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林武
(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圖書館 湖南長沙 410205)
高校入館教育是從大學新生開始,引導和幫助大學生更好地利用圖書館,隨著閱讀推廣在高校越來越普及,各種閱讀推廣活動也不斷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高校大學生走進圖書館,如何讓大學生更好地利用圖書館資源,更加有效地發(fā)揮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在高校中的作用,就成為了高校圖書館工作的重要內容,而入館教育無疑可以在其中發(fā)揮更重要的作用。
隨著信息技術和互聯(lián)網的快速發(fā)展,圖書館的入館教育的形式呈現(xiàn)出多元化、多層次的發(fā)展趨勢,有集中講座、觀看視頻、參觀游覽和在線平臺等多種類型,根據(jù)相關的調查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和研究成果,以互聯(lián)網的視角來看,入館教育可以分為線下和線上兩種形式。
(一)線下形式。我國大部分高校圖書館的新生入館教育模式仍以傳統(tǒng)方式為主,即集中講解、實地參觀、發(fā)放讀者指南等[1]。集中講解形式的培訓講座是目前高校入館教育里普遍采用的用一種形式,開展培訓的場所大部分是在圖書館進行,當然也有部分是直接深入各院系進行。入館參觀體驗、實地參觀是大學新生真正接觸圖書館的開始,由圖書館館員帶領新生進行參觀,現(xiàn)場講解指導,新生通過近距離的了解圖書館,親身體驗圖書館的設施、服務,實現(xiàn)快速熟悉圖書館的目的。圖書館的宣傳折紙和使用指南是圖書館工作人員根據(jù)圖書館實際情況,匯編而成的折紙和手冊,以便于新生隨時攜帶,隨手查閱。宣傳資料的發(fā)放時間一般是選擇新生入學教育期間,有極少數(shù)是與錄取通知書一同寄給新生。此外,還有一些線下的形式,如將入館教育納入素質課程、開設宣傳欄等,只有極少數(shù)圖書館采用。
(二)線上形式。線上形式有靜態(tài)頁面瀏覽,入館在線考試系統(tǒng)和虛擬圖書館等類型。靜態(tài)網頁宣傳是將圖書館的相關內容信息制作成不同欄目的靜態(tài)網頁,一些高校在圖書館網站、微信公眾平臺上設置了新生專欄,為新生提供一站式的入館教育信息引導。比如,上海大學圖書館新生季專欄,在這個專欄里,圖書館將新生指南、學術資源門戶使用指引、新生第一課、自助借還書、自助選座、講座信息、資源服務便覽等鏈接內容集成在一個頁面里面,新生可以自主的點擊相關鏈接,進行深入了解和學習。入館在線考試是以入館教育的內容為考題來源,構建題庫,采取隨機考題或者固定考題的形式進行考試,并與借閱證的權限、激活等服務掛鉤,在正式開始考試前,讀者可以根據(jù)系統(tǒng)提供的相關資料(如在線視頻、參考資料等)進行自主學習。虛擬圖書館給新生提供了高效、直觀的入館教育形式,以游戲通關的形式,寓教于樂,達到入館教育的目的。
(一)傳統(tǒng)的途徑與手段分析。傳統(tǒng)的入館教育形式多為線下開展,如,在培訓講座、集中講解等活動中,使用PPT、投影儀進行圖文并茂的宣傳資料的講解和展示,又或者在圖書館的視頻播放設備上,發(fā)布圖書館的視頻短片,又或者在宣傳欄張貼海報、在大廳擺放易拉寶等宣傳推廣形式,基本上都是借助于一些傳統(tǒng)技術手段和設備??梢哉f,傳統(tǒng)技術手段,操作簡單,使用方便,但是需要較多的人力資源,包括對人員的組織和安排,特別是對新生進行集中組織安排和引導等,而且傳統(tǒng)的技術手段不利于后期對入館教育的效果進行評價分析,同時對于開展入館教育館員的臨場素質要求比較高,需要有較好的臨場表現(xiàn)力、掌控力和突發(fā)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等。
(二)新媒體、新社交網絡等新技術手段與途徑的應用。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帶來了信息傳播渠道的多元化,越來越多的圖書館拓展了手機、ipad終端等傳播渠道,將微博、微信公眾平臺、微視頻的社交網絡平臺和新媒體作為重要的宣傳教育手段,引入動畫、虛擬三維技術,甚至通關游戲的理念到入館教育中。新媒體、新社交網絡等新技術手段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迎合新生的偏好,有助于入館教育的內容被新生接受,同時也有助于與新生的互動交流,收集相關信息和數(shù)據(jù),為開展入館教育的大數(shù)據(jù)分析等,提供了廣泛的數(shù)據(jù)信息來源。華曉琴等通過對中國“985工程”高校圖書館進行了調查,發(fā)現(xiàn)74.36%的圖書館利用視頻方式宣傳和推廣圖書館資源和服務,利用移動圖書館和微博進行推廣的也分別占69.23%和58.97%。[2]在新媒體平臺的歡迎度上,重慶大學圖書館通過調研發(fā)現(xiàn)38.6%關注了微博,44.6%關注了微信。[3]
影響入館教育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主觀因素,主要是人的因素,也有客觀因素,如,硬件設施、社會環(huán)境等等,從入館教育涉及的要素來說,影響入館教育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四方面:入館教育的主體、客體、內容和形式。
(一)影響入館教育的主體因素。入館教育的主體是入館教育的實施者,泛指圖書館,具體的說是開展入館教育的圖書館館員。圖書館作為入館教育的主體,對于入館教育效果的影響可以從兩方面分析,一方面是圖書館客觀條件的制約,即硬件設施、人文環(huán)境等的影響,如,圖書館的資源、服務建設,新技術、新設備等的應用,都會對大學新生產生或正面或負面的吸引力。如果圖書館設施先進,布局合理,服務理念和管理理念等符合新生代大學生的心理需求,入館教育,特別是入館參觀體驗會更容易吸引新生眼球。另一方面是主觀因素的影響,即館員的因素。入館教育的主體是圖書館,但最終的實施要歸結到館員。館員是圖書館最具有創(chuàng)造性和主觀能動性的要素,由于直接的面對新生,館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業(yè)務水平、知識結構和愛好傾向等會通過言行舉止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新生,而在入館教育內容的選擇、組織、安排等等,更是會對入館教育產生直接影響。
(二)影響入館教育的客體因素。入館教育的客體是大學新生?;ヂ?lián)網的快速發(fā)展,使得新生代大學生更容易就接觸到一些新技術、新設備,也敢于嘗試各種新技術、新設備,而且伴隨著信息獲取渠道的多元化,他們信息獲取方式和需求,已經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更習慣足不出戶通過電腦、手機等設備利用搜索引擎、社交網絡和電子商務獲取信息和各類服務,這也使得他們對于一些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和內容、落后的技術設備和思維理念等缺乏興趣,因此,在某些程度上或者某些方面,新生代的大學生對圖書館的入館教育從內容到形式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而這些要求的實現(xiàn)與否,就會最終表現(xiàn)在入館教育對于大學生的吸引力上。
(三)影響入館教育的內容因素。入館教育作為高校圖書館針對新生開展的一項入學教育活動,其內容框架在長期以來的教育活動實踐中已基本固定,都是以推廣宣傳圖書館使用為主題,圍繞圖書館的方方面面,向高校新生進行教育培訓,除了圖書館自身發(fā)生新的變化,入館教育的內容需要微調外,基本上每年差不多,所以,從內容體系上講,入館教育的內容細節(jié)設計的好壞與否,就成了影響教育培訓效果的關鍵,如圖片的設計、內容的選擇、文字的表達、網頁布局、視頻的拍攝角度等等,都會對一個圖書館的入館教育產生比較大的正面或負面影響,如生動、出彩的內容會更容易讓新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空洞、平淡缺乏針對性的內容難以吸引新生識記,并且這種影響會一直持續(xù)到下一次入館教育內容變更之前。
(四)影響入館教育的形式因素。入館教育的形式,無論是傳統(tǒng)的線下形式還是方興未艾的線上形式,作為入館教育的最重要的表達方式,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入館教育內容的表達,進而影響了入館教育的效果。所以,選擇什么樣的入館教育形式,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選擇什么樣的入館教育內容,只有合適的形式配以合適的內容,才能有效的發(fā)揮入館教育的作用。如傳統(tǒng)的入館教育方式,無法很好地展示數(shù)字圖書館的內容和建設成果,比須通過后續(xù)的多個專場培訓,才能讓學生了解圖書館的數(shù)字化資源及其利用方式[4]。有調查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以講座形式為例,網絡在線培訓是讀者最喜歡的培訓形式,占45%;其次是通過移動終端進行碎片化學習,占30%[5],由此可見,不同的形式在培訓群體中的接受程度也是存在差異的。
當前高校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閱讀推廣開展得如火如荼,極大的提升圖書館在校園文化建設的地位以及大學生素質培養(yǎng)中的作用,閱讀推廣也在不斷的刷新廣大學生對于圖書館的認知,并越來越吸引廣大學生進入圖書館。入館教育作為信息素養(yǎng)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其所面對的一些問題,吸引力問題、參與度問題、內容形式僵化等等問題,在某種程度上與閱讀推廣存在著相似之處,因此,從閱讀推廣的視角來看,提升入館教育的效果,需要多措并舉,創(chuàng)新發(fā)展。
(一)以館員素質提升和長效機制建立保障入館教育。加強入館教育館員能力的培養(yǎng),首先就要進行業(yè)務素質和職業(yè)道德的培養(yǎng),使館員能夠認識的自身工作的價值和意義,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使命感,負責任的館員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耐心細致的為新生提供輔導幫助。其次是業(yè)務能力的培養(yǎng)。只有掌握良好的職業(yè)技能和完善的專業(yè)知識,才能較好的開展內容和形式的創(chuàng)新,周密部署和安排,調動新生的興趣和熱情,為新生提供優(yōu)質的入館教育和服務。三是建立入館教育館員引導幫助的長效機制。入館教育不能停留在一次培訓、一場活動上,應該是貫穿于大學生求學生涯的始終,在大學生任何一個求學階段都能及時給予指導,就如美國的耶魯大學圖書館,每一位新生配備一名研究館員,幫助他們完成任何涉及圖書館及其館藏、學習空間或項目科研的學術工作[6],這種館員工作會一直伴隨直到畢業(yè)。
(二)以新理念、新技術開拓入館教育新模式。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為圖書館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帶來了新的驅動力,促使著圖書館的服務和各種應用在不斷的升級換代。入館教育作為圖書館的啟蒙教育,應該充分把握當前圖書館的發(fā)展機遇,積極的應用各種現(xiàn)代技術和手段,推動了傳統(tǒng)形式入館教育實現(xiàn)快速升級,構建以平臺技術為依托、以學生有效利用圖書館為導向的新型入館教育模式。同時,由于目前培訓講座依然是最主要的入館教育形式,因此,開展入館教育的教學研究,應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提升入館教育的培訓講座效果,就顯得尤為必要。如以問題為導向,采用微課堂、翻轉課堂等教學方法和理念,實現(xiàn)入館教育培訓講座的教與學更加有效。
(三)引入學生協(xié)同合作多元化入館教育形式。引入學生和學生社團的力量來開展入館教育,讓學生在入館教育中擔任一定輔導角色或陪伴角色,讓學生來引導學生、讓學生來幫助學生,如采用導生制、同伴教育或類似形式,實現(xiàn)圖書館服務效益與教育功能以及學生素質教育的共贏[7]。由于身份、位置等的不同,館員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在某種程度上是比不上學生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因此,通過學生來引導、幫助學生,通過學生來把握學生的心理,可能要比單純依靠入館教育館員自身的工作更為有效,因此,通過讓學生來協(xié)助館員開展入館教育,并在其中持續(xù)的扮演一定的角色,能夠比較有效的增強入館教育的實施效果和親和力。
(四)以數(shù)據(jù)分析提高入館教育實效性。隨著“互聯(lián)網+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到來,大數(shù)據(jù)分析已經成為進行信息挖掘、評價等的重要手段。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和挖掘,可以讓我們將一些潛在的信息展現(xiàn)出來。就如卡耐基梅隆大學教育學院簡介中寫道:“不得不承認,對于學生,我們知道得太少?!盵8]入館教育的宏觀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有助于了解學生入館教育的整體情況,從而對入館教育內容進行整體設計和安排,提升入館教育的有效性;而深度的數(shù)據(jù)挖掘和分析,則可幫助圖書館了解個體的學生的教育狀況,以便提供有針對性的個體化教育。如,筆者所在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圖書館2016年針對學生獲取圖書館資源的途徑進行調研分析發(fā)現(xiàn)排在前三的分別是:圖書館主頁占42.94%,學生通過同學或朋友介紹占25.53%,老師推薦則占12.94%,從這些宏觀數(shù)據(jù)分析可以大概的看出學生獲取圖書館資源信息的途徑傾向,這為圖書館今后開展入館教育的平臺選擇和教育模式提供了必要的數(shù)據(jù)參考。
(五)以激勵機制增強入館教育吸引力和影響力。在入館教育中引入一定的激勵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事實上,這種方式已經被相對一部分高校所采用。綜合起來看,新生入館教育的激勵措施大概可以分為幾種形式,一是與學分掛鉤。一些高校將新生入館教育作為信息素養(yǎng)教育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只有完成了新生入館教育的學生才能取得相關的學分。二是關聯(lián)圖書館的使用權限。比較普遍的做法就是與圖書館的借閱證的辦理和借閱證權限關聯(lián)在一起,只有完成了入館教育,才能擁有圖書館賦予的某些權限和享受某些服務。三是建立積分制。圖書館為每一個完成入館教育的學生提供積分賬號,并給以一定的積分,積分可以累計,通過參與圖書館舉辦活動以及利用圖書館資源、服務等都可獲得一定的積分獎勵,積分可以兌換一些有償服務或獎品。總的來說,新生入館教育的激勵措施,在某程度上有效地提高新生入館教育的參與度和受眾面,確保新生入館教育的效果。
在閱讀推廣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參與到圖書館各項活動中,并開展了對圖書館的資源和服務的利用。入館教育的指導、幫助和培訓等功能,有效緩解了學生在利用圖書館進行資源獲取和利用的難題,從某種程度來說,入館教育為讀者有效參與圖書館閱讀推廣有效實施提供了一定的基礎,因此,在閱讀推廣的背景下,進一步加強圖書館入館教育的探索和實踐研究,不僅是入館教育在新時期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動閱讀推廣有效開展的必然手段。
[1]方都藍.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新生入館教育模式研究——以暨南大學圖書館為例[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5(3):28-30.
[2]Xiaoqin Hua,LiSi,XiaozheZhuang,WenmingXing.InvestigaGtionsaboutnew methodsoflibrary marketingin Cineseh“985”Project Uiversities.Librarn y Management,2015,36(6/7):408-420.
[3]王彥力,劉芳,楊新涯.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閱讀推廣模式研究[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6(4):30-35.
[4]王小強.新生入館教育形式的轉變及自助開通借閱權限的實踐——以暨南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學研究,2013(14):56-59.
[5]陳琴,周建芳.微視頻在高校圖書館培訓講座中的應用探析[J].圖書館學研究,2016(4):88-93.
[6]Yale University Library.What is the Personal Lib-rarian Program[EB/OL].http://www.library.yale.edu/pl/.2016-12-29.
[7]陳善禮.新生入館同伴教育模式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15(4):48-53.
[8]黃蕭蕭.以互聯(lián)網思維重塑職業(yè)素質教育[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6(4):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