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華
孟子是中國教育史上第一個提出“嘗試”的教育家,他主張“自求自得”。近代學者胡適也明確提出“自古成功在嘗試”,其“大膽地假設,小心地求證”即暗示人們要敢于嘗試,善于嘗試。把嘗試作為一種教學法上升至教學理論的是邱學華老師,于80年代初提出并付諸應用,歷經坎坷風雨之后終見彩虹,現在嘗試教學法得到了教育界的推崇。
本文介紹了嘗試教學法的基本理論,在分析會計電算化課程特點及教學現狀后,詳細闡述嘗試教學法在會計電算化課中的具體實踐,并進行實踐效果的對比,得出嘗試教學法能提高會計電算化的教學效果的結論。
一、嘗試教學法的基本理論
嘗試教學法是在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其特點是“先練后講”,即讓學生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先來嘗試練習,在嘗試過程中指導學生學習,引導學生討論,在學生嘗試練習的基礎上教師再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嘗試教學理論的基本觀點是:學生能嘗試,嘗試能成功,成功能創(chuàng)新?;痉椒ㄊ恰跋仍嚭髮В染毢笾v”。一開始就要求學生進行嘗試練習,這就把學生推到了一個主動的地位,積極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也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學生在嘗試練習中遇到困難,就會主動地學習教材和接受教師的講授,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善了學生害怕學習的心理。而嘗試教學過程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有目的、有步驟地進行。所以教師的主導作用也恰當地發(fā)揮出來了,使師生共同活躍在探索知識的認知過程中。
這種嘗試教學法開始主要是應用于數學教學,其他學科教學其實也一樣可以靈活運用。特別是如會計電算化這樣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
二、會計電算化課程特點及教學現狀
會計電算化是一門融會計學、管理學、電子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為一體的交叉學科,是中職會計類專業(yè)的一門核心專業(yè)課程。主要培養(yǎng)學生熟練掌握財務軟件常用模塊的操作方法與技能。本課程還是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證的必考科目,也是企事業(yè)單位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基礎。隨著計算機在會計領域的不斷擴大,對會計電算化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可傳統(tǒng)的會計電算化教學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講授為主。一般的模式都是教師先講理論,再通過上機證明講授內容的正確性。操作的步驟往往采用示范教學法,學生只是機械地跟在教師的后面,小心地踩著教師的腳印“依葫蘆畫瓢”。學生開始時上手快,但隨著操作難度的增加,問題開始出現了,學生在困難面前束手無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扮演的角色是指揮者和灌輸者,學生完全處于被動狀態(tài),不能很好地將知識變成自己的。如果不改變這種教學狀態(tài),學生會對會計電算化失去興趣。為了提高會計電算化教學的效果,彌補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筆者在教學中積極地探索、大膽地實踐了“嘗試教學法”。
三、嘗試教學法在會計電算化課中的具體實踐
葉圣陶先生曾指出:“無論成功與否,嘗試都比不嘗試有益得多:其故就在運用了一番心力,那一番心力是一輩子要運用的”。教學實踐證明,在會計電算化教學中重視嘗試是非常有意義的。下面筆者以會計電算化課程中的“記賬憑證的填制”為例來闡述嘗試教學法的具體實踐。
(一)準備練習,溫故知新
這一步是復習舊知識,為下一步的嘗試鋪路架橋。傳統(tǒng)教學也會復習舊知識,不過一般都是簡單機械的回憶。會計電算化課程中的記賬憑證的填制要在計算機環(huán)境下操作,而學生已經學了手工會計的憑證填制。準備練習可以讓學生填制手工記賬憑證,給出一筆簡單的經濟業(yè)務:2014年6月1日,財務部購買辦公用品,現金支付600元,附單據一張,要求學生用事先準備好的記賬憑證填制這筆經濟業(yè)務。
(二)拋磚引玉,嘗試練習
這是為嘗試提出任務,也是新課的開始。首先,教師要明確地告訴學生本節(jié)課要學的內容就是在計算機的環(huán)境下如何填制記賬憑證,要求是:內容完整,準確無誤。然后再告訴學生嘗試題:用上一步的經濟業(yè)務題在計算機中完成填制。出示的嘗試題要慎重,如果一開始就讓學生嘗試難題,學生會失去信心而導致嘗試失敗。此處的嘗試題跟書上的例題類似,學生可以通過自學課本例題的操作講解再加上教師的引導基本能夠完成。
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這是學生的第一階段嘗試,成功與否與教師的引導有直接關系。所以第一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問題產生好奇心理,想著要去嘗試。學生已經知道了手工的憑證輸入,那么在計算機中憑證格式是一樣的嗎?輸入方法一樣嗎?引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第二要正確引導學生嘗試。學生受傳統(tǒng)教學影響深刻,覺得教師沒有講解就去操作會出錯。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引導學生去嘗試。
(三)自學課本,解決問題
嘗試題的出現讓學生感到好奇,這與以往的方式不一樣。會計電算化教材中的軟件操作有操作講解,而且嘗試題與課本例題差不多,學生在教師適當引導下通過自學課本的操作步驟是可以解決嘗試題的問題的。帶著問題自學課本,目標明確,要求具體,效果明顯。因為自學課本后,要馬上解決教師提出的嘗試題目,這樣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嘗試練習,學習遷移
通過自學課本例題,學生對于解決嘗試題有了方法,初步嘗到了成功的喜悅,這時教師就順水推舟讓學生再試一下,讓學生再嘗試稍有難度的記賬憑證輸入。第一次的憑證輸入是簡單的一借一貸而且是不帶輔助核算科目的憑證。本階段可以讓學生嘗試一借多貸或一貸多借而且?guī)лo助核算科目的憑證。如:2014年6月4日,采購部采購電腦10臺,每臺不含稅價為4000元,適用稅率為17%,貨款以工行的銀行存款支付,支票號114,附單據3張。業(yè)務涉及“庫存商品——硬件”,在會計科目設置中設為“數量核算”,“銀行存款——工行存款”設為“日記賬、銀行賬”。所以在輸入科目時會有相應的輔助對話框要求填寫。此時教師可以讓一位主動舉手的學生上教師機演示他的操作,其他學生在自己的位置上練習。教師要在學生中間巡視,及時了解學生嘗試練習的情況。
會計電算化是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學生要通過實際操作去理解理論,所以在教學中,這個過程非常重要。學生為解決問題要付出努力,這樣問題一旦解決,學生會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還能讓學生保持學習的積極性。
(五)學生討論,相互交流
嘗試練習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做題情況引導學生評講討論,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活躍課堂的氣氛。演示操作的學生可以講一講自己這樣做的理由,不同看法可以進行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有著重要作用。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還可以就憑證輸入問題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從憑證增加到憑證保存成功,是否代表輸入的憑證就百分之百正確了呢?學生思考討論后迫切想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這時教師的講解就成了學生的一種需要了。
(六)教師講解,畫龍點睛
學生嘗試練習后,教師要針對學生的疑難之處進行系統(tǒng)的講解,這是為了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全面的理解,對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形成一個完整的認識,所以教師的講解有畫龍點睛的作用。這里講解與傳統(tǒng)的講解不一樣,不要面面俱到。由于學生已經自學了課本,還做了嘗試題及嘗試練習,教師只要講學生感到困難的地方,提示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就行了。如在輸入憑證時,為什么一定要有摘要?保存成功的憑證一定就正確嗎?借貸金額為什么非得平衡?這些知識都與我們所學的會計軟件應當具備的功能是有內在聯(lián)系的,這時教師的講解能幫助學生真正地學會操作,同時也掌握理論。
(七)再射一箭,拓展延伸
前面已經過了兩次嘗試,有的學生可能會做錯,有的學生做對了但沒有理解,其實還處于模仿階段。經過討論交流和教師講解后,學生基本能理解新知識。為了再一次檢驗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情況,把學生的認知水平拓展延伸,有必要再射一箭,進行第三次嘗試。這次的嘗試題應比前兩次更靈活,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聰明才智。對于憑證的輸入,可以讓學生輸入一張事先沒有增加會計科目業(yè)務的憑證。如:2014年6月30日,出納盤點現金時發(fā)現短款50元,這筆業(yè)務員涉及的會計科目“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在會計科目表中并沒有增加這個科目,學生在憑證輸入時如果采用前面的方法,就會遇到“非法科目”的問題。這就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拓展延伸的空間,針對此問題引發(fā)學生的積極探索:我該怎么去解決這個問題?
四、嘗試教學法的實踐效果
為了檢驗嘗試教學法比傳統(tǒng)教學法更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筆者對平常授課的兩個基礎差不多的平行會計班進行了為期六周的實踐。會計(1)班用嘗試教學法,學生人數為42人;會計(2)班用傳統(tǒng)教學法,學生人數為40人。五月底恰逢我校一年一度的技能競賽,而且要求是全班推進,剛好兩個班都是會計電算化競賽,正好可以檢驗效果。從比賽的結果來看,會計(1)班的平均分為77.52分,會計(2)班的平均分為65.34分,采用嘗試教學法的班比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的班平均分高了12.18分。六月中下旬,兩個班的學生分兩批參加了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就會計電算化這一科,筆者統(tǒng)計了兩個班的通過情況:會計(1)班有30個學生合格,合格率為71.43%;會計(2)班有20個人合格,合格率為50%,采用嘗試教學法比傳統(tǒng)教學法的合格率高了21.43個百分點。實踐結果表明:嘗試教學法能有效提高會計電算化的教學效果。
嘗試教學法不僅“授人以魚”,更注重“授人以漁”,充分體現了師生平等,學生主動學習等方面的優(yōu)勢。嘗試教學法提供的不僅僅是一種教學方法,重要的是學生在嘗試中逐漸培養(yǎng)起來的自學能力和嘗試成功后的自信心,將會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獲益良多。
責任編輯 何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