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雅璇
(北京師范大學,北京 100875)
1764年,貝卡利亞在《論犯罪與刑罰》一書當中提道:在一個組織優(yōu)良的社會里,死刑是否真的有益和公正?[1]45他對死刑做出了強烈的批判,成為全世界范圍內死刑存廢爭論的導火索[2]155-172。在他的學說的影響下,目前世界上大多數(shù)國家,或者在立法上廢除了死刑,或者在事實上不再適用死刑。而中國基于長久以來樸素的正義觀念——殺人償命,天經地義,在立法上仍舊保留死刑,在司法實踐當中對于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適用死刑。但是,《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廢除了13個適用死刑的罪名,《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廢除了9個適用死刑的罪名,這是否表明死刑的全部廢止將成為不可逆轉的事實?我國作為一個強大的發(fā)展中國家,在死刑的存與廢當中又會做出什么樣的抉擇?
中國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相比,最特殊的部分在于其根深蒂固的倫理性觀念。死刑來源于原始社會“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同態(tài)復仇觀念,而在古代的中國進一步演變?yōu)闅⑷藘斆臉闼卣x觀。該樸素正義觀在維護社會秩序穩(wěn)定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卻也成為現(xiàn)代社會死刑制度廢除的最大障礙。
1.報應理論
法諺有云:殺人償命,天經地義。這是法律報應理念最直接的體現(xiàn)。在中國傳統(tǒng)的倫理觀念——親親尊尊與忠孝節(jié)義的影響下,對殺害“尊親”的人復仇是一種義務,更是一種責任。這樣的血親復仇的觀念導致民眾采用私刑的方式來解決糾紛,從而不利于社會的穩(wěn)定,也會威脅到統(tǒng)治者的統(tǒng)治。故國家創(chuàng)設了死刑制度以代替血親復仇,由國家作為公權力機關行使執(zhí)行死刑的權力,從而將報應觀念落實到行動中。
報應觀主張是刑罰存在的正當性根據(jù)。實施刑罰一方面可以平復被害人及其家屬的氣憤心理,另外一方面可以滿足社會群眾的公憤心理,最終滿足整個社會的報應訴求。報應訴求不僅是一種情感上的需求,更是一種安全需求與公正需求。對于民眾而言,當殺人者被處以死刑時,不僅意味著民眾的氣憤心理得以抒發(fā),也意味著社會上少了一顆“毒瘤”。通過剝奪他人的生命使其不復存在,從而永久地保障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通過死刑的執(zhí)行,也使得公正得到最切實的貫徹。
報應觀最根本的來源在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一觀念,因此,只要這個觀念不發(fā)生改變,殺人償命觀念也不會發(fā)生改變。而在報應觀的支撐下,中國的死刑制度曾經一度呈現(xiàn)擴張的趨勢,尤其是在社會動蕩時期,適用死刑成為統(tǒng)治機關鞏固政權的工具,這也充分反映了如此樸素的正義觀是何等的深入人心。
2.功利理論
殺人償命觀的理論不僅來源于報應觀,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功利主義。這一觀點認為,刑罰存在的正當性根據(jù)是因為懲罰犯罪人可以為社會帶來一定的效益,即功利。而該功利分為兩個層面,一是威懾,二是撫慰。
殺人償命意味著殺人者的生命被剝奪,而罪犯基于對死亡的恐懼,可能會放棄實施犯罪,所以說死刑制度的威懾作用是其他方式不可比擬的。
殺人償命的另外一層含義即是一命抵一命,相比較于自由刑或者金錢賠償,當出現(xiàn)這樣的結果時,被害人及其家屬的心理會得到最大程度的撫慰,所以說死刑制度能夠最有效地發(fā)揮撫慰作用。
刑罰的價值觀不僅在于懲罰犯罪人,也在于保護被害人,所以在傳統(tǒng)的中國社會,殺人償命能夠有效地兼顧這兩方面的效益,從而使得該觀念能根深蒂固。
3.中國民眾的特殊動因——冤魂難眠
中國民眾對于殺人償命的認知有別于其他國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國特殊的社會倫理觀念,即冤魂難眠。古代社會當中,中國人有著強烈的祖先崇拜。我們認為人是有魂魄的,人死后魂魄會轉化為祖先,祖先則會蔭庇子孫后代。人在正常死亡的情況下,屬于善終,非正常的死亡則屬于兇死,兇死的人是不能夠進祖墳的。因此冤魂難眠的觀念始終都激勵著被害人與國家統(tǒng)治者尋求以命抵命的方式來緩和社會沖突,傳統(tǒng)的殺人償命觀也正是因為將安慰死者的靈魂作為首要的考慮事項而根深蒂固。
根據(jù)前述內容,我們可以看出,傳統(tǒng)殺人償命觀極大地影響到了死刑制度的廢除。
在學界和實務界中死刑的存廢是熱點話題。支持死刑制度廢除的學者,有的認為應當在立法上直接廢除死刑,這樣能夠起到治本的作用;也有的認為應當在司法上限制死刑的適用,擱置、凍結死刑制度,在事實上先廢除死刑;也有的認為應當立法廢除與司法限制改革并行。無論他們對死刑制度改革路徑持有何種觀點,他們都代表的是一種精英思維,精英思維始終占據(jù)的是少數(shù),真正占據(jù)多數(shù)的是大眾觀念,而大眾觀念所普遍信奉的是“殺人償命,天經地義”的常識主義刑法觀。
有學者曾經做過民意測驗,結果顯示強烈支持死刑的人超過了調查人數(shù)的60%,不到10%的人同意廢除死刑。我們可以看出反對廢除死刑仍然是滿足人們樸素正義觀念的重要工具。大眾觀念因其情緒性、易波動性以及模糊性成為死刑制度廢除的最大障礙。
1.情緒性
藥家鑫案件剛剛發(fā)生時,相關的公檢機關還未能完全地認定案件事實,媒體已經開始肆意宣傳,將藥家鑫貼上“富二代”的標簽,嚴重歪曲案件的事實,人為地激起民憤,使得罪犯與被害人之間的刑事和解不了了之,最終藥家鑫只能落得“死刑”下場。誠然,藥家鑫應該得到法律的制裁,可是時隔多年,我們現(xiàn)在再去回想時,是否還仍舊會認為藥家鑫罪有應得?大眾不能夠及時地得知事件的全部真相,司法機關未能對媒體的宣傳進行及時積極應對,所以媒體就輕而易舉地煽動了民眾的情緒。一個案件如此,日后還會出現(xiàn)第二個、第三個藥家鑫,我們的司法正義不可以就這樣輕易地被踐踏。尤其是在極端情緒化的案件當中,極有可能造成多數(shù)人的暴政,如若不對其予以規(guī)制與應對,死刑廢除之路將充滿艱難險阻。
2.易波動性
與藥家鑫案件結果大相徑庭的則是吳英案。吳英案二審宣判死刑時,大眾觀念對罪犯持同情態(tài)度,他們認為對于經濟性犯罪——集資詐騙罪,罪不當死。在大義滅親、安樂死等案件當中,公眾對于這些罪犯也表示諒解,偶爾也會有民眾請求法院從輕發(fā)落,但這畢竟還是少數(shù)。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民眾對于殺人償命的適用標準也是不同的。當他們了解案情,比如犯罪動機、罪犯的家庭情況等其他因素越多時,民眾對于死刑的處理就會產生動搖。而當民眾了解死刑制度背后設計原理越多時,越容易傾向于死刑的廢除。如此多的不確定因素影響到了公眾對于死刑存廢的選擇,如若一貫地順從民意,按照大眾觀念來裁判,無法保證“同案同判”,則更容易導致公眾輿論與當事人之間的尖銳對立。
3.模糊性
什么叫大眾觀念?大眾觀念是每個個體觀念當中抽取其中最共性的一點所認定的。但是要抽取哪些個體的觀念來認定大眾觀念?又抽取哪些個體的哪些觀念來認定大眾觀念?每個個體的意識其實是不同的,基于此,大眾觀念本身就具有模糊性。將模糊性的概念作為考慮的因素會極大地影響刑罰的及時性和確定性。貝卡利亞在《論犯罪與刑罰》當中就明確提到過:“刑罰的確定性是指犯罪必然會受到懲罰,刑罰的確定性與及時性是相互聯(lián)系的兩個特性,刑罰的確定性是以刑罰的及時性為基礎的。確定性要求的是犯罪必然受懲罰,刑罰的及時性要求的是對于犯罪,給予懲罰的時間必須是迅速的。這樣能夠讓人們感受到犯罪與刑罰之間的聯(lián)系性。如果不能夠實現(xiàn)刑罰的及時性,刑罰的確定性在公民心理上的印象會變得不是很強烈。這樣會影響刑罰功能的發(fā)揮?!盵1]50因此,大眾觀念認為殺人償命,其理論根據(jù)更多地在于感性因素,我們應當尊重大眾觀念,但是不能將其作為刑事政策的唯一考量因素,正確的做法應當是積極引導大眾觀念向精英思維靠攏。
此外,以殺人償命觀為例,大眾觀念沒有一個具體的衡量標準。如果殺人后需要一命抵一命,那么無論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死亡、過失致人死亡、意外事件等都需要行為人承擔責任,明顯地違反了主客觀相統(tǒng)一的原則。若是一貫地踐行殺人償命觀,在具體認定犯罪時也不免出現(xiàn)主觀歸罪的傾向。
因此,精英思維與大眾觀念之間最大的沖突即為死刑制度的存廢。在這樣的角力與博弈斗爭當中,殺人償命觀極大地桎梏了死刑制度廢除的前行。
法國劇作家布魯諾曾經指出:死刑的本質就是活人祭祀,而活人祭祀的真正價值在于它的社會心理作用,這就是打開發(fā)散個人不安和罪責及共同社會普遍的不快感的安全閥的作用[3]190。布魯諾從一個宏觀的角度分析了死刑的本質,這也說明了死刑問題不是一個純粹的刑罰問題,它關乎政治,關乎社會,關乎文化。所以死刑的廢除并不是單純地只需要立法上廢除或者司法上不再適用。死刑制度若想真正地廢除,必須制度變革與觀念變革同行。
針對死刑制度當中制度變革與觀念變革的關系,學術界有很大的爭論。有的學者認為應當是制度變革適應民眾的死刑觀念,有的學者認為制度變革引導觀念變革?;谏鲜鰞热莸姆治觯蟊娪^念的殺人償命觀根深蒂固,很難在較短的時間內予以改變,此外,我們也不能將大眾觀念作為制定刑事政策最重要的考量因素。民意需要尊重,但不可盲從;民意需要順應,但更需要引導,因此應當制度變革先行,通過制度的變革引領觀念的變革。
制度變革當中,各國有兩種典型的模式。第一種是直接在立法上廢除死刑,第二種是在司法上減少死刑的適用,在事實上廢除死刑。立法變革模式更加治本,能夠一次性地解決問題,但是,突兀地進行立法變革,會導致民眾的抵觸,一旦抵觸情緒爆發(fā)到極點,可能會嚴重影響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司法變革模式采納的是持續(xù)不間斷的方式,其整體路徑緩慢有序,能夠將死刑廢除納入正常的軌道,但由于效力位階低于立法,無法獨立證成其合法性根據(jù)。綜上可知,兩種模式各有利弊,所以我國大多數(shù)學者更加傾向于采納立法改革與司法改革并進的模式。申言之,在立法上逐步減少適用死刑的罪名,直到全面廢止;在司法實踐中,加大適用死刑的限制程度,充分貫徹落實“少殺、慎殺”的政策,對于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最大限度地適用死緩制度,而非死刑立即執(zhí)行制度。
在制度變革的基礎上,民眾開始接納死刑廢除的觀念。從根本上來說,之所以會存在死刑存廢制度之爭,正是因為存在死刑制度,一旦死刑制度不復存在,自然也就不會存在如此大的爭議。因此,我們應當首先通過立法或者司法的方式將死刑制度廢除,從而進一步推動民眾死刑觀念的變革。由制度變革引導觀念變革還具有如下依據(jù):
第一,觀念具有不確定性和不穩(wěn)定性。民眾的觀念所受干擾因素比較大,不僅包括政治上政策的考量,還涉及一個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水平、民眾的文化水平程度、輿論宣傳等各項因素。尤其是針對中國民眾而言,傳統(tǒng)的殺人償命觀更是根深蒂固,所以在死刑制度廢除的潮流下,依靠觀念變革引導制度變革實屬難上加難。有鑒于此,我們可以采取倒置的方式,先將制度上的問題予以解決,再通過觀念從根本上剔除傳統(tǒng)的殺人償命觀。
第二,馬克思最基本的理論之一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這同樣適用于死刑制度的廢除。在社會意識當中囊括了社會心理,社會心理包括需要和利益兩個層面。就需要而言,包括民眾的安全需求與公正需求;就利益而言,利益是滿足人民需要的主客觀條件的概括。當死刑制度廢除時,也會深層次改變民眾的觀念。民眾反對死刑制度的廢除,無非是畏懼自己的安全需求與公正需求不能得到滿足,自己的利益無法得以實現(xiàn)。當死刑制度的廢除能夠滿足需求和利益的條件時,民眾的觀念自然也就發(fā)生了改變,這就需要在制度上采取更加合理有效的措施,比如建立社會安全機制,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等等。
綜上所述,死刑制度的廢除需要我們進行理性的思辨,在完善制度變革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觀念的變革。
陳忠林教授認為:“在如何理解適用法律的問題上,不應當是人民聽我們的,而是我們應當聽人民的。由于普通民眾只可能以社會普遍認同的常識、常理、常情作為自己判斷是非曲直的標準,因此,堅持以民眾認同的常識、常理、常情為基礎指導我們系統(tǒng)全面地理解適用法律,不斷地檢驗我們對法律的理解和適用是否符合社會普遍認同的常識、常理、常情,不斷地使我們理解適用法律的結果向民眾的普遍認同靠攏,是確保我們的司法得到人民認同的根本性措施?!盵4]1-12這是對民意極端追求的表現(xiàn)。我們確實需要關注民意,但是不可以盲從民意,更加不可以將民意作為唯一的考量因素。若是過分的關注民意,存在實行人治的危險。
張明楷教授認為:民眾的輿論與社會的穩(wěn)定密切相關,當民眾普遍認為一個罪犯應當判處死刑,由于沒有判處死刑而引起公憤時,決策機構總會擔心民眾在輿論上的公憤轉化為現(xiàn)實社會秩序的不穩(wěn)定,因而要求對罪犯判處死刑,從而平民憤,保穩(wěn)定[5]543-556。這說明,在適用死刑的過程中,大眾的普遍心理預期直接影響到了刑罰的確定。
綜合上述典型的關乎大眾觀念的論述,在制度變革的過程當中,我們需要引導大眾觀念的變革,彌合精英思維與大眾觀念的分歧,從而讓其為制度變革掃清不必要的障礙。
1.弘揚人文主義精神,建立生命權不可剝奪的法律文化
法律文化屬于上層建筑,但其對于社會存在的影響潛移默化。中國古代傳統(tǒng)的儒家文化信奉親親尊尊,之后又逐漸演變成三綱五常等,路徑的實質在于法律儒家化,從而在中國建立起了龐大的法律文化體系。如今,我們需要在舊有的法律文化體系當中注入新鮮的血液:即生命權不可剝奪。生命權是自然法上的權利,也是人生而為人最基本的權利。一旦生命權被剝奪,自然也不會延伸出身體權、健康權等等。生命權基于權利本身的不可克減性,國家機關也不可以行使公權力為由予以剝奪。所以,從中國的社會現(xiàn)實出發(fā),我們需要全方位地打造生命權不可剝奪的法律文化。國家、學者、媒體、各界的社會組織力量都必須集合起來,將這樣的法律文化滲入到每一個社會階層,從而消除以暴制暴的傳統(tǒng)刑法觀,樹立新時代獨立文明的刑罰謙抑觀。
2.精英思維主動出擊,推動常識化大眾觀念改造和提升
精英與大眾之間似乎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二者處在不同的社會階層,所持有的理性,所了解的知識都大相徑庭。這并不是說精英思維就是無懈可擊的,而是說精英思維在一定程度上比大眾觀念稍微進步。若是想達成社會共識,只能由精英思維去引導大眾觀念。大眾觀念由于人數(shù)龐大,思想根深蒂固,更容易故步自封。此時需要精英思維主動出擊,以一個開放的態(tài)度,走向大眾,加強與大眾觀念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我們可以發(fā)揮大眾傳媒的優(yōu)勢,積極主動地進行宣傳,同時建立新聞發(fā)言人制度,確立形象標桿,此外,還需要充分發(fā)揮司法能動的效果,將國家機關的高素質人才放置在輿論平臺上,更好地樹立司法權威。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逐步地將精英思維內化于大眾觀念,進行全方位的改造和提升,以實現(xiàn)二者的和諧統(tǒng)一。
趙秉志教授對死刑制度廢除的路徑做過這樣的表述:第一,原則是以死刑政策為基礎,以死刑司法為主線,以死刑立法為根本。第二,具體路徑如下:及至2020年,先行逐步廢止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再經過10-20年的發(fā)展,在條件成熟時進一步廢止非致命性暴力犯罪的死刑;在社會文明和法治發(fā)展到相當發(fā)達程度時,最遲到2050年,全面廢止死刑[6]142-147。趙秉志教授從立法、司法的角度來進行路徑剖析;轉換角度,筆者以殺人償命觀為出發(fā)點,重新解構,尋找死刑制度廢除的另外一條路徑。
死刑是否真的可以滿足民眾的報應訴求?人死已經不能復生,即使一命抵一命,但這樣真正的價值在哪兒?對于被害人及其家屬而言,所受到的傷害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補償;對于罪犯而言,死亡反而是一了百了,其生前所負的債務也都一筆勾銷,這就是我們執(zhí)行死刑所希望得到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既然死刑不能夠達到理性的狀態(tài),我們也不必一味地要求殺人者償命,更好的方式在于尋找死刑的可替代性措施。這種可替代性措施不僅要滿足民眾的報應訴求,也需要能夠滿足民眾的安全需求。有鑒于此,我們可以對各國的可替代性措施進行考察,并從中尋找可以為我國所借鑒的經驗。
1.對各國替代刑的考察
在世界上廢除死刑的國家當中,對死刑替代刑的選擇可以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有假釋的終身監(jiān)禁,包括絕對終身監(jiān)禁和裁量終身監(jiān)禁,另外一種是無假釋的終身監(jiān)禁。
(1)有假釋的終身監(jiān)禁
歐盟以及英國傾向于采用有假釋的終身監(jiān)禁。絕對終身監(jiān)禁指的是法院在判處刑罰時,沒有自由裁量權,只能適用終身監(jiān)禁,但是罪犯可以在執(zhí)行刑罰過程當中獲得假釋。裁量終身監(jiān)禁指的是法院在判處刑罰時,可以充分考量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險性、犯罪動機、危害結果等因素,選擇適用終身監(jiān)禁,罪犯在執(zhí)行刑罰過程當中仍有權獲得假釋[2]155-172。
裁量終身監(jiān)禁相比較絕對終身監(jiān)禁而言,更加具有靈活性,可以針對案件的不同情況做出最合理的懲罰,而不是一味地采取一刀切的措施。此外,由于賦予了法官自由裁量權,可以充分發(fā)揮法官的主觀能動性,以期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該替代刑的制度價值。
(2)無假釋的終身監(jiān)禁
美國更多地采用無假釋的終身監(jiān)禁。這是因為州政府為了避免殺人犯釋放后再次對公眾的安全造成威脅。
John Stuart Mill曾經提道:死刑只是一種短暫的痛苦,而自由刑更像是一座活著的墳墓,除了偶爾食物上的改善和短暫的身體上的放松,犯罪者可能要在那種無休止的、艱苦的、重復的勞苦中度過一生,并且被隔離于外界一切美好的景色和聲音,被切斷所有重返美好的希望[2]。所以,無假釋的終身監(jiān)禁雖然能夠最大程度地滿足民眾的報應訴求,但是它比死刑更加可怕,它要求罪犯在剩余的年月里永遠只能在牢籠里度過??晌覀冃枰鞔_的是,刑罰的功能不僅在于懲罰犯罪人,還需要改造罪犯。如若在終身監(jiān)禁過程當中不允許對其進行假釋,勢必會影響到罪犯接受教育改造的積極性。另外,縱觀歷史,刑罰呈現(xiàn)的是輕緩化的趨勢,若是適用無假釋的終身監(jiān)禁,則是制度的倒退。
2.對我國的啟示
綜合上述分析,借鑒國外的經驗,我國可以將有假釋的裁量終身監(jiān)禁作為死刑的替代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設立一項制度與廢除一項制度同樣艱難,況且,我國現(xiàn)有的刑罰制度——無期徒刑同樣可以發(fā)揮出與有假釋的裁量終身監(jiān)禁同樣的效果。死刑一旦被廢止,無期徒刑的適用范圍自動擴大,不僅包括本就適用無期徒刑的犯罪,還包括了之前應當適用死刑的罪行。對于一些特殊的犯罪,如若采取無期徒刑不符合罪責刑相適應的原則,可以在確定適用無期徒刑的同時,規(guī)定服刑的最低年限。
將無期徒刑作為死刑的替代刑,不僅可以滿足民眾的報應訴求,也可以保證罪犯在監(jiān)禁的過程中接受教育改造,更加可以減少司法成本,避免新設制度,造成司法壓力過大。但是為了保證無期徒刑適用的準確性,我們需要培養(yǎng)專門的司法工作人員,建立特殊的司法機構,對無期徒刑罪犯是否適用假釋做出最合理的評價,進一步完善無期徒刑刑罰制度的建設。
宮本英修認為,刑罰的作用有二,一是實際效果,二是感情效果。實際效果是對犯罪的預防作用,這種作用包括一般預防與特別預防。刑罰的感情效果包括一平復被害人及其親屬等的報復心理;二作為一種社會公憤的顯示;三使一般性的報應情感得到滿足[7]26。據(jù)此,刑罰的功能不僅在于威懾罪犯與潛在的犯罪分子,更重要的是發(fā)揮其預防功能。
當刑罰的威懾功能強大時,如果過分地適用死刑,從法經濟學角度來講,司法成本會大幅度地提高,其中包括裁判成本,還有執(zhí)行成本以及其他附帶成本。此外,根據(jù)邊際效益理論,當死刑的適用達到極點時,威懾力反而會下降。但是,刑罰的威懾功能并不總是與死刑相聯(lián)系。美國社會學家Karl.F Schuessler也對有關死刑與犯罪率的官方數(shù)據(jù)進行了分析,得出結論犯罪率的高低與罪犯所處社會的文化環(huán)境密切相關,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學問題,并非只是對死刑威懾作用的反應,所以說死刑對威懾相關重罪時的作用很微弱[2]155-172。這從側面說明了一個人不去實施適用死刑的犯罪,不是畏懼死刑,而是還沒有強烈的沖動去剝奪另外一個人的生命。長期以來,是人類主觀上過分夸大了死刑的威懾作用。因此我們要轉變價值取向,更加注重刑罰的預防功能。
刑罰的預防功能包括一般預防和特殊預防。一般預防是通過對犯罪人適用刑罰而對潛在的犯罪分子產生阻止其犯罪的作用;特殊預防指的是對犯罪人適用刑罰使其在一定時間內喪失再犯可能性。基于此,我們需要加強法官的專業(yè)素質,在適用刑罰時做出最恰當?shù)倪x擇,刑罰及時準確,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效果。正如貝卡利亞所言:只要刑罰的惡果大于犯罪所帶來的好處,刑罰就可以收到它的效果。這種大于好處的惡果中應該包含的,一是刑罰的堅定性,二是既得利益的喪失。除此之外的一切都是多余的,因而也就是蠻橫的[1]52。
殺人償命的深層本質在于以怨報怨,但是冤冤相報何時了,不斷的循環(huán)往復并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果以德報怨,又會有失公平。正如孔子所說,“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既然如此,我們大可轉換思維,倡導刑事和解。具體到案件當中,加害人應當積極地請求被害人及其家屬的寬恕與原諒,被害人在可容忍的限度內可以選擇積極的接納,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刑事和解。在此基礎上,形成民眾的普遍認同感,獨立證成被害人寬恕的正當性,由此,死刑的適用在事實上慢慢減少,直到死刑在事實適用中全面停止,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死刑制度的廢除中,傳統(tǒng)的殺人償命觀是最大的障礙?;谥贫雀母锱c觀念改革的并行,我們需要將其納入制度化的運作渠道,而從根本上剔除傳統(tǒng)的大眾觀念更是需要社會各方的積極配合。筆者在閱讀貝卡利亞《論犯罪與刑罰》一書后,從殺人償命觀的角度對死刑制度的廢除做了簡要的考析,以期對死刑變革能夠做出正確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