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全聰
宜賓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四川 宜賓 644000
近年來,我國腫瘤發(fā)病率升高,婦科腫瘤是其中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1]。多采取手術治療配合術后化療,因患者本身對癌癥不了解,內(nèi)心會產(chǎn)生焦慮、抑郁心理狀態(tài),不利于術后治療,亦影響生活質(zhì)量。臨床常采用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來解決此問題[2]。筆者近年來對婦科腫瘤術后化療的74例患者予以健康教育結(jié)合放松訓練護理,取得較好的效果,現(xiàn)將結(jié)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將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宜賓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就診的148例婦科腫瘤術后患者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74例,年齡29~59歲,平均(41.3±2.7)歲。觀察組74例,年齡28~58歲,平均(42.6±2.8)歲。2組患者年齡、術后時間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納入:1)婦科腫瘤診斷明確者;2)手術治療后患者;3)身體狀況好,預計生存期達半年以上者;4)化療次數(shù)>3次者;5)有溝通能力者。
1.3 排除標準 排除:1)不符合上述納入標準者;2)接受過類似護理者;3)臨床資料不完整者。
1.4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二級護理。觀察組入院后即刻給予健康教育指導宣教:護理中積極調(diào)動患者家屬共同參與,??谱o士應加強與患者家屬的溝通和了解,了解家屬對婦科腫瘤患者疼痛的認識,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讓家屬共同參與到協(xié)同護理中來,叮囑患者家屬及時向護士上報患者疼痛狀況,密切關注患者心理變化,有無新的疼痛、止痛藥有無副作用等,并上報給主管醫(yī)師,由主管醫(yī)師評估患者病情,并采取相應的調(diào)整措施[4]。加強對患者的飲食指導,婦科腫瘤患者進食較少,排便量也會相應減少。責任護士應加強對患者排便情況的觀察,為患者制定健康的飲食
套餐,并給予相應的腹部按摩,對存在便秘的患者,適當給予通便藥物,飲食上以清淡、有助于消化的藥物為主,減少患者胃腸道不良反應[5-6]。婦科腫瘤患者長期臥床,有的患者因為害怕疼痛而不敢翻身,護士應該教給患者翻身方法,使其學會在疼痛緩解的時候,自行翻身[7-8]。同時,護理人員通過與患者積極的交流,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的心理變化并給與及時的溝通及教育,增加患者的治療信心,促使患者盡早回歸社會[9-10]。
1.5 觀察指標
1.5.1 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評分(SA S)[3]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53分無抑郁;53~62分輕度抑郁;63~72分中度抑郁;>72分重度抑郁。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50分無焦慮;50~59分輕度焦慮;60~69分中度焦慮;>70分重度焦慮。
1.5.2 生活質(zhì)量 采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活質(zhì)量簡表(WHOQOL-BREF)于入院第1天及出院2個月后,從生理、心理、社會及環(huán)境等4個維度測評患者生活質(zhì)量,每個維度總分100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生活質(zhì)量越好。
1.5.3 護理滿意度 護理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經(jīng)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SA S、SDS評分 SAS、SDS評分干預前后2組組內(nèi)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WHOQOL-BREF量表評分 生理、心理、社會、環(huán)境等各維度評分干預前后2組組內(nèi)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2.3 護理滿意度 總滿意率觀察組高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2組干預前后SA S、SD S評分比較(s) 分
表1 2組干預前后SA S、SD S評分比較(s) 分
組別 例數(shù) SAS SDS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74 60.69±4.47 46.13±4.07 64.75±3.97 44.89±3.41對照組 74 61.02±4.39 54.31±3.27 64.26±3.84 54.98±3.88
表2 2組干預前后W H O Q O L-BREF量表評分比較(s) 分
表2 2組干預前后W H O Q O L-BREF量表評分比較(s) 分
組別 例數(shù) 生理 心理 社會 環(huán)境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74 44.29±4.35 85.46±5.64 55.54±5.13 88.46±6.51 60.69±4.47 96.13±4.07 46.75±4.97 74.09±5.71對照組 74 43.98±4.21 67.18±5.27 56.01±4.87 75.48±5.62 60.58±4.39 80.31±3.27 47.26±4.84 58.98±4.88
表3 2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對于婦科腫瘤患者而言,因患者對此病的了解不足,認為此病是不可治愈的,極易產(chǎn)生焦慮、抑郁心理,對治療不利,降低了生存質(zhì)量[11]。采用健康教育護理可使患者對疾病的認識更深入,對預后更了解,以消除不利于術后治療的心理問題。而放松訓練可鍛煉患者術后身體肌肉力量,提高身體抵抗力。將健康教育與放松訓練相結(jié)合,可取得最佳療效[12]。
從本研究中可明顯看出,干預前2組SAS、SD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干預后觀察組SAS、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干預前2組生活質(zhì)量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干預后2組生活質(zhì)量均有所改善,其中觀察組改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婦科腫瘤術后行化療患者,其內(nèi)心往往處于焦慮、抑郁狀態(tài),影響其生存質(zhì)量,采用健康教育與放松訓練相結(jié)合的護理干預模式,可有效減輕其心理負面狀態(tài),提高患者生存質(zhì)量,效果理想,值得在臨床上普及、推廣、使用。
由于本文研究樣本量少,僅為本地區(qū)、本院收治的婦科腫瘤術后化療患者,因此在樣本的選擇上,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希望臨床應用此資料為研究藍本,擴大研究區(qū)域并增加研究樣本,以明確健康教育結(jié)合放松訓練對婦科腫瘤術后化療患者的心理狀況及生存質(zhì)量的影響。
[1]郝建萍.護理干預對婦科腫瘤術后化療患者生存質(zhì)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15):48-49.
[2]蟻淳.護理干預對婦科腫瘤術后化療患者生存質(zhì)量影響的護理探究[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2,9(1):65-66.
[3]高梅華,唐玲,李文洲,等.觀察護理干預對婦科腫瘤術后化療患者生存質(zhì)量的影響[J].醫(yī)藥前沿,2014,36(10):318-319.
[4]陳繼珍,楊翠萍,王立,等.全科護理干預對婦科腫瘤術后化療患者的影響分析[J].醫(yī)藥前沿,2014,36(14):116-117.
[5]陳曉,孔靜,柯陽芳,等.全科護理干預對婦科腫瘤術后化療患者的影響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4,35(23):3553-3554.
[6]蘇晗.護理干預對婦科腫瘤術后化療患者生存質(zhì)量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0,17(11):91-94.
[7]梁霄,姚晶,趙曉娟,等.護理干預對婦科腫瘤術后化療患者生存質(zhì)量的影響[J].保健文匯,2016,44(8):39-41.
[8]徐從蕊.綜合護理干預提高婦科腫瘤術后化療患者生存質(zhì)量的效果觀察[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3,19(11):1309-1312.
[9]王成瑤,王茂萍,舒琴,等.88例婦科腫瘤術后化療患者護理干預研究[J].中外醫(yī)療,2010,29(5):40-42.
[10]黃曉蓉.婦科腫瘤術后化療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與護理干預的相關性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1):131-132.
[11]何利琴.護理干預對婦科腫瘤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5):32-33.
[12]盛立峰,范高云.護理干預對婦科惡性腫瘤術后化療患者心理控制源傾向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0,48(6):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