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佳敏
摘 要: 本文就英文戲劇《皮格馬利翁》的兩個中文譯本進行比較研究,從歸化與異化、功能對等與形式對等及粗俗語的翻譯三方面進行實例分析,從不同翻譯技巧在這一劇本翻譯中所達到的效果歸納其使用情境和方法,并總結(jié)這兩個譯本的風(fēng)格和特征。
關(guān)鍵詞: 蕭伯納 歸化與異化 功能對等 粗俗語 《皮格馬利翁》
一、引言
《皮格馬利翁》是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的代表作,講述了一個賣花女試圖通過改善自己的英語口音提高社會地位的故事,抨擊了當(dāng)時英國社會階級固化的現(xiàn)象,諷刺了所謂的上流社會精神,其主題在當(dāng)代社會仍具有深刻的意義與價值。除此之外,這部劇作的臺詞蘊含豐富的智慧、哲理,十分詼諧有趣,充分反映了蕭伯納高超的語言技巧。因此,這部劇作被翻譯成各種語言,為世界各國的讀者所廣泛閱讀。在這篇文章中,筆者所要探討的是它的兩本中文譯本。
現(xiàn)今,這部作品的中文譯本里知名度較高的有賀哈定先生和吳曉園先生合譯的版本,被收錄在《華倫夫人的職業(yè):蕭伯納劇作選》一書中(以下簡稱“賀、吳譯”),以及楊憲益先生的譯本(以下簡稱“楊譯”)。筆者就這兩個譯本進行比較分析,通過研究具體句子的翻譯對比,探究不同譯者在翻譯這部作品時運用的翻譯技巧及其達到的效果,并區(qū)分兩個譯本的不同之處、總結(jié)出兩個譯本的特點。
二、兩譯本的比較分析
(一)歸化與異化
歸化(Domestication)與異化(Foreignization)是翻譯技巧中一組相對的概念,由美國著名翻譯理論學(xué)家Lawrence Venuti在《譯者的隱形》一書中首次提出。歸化指對原文進行本土化的處理,使翻譯更加貼近讀者的語言。例如,將“Love me, love my dog”譯為“愛屋及烏”,雖然目標(biāo)語言(target language)和源語言(source language)在語言層面不能完全對等,但跨越了文化差異的障礙,在意思層面實現(xiàn)了完美的對應(yīng),為讀者克服了理解上的困難;而異化則遷就原文的語言,采用原文語言表達方式,使翻譯更加貼近作者的語言。例如,將“All roads lead to Rome”譯為“條條大路通羅馬”,保留了源語言的文化特色。
對比《皮格馬利翁》兩個漢譯本發(fā)現(xiàn),賀、吳更多地采用了異化技巧,楊譯本中的歸化翻譯更突出。
例1.Its a choice between the Skilly of the workhouse and the Char Bydis of the middle class; and I havent the nerve for the workhouse.
賀、吳譯:你就得在斯庫拉和卡律布迪斯這兩個殺人魔怪之間通過,也就是說在貧民院和中產(chǎn)階級之間找一條生路。我可沒有勇氣進貧民院,嚇壞了。
楊譯:你怎么也逃不了,一邊是孤老院,一邊是做紳士,前是狼,后是虎,咱也沒那進孤老院的勇氣。
對于“Skilly”和“Char Bydis”這兩個中文讀者知之甚少的希臘神話海上魔怪的翻譯,賀、吳選擇了異化,這無疑會給讀者帶來困惑。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兩譯者在譯文中增譯了“這兩個殺人魔怪”這一表達減輕讀者的閱讀障礙,同時對這兩個人物進行標(biāo)注。筆者認為,這雖然不失為一種穩(wěn)妥的譯法,但它過于遷就原文,導(dǎo)致譯文看上去晦澀難懂。楊譯巧妙地找到中文里對應(yīng)的俗語“前是狼,后是虎”,不僅精準(zhǔn)地表現(xiàn)了原文的意思,而且避免了讓中文讀者讀到“斯庫拉和卡律布迪斯”這種乍一看簡直不知所云的譯文。因此,楊譯的歸化譯法使得譯文讀起來更加流暢、地道,且對中文讀者來說無疑更加生動形象、易于理解。
例2. Drinking his emotion like nectar, and nagging him to provoke a further supply.
賀、吳譯:他的發(fā)怒使她好像飲了天神的美酒一樣熏熏微醉,她纏著他,想激起他更大的憤怒。
楊譯:看他不高興大為得意,好像在喝玉液瓊漿一樣,她就故意惹他再發(fā)脾氣。
“nectar”指古希臘羅馬神話中眾神飲的酒,賀、吳選擇異化,直接將其譯為“天神的美酒”,楊采用歸化譯法,將其譯為“玉液瓊漿”。不難看出,此處的異化把握了恰當(dāng)?shù)姆执?,甚至看上去已?jīng)不像異化,因為把“天神的美酒”置于中國文化中解讀絕非難事。然而,筆者認為“瓊漿玉液”這一譯法更具靈性,使譯文更具文學(xué)性。如果說賀、吳的譯文達到了嚴(yán)復(fù)先生提出的翻譯三大標(biāo)準(zhǔn)“信、達、雅”中的前兩個的話,那么楊譯則在此基礎(chǔ)上更上一層樓,達到了“雅”的標(biāo)準(zhǔn)。
例3. I take my Bible oath I never said a word—
賀、吳譯:我手按著圣經(jīng)起誓我沒有說一句——
楊譯:咱可以向天賭咒,咱絕對沒說一句——
在例1、例2中,筆者皆認為歸化翻譯達到的效果勝過異化翻譯,然而在這個例子中,筆者認為異化的處理更勝一籌。這句臺詞宗教色彩濃厚,出自女主角的同時也是一個基督教信徒Eliza之口,賀、吳將她所說的“take my Bible oath”原汁原味地譯成“手按著圣經(jīng)起誓”可說是順理成章。在楊譯版本中,“向天賭咒”是非常中國化的說法和做法,中國人自古以來對天十分敬畏,相信“天命”,相信神佛皆在天上,并且愛用“賭咒”表決心或證明清白。在筆者讀來,一個英國的基督信徒嘴里喊著中國人才會說的話,這使得人物形象產(chǎn)生了割裂,不甚合理。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筆者認為更合適的譯法應(yīng)是保留異國文化,保持人物形象的一致性。
(二)功能對等與形式對等
功能對等理論是美國語言學(xué)家尤金·A·奈達提出的一個翻譯理論,強調(diào)翻譯時在兩種語言間達成功能上的對等,在逐字翻譯無法準(zhǔn)確傳達原文的內(nèi)涵時,在用目的語中相應(yīng)的詞匯說明解釋原文。與之相對的是形式對等,即在翻譯時注重詞匯、句式等文字表面的一一對應(yīng)。
例1. It begins with the same letter as bath.
賀、吳譯:它和洗澡的頭一個字母相同。
楊譯:那個字的聲音和洗澡的“澡”字差不多。
這句話出自希金斯的管家皮爾斯太太之口,勸誡希金斯不要總是說粗話,此處用隱晦的說法指出希金斯常說的一個粗鄙的詞“bloody”,它和單詞“bath”以同一個字母開頭。很明顯,賀、吳完全遵照形式對等原則的譯法在這里不合適。在中文里,“和洗澡的頭一個字母相同”的粗鄙的字不僅不存在,反而這樣的表達讓人費解。由此可見,翻譯這句話時追求形式對等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而楊譯則避開了這一問題,不逐字翻譯,把原文所表達的“字母相同”替換成“聲音差不多”,巧妙地在中文里找到對應(yīng)的粗鄙的字。這一譯法,雖然和原文的字面意思有了出入,卻表達了原文的內(nèi)涵,實現(xiàn)了功能上的對等。
例2. I can tell where you come from. You come from Anwell. Go back there.
賀、吳譯:我可以說出你是從哪兒來的。你從安衛(wèi)爾來?;氐侥抢锶グ?。
楊譯:咱也能說出你是哪兒的人。你是安維爾瘋?cè)嗽旱?。你回瘋?cè)嗽喝グ伞?/p>
這是第一幕里眾人在躲雨時,一位愛挖苦人的避雨者對賣弄才能的希金斯說的一句話。筆者是先讀的賀、吳譯本,讀到這里的時候感到十分困惑:這位愛挖苦人的避雨者必定沒有希金斯那樣一聽口音就能分辨地區(qū)的能力,因此他說希金斯來自“Anwell”一定有不一樣的含義,然而賀、吳譯法只忠實地追求了與原文形式上的對等,全然沒有譯出這樣的意思。這時再看楊譯,真是覺得妙不可言。在當(dāng)時的英國,Hanwell地區(qū)(正確讀音和寫法應(yīng)為Hanwell,此處這位愛挖苦人的避雨者發(fā)音不標(biāo)準(zhǔn)將其說成Anwell,下文里希金斯糾正了他的讀音)有著名的瘋?cè)嗽?,因此通過這句話愛挖苦人的避雨者是在諷刺希金斯為人瘋癲。楊譯增譯了“瘋?cè)嗽骸币辉~,使讀者立馬就能明白這原是一句俏皮話。另外,楊譯還在譯前面一句“I can tell where you come from”時增譯了一個“也”字,相較于賀、吳未增譯的譯法,增譯的版本使得情節(jié)有了更好的連貫。這兩處增譯使得這句譯文與原文形成了功能上的對等,準(zhǔn)確、生動地傳達了原文的意思。
(三)粗俗語的翻譯
粗俗語作為語言文化的一部分,在文學(xué)作品中常被用作增強文字的表現(xiàn)力及傳達人物性格、內(nèi)心活動。在《皮格馬利翁》這一戲劇中,女主角伊莉莎的身份是下層社會的賣花女,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加之她的性格外向乖張、自尊心極強,因此她的臺詞中不乏粗俗語的出現(xiàn);男主角希金斯雖然是上流社會的紳士,卻不懂禮儀、不通人情,因此時常說粗話。怎樣譯這些粗俗語不是一個簡單的課題。譯得過度了會被指責(zé)語言粗俗,譯得不到火候又難以表現(xiàn)人物形象。唯有對情節(jié)、場景、人物內(nèi)心把握得足夠細膩,才能準(zhǔn)確地翻譯粗俗語。
例1:Walk! Not bloody likely. I am going in a taxi.
賀、吳譯:步行?我才不干那挨刀的事呢。我要乘出租汽車。
楊譯:散步?他媽的!我要坐汽車回去呢。
“Not bloody likely”這一句筆者自己也曾試著譯過,由于缺乏經(jīng)驗,不敢譯得出格,只譯為“沒這個可能”,現(xiàn)在看來,實在是沒有表現(xiàn)力。以上兩種譯法中,筆者認為賀、吳譯法更勝一籌。楊譯雖然突出了伊莉莎粗鄙的語言風(fēng)格,卻未能表現(xiàn)出伊莉莎在此情此景中特有的態(tài)度和情緒。賀、吳在翻譯時進行了增譯,把這句粗俗語的槍口對準(zhǔn)了“步行”這件事,不但體現(xiàn)了伊莉莎的語言風(fēng)格,更表現(xiàn)出了她剛踏進上流社會后的虛榮心。
例2:You dont call the like of them my friends now, I should hope.
賀、吳譯:我希望你現(xiàn)在不要把那一幫人說成我的朋友了。
楊譯:那種小娘兒們你還能說是咱朋友?
“the like of them”這一表達本身不是句粗俗語,楊憲益先生在處理的時候?qū)⑵渥g成了粗話“小娘兒們”,使得伊莉莎在說這句話時的神態(tài)、心態(tài)躍然紙上,筆者認為相比賀、吳譯法中過于平淡的“那一幫人”,夸張的楊譯在此處更出彩。
三、結(jié)語
通過對兩譯本的一番比較,不難看出楊譯本更加靈活、灑脫。楊憲益先生時常跳出原文給譯者圈定的界限,在翻譯時大膽地選擇異化原則、功能對等原則,大膽地譯粗俗語,使譯文成為英文和中文、原作者和譯者的融合。而賀、吳譯本所達到的效果則是譯者和中文的“隱身”、原作者和英文的“再現(xiàn)”,這樣忠實的態(tài)度和循規(guī)蹈矩的原則使得這個譯本更加嚴(yán)謹(jǐn)。讀者在對兩者進行選取時,可結(jié)合自身閱讀的喜好、習(xí)慣和目的取舍。
參考文獻:
[1]楊憲益.賣花女(英漢對照)[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2.
[2]賀哈定,吳曉園.華倫夫人的職業(yè)[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
[3]趙鵬妍.《紅字》兩種譯本的對比分析[J].山西師大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研究生論文專刊,2013(40):146-147.
[4]于海峰.蕭伯納《賣花女》的語言特點及其漢譯策略[J].戲劇文學(xué),2017(3):121-125.
[5]韓曄.語用學(xué)視角下粗俗語的翻譯探析[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5(4):132-133.
[6]黃遠鵬.再論奈達翻譯理論中的“功能對等”[J].西安外國語大學(xué)學(xué)報,2010,18(4):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