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磊
(蘇州大學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江蘇 蘇州 215123)
唐調以唐蔚芝先生而得名。先生姓唐,名文治,字穎侯,號蔚芝,別署茹經堂主,生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卒于1954年,享年九十歲。唐蔚芝先生一生跨越晚清、民國、共和國三個時代,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經學家、吟誦家。
唐蔚芝先生早年從政,繼而投身教育,曾先后擔任上海高等實業(yè)學堂(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與無錫國專(今已并入蘇州大學)的校長。唐先生辦教育,以“正人心,救民命”為宗旨,其言“人生唯有廉節(jié)重,世界須憑骨氣撐”,認為政治的改良在于教育,教育的根本在于道德。故唐先生在歐風美雨的思潮下,能夠獨屹江南一隅,以南宋朱晦庵夫子為木鐸,大倡宋明性理之學,會通朱陸,兼采漢宋,重振泗洙之學于將墜,復開精一之門以永延。
吟誦為唐先生之讀書法,其假教學之際必誦讀之,群弟子蜂擁而效,誦歌不絕。唐門弟子來自五湖四海,畢業(yè)后又赴身大江南北,故唐調盛傳燕北桂南,為吾中華吟誦第一調。唐調吟誦傳自桐城吳摯甫,摯甫傳自湘鄉(xiāng)曾滌生,乃方望溪、劉海峰、姚惜抱一門之血脈,非唐先生光大,何能存亡繼絕于今日?惟唐調似易實難,因文體、文氣而異,內含因聲求氣之旨,雖音域不甚寬廣,實可頓挫起伏,變化萬千,如驚濤拍岸,層疊而生。初學者不知其義,僅僅摹其樣貌,常常事倍功半,故本文以文體腔格與四象理論為論述核心,庶幾可揭唐調吟誦之要義。
唐調吟誦的義理基礎來自桐城派,主要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桐城派關于經文與古文的觀點;另一個部分是桐城派關于文章陰陽剛柔的觀點。這兩個觀點是桐城派文論的關鍵要素,唐蔚芝先生繼之而將此觀點用到詩文吟誦之中,從而賦予了唐調吟誦深厚的理論基礎和漸進式的操作路徑。
依照經史子集的分類,經文是指先秦儒家的“六經”以及《論語》《孟子》。除此之外,先秦其他經典,如《老子》《莊子》《墨子》《荀子》《韓非子》等算作子類?!妒酚洝贰稘h書》等屬于史類。而唐宋八大家文屬于集類。
在桐城派的理論中,經類、子類、史類、集類并不是并列關系。先秦的經類最為優(yōu)越醇正,其他類別都出于經類。漢晉的文章不如先秦經類的文章,但仍有其開闊氣象,到六朝則駢體綺麗之風盛行,文章格調每況愈下。幸而韓退之文起八代之衰,興起古文運動,一掃文壇駢儷之風,重新回歸先秦的文風。唐宋八大家的文章主要師法先秦經典,兼雜子類、史類與釋氏而呈現(xiàn)出多種風格。唐宋八大家之后,能繼承其遺意者,唯明代歸震川先生。桐城方望溪、劉海峰、姚惜抱三先生出,自歸震川而返諸唐宋,自唐宋而返魏晉先秦,卒歸之于六經。
在這樣的敘事脈絡中,確立了三個重要的觀點。其一,給予儒家經典至尊的地位。儒家經典為圣賢所作,其人為后世人格之典范,其文亦為后世文章之典范。儒家經典達到完美的文道合一,后世一切文章皆從六經而出。其二,構筑文脈的傳承統(tǒng)緒。從先秦孔、孟等儒家圣賢,演變?yōu)橄惹貎蓾h的諸子與史家,唯獨韓退之能夠繼承其統(tǒng)緒,而開出唐宋八大家之盛況。八家之中,又以歐陽永叔為最。唐宋八大家之后,歸震川得其文脈之正。震川之后,遂至桐城三祖。其三,揭示作文的工夫路徑。凡學習作文者,先從桐城派文章入手,上溯歸震川、唐宋八大家之文,旁涉子、史,最終歸宗六經。
經文以先秦儒家經典為主,此絕無疑義。然而,何為古文則尚待一番考察。韓退之振興古文運動,以先秦兩漢之散體文反對六朝之駢體文,故其作文以模仿先秦兩漢之文為功。故對于韓退之而言,今文乃其所處時代駢體之文風,古文為先秦兩漢之文風。儒家之經文亦可算作古文。而退之之后,退之所創(chuàng)繼之文體,皆為古文。唐宋八大家、歸震川、桐城三祖之文章亦為古文。如此,為了獨尊儒家經典,則將先秦儒家經典從古文中劃出,另外歸入經文類,而其余散體文則為古文。方望溪《古文約選·序例》曰:“自魏晉以后,藻繪之文興,至唐韓愈起八代之衰,然后學者以先秦盛漢辨理論事、質而不蕪者為古文,蓋六經及孔子、孟子之書之支流余肆也?!盵1]303于是,經文成為古文的根源,古文成為經文之支流。
在桐城派的選本中,姚惜抱撰《古文辭類纂》,其選文體例“不錄子家,不載史傳,春秋內外傳之奏議不錄,經文亦不錄?!渌x錄之文,自戰(zhàn)國兩漢以迄清代,其詳略各有不同:于先秦西漢頗詳,東漢三國至晉宋則遞減,晉宋而下則尤略;于唐宋則尤詳,于明獨取歸震川,于清則取方望溪、劉海峰二家?!盵2]其以為《六經》《論語》《孟子》是古文根源,不當與古文并列,故不錄經文以示尊經。而史類義法精密,為古文正宗,但體制宏偉,不易割裂片段,故不錄。而諸子之學,與儒家之道不同,不能用衍生于儒家之道的文章之法來規(guī)范,故亦不錄。
此后,曾滌生撰《經史百家雜鈔》,則對姚惜抱之說有所開拓,其曰:“近世一二知文之士,纂錄古文,不復上及六經,以云尊經也。然溯古文所以立名之始,乃由屏棄六朝駢儷之文,而返之于三代兩漢,今舍經而降以相求,是猶言孝敬其父祖,而忘其高曾;言忠者,曰我家臣耳,焉敢知國,將可乎哉?余鈔纂此編,每類必以六經冠其端,涓涓之水,以海為歸,無所于讓也?!盵3]曾滌生之文選,將姚惜抱不錄之儒家經典、史家之文以及諸子百家之文皆有錄入。錄入儒家經典,以示尊經,史家之文亦可為后世作文所取法,而諸子百家則亦有采擷得益之處。故姚氏精粹,而曾氏博大,雖然兩家取舍似有不同,但其文章義法則一脈相承。
文與道的關系歷來是中國古代文論的重要主題。桐城姚姬傳倡導“文道合一”之論,其言:“夫道有是非,而技有美惡。詩文皆技也,技之精者必近道,故詩文美者命意必善。文字者,猶人之言語也;有氣以充之,則觀其文也,雖百世而后,如立其人而與言于此,無氣則積字焉而已。意與氣相御而為辭,然后有聲音節(jié)奏高下抗墜之度,反復進退之態(tài)、采色之華。故聲色之美,因乎意與氣而時變者也,是安得有定法哉!”[4]在姚氏的文道論中,蘊含了文氣以體道的思路。若將重點聚焦在文氣上,則有陰陽剛柔之說,其言:“文章之原本乎天地,天地之道,陰陽剛柔而已。茍有得乎陰陽剛柔之精,皆可以為文章之美。陰陽剛柔并行而不容偏廢,有其一端而絕亡其一,剛者至于僨強而拂戾,柔者至于頹廢而闇幽,則必無與文者矣?!盵5]道體現(xiàn)在氣的變化中。氣的變化,在天為陰陽,在地為剛柔,在人為仁義。文章發(fā)乎人之性情,秉持天地之氣,故亦可用天地之氣的陰陽剛柔來稱呼。
曾滌生繼承了姚氏的理論,其言:“吾嘗取姚鼐姬傳先生之說,文章之道,分陽剛之美,陰柔之美。大抵陽剛者,氣勢浩瀚,陰柔者,韻味深美。浩瀚者,噴薄而出之,深美者,吞吐而出之?!盵6]在其所著《古文四象》中,則將文章分為太陰、少陰、太陽、少陽四類,并命之為太陰識度,少陰情韻,少陽趣味,太陽氣勢。通過此四類來把握文章的風格,從而體會作者作文之境界。
唐蔚芝的文章理論受到曾滌生很大的影響,其言:“文治少年讀曾文正公書,未嘗不匑匑翼翼,想見其為人?!盵7]此外,唐蔚芝曾經受到曾氏門下高足吳摯甫的文章教導。這些學習經歷為唐蔚芝創(chuàng)造系統(tǒng)的唐調吟誦理論打下了基礎。這種創(chuàng)造性的繼承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其一,唐蔚芝創(chuàng)造性地繼承了桐城派一系經、古文別異的理論,并重新完善其文體分類,從而依此文體分類而創(chuàng)造不同的吟誦的腔格特征。其二,唐蔚芝創(chuàng)造性地繼承了桐城派一系文章陰陽剛柔的理論,發(fā)明了讀文“十六字訣”,并對吟誦的高低緩急確立了指導作用。以下就分別對此兩方面作出分析。
唐蔚芝所編《國文陰陽剛柔大義》一書,其上編收錄《周易》《尚書》《詩經》《禮記》《論語》《孟子》;中編收錄《戰(zhàn)國策》《莊子》;下編收錄賈生(賈誼)、董生(董仲舒)、司馬長卿(司馬相如)、賈君房(賈捐之)、司馬子長(司馬遷)、楊子云(楊雄)、劉子政(劉向)、班孟堅(班固)、韓退之(韓愈)、歐陽永叔(歐陽修)的文章。觀其體例,上編為儒家經典,中編為子類文章,下編為兩漢與唐宋文。其在序言中說:“后之君子得吾言而深思之,由下編以遡中編,而至上編,則自有津梁之可逮?!盵8]1228
由此可見,唐蔚芝吸收了曾滌生兼取子類、史類的做法;也吸收了姚惜抱一脈相承的作文體道的工夫路徑。如此,則推高儒家經典的地位,將儒家經典作為一切文章的本源。需要說明的是,在桐城派的敘述中,《六經》《論語》《孟子》皆于孔、孟有直接關系,屬于經。但春秋三傳則為孔門后人對《春秋》經的注解,與孔、孟沒有直接關系,故方望溪言:“蓋古文所從來遠矣,《六經》、《語》、《孟》其根源也,得其支流而義法最精者,莫如《左傳》、《史記》?!盵1]303在方氏的理解中,《左傳》《史記》都算是獲得經文義法最精的古文,但不算經文。但從唐蔚芝現(xiàn)存吟誦錄音來看,《左傳·呂相絕秦》《詩經》五首之吟誦風格類似,且與其余文章(包含《史記·屈原列傳》)的吟誦風格迥異,而唐門弟子陳以鴻、蕭善薌以上古讀經調稱之。由此可知,唐蔚芝將《左傳》列為經文,《史記》列為古文。我們甚至可以進一步推測,儒家十三經皆屬經文,需要以讀經調來吟誦之。*因此之故,《孝經》屬于十三經,應該用讀經調來吟誦。網絡盛傳的北京大學生吟誦團李文文吟誦的《孝經》開宗明義第一章,其以唐調讀文調來吟誦是錯誤的。
唐調吟誦腔格具有三類特征,其一,尊儒經以明本源;其二,別文體以異吟調;其三,化吟調以示流變。
1.尊儒經以明本源
唐調吟誦需要嚴格區(qū)分經文與經文之外的其他詩文。經文是指儒家的十三經,需要專門用讀經調來吟誦。
觀現(xiàn)存的唐蔚芝《左傳·呂相絕秦》與《詩經》五首的錄音,則都是讀經調的風格?!对娊洝肥琼嵨?,以四句為正格:
《左傳·呂相絕秦》是散文,字句長短不一,但其所具四種基本腔格,則與《詩經》腔格一致:
其三,11 332 11此與詩經吟誦調223 1 1類似,屬于高腔。
吟誦時,每一句群,由低腔起,逐漸高昂,中間可以上下往復,最后以尾腔結束。
江南讀書調無論經文、古文以及各類文體,皆套用一個調子來吟誦。唐蔚芝獨將此江南讀書調發(fā)展為唐調讀經調,則專門用來吟誦儒家十三經。
2.別文體以異吟調
唐調讀經調之外,遂有詩與文兩條線索。從詩這條線索來看,以《詩經》的讀經調為發(fā)端,依次演變?yōu)轵}體的吟調,古風的吟調,詞牌的吟調,曲牌的吟唱(曲牌已有曲譜,故依照曲譜吟唱,非為吟誦)。從文這條線索來看,以《左傳·呂相絕秦》的讀經調為發(fā)端,而演變?yōu)橐髡b古文的讀文調*此處順便討論一下《前赤壁賦》的吟誦風格問題。在現(xiàn)有的唐調傳世錄音中,唯有《左傳·呂相絕秦》與《詩經》五首是讀經調吟誦的。但是,唐門弟子范敬宜和蕭善薌在讀蘇東坡《前赤壁賦》時,也是用類似讀經調吟誦的。如何解釋這類矛盾?有一種觀點認為,六朝駢體文去古未遠,讀駢文用近似讀經調來吟誦。《前赤壁賦》是散賦,可以歸入駢賦類,故用近似讀經調來吟誦。但是,我認為這種觀點不能成立。理由一,不符合桐城派的文體理論。桐城派文論是唐調的基礎,其理論認為古文是經文是正脈,經文是古文的根源,而駢文是經文在兩漢以后的歧出旁支,駢文的地位遠遠不如古文。既然駢文與經文的聯(lián)系遠遠不如古文與經文的聯(lián)系來得密切,為何離經文遠的反而用讀經調,離經文近的反而不用讀經調,豈不怪哉?理由二,不符合唐調的錄音事實。如果上述理由成立的話,唐調錄音中有唐代李華的《吊古戰(zhàn)場文》,文體上近似駢賦。如果駢體文都用近似讀經調來吟誦,那么《吊古戰(zhàn)場文》應該也用近似讀經調來吟誦才對,而事實上卻用讀文調來吟誦。所以,我認為,駢體文仍舊屬于讀文調吟誦的文體范疇。那么,如何理解范敬宜和蕭善薌用類似讀經調來吟誦《前赤壁賦》呢?我的解釋如下:無錫國專的吟誦調有兩個系統(tǒng)。一個是江南讀書調的系統(tǒng),一個是唐調系統(tǒng)。江南讀書調不分讀經調、讀文調,一律以653結尾的調子來吟誦各類文體。而唐調則為了尊經,則將原來江南讀書調改造為專門吟誦儒家十三經的讀經調,其余的古文則皆用以21615結尾的讀文調來吟誦。也就是說,江南讀書調與唐調讀經調其實是一個調子,皆以653結尾。范敬宜與蕭善薌的《前赤壁賦》的吟誦是江南讀書調的傳承,聽上去似乎是用唐調讀經調吟誦《前赤壁賦》,其實此篇吟誦不屬于唐調系統(tǒng)的傳承。。
(1)騷體的吟誦腔格
唐調騷體吟誦調的正格是四句:
第三句聲音上拋,22 22 231,屬于高腔。
(2)古風的吟誦腔格
唐調七言古風吟誦調的正格是兩個“四句”,第一個“四句”,韻為仄聲韻或在首句的情況:
第三句是,112 332 112 1,屬于高腔。
第二個“四句”,韻為平聲韻的情況:
第一句是35 53 112 3,或者 53 35 332 1,前者有曲折跌宕之感,后者有一瀉千里之感,可應文意靈活運用。這與第一個“四句”首句相比,音高拔高,更富有變化,屬于高腔。
(3)牌的吟誦腔格
詞牌又稱長短句,沒有四句的規(guī)律出現(xiàn)。故詞牌的吟誦,沒有規(guī)整的腔格。大體上,有一個低腔,一個高腔。
(4)曲牌的吟唱腔格
曲牌若無曲譜,則可以依照詞牌的規(guī)律進行套吟;若有曲譜,則可以依照曲譜進行吟唱。
(5)古文的吟誦腔格
讀文調有以下四種基本腔格:
其二,22 22 或者 22 32,屬于高腔。
讀文調包含高腔、低腔、尾腔三種程式結構。但這三種程式都可以靈活運動,高腔可以變化,低腔也可以變化,尾腔也可以完全展開,也可以不完全展開,可以一字一音,也可以一字多音,也可以多字一音。其中,各腔之間的銜接上,又頗為靈活。前一腔結束,可為一頓。一頓之后,則可以千變萬化,皆由文章的具體涵義而定,沒有定式。
3.化吟調以示流變
唐調不但因著不同文體有不同的吟調,而且其不同的吟調之間還具有逐層演化的關系。從詩這條線索來看,騷體、古風、詞牌的吟誦腔格皆從詩經的吟誦腔格中演化而來;從文這條線索來看,古文的吟誦腔格則從經文的吟誦腔格中演化而來。
(1)騷體吟誦腔格的演化
第三句是22 22 231,是由詩經吟誦調 223 1 1化過來的。
(2)古風吟誦腔格的演化
唐調七言古風吟誦調的正格是兩個“四句”。在第一個“四句”中:
第三句是112 332 112 1,從騷體詩吟誦調22 22 231化用而來。
在第二個“四句”中:
第一句是35 53 112 3,或者 53 35 332 1,從騷體詩吟誦調22 22 231化用而來,只是變化較大,輕易看不出來。
(3)詞牌吟誦腔格的演化
(4)曲牌吟唱腔格的演化
曲牌若無曲譜,則可以依照詞牌的規(guī)律進行套吟,故其演化特征如詞牌;若有曲譜,則依照曲譜進行吟唱,則無所謂演化特征。
(5)古文吟誦腔格的演化
其二,22 22 或者 22 32,此為讀經調11 332 11 所化出。
吟誦的聲腔根本上有兩個來源,一個是字,一個是情。字是字聲,即漢字四聲陰陽;情是情感,從吟誦者對文義的理解中得來。從字聲上看,吟調需要遵守字聲的調值,這是一條較為客觀的規(guī)則;從情感上看,吟調可以根據吟誦者的理解而自由變化,這是一條較為主觀的規(guī)則。但是,這種主觀也不是完全隨意的,需要符合人的普遍的情感表達方式。因此,在長期的吟誦實踐歷程中,表達情感的聲腔會逐漸程式化而成為某種特有的吟調。這些吟調不但能夠表達相應的情感,而且旋律也更加優(yōu)美。于是,主觀的情感表達反而轉變成客觀的吟調。依照吟調來吟誦所謂套調,依照字聲來吟誦所謂歌字,套調是客觀性的,歌字也是客觀性的,當兩種客觀性不一致時,就產生了套調與歌字的矛盾。這個矛盾在各派吟誦里都或多或少存在,但是只有唐調吟誦可以較好地解決這個矛盾。以下,分別從四象理論與排腔原則兩個方面進行闡釋。
四象理論的源頭是《易傳》“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9]141,又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9]169,姚惜抱與曾滌生以之來論文章之氣韻。蓋文章出于人心,通于人性,人性即天理。故天地之陰陽剛柔即可為文章之陰陽剛柔。唐蔚芝繼承了姚、曾二人的學說,其言:“國文陰陽剛柔之說,創(chuàng)于姚姫傳先生?!^其說而大昌之者為曾滌生先生。曾先生選《古文四象》,分太陽、太陰、少陽、少陰四種。以氣勢屬太陽,識度屬太陰,趣味屬少陽,情韻屬少陰。”[8]1224-1225
唐蔚芝在前人的基礎上發(fā)展了四象理論,認為四象理論不僅僅是論述文章的氣韻,更是開啟讀文悟道的工夫論門徑。其主要貢獻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其一,解釋了文道相聯(lián)的辯證關系;其二,闡明了由聲返道的工夫路徑。
1.文道相聯(lián)的辯證關系
唐蔚芝評述圣人之性與其應物之跡,其曰:“古之圣人陰陽剛柔悉合乎中,故其慶賞刑罰,各得其正;后世儒家能養(yǎng)之于喜怒哀樂未發(fā)之前,故其陰陽剛柔足以順萬事而無情,斯皆不必言文而實無在非文。顧藝林之士,識有淺深,則不得不就跡象以求之?!盵8]1228
圣人之性情,其未發(fā)能夠得乎中,其已發(fā)能夠致乎和。圣人的心境與其所處的場境是相應的,陰陽剛柔都能由著不同的心境和場境而呈現(xiàn)出相應的面貌。“匹夫閧于道而壯士為之沖冠,嫠婦泣于舟而文士為之怨訴,故隨時、隨地、隨象、隨景,而陰陽剛柔分焉。因性、因情、因感、因遇,而陰陽剛柔又分焉?!盵8]1228這些相應的心境和場境只是一種跡象。這些跡象或者偏于陽剛,或者偏于陰柔,但是都是因著萬物本身之不齊而相應其不齊產生的變化。對于圣人而言,他雖然順遂萬物而表現(xiàn)出偏陰偏陽的跡象,但僅僅是順著萬物之差異性而表現(xiàn)出差異性,其心性之中則不會被跡象所牽引,不會有情執(zhí)之滯。在圣人這樣的狀態(tài)中,他若將此狀態(tài)用文字記載下來,就是杰出的文章;他若不寫文章,則寫文章背后的精神也已經被他掌握了,故曰“不必言文而實無在非文”。
但是,對于后來學人言,則難以有圣人的境界,他們?yōu)榱诉_到圣人“陰陽剛柔足以順萬事而無情”的狀態(tài),則需要從跡象上探求。但是,這種探求不能一味地模仿圣人的跡象,如果一味地模仿,就變成“執(zhí)萬事而有情”。故學人需要明白圣人作文之跡象是因著其一心之自然變化而來,故后學者也要從跡象返求本源之心。
學人倘若“執(zhí)萬事而有情”,則會不得其正,于是正好通過吟誦文章的偏執(zhí)來覺察內中的問題,從而方便對癥下藥?!耙蚝跞诵模悦跆旎[;因乎情性,以達乎聲音。因乎聲之激烈也,而矯其氣質之剛;因乎聲之怠緩也,而矯其氣質之柔。由是品行文章,交修并進,始條理者所以成智,終條理者所以成圣,即以為淑人心、端風俗之具可矣?!盵10]352-352人心與天籟相通,人心之根本即是性,性發(fā)而為情,情表現(xiàn)為聲音。人心若不得其正,則聲音會有偏執(zhí),或激烈、或怠緩。學人就要從情執(zhí)之激烈看出自身稟賦中剛性太多而作出糾偏,從情執(zhí)之怠緩看出自身稟賦中柔性太多而作出糾偏。這種,通過聲音來糾偏,變換自己的氣質,從而得其中正。
學人要真正能夠“順萬事而無情”,則必然求之內心之本然狀態(tài)。唐蔚芝言:“然惟其有陰陽剛柔之質,原于一心,故讀古人之文,亦辨其為陰陽剛柔,而其自為文,亦必有陰陽剛柔之可分,斯皆發(fā)于一心之自然,固不必以高下論也。”[8]1228如若真能返諸一心,化順萬物,則因其陽剛之境況而成陽剛之文,因其陰柔之境況而成陰柔之文,則陰柔之文與陽剛之文各得其是,無所謂偏執(zhí),亦無所謂高下之分。
2.由聲返道的工夫路徑
道落實在人上,為人之性理,人之性理藉由心靈而發(fā)動為情氣,情氣載于文字為文章,動乎口耳為聲音。道是理,文字與聲音是氣。文道合一,就是用文章體現(xiàn)天道,在哲學上說,就是氣的運動要呈現(xiàn)出理。同樣,也可以用聲音體現(xiàn)天道,也是氣的運動呈現(xiàn)出理。但是,氣與文字、音節(jié)還有差異。劉海峰言:“神氣者,文之最精處也;音節(jié)者,文之稍粗處也;字句者,文之最粗處也。然論文而至于字句,則文之能事盡矣。蓋音節(jié)者,神氣之跡也;字句者,音節(jié)之矩也。神氣不可見,于音節(jié)見之;音節(jié)無可準,以字句準之?!盵11]氣有神韻而不可見不可聞,音節(jié)可聞而不可見,文字可見而不可聞。吟誦之道,即由文字聲音而調適上遂至神氣,再由神氣而返諸性理天道。此理論為因聲求氣(包含了因氣求道)。
唐蔚芝發(fā)揮了因聲求氣的理論,其論讀文有十六字訣,但表述前后有別。在《讀文法(國學叢刊講稿)》(1935年)中為“神中有情,情中有神,神喻于氣,氣行于神”[12]266,在《唐蔚芝先生讀文灌音唱片說明書》(1948年)中為“氣生于情,情宣于氣,氣合于神,神傳于情”[12]269。在兩種表述中,唐蔚芝都論述了神、情、氣三者的關系。神是性理神妙不測之意,在吟誦上指人的精神;情是心之已發(fā)的具體狀態(tài),在吟誦上指人的情感;氣是承載一切的原材質,在吟誦上指人的氣息。
在第一種表述中,“神中有情,情中有神”闡明了“神-情”的關聯(lián),即精神與情感的互蘊關系?!吧裼饔跉?,氣行于神”闡明了“神-氣”的關聯(lián),即精神操縱氣息,并在氣息中表現(xiàn)自身。第一種表述的缺點是,沒有闡明“情-氣”的關聯(lián),這種不足在第二種表述中得以彌補。
在第二種表述中,“氣生于情”指氣息被情感所帶動,“情宣于氣”指情感在氣息上宣揚出來。這兩句闡明了“情-氣”的關聯(lián)?!皻夂嫌谏瘛敝笟庀⒁暇竦闹敢?,“神傳于情”指精神通過情感傳達出來。在此表述中,神最為根本,統(tǒng)攝情與氣。神去推動情的發(fā)展,而氣不斷為神的推動提供保障。情的發(fā)展表現(xiàn)于氣上,氣被情帶動而運作。第二種表述闡明神、情、氣三者兩兩之間的辯證關系,比第一種表述更為精確。
成功的吟誦應該做好精神的指引、情感的發(fā)動、氣息的充備等工作,并協(xié)調好精神、情感、氣息三者之間的關系。由吟誦者自己的情感與氣息去體會文章作者情感與氣息的互動,從而進一步體會文章作者的精神,以及其“順萬物而無情”的高妙境界。
唐調吟誦的排腔原則是字聲安排與四象理論相配,既能體現(xiàn)陰陽剛柔的變化,又能體現(xiàn)出字聲的平上去入,使聽者聽其聲能夠知其義,通其情。故唐調吟誦是依字行腔與以情帶腔的結合。
1.四象理論與以情帶腔
《唐蔚芝先生讀文灌音片說明書》論讀文法曰:“大抵氣勢之文,急讀極急讀,而其音高;識度文,緩讀極緩讀,而其音低;趣味、情韻文,平讀,而其音平。然情韻文亦有愈唱愈高者,未可拘泥。”這段話將氣的四象與聲音的高低疾緩配合起來。四象理論包含了對情感最為抽象的概括,故四象理論也可以看作是以情帶腔的指導原則。
氣勢之文是太陽文,音高而急。識度之文是太陰文,音低而緩。趣味之文是少陽文,情韻之文是少陰文。唐蔚芝雖說是平讀,但若細推其意,則少陽文較之少陰文來得高而急,但高而急不若太陽文;少陰文較之少陽文來得低而緩,但低而緩不若太陰文。四象只是對每篇文章大致的分類,每篇文章的段落中又有偏陽偏陰的,則低中有高,緩中有急,或者高中有低,急中有緩。
2.四聲陰陽與依字行腔
在漢語普通話里,只有陰平、陽平、上、去四個聲調。為了使吟誦更具有韻味,我建議在吟誦入聲字時,不要依照普通話里入派三聲,而是仍舊保留入聲的短促聲。如果我們將平時普通話說話的音域劃為五個等分,那么四個聲調的調值走向大致如下:
陰平55;陽平35;上聲214;去聲51
如果增加入聲的話,則陰入5;陽入3
上述是單個字的調值,如果兩個字聯(lián)接成一個詞,則前后字的調值會有變化,所謂變調。這種變調在南方方言中比較復雜,但在普通話里則相對簡單。主要需要注意的是兩個上聲相連,第一個上聲的調值會變成35,第二個上聲的調值仍舊不變?yōu)?14,比如“酒鬼”、“走狗”、“擋板”等。
但吟誦畢竟不是念字,不需要將每個字的調值都吟完整(如果將每個字的字聲吟誦完整,反而單調刻板,聲腔被限制在字聲之中,不具有藝術性),而是要將每個字的主干字音抓出即可。如果單獨就一個字抓主干音,則這個字會顯得模糊,很容易與其他的字混淆。抓主干音主要在兩個字的相互關系上來體現(xiàn)。以下,就依照排序逐個考察。
(1)陰平為首的字組
陰平+陰平:兩個同樣高的音,或者前高后低,此高低屬于平直語調的正常下滑
陰平+陽平:前高后低
陰平+上聲:前高后低
陰平+去聲:前高后低
(2)陽平為首的字組
陽平+陰平:前低后高
陽平+陽平:前后均高,或者前低后高
陽平+上聲:前后均低
陽平+去聲:前后均低,或者前高后低
(3)上聲為首的字組
上聲+陰平:前低后高
上聲+陽平:前低后高
上聲+上聲:需要變調,前高后低
上聲+去聲:前低后高
(4)去聲為首的字組
去聲+陰平:前后均高,前字加下滑腔
去聲+陽平:前高后低
去聲+上聲:前高后低
去聲+去聲:前高后低
如果要吟出入聲字,則陰入仿照陰平但需出口即斷,或出口即斷、斷后再續(xù);陽入仿照陽平但需出口即斷,或出口即斷、斷后再續(xù)。此斷處,可以空出半個字的音長,或者用休止來填補,或者用前字字音延長來填補,或者用后字字音向前緊湊來填補。
上述方法是抓取主干音。吟誦者還需要在抓取主干音的基礎上進行潤腔,比如加上滑音、下滑音,拖長韻母的音長以增加余韻等。
在唐調吟誦中,需要綜合考慮字音的調值和唐調特有旋律。我們可以獲得以下對應的腔格程式表。
腔格程式表
如此,句末字的字聲與唐調腔格皆可對應,唯有句末倒數第二字、第三字可能套在尾腔上會有倒字,這是需要加滑音來作準字聲。當然,如果實在有少數倒字,在不影響文意的前提下,也是可以允許的。
從上述的分析來看,唐調的四象理論,往上說可以相接天地清明之氣,與道體相一貫;往下說則是人相應于某種場境情感的表達。在往下說的層面上,則是對人的基礎情感的四個方面的概括??梢哉f,四象理論是唐調吟誦程式之所以成立的基礎。在此基礎上,高、低腔及其輕重緩急的確立才有其情感性與本體性的意義。此外,唐調在高、低腔的內部,又可以依照字聲來進行吟誦,故雖然套調,仍舊可以依字行腔來歌字。于是,字與情在吟誦中就可以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
綜上所述,唐調吟誦繼承了桐城派的文章源出六經的理論而將之用在吟誦上,推尊讀經調,其他文體皆從讀經調中化用而生。唐調吟誦繼承了桐城派的文章陰陽剛柔的理論而將之用在吟誦上,創(chuàng)造了高、低腔來演繹高低急緩的文章氣韻,同時分別在高腔、低腔、尾腔中依字行腔來定準字聲。唐調吟誦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具有獨立完整的理論系統(tǒng),兼?zhèn)淞艘雷中星缓吞渍{行腔的兩方優(yōu)點,是儒家詩教、樂教的現(xiàn)代發(fā)展。
[1]方望溪.方望溪全集[M].北京:中國書店,1991.
[2]尤信雄.桐城文派學述[M].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102.
[3]曾國藩.《經史百家雜鈔》題語[M]//曾國藩全集:第十四卷.長沙:岳麓書社,2011: 225.
[4]姚鼐.答翁學士書[M]//惜抱軒詩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第84頁.
[5]姚鼐.海愚詩鈔序[M]//惜抱軒詩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48.
[6]曾國藩.求缺齋日記[M]//曾國藩全集:第十七卷.長沙:岳麓書社,2011:24.
[7]唐文治.曾文正公日記序[M]//茹經堂文集:一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74:318.
[8]唐文治.國文陰陽剛柔大義緒言[M]//茹經堂文集:三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74.
[9]朱熹.周易本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10]唐文治.讀文法箋注序[M]//茹經堂文集:一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74:352-353.
[11]劉大櫆.論文偶記[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6.
[12]轉引自朱立俠.唐調吟誦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