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湖南省財政廳,湖南長沙 4005;.耒陽市財政局,湖南耒陽 4800)
內容提要:我國積極的財政政策有豐富的內涵,它既與西方擴張性財政政策有著共性,又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在不同時期,其內容也會調整變化。我國當前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有其自身的特征,把握其內涵有助于充分發(fā)揮財政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前不久,對于何謂“積極的財政政策”的理解產生了爭議,并引發(fā)不少人參與討論。出現這種爭議,主要是因為我國積極的財政政策有豐富的內涵,人們對其有不同的解讀。財政政策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fā)展轉變階段,國內外局勢復雜多變,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在此背景下,更需要我們全面、準確地把握我國積極的財政政策的內涵,這對于確立國家經濟政策措施體系,準確把握財政政策的長期基調,充分發(fā)揮財政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和支柱作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從類型來看,我國當前積極的財政財政屬于擴張性財政政策
財政政策從類型上可劃分為擴張性財政政策、中性財政政策和緊縮性財政政策。我國積極的財政政策本質上屬于擴張性財政政策。擴張性財政政策的基本特征是財政支出擴張,通過增加赤字來增加投資,以增加社會需求,拉動經濟增長。這一政策源于上世紀30年代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這場危機打破了“市場萬能”的神話,要求政府加強對經濟的調控,美國的“羅斯福新政”就是這種政策的典型代表。
我國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始于1998年,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國家采取了出口退稅、增加投資等手段來擴大需求,促進經濟增長。后來,積極的財政政策轉向“穩(wěn)健”。十年后的2008年,為應對美國金融危機,國家又實施了這一政策,通過4萬億一攬子計劃,大規(guī)模增加投資,刺激消費,促進經濟增長。此后這一政策延續(xù)至今。近年來,雖然其重心逐漸轉向結構調整,雖然它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但它還不是一種獨立的政策類型,仍屬于擴張性財政政策,在特征,內容、目標、舉措、功能等許多方面與擴張性財政政策有共同之處。
二、從特點來看,我國當前積極的財政政策是由“大水漫灌”轉向“精確補短”,由關注需求總量轉向更重優(yōu)化供給結構的財政政策
“在宏觀經濟教科書和流行的宏觀經濟分析框架中,都是把財政政策作為一個總量性變量來討論的,把財政放到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中予以分析?!保?]無論是擴張性、還是積極的財政政策,都要體現支出大于收入這個總量上的特征,我們也把擴大社會總需求視為積極財政政策的基本功能。但我國當前積極的財政政策又不是凱恩斯分析語境下擴張性財政政策的翻版,它要反映中國國情,并隨經濟形勢的變化有所調整。雖然從1998年到2008年再到2018年,我國積極的財政政策都體現“支出擴張”這一特征,但其目標、內容與重心又在調整變化。如1998年其目標是拉動經濟增長,而2008年的目標是穩(wěn)定經濟增長。這一“拉”一“穩(wěn)”就體現出差異,拉動增長需要財政大規(guī)模擴張,而穩(wěn)住增長則可以另有選擇,通過調節(jié)結構也能達到目的。2008年至今的這一政策在不同年份也有所變化。如2009年、2010年主要表現為對公共投資的大規(guī)模擴張,2011年轉向關注民生,向社會建設領域傾斜。2014年變化更明顯,這一年開始添加后綴,2014年是“要有力度”;2015年是 “加大力度”;2016年和2017年是“更加積極有效”;2018年是“更加積極”。出現這一變化的原因是我國經濟形勢出現了重大變化,即經濟發(fā)展進入了“新常態(tài)”,社會經濟中的結構性矛盾日漸突出,成了影響經濟社會發(fā)展的主要障礙。正如習近平同志所說:“當前,我國經濟發(fā)展雖然有周期性、總量性問題,但結構性問題最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2]由于國家經濟工作的著力點已由需求側轉向供給側,反映國家意志的積極的財政政策其主攻方向也就從總量性問題轉向結構性問題。雖然它仍要“逆風行事”,仍要關注總量擴張,但需求側管理和總量擴張已不再是其重心所在,量化寬松和“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也不再是它的主要手段,在總量擴張的同時,其重點已轉向結構調整,平峰填谷,精準補短,以促進供給質量的提高,促進供求關系在動態(tài)變化中實現新的平衡。
可以說,今天我國積極的財政政策“是擴張性政策和結構性政策的組合”,[3]而且“結構性”色彩更濃,我們要把握其特點,既要把握其“擴張性”所具有的共性,又要注意它的中國特色和在當下的新變化,否則,認識就可能出現偏差,就可能產生不同的期待與評價。
三、從目標來看,我國當前積極的財政政策是既著眼于當下增加需求保增長,更著眼于化解深層次矛盾,增添內生動力,促進未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財政政策
首先,我國在不同時期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背景不同,目標、重心也會不同。1998年和2008年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都是應對外部環(huán)境突然變化的應急之策。當時針對出口急劇下降,需求大幅萎縮的局面,其主要目標就是通過強刺激保增長,采取的措施就是財政投資“大水漫灌”式的大規(guī)模擴張。而近年隨著經濟發(fā)展進入“新常態(tài)”,從過去的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fā)展,結構性問題已成為影響經濟與社會發(fā)展的主要障礙,面臨的形勢日益復雜,我國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內,積極的財政政策就不再是應急之策了,而轉變?yōu)橐环N中長期政策,其重心也從拉動需求轉向改善供給,其目標不再只關注當下的年度增長,只重強刺激,應對一時之需,更著眼長遠,化解深層次矛盾,以增添經濟發(fā)展活力和內生動力,促進國民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其次,國家發(fā)展具有整體性,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在目標上也不能只關注經濟,在經濟、社會關聯日益緊密的條件下,只重經濟也難以實現其目標。這就要求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把視野延伸到經濟之外,必須“從傳統(tǒng)的總量性政策,轉向結構性的政策;從單純的經濟政策,轉向經濟社會的政策”,[4]從過去側重于支出而著眼于擴大政府投資轉向更側重于收入而重在減稅降費;從過去只重政府投資轉向更重引導民間投資,充分發(fā)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從過去只重短期調控轉向更注重培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從過去只注重經濟增長轉向更關注社會公平,不斷完善再分配調節(jié)機制,縮小居民收入差距。以在保持經濟平穩(wěn)健康增長的同時,增長方式不斷轉變、經濟結構優(yōu)化升級、生態(tài)環(huán)境持續(xù)改善,社會保持和諧穩(wěn)定。這樣,才有利于化解經濟中的深層次矛盾,增強市場活力和改革動力,才能通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釋放需求,通過增強經濟內生動力實現發(fā)展,才有利于國民經濟真正步入良性發(fā)展軌道,實現未來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四、從內容來看,我國當前積極的財政政策是既通過財政赤字增加支出,擴大需求數量,更重優(yōu)化收支結構,提高資金運行效率和發(fā)展質量的財政政策
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當前主要解決的是結構性問題,這就要求它在內容上要優(yōu)化自身的收支結構,提高資金運行效率,才有利于解決結構性問題,提高經濟增長質量。
優(yōu)化財政收支結構,首先要轉移工作重心,從倚重“支”轉向倚重“收”。過去積極的財政政策重在支出側,主要靠增加投資來擴大需求,當前積極的財政政策雖然也要增加支出,并優(yōu)化支出結構,但重心在收入側,更多的是倚重減稅降費。因為我國過去經濟處于高速增長期,在需求不足,經濟下滑的背景下,要維持較高的增長率,就需要通過增加赤字來增加投資和需求。今天我國處于高質量發(fā)展期,追求的不再是速度而是質量,更關注的是結構而不是總量,要解決結構性問題,這一招就失靈了。盲目擴張,雖能增加當下的需求,但從長期來看,增加的可能是無效供給,導致結構性問題更加嚴重。況且,過度倚重赤字和債務,還會加劇財政風險。因而今天不應再搞強刺激,以透支未來增長的方式來追求眼前的增長,不能再把鋪攤子、上項目,搞“大水漫灌”作為穩(wěn)增長的主要途徑,而是既要保持較高的財政支出力度,保證支出節(jié)奏不變或適當加快,又要把收入側作為著力點,大力減稅降費。
其次,要精準施策,促進“收”與“支”的結構完善。“收”的方面要清理稅費,在以“減”為重點的前提下,該留的留,該降的降,該免的免,該增也要增。通過結構性減稅,不斷優(yōu)化稅收結構,既幫助企業(yè)降成本,又鼓勵研發(fā)創(chuàng)新、培育擴大稅源,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既不大幅增加財政赤字,又引導經濟結構調整,切實擴大積極財政政策的效果。
在“支”的方面要突出重點、有保有壓,著力補短板,將資金花到“刀刃”上。如支持國家重大戰(zhàn)略、重要改革、重點政策的落地和實施,保障科技重大專項實施,大力支持基礎研究和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究開發(fā);加大對醫(yī)療衛(wèi)生、社會保障、教育、環(huán)保、公共文化等社會事業(yè)的投入力度;大力扶持新產業(yè)、新模式、新業(yè)態(tài)發(fā)展;將基建作為重要抓手,加大對基礎設施等國民經濟薄弱環(huán)節(jié)的支出力度等。此外,該減的也要減,如結合機構改革,壓縮行政等機構的一般性支出;壓縮非重點財政支出;減少對國企的補貼;按照市場經濟和公共財政職能的要求,將由市場和社會負擔的部分分離出去,等等。
此外,還要加強財政管理,如完善政府采購制度,提高支出效率;全面清理結余結轉資金,盤活存量;加大資金統(tǒng)籌使用力度,提高使用效益,等等。這樣,才有利于優(yōu)化財政收支結構,提高財政資金的運行效率,引導市場增加有效供給,減少無效供給,促使供給體系適應需求結構的變化,實現宏觀經濟新的供求動態(tài)平衡,不斷提高經濟增長質量。
五、從途徑來看,我國當前積極的財政政策是要由過去重政府直接發(fā)力、增加投資轉向更重發(fā)揮財政的引導作用,引導民間投資和居民消費的財政政策
擴張性財政政策的功能是要增加需求,西方擴張性財政政策是通過擴大赤字,增加政府投資直接發(fā)揮作用。而我國當前積極的財政政策的重點不是通過政府大規(guī)模擴張投資來擴大需求,而是通過優(yōu)化財政收支結構,激發(fā)市場活力來間接發(fā)揮作用,是從單純依靠政府投資直接發(fā)力向既著力增加政府投資,更注重引導民間投資和居民消費轉變。
首先,在引導投資上,著力通過減稅降費和優(yōu)化投資結構來促進民間投資。一是通過減稅降費引導民營資本投資。當前積極的財政政策的重點是減稅降費,它既幫助企業(yè)降低成本,提高投資能力,也通過結構性減稅引導民營資本的投資方向。如針對新型戰(zhàn)略產業(yè)、高技術、高附加值產業(yè)和符合產業(yè)政策發(fā)展方向的企業(yè)給予稅收優(yōu)惠或財政補貼;對已確定的先進制造業(yè)、現代服務業(yè)、電網企業(yè)增值稅實行留抵退稅返還;擴大企業(yè)研發(fā)費用加計扣除范圍,出臺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遞延納稅政策,完善科技企業(yè)孵化器稅收政策,等等。這不僅促進了投資行業(yè)的優(yōu)化,還通過優(yōu)惠措施更多地向中小微實企業(yè)傾斜,促進投資主體的優(yōu)化。如將享受減半征收企業(yè)所得稅優(yōu)惠政策的小型微利企業(yè)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從50萬元提高到100萬元;將高新技術企業(yè)和科技型中小企業(yè)虧損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10年;科技型中小企業(yè)研發(fā)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對小微企業(yè)實施創(chuàng)業(yè)擔保貸款貼息,并加快組建國家融資擔?;穑瑪U大小微企業(yè)融資擔保業(yè)務規(guī)模,對地方拓展小微企業(yè)融資擔保規(guī)模、降低小微企業(yè)融資擔保費用取得明顯成效的予以獎補,等等,這都有利于激發(fā)民營資本,特別是中小微企業(yè)的投資熱情。二是通過優(yōu)化財政投資結構引導民營資本投資。近年來,財政大幅壓縮了一般競爭性行業(yè)的投資,適當減少可利用社會資金的經營性基礎設施投資;對國有企業(yè)的壟斷利潤還提高征繳比例。這不僅有利于政府縮短投資戰(zhàn)線,調整投向,優(yōu)化經濟結構,也有利于我國投資主體從過去以政府和國有大企業(yè)為主轉向以民間和中小企業(yè)為主,增強微觀經濟的活力,充分發(fā)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
其次、在引導消費上,則通過提高居民的消費能力和引導居民消費傾向來促進居民消費擴張。一方面,通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不斷縮小收入分配差距,擴大居民消費能力。如通過精準扶貧,幫助特困人口增加收入;財政投入向"三農"、西部和東北等地區(qū)傾斜,縮小城鄉(xiāng)和地區(qū)發(fā)展差距,提高農民和邊遠落后地區(qū)居民的收入水平;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健全特困人員救助供養(yǎng)制度,改善困難群眾生活;落實更加積極的就業(yè)政策,鼓勵企業(yè)吸納就業(yè)困難人員,等等,在促進社會公平的同時,增加居民消費能力。另一方面,將財政支出重點向公共領域傾斜,既通過擴大公共消費來穩(wěn)定居民消費預期,又通過投資行業(yè)的優(yōu)化來增加有效供給,激發(fā)居民的消費欲望,還通過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降低消費、就業(yè)和社會心理的不確定性,使人們敢消費、愿消費,刺激居民消費需求的擴大。
通過引導民間投資和居民消費,既有利于促進供求的動態(tài)平衡,促進經濟結構優(yōu)化,又能充分發(fā)揮財政的引導作用,激發(fā)市場活力和發(fā)展動力,以促進經濟社會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
六、從風險來看,我國當前積極的財政政策是既增加財政赤字與財政支出,又注意赤字適度,風險可控的財政政策
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多地增加投資,增加需求,就會有財政赤字。財政赤字有兩種,因支出增加而形成的赤字稱之為擴張性赤字,因減收而形成的赤字稱之為減收性赤字。我國以往積極的財政政策多為擴張性赤字,這種赤字更有利于增加政府投資。今天我國的財政赤字政策已發(fā)生變化,由過去以擴張性赤字為主轉向以減收性赤字為主,這種轉變更有利于藏富于民,增加民間投資。
出現財政赤字就可能帶來財政風險,就需要增強財政政策的預見性和預防性,加強防范與監(jiān)控。我國已連續(xù)多年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債務不斷積累,在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下,更要注意防范風險的產生和激化。這就要求加強公共風險管理,注意財政風險是否具有可持續(xù)性,未來能否償還到期債務。若政府既不能利用財政節(jié)余償還債務,也無法通過發(fā)行新債償還舊債,財政風險就會轉化為財政危機。按國際通行標準,3%是財政赤字率的國際警戒線。但世界上如英國、美國、日本、意大利、法國、希臘、葡萄牙、西班牙、愛爾蘭、南非、巴西等許多國家其赤字率長期高于3%的警戒線,連歐盟財政狀況最穩(wěn)健的德國其赤字率在某些年份也高達3.5%。美國在2009年甚至達到9.5%,日本的赤字率長期保持在5%-10%之間。我國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以來,赤字率基本控制在3%以內,處于絕對安全范圍內,僅在2016年和2017年為響應國家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的要求,財政赤字率才上調到3%,2018年又下調為2.6%。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下調赤字率,正是著眼于債務的可持續(xù),著眼于財政風險防范與控制。
七、從效果來看,我國當前積極的財政政策是既通過擴大投資、增加需求來“治標”,更以改革的辦法突破體制機制的障礙來“治本”的財政政策
作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應對國內外環(huán)境的變化,穩(wěn)定經濟增長,就要通過增加赤字和投資來增加總需求。但由于影響我國當前經濟發(fā)展的主要問題是結構性問題,而這種結構性問題的根源在于舊的體制機制。正如習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供給側結構性矛盾的原因是要素配置扭曲,是體制機制障礙?!保?]因而要化解當前的困境,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好地發(fā)揮作用,更順利地達成目標,根本途徑是促進改革的深化。
首先,我國目前經濟運行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無論是地方融資平臺的風險積累,還是“土地財政”模式下的房價屢調屢漲,無論是四萬億一攬子計劃導致的產能過剩,還是貧富差距難以縮小,消費欲振乏力,其深層次矛盾都源于過去的財政體制,要解決這些問題,都需要通過深化改革,促進我國財政體制與機制不斷完善。
其次,我國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從過去側重于關注總量轉向調整結構,真正解決結構性問題,也有賴于改革的深化。因為在舊的財政體制下,中央財政在整個財政收入中的占比高而在財政支出中占比低,地方政府財權小卻要擔負更大事權和更多支出責任,致使“土地財政”的毒瘤難以割掉;地方政府為了增加稅收,見什么項目賺錢就上什么,大搞重復建設,致使產能過剩嚴重;一些地方通過招商引資,盲目引入高污染、高耗能的項目,致使結構調整效果不佳;為了保住“吃飯財政”,給財政供養(yǎng)人員按時發(fā)出工資,中央要求減稅降費,而地方卻陽奉陰違,這邊減稅,那邊加稅增費,等等。只有深化財政體制改革,理順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建立起符合市場經濟需要和供給側改革要求的政府投資機制、財政分配制度、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等等,才能加快推動經濟結構的戰(zhàn)略性調整,才有利于順利實現積極的財政政策的轉型,解決當前所面臨的結構性問題。
再次,我國當前積極的財政政策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一種結構性財政政策,本身也屬于國家治理結構改革的一部分。“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是國家利益分配的總樞紐,涉及到國家治理中的各種分配關系和利益關系。其調整與轉型,必然會引起各方關注,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就必然要與國家治理結構改革結合起來,同步推進,它要順利實施,也必須突破舊的體制機制的障礙,著眼于解決各種深層次的矛盾。
最后,當前我們所處的時期是改革與發(fā)展的時期,改革的目標就要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作為積極的財政財政政策,只有放在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總目標下來認識,才能對其功能定位有準確把握,對其思路目標有清醒認識,否則就可能偏離方向,導致政策的制定與評價的迷失。也只有將其轉型與完善,將財政收支結構調整、財稅體制改革等與國家治理結構改革結合起來,理順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中央與地方等關系,厘清政府的權力邊界,為市場機制發(fā)揮自組織功能創(chuàng)造條件,才能改變傳統(tǒng)的擴張性政策只依賴政府直接發(fā)力擴大需求的做法,而是通過激發(fā)市場活力來間接發(fā)揮作用;才能撬動民間資本投入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huán)節(jié),通過市場力量來矯正結構性失衡,優(yōu)化資源配置,擴大優(yōu)質供給,從而有效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zhàn)。
可見,要解決當前的結構性問題,穩(wěn)定經濟增長,既不能只從增加總量入手,也不能只是單純的減稅降費,因為這些做法都只是“治標”,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作為積極的財政政策不僅應從結構調整著眼,更要積極推動財稅體制的改革與完善,用改革的辦法突破體制機制的障礙。
八、從要求來看,我國當前積極的財政政策是要從過去消極、被動的應對轉向積極、主動的應對的財政政策
無論是西方擴張性財政政策,還是我國積極的財政政策,其基本含義都是要加大財政刺激需求的力度,促進經濟增長。但今天我國積極的財政政策中的“積極”還另有含義,“所謂“積極”,就是要積極主動發(fā)揮財政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作用,增強財政政策的預見性和預防性”。[6]它不僅包含要增加赤字、投資、需求等內容,還包含要由過去的消極、被動應對風險轉向積極、主動地應對挑戰(zhàn),更充分地發(fā)揮財政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作用,增強財政的預見性、預防性的作用的含義。尤其是2014年以后,國家每年都為積極的財政政策添加后綴,無論是“要有力度”,還是“加大力度”,或是“更加積極有效”等,更鮮明地體現了這種“轉向”。
首先,從1998年到2008年,我們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都是在國內外環(huán)境發(fā)生重大變化的時候,這時的積極財政政策,主要還是作為一種被動應對的應急之策而啟動的,因而國家賦予它的職責,主要還是增加投資、增加需求,拉動經濟增長。2008年之后,特別是到了2014年,當我國經濟發(fā)展已進入“新常態(tài)”,結構性問題已成為影響經濟與社會發(fā)展的主要矛盾,各種不確定因素日益增多,積極的財政政策由過去的應急性、臨時性政策逐漸轉變?yōu)轶w制性、規(guī)則性政策時,就必然要求它要由過去的消極、被動應對轉向積極主動應對,不斷強化財政政策的預見性、預防性,而不是等到風險來了才臨時抱佛腳,見招拆招、倉促應對。這樣,才能更加積極主動地應對今后所面臨的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局勢,不斷化解所面臨的各種風險與挑戰(zhàn)。
其次,在國家宏觀調控的兩大重要工具——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中,貨幣政策的優(yōu)勢在于調節(jié)總量,而財政政策的優(yōu)勢在于調節(jié)結構。面對這一變化,宏觀調控要更好地發(fā)揮作用,必須更倚重財政政策,這既有利于發(fā)揮財政政策的優(yōu)勢,也能更好地發(fā)揮宏觀調控的作用。但近年來,作為積極的財政政策在具體措施上,力度還有些不夠,與貨幣政策的配合還不太協(xié)調,致使國家宏觀調控的效果還不那么顯著,另一方面,由于“新常態(tài)”不只是三年兩年,結構性問題也不像總量性問題,一下藥就能見效,而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得到解決,自然就需要財政政策著眼長遠,注重風險的預見與預防。這也是為什么從2014年起,國家要在積極的財政政策后面添加后綴,要求其“加大力度”、“更加積極”的原因所在,而這種添加也就使這種“轉向”的含義顯得更為明確與急迫。
再次,改革開放初的一段時期,由于種種原因,我國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中央財政收入占全部財政收入的比重都呈下降趨勢,導致財政的宏觀調控能力不斷弱化,甚至“吃飯財政”都難以為繼。面對亞洲金融危機和美國金融危機所帶來的沖擊和影響,我國財政政策必須盡快擺脫調控功能弱化的困境,對經濟增長發(fā)揮更直接、更積極的作用。從這個角度也可以看出,雖然當時國家啟動的積極的財政政策其主要含義是要增加投資,增加需求,以應對外部沖擊,同時也應包含要積極有為,主動應對、加大力度、強化財政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作用的含義,而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的持續(xù)實行,這種“轉向”的意味就越來越明朗了。
第四,從過去我國財政體制存在的缺陷來看,當前我國財政體制改革雖不斷深化,但還不能說已取得了根本性的突破,舉債能力強的中央財政財權大但事權小,在整個財政收入中的占比高而在財政支出中占比低的狀況并沒有根本改變,也就缺乏舉債的動力。而擔負更大事權和更多支出責任的地方政府財力弱,需要舉債卻缺乏舉債能力,致使一些本可以通過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通過增發(fā)赤字和國債就能辦好的事卻未能辦到。此外,在中央提出“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一觀點后,一些地方又片面理解,只重市場的決定作用,而忽視還要“更好地發(fā)揮政府的作用”。在需要政府提供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領域,總是想方設法通過市場化的方式去運作,致使不少本該由政府提供的基礎設施或公共服務也讓市場來提供,既導致企業(yè)的負債率較高,又讓百姓自掏腰包才能享受這些本該免費享受的產品或服務。要改變這種狀況,也需要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加大力度、強化財政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作用,只有實現這種“轉向”,才能更充分地發(fā)揮它在宏觀調控中的作用,以彌補過去的缺失與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