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澤紀
(合肥市馬崗實驗小學 安徽合肥 230011)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更加高效化、人性化。學校的教學硬件條件、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都要快速提高,讓每一個孩子參與到學習中來,讓更多的家長參與到親子互動中來。本文依據抽樣調查法、問卷調查法、個別訪談法來研究翻轉課堂的現狀以及淺探解決方法。
翻轉課堂譯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教學內容、教學時間,將學習的主動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
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講座,聽播客,閱讀電子書,聽教師的微課,以及在網絡上與老師、別的同學討論,在課前完成大部分知識的學習。
教師在課前通過“智慧書包”對學生的課前學習情況進行檢測,確定本節(jié)課課堂的教學重難點,最終在課堂上以一個項目或者活動的形式進行教學,減少對基礎知識的講授,讓更多的學生積極地展示自我,注重學生的合作性學習、探究性學習。
翻轉課堂的特點為:增加了課堂知識的容量和展現形式的多樣化;授課時間、地點不再受傳統(tǒng)課堂的限制;提高了教學的效率;加強了對學生的個性化塑造。
所謂“學困生”,一般指在知識、能力、品格、體質等方面存在著偏離常規(guī)的現象,智力得不到正常開發(fā),不能達到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相對應年齡學生的基本要求,必須經過有針對性的教育的學生。這些學生往往思考不積極,注意力不集中,追求低級的機械記憶,不愿或不善于開動腦筋,常常回避那些較難的習題,思維惰性。在語言類學科的學習中,主要表現為聽、說、讀、寫、思考等方面能力不足。
王志勇在借鑒經驗描述法和理論分析法的基礎上,將學困生的成因分為智力型、非智力型、外因導致型。本文主要探討學困生成困中的非智力型(自身原因)和外因導致型(家庭原因、社會原因)。
學生自身的內在問題主要有:基礎差;不自信;接受知識慢;不想學;脾氣大;嬌氣;習慣差。
外因主要有:很多是留守兒童或單親家庭,跟爺爺奶奶等老人在家,學習環(huán)境較差;家長平時主要以工作為主,再加上自身的文化素質不高,沒有能力輔導孩子,對教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不理睬;還有些家長對社會發(fā)展認識不夠,認為孩子上學的目的僅為識幾個字,對孩子的要求比較低。
合肥市瑤海區(qū)位于合肥市主城區(qū)東部,東接肥東縣,西、南臨南淝河,北鄰新站區(qū),轄11個街道、1個鎮(zhèn)、1個開發(fā)區(qū),主管區(qū)域面積64.4平方千米?,幒^(qū)在整個安徽省,以區(qū)縣級單位作為調研對象應處于前列水平。
我們在瑤海區(qū)31所小學中,抽樣10所小學,在每個小學隨機抽取了五個班主任(老師年齡不低于35周歲,班主任本學科的教齡不低于10年)進行訪談,再結合連續(xù)五年瑤海區(qū)的統(tǒng)考成績、各項活動的參與程度、獲獎比例得出以下結論:瑤海區(qū)西城區(qū)的孩子整體成績好,學困生產生的主要成因有:家長工作比較忙;家長過于嬌慣,學生習慣差;家庭貧困。東城區(qū)的學生整體成績差一些,學困生產生的主要原因有:家庭貧困,不能提供很好的教育硬件的支持;家長的教育觀念落后;單親家庭不能很好地照顧、輔導孩子的學習。
隨后,我們隨機對東、西兩城區(qū)500位家長和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學歷家庭收入對孩子的期望值信息技術水平家庭硬件水平對翻轉課堂的態(tài)度家長
年級成績(分學科)信息技術參與度參與中的困難家庭硬件水平對翻轉課堂的態(tài)度學生
通過統(tǒng)計,東城區(qū)的250位家長里面有105位家長有高中及以上學歷,對翻轉課堂的參與程度較高,但是工作較忙,能力有限,對老師布置的任務不能及時完成,這些家庭的收入相對較高,基本上都有電子產品,如電腦、智能手機,孩子成績總體較好。85位家長有初中學歷,家里有智能手機、電腦,只會基本的操作,例如打游戲、看電影,對老師布置的作業(yè)積極支持,但是能力不夠難以輔導孩子。32名家長有初中以下學歷,家庭貧困,只有最低端的智能手機,對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只是知道,不能夠完成,對學校的翻轉課堂持抵觸情緒。28名家長不愿意配合調查。
西城區(qū)250位家長里面有155位家長有高中及以上學歷,對翻轉課堂的參與程度較高,但是工作較忙,能力有限,對老師布置的任務不能及時完成,這些家庭的收入相對較高,基本上都有電子產品,如電腦、智能手機,孩子成績總體較好。53位家長有初中學歷,家里有智能手機、電腦,會最基本的操作,例如打游戲、看電影,對老師布置的作業(yè)積極支持,但是能力不足,不能輔導學生完成。26名家長有初中以下學歷,家庭貧困,只有最低端的智能手機,對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只是知道,不能夠完成,對學校的翻轉課堂持抵觸情緒。16名家長不愿意配合調查。
翻轉課堂的教學對孩子和家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家長有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具備更好的計算機水平。如果家長不能夠陪伴,孩子本人要具備更好的學習自覺性和小組合作性。
如果這些條件達不到,課堂的教學效率會降低。因為課堂的教學內容更難,學生在不了解基礎內容的條件下,根本完成不了這些高難度的項目,從而產生更多的學困生。
因此,在翻轉課堂的運用上,首先,要依據本學區(qū)的實際情況,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其次,要弱化翻轉課堂中的技術含量,盡量讓技術模塊化,使用黑箱技術;第三,要有第二課堂對由此導致的學困生進行補缺補差;第四,要更好地做好家校溝通。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使用更加頻繁。它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好處,但是我們不能忽略它的弊端,要思索如何將其最優(yōu)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