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松武
【摘要】 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互聯(lián)網已經進入每個家庭。雖然說互聯(lián)網已經滲透到每個家庭,但是這也給高中階段的信息教書教師教學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v觀傳統(tǒng)的“互聯(lián)網+”時代下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落后的教學方法已經逐漸被社會淘汰,那么教師在這一大數據背景下如何有效地進行教學,值得教師深思。信息技術是一門比較先進的學科,它是社會的發(fā)展的產物。筆者通過分析如何將高中信息技術與“互聯(lián)網+”有效結合在一起,以期能夠為提高高中信息技術課貢獻微薄之力。
【關鍵詞】 高中信息技術 “互聯(lián)網+” 有效結合
【中圖分類號】 G633.6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8)02-205-01
0
前言
“互聯(lián)網+”一詞最早是在2012年11月由于揚提出,該理念是時代進步,經濟發(fā)展的體現。在當前的大數據背景下,對人才的要求是全方面的,并且根據相關的調查表明,我國信息技術方面的人才緊缺,因此,在高中階段就開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信息技術技能是刻不容緩的。雖然說目前互聯(lián)網已經滲透千家萬戶,但是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將“互聯(lián)網+”結合在一起仍然是個挑戰(zhàn),但是也值得一試。這是因為將信息技術與“互聯(lián)網+”結合教學是摒棄落后教學方法的表現,同時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技能。
一、合理利用“互聯(lián)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學習中可以發(fā)現,學生對于自己感興趣的知識才會認真學習,而對于自己不感興趣的知識,則是不愿意學習。由此可見,要想讓學生主動的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是首要的。高中學生還處于成長階段,各方面還不太成熟,對于新鮮的事物都充滿著好奇,那么教師就可以充分結合學生的這一特點,合理的利用“互聯(lián)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傳統(tǒng)的信息技術課堂上,教師不知道如何教學,學生也不知道做什么,所以大都是玩游戲、聊QQ、微信等,一節(jié)課下來都是在玩,什么都沒有學到,因而學生整體的信息技術水平不高。由此可見,在教學中教師要將學生玩游戲、聊QQ、微信等的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中來。比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教學生制作PPT、節(jié)日賀卡、或者進行表格繪制,之后給學生自己動手讓學生自己制作PPT、節(jié)日賀卡、或者進行表格繪制比賽。讓學生在課堂上多學習,做有意義的事情,同時又能學到有用的知識,并且學以致用。通過布置任務,學生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學習的熱情也相當高。只有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激發(fā),才能夠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中,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效率。
二、合理利用“互聯(lián)網+”,擴展教學內容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十分迅速,但是由于教材內容幾年一換,導致課本內容遠遠落后于網絡。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合理的利用互聯(lián)網,對教材內容進行擴展,既能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同時又能夠適應時代的發(fā)展。比如說在教學建立網站時,教材內容只是簡單的介紹網站的內容,如網站的選題立意、網站的設計規(guī)劃、網站的開發(fā)制作、網站的發(fā)布管理,對網頁、主頁進行簡單的概念介紹,網站發(fā)布的過程等等,這些都是比較理論的內容。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的利用互聯(lián)網進行教材內容改革,不能一成不變的按照教材上的內容教學,這樣無法提高學生信息技術水平。比如說可以網上搜集一些制作網站的視頻教學,并且在視頻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適當的引導學生,并且讓學生理清制作網頁的重點。在視頻教學結束之后,讓學生嘗試建立自己的網站,并且在建立網站之后將自己建立的網站以作業(yè)的形式給教師檢查。這時候教師就要選出網站制作得比較好的學生,讓她們展示并且講解自己制作網站的想法。在課堂上,學生學到了教材內容之外的知識,為以后的信息技術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對于教師教學而言無疑是能夠提高信息技術課的成效。
三、合理利用“互聯(lián)網+”,強化課后訓練
互聯(lián)網時代下的學習資源較多,并且學生學習的途徑也增多。再加上基本上每個家庭都已經滲透了互聯(lián)網,因此,一定量的課后訓練是有必要的。對于一些不太負責的教師來說,課堂上隨便講解一些基礎的教材內容,課后也給學生布置任務,這不僅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也是不敬業(yè)的表現。比如說在課堂結束之后,教師可以根據每一節(jié)課的內容讓學生做一些課后訓練,可以是書寫作業(yè),也可以是學實際操作,能夠讓學生鞏固知識,提升自身的信息技術能力。另外,在課后還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一次作業(yè),讓學生利用課后或者周末的時間網上傳遞給教師,教師要對學生的作業(yè)進行即使的批改,發(fā)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并且進行針對性的講解。通過長時間的積累,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不斷的得到訓練,并且能夠適應時代的發(fā)展,這對于信息技術教學來說是迎合新課程改革的體現,也是教育的進步。
結束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對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性不容小覷,在高中階段就讓學生學好這門課程對于學生日后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合理的結合互聯(lián)網強化教學,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一步一個腳印,逐漸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相信在教師的不斷努力下,一定能幫助學生打好信息技術基礎,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應用型人才。
[ 參 考 文 獻 ]
[1]韓鵬松.對“互聯(lián)網+”時代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思考[J].學周刊,2017,3(3):38-39.
[2]呂柔,劉曉妍.對“互聯(lián)網+”時代的中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思考[J].中學課程資源,2015(11):61-62.
[3]陳琳.“互聯(lián)網+”時代的中學信息技術課程的實踐探討[J].都市家教月刊,2017(5):4-4.
[4]全玉陽.對“互聯(lián)網+”時代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思考[J].讀寫算:教師版,2017(43):106-106.
[5]馬媛媛. 基于網絡平臺的高中信息技術課電子學案導學模式探索[J]. 西部素質教育, 2015, 1(18):8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