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文
摘 要:目前對吉林方言程度副詞“誠”的研究層面過于零散,學界幾乎沒有對其進行具體、全面的研究。根據(jù)張誼生(2000)對程度副詞的分類,將程度副詞“誠”劃分到“高量級”程度副詞類別中,語義上相當于普通話中的“很、非常、特別、十分”,從程度副詞“誠”的使用地域分布入手找尋規(guī)律,分析其語義、句法功能和語用特征,簡要分析程度副詞“誠”的語法化歷程。
關鍵詞:吉林方言 程度副詞 “誠” 語法化
邢福義(1993)從語言學角度將現(xiàn)代漢語劃分成七大方言區(qū),其中吉林方言是東北方言的重要組成部分。吉林方言的程度副詞非常豐富,具有獨特的語言特征和話語風格,如“老、賊、咣咣”等等。在吉林部分地區(qū)還存在著一個比較有特點的程度副詞“誠”,用來表示加深程度?!罢\”作為程度副詞在吉林地區(qū)的使用頻率非常高。如“今天的天兒誠熱了(今天的天氣非常熱)” “他誠能喝酒了(他非常能喝酒)”“今天的事他誠不高興了(今天的事情他非常不高興)”等。
與吉林方言程度副詞“誠”有關的著作和論文相對匱乏,無論從深度還是廣度上都與其他程度副詞有較大差距。常純民(1983)考察了“精、稀、老、溜、確”等9個有代表性的方言程度副詞,但并未將“誠”列入研究范圍中;楊松檸(2011)從黑龍江“站話”的角度分析了“誠”的語義、句法結(jié)構。還有一些論文簡要提及了程度副詞“誠”,但論述都很少。本文在借鑒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分析吉林方言程度副詞“誠”的句法和語義特征,歸納其語法化進程。
一、“誠”的使用分布
《新編<中國語言地圖集>》將東北官話劃分為吉遼、哈阜和黑松三大片,其中吉遼片下分為蛟寧小片、通溪小片和延吉小片。吉林方言中的“誠”主要在哈阜片、長錦小片分布并使用。這一地區(qū)主要包括長春、吉林、四平、遼源以及白城等地。在上述地區(qū),程度副詞“誠”呈“斑點式現(xiàn)狀分布”。
另外,在吉林省內(nèi)將“誠”作為程度副詞使用的上述地區(qū)在古代也多為驛站或與之相關地區(qū),如:嫩江曾名墨爾根,阿城曾名阿勒楚喀,齊齊哈爾曾名卜魁,扶余曾名伯都納,雙陽曾名蘇瓦延,法特站(今舒蘭市法特鎮(zhèn))、金珠鄂佛羅(今吉林市郊的金珠鄉(xiāng))、額穆(蛟河市天崗)、拉法等都為清代的驛站。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吉林地區(qū)程度副詞“誠”的使用分布與京哈鐵路線大致吻合,并呈點狀分布。
“誠”除了在吉林方言的某些小片中可以作為程度副詞出現(xiàn)外,現(xiàn)在的京哈鐵路線的走向和路線與清朝時期康熙皇帝在東北設立的驛道的走向和路線大部分吻合。在這條驛道上,經(jīng)過幾百年的發(fā)展,其沿線地區(qū)形成了獨有的方言特點,如黑龍江方言中的“站話”。
據(jù)調(diào)查,在黑龍江省西部的“站話”中,“誠”也是一個高頻出現(xiàn)的程度副詞。在遼寧中南部的遼陽、鞍山、海城,遼寧東部的本溪等地還流行著程度副詞“誠”的變體“誠子”(在吉林白城部分地區(qū)也存在“誠子”這一變體)。如“誠子老實”“誠子喜歡”等。
現(xiàn)在我們可以確認的是“誠”的使用分布主要沿遼西經(jīng)吉林中西部、黑龍江西部一直向北延伸分布,屬于漢語方言分區(qū)中的東北方言哈阜片的肇阜和長錦小片。
二、“誠”的句法、語義考察
“誠”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有4個義項:①(心意)真實;②實在、的確;③如果、果真;④姓。這說明在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誠”用作副詞,如“此人誠非等閑之輩”,語義上沒有表達程度的意思,但在吉林方言中“誠”有程度副詞的用法。張誼生(2004)將絕對程度副詞分成三類:超量級、高量級和低量級。吉林方言“誠”屬于高量級程度副詞,意義大致與普通話中的“很、非常、特別”相同。
(一)程度副詞“誠”的句法環(huán)境考察
“誠”作為程度副詞,一般只作狀語,修飾中心語,中心語由形容詞、一些心理活動動詞、比似動詞“像”以及部分動詞性短語充當。
(1)他的胳膊誠細了。
(2)小王誠愛運動了。
(3)他紅著眼,鼓著眼泡,誠像只蛤蟆了。
1.句法成分
“誠+A+N”作謂語的現(xiàn)象較常見。不同于普通話中的“程度副詞+A+的+N”,“誠”并未直接修飾其后的A,它與A之間有停頓且讀音略重一些。A與N結(jié)合較為緊密,構成名詞性短語共同受“誠”修飾。同時,在“N+誠+A”和“誠+A+N”結(jié)構中,結(jié)構末尾一般都出現(xiàn)“了”。例如:
(4)他誠厚臉皮/好脾氣/了。(他臉皮誠厚/脾氣誠好了。)
(5)今天誠熱天了。(今天天誠熱了。)
(6)別看他歲數(shù)大,誠好身手了。(他身手誠好了。)
除此之外,程度副詞“誠”還可以后接A,充當補語?!罢\+AP/VP/NP”在句中充當謂語或補語時,句尾一般有語氣詞“了”,構成“誠+AP/VP/NP+‘了”結(jié)構。例如:
(7)他跑得誠快了。
(8)這頓飯吃得誠飽了。
(9)我誠喜歡周杰倫了。
(10)這雪下的,走得誠費勁了。
2.句法功能
吉林方言程度副詞“誠”修飾形容詞(即“誠+A”結(jié)構)時可以修飾的形容詞種類與其他程度副詞可以修飾的種類相同,但“誠”受語氣制約更傾向于加“了”構成誠+A+了”結(jié)構。例如:
(11)a.今天的天氣非常好。
*b.今天的天氣誠好。
c.今天的天氣誠好了。
(12)a.村子里的人十分熱情。
*b.村子里的人誠熱情。
c.村子里的人十分熱情。
“誠”修飾動詞性成分(即“誠+V”結(jié)構)時,用法和程度副詞“老”相似,但“老”修飾動詞性成分時后面必須加“了”構成“老+V+了”結(jié)構,而“誠”可以不加“了”。
(13)a.他遇到什么事兒都誠想得開。
*b.他遇到什么事兒都老想得開。endprint
c.他遇到什么事兒都老想得開了。
(14)a.這個歌手誠有才了。
b.這個歌手老有才了
張誼生(2000)認為,程度副詞修飾的兼語短語都是引起人們產(chǎn)生某種心理活動的“引發(fā)”類短語,動作性不強。吉林方言程度副詞“誠”也是如此,后面通常接的是表達人們心理活動的詞。例如:
(15)這大胖小子誠招人稀罕了。
(16)他的故事誠讓人感動了。
另外,“誠”還可以與否定副詞“不”構成“誠+不+AP/VP/NP”結(jié)構。例如:
(17)他寫的演講稿誠不好說了。(很不好說)
(18)老爺子誠不講道理了。(很不講道理)
(19)你這話說的讓我誠不高興了。(很不高興)
通過上例可知,進入“誠+不+AP/VP/NP”結(jié)構的多數(shù)為雙音節(jié)動詞或形容詞,動詞大多表達人們積極情緒,形容詞也多是表達說話人的積極評價?!罢\+不+AP/VP/NP”結(jié)構整體表達出說話人強烈的主觀否定態(tài)度或消極意義。而表達貶義或消極義的詞則不能進入該結(jié)構。例如:
(20)a.誠不寬敞了 *b.誠不狹窄了
(21)a.誠不大方了 *b.誠不摳門了
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通常用“很+不+AP/VP/NP”結(jié)構表達較低程度的否定義,這與例(20)、例(21)中“誠”表示高程度否定義基本一致,因此這時的“很”和“誠”可以替換。在吉林方言中也可以用“不怎么”表示。例如:
(22)a.不怎么好吃。
*b.不誠好吃。
(23)a.不怎么方便。
*b.不誠方便。
(24)a.不怎么喜歡和人打交道。
*b.不誠喜歡和人打交道。
除此之外,程度副詞“誠”還有一種與其他程度副詞不同的特殊句法功能,即“誠”可以后接方位詞表示“極其靠近這一方位”之義。這時“誠+方位詞”通常置于句首充當主語,也可以充當謂語、補語或定語。例如:
(25)誠北面就是我說的那個空房子,晚上我們幾個過去看看。
(26)誠東頭有座山,那山上摘的果子才叫真正的“純天然”。
例(25)、(26)中的“誠北面”和“誠東頭”指的是非??拷泵婊驏|頭的位置,可以理解為“最北面”或“最東頭”。
(二)程度副詞“誠”的語義考察
1.語氣情態(tài)層面
使用程度副詞“誠”時一般帶有說話人強烈的主觀色彩,是對說話人的肯定或否定態(tài)度及其對現(xiàn)實的確信程度的強調(diào)和凸顯。在語音上常常表現(xiàn)為“誠”的音強變重、音長延長。同時,搭配句尾語氣詞“了”使說話人的語氣進一步得到強調(diào)。在這一方面,“誠”與普通話中“很”相比,強調(diào)意味更加濃厚,主觀色彩更為明顯。例如:
(27)a.這小子辦事誠不地道了。
b.這小子辦事很不地道。
(28)a.這孩子一天天學習誠不用功了。
b.這孩子一天天學習特別不用功。
(29)a.他現(xiàn)在很忙。
b.他現(xiàn)在誠忙了。
很多人對東北人的評價是“很沖”“一言不合就好像要打架一樣”,這與東北方言程度副詞豐富有密切關系。如例(27)a句旨在強調(diào)說話人對主語的否定態(tài)度,表達其對“這小子不地道”的確信程度,主觀上帶有很鮮明的感情色彩。而例(27)b句中的“很”只是客觀陳述“不地道”的程度。上例(29)a中只是客觀地陳述“忙”這一事實,并不帶有任何表揚或批評的感情色彩,而(29)b中“忙”被“誠”修飾以后,聽話人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說話人的不滿情緒。
2.語用傾向?qū)用?/p>
與普通話“很”相比,“誠”的感情色彩更濃,多用于強調(diào)褒揚或貶抑的句子中,或在句中蘊含褒貶義。例如:
(30)a.這孩子誠聰明了。
b.這孩子很聰明。
說話人在表述a句時,帶有強烈的表揚色彩,表達出了自己的喜好;而說話人表述b句時,在情感體現(xiàn)上則更傾向于客觀陳述,雖然表達出對主語的贊賞,但感情色彩并不強烈。例如:
(31)a.這個班級的學生誠多了。
b.這個班級的學生很多。
例(31)中,“誠”后所修飾的中心語“多”本身并沒有明確的褒貶色彩,但在具體語境中就可以明顯感受到說話人的感情傾向。程度副詞“誠”通常具備雙重感情色彩,如果說話人認為“學生多代表老師的教學水平高”,例(31)a句就帶有明顯的肯定贊揚意味;如果說話人認為“學生多代表老師照顧不到每一個學生”,該句就帶有明顯的否定意味?!罢\”的感情色彩主要取決于語境和中心詞的制約。
例(31)a句中的“多”可能是客觀事實,也可能只是說話人的主觀臆斷或有意夸張,以表達出提醒、埋怨或諷刺的語用目的。例(31)b句中,這種情感傾向則不明顯,僅陳述了客觀事實。
值得注意的是,黑龍江方言中也有程度副詞“誠”,其句法搭配情況與吉林方言中的程度副詞“誠”相似。在黑龍江省方言中還存在一種特殊用法,即表示程度加深的重疊形式“誠+AP/VP/NP誠+AP/VP/NP”。但這一用法在吉林方言中卻極少出現(xiàn)。例如:
(32)我老公一天到晚誠忙誠忙的,根本見不到影兒。
3.語義蘊涵層面
從語義蘊含層面來看,“誠”保留了原實詞的語義基礎,關注聽話人對所傳達信息的態(tài)度,有使聽話人確信的強烈愿望。例如:
(33)a.今天的天兒誠好了。
b.今天的天兒很好。
例(33)a中的“誠”保留實詞“真實”義的痕跡,強調(diào)信息的真實性,關注信息傳遞的效果。而b句中的“很”除表程度外,并不具備這種表現(xiàn)力。
總之,在語義方面,相比較普通話中的“很”,“誠”所表達出的強調(diào)意味和主觀色彩更加強烈,程度也相對更高。endprint
4.語義凸顯層面
程度副詞“誠”多出現(xiàn)在口語中,表達方式上有很強的靈活性,說話人有時為凸顯語句的程度義會采用倒裝句或省略主語的方式。例如:
(34)誠冷了屋里。
(35)誠俊了這小伙。
(36)別提了,誠貴了。
上例雖然省略了主語或采用了倒裝句,但聽話人仍可以通過語境理解句子的完整語義?!罢\”的這一用法在吉林方言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言簡意賅的同時還增強了語句的程度義。
三、“誠”的語法化歷程
“誠”在吉林方言中能夠作為程度副詞使用是由于“實在、的確”義項的發(fā)展演變而來的。使用者在日常表達中用“誠”強調(diào)程度,加深其“的確、實在”之義從而衍生出“很”“非常”等程度副詞的意義。例如:
(37)這家店的菜誠好吃了。
(38)他們倆的事兒誠尷尬了,你就別管了。
如果“誠”的程度副詞用法僅僅是副詞虛化中第二階段的發(fā)展結(jié)果,即表肯定的情態(tài)義逐漸發(fā)展,附加上程度義,那么,按語法化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在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誠”作為程度副詞的用法應該普遍存在,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程度副詞“誠”只存在于一些方言之中(如黑龍江、吉林、遼寧的部分方言),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注意和研究的問題。
為了厘清程度副詞“誠”的使用情況,我們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誠”作為程度副詞在元代的用例很少,而到明代至清末時在文學作品,特別是小說中卻經(jīng)常出現(xiàn),并且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這類作品中的“曰”“說”等人物直接引語中,具有很強的口語性特征。例如:
(39)奪我江西,心[誠]恨之,時圖恢復。(明《英烈傳》)
(40)今夫敵甲[誠]堅矣,兵[誠]利矣,而我人心何如?(明《練兵實紀》)
(41)上曰:“立大本之言[誠]有理,但未宜遽行耳。”(明《萬歷野獲編》)
(42)操曰:“吾素知呂布狼子野心,[誠]難久養(yǎng)?!保鳌度龂萘x》)
(43)若輕召還,前功盡廢,[誠]可惜也。(明《三國演義》)
(44)說個知遇之恩,[誠]不愧也。(清《七俠五義》)
(45)其父暴興,其子暴亡,因果[誠]不爽哉?。駠段宕费萘x》)
從上面的用例可以看出,“誠”不僅具有現(xiàn)在東北方言中的肯定格式例(39)~例(43),還具備了現(xiàn)在東北方言中的否定格式例(44)和例(45)。受“誠”修飾的句子結(jié)尾通常有虛詞,如例(40)、例(43)、例(44)、例(45),這與現(xiàn)代漢語中東北方言中的用法基本相同。
結(jié)合東北地區(qū)漢語歷史上漢語使用人群遷徙特點,我們發(fā)現(xiàn),程度副詞“誠”其分布區(qū)域與清朝康熙年間設立的驛站的路線和區(qū)域是一致的。表程度副詞的“誠”在明末清初時已經(jīng)形成,并在口語中廣泛使用,后隨著清朝時期的驛站設立以及其帶動的人口遷移被帶到東北。關內(nèi)在民國以后,表程度副詞的“誠”用法越來越少,最后逐漸消失,而東北地區(qū)的這種用法卻被保留了下來,直至今天。
為了排除其他語言接觸現(xiàn)象對這一結(jié)論合理性的影響,我們還針對受東北方言影響的少數(shù)民族語言(如蒙古語、滿語、朝鮮語等)進行了對比分析,并未發(fā)現(xiàn)可能引申出表程度的副詞“誠”的情況。
我們在調(diào)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誠”作為程度副詞的用法在閩南語(主要是廈門話、泉州話)等方言中同樣存在。例如:
(46)誠利眼。(非常有趣味)(廈門話)
(47)誠否勢。(怪不好意思的)(廈門話)
(48)遮李子誠酸。(這個李子非常酸)(泉州話)
現(xiàn)代漢語中的閩南方言來源于近代漢語的北方方言,而學界在對東北方言(如“站話”)的研究中認為其來源也是近代漢語的北方方言。因此,我們可以推斷,“誠”作為程度副詞被使用也是由來自近代漢語的北方方言所決定的。閩南方言中程度副詞“誠”的遷徙特點與東北方言相似,這也進一步印證了東北方言中表程度義的副詞“誠”的語法化歷程是與遷徙有著緊密關系的。
四、結(jié)語
吉林方言中程度副詞“誠”主要沿遼西,經(jīng)吉林中西部、黑龍江西部一直向北延伸分布,與京哈鐵路線基本一致。在借鑒黑龍江“站話”的成因和發(fā)展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本文重點討論了“誠”的句法環(huán)境,并從語氣情態(tài)、語用傾向、語義蘊含和語義凸顯四個方面分析了吉林方言中的程度副詞“誠”的語義特征。我們認為,吉林方言程度副詞“誠”不僅是副詞虛化的發(fā)展結(jié)果,還受到清朝時期的驛站設立及其帶動的人口遷移的影響,這一點在閩南方言中也得到了印證。
在對吉林方言的程度副詞“誠”進行考察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的疑問,如程度副詞“誠”和“誠子”是否如前文所說屬于變體關系?如果是變體,“誠子”一詞是如何形成的,又是通過何種語言接觸途徑進入的?為什么在吉林方言中程度副詞“誠”與搭配成份共現(xiàn)時,一定要搭配“了” 等等。諸如此類問題,尚待今后深入地研究。
參考文獻:
[1]張志敏.東北官話的分區(qū)(稿)[J].方言,2005,(2).
[2]栗學英.漢語否定極性副詞研究綜述[J].語文知識,2010,(4).
[3]王佳赫.程度副詞“老”字在焦作方言和東北方言中的比較[J].北方文學(中旬刊),2016,(2).
[4]楊松檸.黑龍江站話中程度副詞“誠”的語義考察及用法探源[J].學術交流,2011,(9).
[5]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Z].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6]張誼生.現(xiàn)代漢語副詞研究[M].北京:學林出版社,2000.
[7]朱紅,鄭婷.發(fā)展中的國內(nèi)漢語與少數(shù)民族語言接觸研究[J].遼寧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J].2016,(1).
[8]常純民.試論東北方言程度副詞[J].齊齊哈爾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3,(3).
Abstract:The research level of“cheng”of the degree adverb of Jilin dialect is too fragmented,and the academic circles have hardly studied it concretely and comprehensively.We classify the degree adverbs according to Zhang Yi-sheng(2000).The degree adverb“cheng”is divided into the category of“high order”degree adverb,which is semantically equivalent to the“hen,feichang,tebie,shifen”in Mandarin,seeking the law from the use of the degree adverb“sincerity”,and analyzing its semantic,syntactic and pragmatic features.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grammatical process of the degree adverb“cheng”.
Key words:Jilin dialect;degree adverb;“cheng”(誠);grammaticalization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