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
摘 要:目的 分析仿真人模擬教學法在院前急救實訓課程的教學效果評價。方法 選取2017年3月~9月118名全科助理醫(yī)師的學生進行隨機分組,即對照組59名學生,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急救教學,實驗組59名學生采取仿真情景模擬教學法教學,觀察兩組學生的教學效果。結果 實驗組的學生在教學傷情急救與搶救時更具有優(yōu)勢,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給予學生進行仿真情景模擬教學科研提高學生的綜合急救能力,顯著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情景模擬;急救醫(yī)學;實踐教學;全科助理醫(yī)師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02.008
文章編號:1006-1959(2018)02-0018-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imitation reality simulation teaching method in the pre-hospital first aid training course. Methods From March to September in 2017,118 students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at is,59 students making up the control group who were taught first aid by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and 59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aught by simulated situational simulation teaching method.Results The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more advantages in the first aid and rescuing of teaching injurie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Simulation scene simulation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mprove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first aid,as well as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Scene simulation;First aid medicine;Practical teaching;General practice assistant physician
急救醫(yī)學是急診急救工作中重要組成部分,進行院前急救可以提高搶救成功率及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傷殘率[1]。將仿真人模擬教學在院前急救實訓課程進行應用,能夠真實將各種臨床急救情景進行再現[2]。通過考核與總結,比較仿真人模擬教學與傳統(tǒng)演示教學對學生院前急救過程、搶救急救的反應能力、學習效率的影響,為高校教學方法的改革提供借鑒[3]?,F將資料與結果進行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取隨機抽樣,選擇我院2017年3月~9月118名全科助理醫(yī)師作為考察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59名,男性23名,女性36名,年齡20~23歲,平均年齡(22.1±0.45)歲;實驗組59名,男性23名,女性36名,年齡20~23歲,平均年齡(22.4±0.43)歲。急救醫(yī)學課程培訓設立在實習4年級。所有的學生進行統(tǒng)一教材,同一老師進行教學,實訓學時都是8學時。兩組學生在已修課程的成績、年齡、性別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 傳統(tǒng)教學是以演示的方法為主,在課前需要老師備好實訓的用物,在進行演示前,需要明確所要實訓的目的,在演示中要明確告訴操作中的重要步驟以及注意事項,在演示課程結束后,對學生進行課后練習,老師要在旁指導,讓學生總結操作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對應解決。
1.2.2實驗組 建立臨床中情景狀況,進行教學的急救醫(yī)學老師,在假期間及工作中遇到的創(chuàng)傷、心跳驟停以及其他病例進行收集整合,在仿真人模擬課程中加入這些病例,并對這些病例進行推演,發(fā)現所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進行改善,制定合理的評分準則,可以進行量化考核。在教學前需要教會學生如何使用仿真人及注意事項,如在急救時把物品放好。在進行授課時,采用仿真模擬人把心跳驟停、創(chuàng)傷等病理進行模擬,讓學生在課前把所有的知識進行預習,通過角色扮演,在院前對急救流程把現場的傷情進行評估,要對傷員的疾病情況有基本的了解,對需要采取哪些搶救措施以及準備好急救物品,進行現場搶救。模擬的教學課堂主要有模擬環(huán)境與討論環(huán)節(jié),每個環(huán)節(jié)為40 min,在模擬教學時,要有3名老師參與,分別負責控制計算器,模擬患者角色與急救工作人員的溝通;模擬教學現場,負責協(xié)調模擬的進展;觀察指導教室的學生。學生分為兩組,一組參與到現場的模擬如醫(yī)生、家屬和護士,其余學生借助同步轉播設備,在教室對現場模擬進行觀察。在教學結束后,每組學生交院前急救病歷。
1.3觀察指標 按照教學目的對教學實踐過程和結果進行全面考核,主要內容為傷病情評估、傷病情判斷、配合搶救和綜合素質等[4]。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文采用SPSS22.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采取?字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當P<0.05時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endprint
2結果
兩組學生進行考核后的成績結果,實驗組的學生在教學傷情急救與搶救時更具有優(yōu)勢,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仿真人是真實模擬出病患各種不同病理狀態(tài)下的變化。老師可以按照臨床實際中或者教學需求主動編輯出所用的急診病例[5],可以把真實急救狀況再現臨床的場景。仿真人依照操作人的不同救治方法,展示出各種的生命體征[6]。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和仿真人直接進行溝通,會有情感體驗,能激發(fā)同學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7]。有部分學生沒有及時觀察到病情變化的情況,耽誤搶救造成患者死亡,會提高學生的警覺性,在進行討論時,根據自己的情況,找出自身所存在的問題,并對這些問題的進行有效的解決與總結。
本次研究中的兩組學生進行考核后,實驗組的學生在教學傷情急救與搶救時更具有優(yōu)勢,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把急救流程進行規(guī)范化,可以提高急救工作的效率。院前急救包括現場呼救與救護、轉運、途中監(jiān)測等。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只能提供技術操作上強化過程,因為急救狀況以及患者病情變化在課堂上無法體現,學生不能對整個急救護理流程有較為直觀了解。而仿真人模擬教學可以按照疾病發(fā)生發(fā)展過程進行編輯,對場景的時間進行規(guī)定,學生在整個現場也進行角色扮演,主要對現場患者的病情判斷、協(xié)調急救搶救,與院前急救工作接近。在工作結束后,可以回顧整個演練過程,可以發(fā)現工作的不足與失誤之處,對其進行糾正,可以提高學生救治意識。例如,在回放過程中,學生不斷反思,若所設情境處于工作環(huán)境之外,撥打120報警電話呼救。
模擬教學法不僅要對教師有嚴格的要求,如熟悉教材內容、扎實的專業(yè)理論知識與技能,而且要求教師具備豐富的臨床救治經驗。而且,對教師角色與教學模式有新的挑戰(zhàn)。模擬教學法中老師從講解演示者變?yōu)橹笇c觀察者,貫穿整個教學的過程,如教學前的資料、材料準備、角色扮演以及對教學后的工作進行總結。綜上所述,給予學生進行仿真情景模擬教學科研提高學生的綜合急救能力,顯著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陶秀萍.情景模擬教學法在急救技能公眾化培訓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災害救援醫(yī)學,2015, 3(6):336-338.
[2]許瑞,李芳,王艷波,等.急救情境模擬演練教學法在院前急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醫(yī)教育,2011,30(5):60-62.
[3]劉芳麗,靳永萍,王淑曼.高仿真情境模擬教學法在兒科護理學實訓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6,13(5):359-362.
[4]楊藝,李璐寰,叢小玲,等.基于能力培養(yǎng)為本位的急救護理實驗教學的實踐與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5,15(1):44-46.
[5]李秀蓮.仿真模擬教學法在基礎護理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19):2650-2651.
[6]劉寬浩,王藝卓.仿真醫(yī)院情景模擬教學法在手術室實訓教學中效果初探[J].海峽藥學, 2016,28(5):223-224.
[7]劉靜馨,陳煉紅,李小英.任務驅動式模擬教學法在基礎護理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6,34(19): 71-73.
收稿日期:2017-9-4;修回日期:2017-9-8
編輯/雷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