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堂
【摘要】 高三物理課堂教學和備課過程中存在很多低效的教學行為。我們以導學案為載體,研究一套針對高三學生學情的備課策略。通過這套備課策略,切實改變高三物理教師的傳統(tǒng)教學觀念,并編寫一套具有本校特色的高三物理學案,為今后每屆高三的備課提供寶貴的備課資源和經(jīng)驗。
【關鍵詞】 導學案 備課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8)02-194-01
0
目前,作為重點中學的高三的物理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少數(shù)教師不相信學生的能力,一堂課從頭講到尾,老師主導課堂,學生被動聽課。這種教學方法用教師教的活動掩蓋了學生學的活動,學生被動學習、機械記憶,導致教師教得苦,學生學得累,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主動學習的習慣。另外一方面,高三物理自習課比較多,但可能因為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過于廣泛或者任務太難導致學生物理自習課任務目標不清晰,自學的效率較低,被動學習的狀況普遍存在。因此,研究一套高三物理備課策略,對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物理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們的備課策略以導學案為載體,以教師的指導為主導,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體,教師與與學生高效合作完成教學任務。
以導學案為載體的高三物理備課策略主要包括6個環(huán)節(jié):備課組第一次集體備課,編寫導學案,學生感知預習導學案,班級學情反饋,教師個人二次備課,課堂教學。“這種備課策略”的最大特點能夠深入了解學生的學情,把課堂還給了學生,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高效的解決了學生存在的問題。
以導學案為載體的高三物理備課策略中6個環(huán)節(jié)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備課組第一次備課:主要討論導學案的設計和編制問題。備課組老師要充分討論了解每一章節(jié)知識點在高考中的要求,根據(jù)高考考情,確定學案的重點、難點內(nèi)容。另外備課組老師還要充分了解學生原有知識基礎,根據(jù)學生掌握知識的實際情況確定好學案的難度,一定要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最后分配任務,做好編寫的準備。
2.編寫導學案:導學案的作用主要在導,導學案的編寫設計必須根據(jù)知識點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由于學生每天要學習的科目較多,不可能把很多時間都用在物理學科上,因此導學案的編制必須做到“少而精”,真正做到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突出重點知識。
3.學生感知預習導學案:導學案一定要在課前下發(fā)給學生,導學案主要是指導學生在“做中學”,借助導學案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教師應該給學生以充分的自主時間,讓學生充分參與學習的全過程、體驗知識的獲得、探究知識的發(fā)生、獲取和能力的提高。學生在自習課使用“導學案”的過程中,教師絕對不要干擾學生學的過程,導學案的使用必須堅持“有效自學,服務課堂,發(fā)展學生”的原則。
4.班級學情反饋:對于學生使用過的導學案要及時回收,及時檢查,及時了解學生自主學習狀況,特別關注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和典型錯誤,為二次備課和課堂提供最真實學情材料。收集學生學情問題的方法可以是多樣化的,在時間比較充裕的情況下,可以把回收的導學案批改,通過批改去發(fā)現(xiàn)問題。在時間比較緊迫的情況下,可以設計一個反饋表,讓學生學習導學案后把遇到的突出問題寫在反饋表上,教師通過反饋表了解學情。
5.教師個人二次備課:在班級學情得到最真實的反饋之后,教師一定要進行針對性的備課,備課的過程中要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要深入分析,分析學生在學習中遇到障礙的原因,歸納學生出現(xiàn)典型錯誤的種類,尋找學生最容易接受教師講解的教學方法。
6.課堂教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定要以導學案為載體,要注重方式和方法,不要機械地把答案解釋完整的板書一遍。在課堂中主要講解題的思路和方法,要少講精講,還要留足時間給學生思考消化,對于一些典型的例題,還要加以拓展,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做到融會貫通和觸類旁通,高效的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
以上6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緊密相連,但并不是一成不變,可以根據(jù)課程內(nèi)容和學生特點適當調整,但關鍵一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讓學生自主、主動地學習知識,提高學生的興趣,完成教學內(nèi)容,達到預期效果。
當然,一種策略的實施效果如何是需要實踐去檢驗的。為此,我們還需要調查研究,我們可以走訪觀察學生,了解學生對導學案教學模式的感受和想法。精心設置調查問卷,通過調查問卷去了解“以導學案為載體的高三備課策略”是否實實在在給廣大學生帶來學習效率的提高和學習能力的提高。針對調查結果,積極探索,為解決學生學習問題的進一步研究尋找方向和突破口。
以導學案為載體的備課策略是一種在教師廣泛調研學生的學習狀況,集思廣益,精心編寫“學案”以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并通過學生反饋情況進行有針對性備課的一種高效備課策略。這種備課策略大大提高了備課的效率和教學質量,有利于高三教師教學觀念的變革、教學方式的改進和自身專業(yè)的成長。另外,自主探究一套針對本校高三學生物理學情的備課策略,對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高三課堂教學模式有很大的幫助,對其他學科的備課具有引領和示范的作用。
以導學案為載體的備課策略在具體操作中可能會有問題出現(xiàn)。例如:1.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自主解決學案的知識,那教師能用來講授的時間將會大大縮短,課程的進度是否能跟上備課的計劃?2.一個班學生學習情況差別比較大,在備課的過程中如何做到兼顧?其實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是很正常的,教師只有在研究的過程中不斷去總結和反思,才能不斷完善備課策略。筆者認為,只要這種備課策略能培養(yǎng)學習的能力,從長遠看就是正確的。備課策略,沒有最好,只有更適合。因此,只有將這種策略與學生學習情況和教師自身特點有機結合起來,才能高效地解決教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