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永壽縣監(jiān)軍中學 王菁蓉
課堂教學除了新授課,還有復習課。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理論證明遺忘過程先快后慢,因此,要想讓學生掌握學過的知識,必須經常反復地進行復習。
一部分教師認為歷史復習就是讓學生死記硬背,不注重復習方法和應試能力的培養(yǎng)。還有些教師認為歷史課不是主課,在心理上不夠重視,也不去研究教法。作為歷史教師應當想方設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初中學生學習科目多,對歷史課不夠重視,課后很少能夠及時復習,所以必須提高課堂復習效率,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
傳統(tǒng)的復習課大多是教師對學生一味地灌輸和講授,或者學生一味地背誦和練習,這種情況存在很大不足,會使很多學生失去學習歷史課的信心,因此這種傳統(tǒng)的復習方法急需改進。
通過課標再現(xiàn),讓學生復習思考本單元的知識點,激活思維。根據(jù)教學需要導入,通過復習舊知識的方式起到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依據(jù)《課程標準》及相關要求確定復習目標,并結合知識點的分布讓學生分析理解復習目標,以便增強自主復習過程中的針對性。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本單元知識點,以問題或知識結構的形式將學生自主復習的內容呈現(xiàn)出來,并對自學時間、范圍、程度提出明確要求,引導學生自讀識記,并在課本上標記。
(1)小組提問。教師展示問題,學生分小組相互提問,強化知識點,組長檢查其他同學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巡視查看,幫助學生分析理解知識。
(2)合作探究。教師給出探究題目,學習小組組長組織指導其他同學分析討論合作探究題。
(3)教師點撥。教師對知識難點進行點撥講解,鼓勵學生用比較法、表格法、縱橫聯(lián)系法等多種方法歸納知識。
教師依據(jù)復習內容,設計相關的單選題和材料研讀題,用PPT展示問題,組織學生進行搶答,活躍課堂氣氛。對學生反饋的易錯內容進行精講,并總結答題技巧。
引導學生小結本單元知識點,進行強化記憶。布置課后作業(yè),繼續(xù)鞏固復習內容。師生共同參與,將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形成清晰的知識體系。再次回顧復習目標,強調復習重難點。
教師反思本節(jié)課優(yōu)缺點,如三維教學目標是否全面落實、重難點是否把握準確、語言是否規(guī)范簡練、板書設計是否合理、是否面向全體學生、是否注重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教學方式、手段是否多樣化等??偨Y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并寫出再教設計,在以后教學中揚長避短,精益求精,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成績。
總之,筆者認為這種初中歷史復習課教學模式優(yōu)于單一的背誦式歷史復習及習題練習式復習,復習方法靈活多樣,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復習效率。當然這種復習模式還會不斷吸收其他學科復習的優(yōu)點,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不斷改進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