勸說范先生,未必合老人家的心愿。范先生的一生是為學術的人生,自20歲踏入復旦大學校門,注定了他終生獻身學術的命運。無論遇到多么險惡的生存環(huán)境,范先生都沒有放棄過學術研究,是學術帶給他戰(zhàn)勝困境的勇氣,點亮了他的希望之光,也帶給他生命的愉悅。無論是挫折,還是順境,每次遇到生命旅途中的坎兒,范先生都是靠學術研究為自己帶來轉(zhuǎn)機,走向光明。
范先生走了,他的學術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