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生丹
《盲校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下文簡稱《課程標準》)將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性質界定為“是在盲校3~6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為核心、促進學生社會性發(fā)展的綜合課程”。
綜合性主要指向課程目標的綜合、課程核心內容的綜合和教育教學等主題學習活動的綜合。品德與社會課程“旨在促進學生良好品德,促進學生的社會性發(fā)展,培養(yǎng)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共產黨的思想感情,增強法治意識,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這是課程的總目標,另外《課程標準》還從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能力三個方面提出了分目標: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從而整體地實現(xiàn)課程目標。
課程核心內容的綜合主要是“有機融合品德和規(guī)則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國情教育,地理和環(huán)境教育,生命與安全教育,民族團結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等”。強調“學生品德與社會性發(fā)展是在逐步擴大的生活領域中,通過與各種社會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實現(xiàn)”,[1]突破了傳統(tǒng)學習內容的線性構建方式,采用“一條主線,點面結合,綜合交叉,螺旋上升”的課程設計新思路。
教育教學等主題學習活動的綜合主要是“教學活動體現(xiàn)學生生活經驗、知識學習與社會參與的彼此滲透和相互促進,從多角度、多層面引導學生去理解、認識自我、他人和社會,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質”。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xiàn)的”,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活動方式多樣,如閱讀、討論、辯論、參觀、調查、訪問、游戲、角色扮演、模擬活動、兩難問題辨析,以及撰寫報告書、制作圖表等,每一種活動都有其適用的范圍和價值。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對象和教學條件加以選擇,最大程度地發(fā)揮每一種教學活動的效用”。教學中應采用豐富的、直觀的、靈活的、開放的學習形式,給學生大量動腦、動手、動口的機會,讓學生在體驗學習、探究學習和解決問題式學習等多種多樣的活動中促進個體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的發(fā)展。
課程基本理念明確“學生的生活及其社會化需求是課程的基礎。本課程注重學生生活的價值取向。學生的品德與社會性發(fā)展源于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課程必須貼近學生的生活,反映他們的需要,讓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fā),用自己的方式感受社會、探究社會,并以此為基礎,提升學生的生活”。德育必須融于日常學習生活中進行,“道德教育是一種生活,道德教育是為了生活,道德教育存在于學生的全部生活中,道德教育就是要引導學生從當下的現(xiàn)實生活逐步走向未來的可能生活”。[2]學生品德的培養(yǎng)所遵循的是一種生活的邏輯,而不是一種純學科的邏輯,品德與社會課程實現(xiàn)的就是品德與人的生活的內在聯(lián)系。[3]教育要回歸生活,就必須重視生活的價值,其中特別要關注學生正在進行中的現(xiàn)實生活。學生有他們自身與成人不同的生活需要和特點,教育必須從這種需要和特點出發(fā),關注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才能真正有效地實施適切的教育。
我們力求做到的是,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世界出發(fā),用自己的身心感悟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促進學生在快樂的、積極的、有意義的生活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生活。[4]
由于種種原因,盲校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一直不強,主要問題是“把道德、品德從人們的生活中剝離出來,割裂了德育與生活的聯(lián)系”。[5]德育內容也同盲校學生生活經驗缺乏足夠關聯(lián)。要使德育內容體現(xiàn)實效性,必須按照學生在不同教育階段和不同年級的道德發(fā)展水平加以組織和安排。
人的道德發(fā)展階段差異是同人的交往關系的變化、活動范圍的擴大和主導活動的更迭等密切相關的。[6]兒童時期是形成道德品質的關鍵期,隨著學生心理、生理進一步發(fā)展,交往活動范圍的不斷擴大,知識閱歷的積累,理想、信念、人生觀、世界觀等逐步成為思想品德的核心部分。學生的道德不是獨立于學生生活之外的,社會生活是道德的載體。如果把品德作為一門課程來教,容易削弱品德與學生生活的聯(lián)系,是把品德當作知識去學習而沒有當作人格去培養(yǎng)。[7]
德育強調知行統(tǒng)一,品德與社會課程注重“引導學生通過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社會環(huán)境、社會活動和社會關系的交互作用,加深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知和理解,并在此基礎上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基本的道德觀、價值觀和初步的道德判斷能力”。學生期是品德習慣形成與社會性發(fā)展的啟蒙階段,學生生活是課程的基礎。因此,課程從內容到形式都注重遵循小學生的年齡特征,貼近學生的生活,反映學生的生活需要,聯(lián)系學生生活經驗、生活事件,豐富學生的社會體驗。學生是“文化中的人”,是“關系中的人”,學生的品德與行為養(yǎng)成、社會性發(fā)展離不開他們所處的“文化遺產”和文化背景、社區(qū)或社會背景乃至國際背景,離不開他們生活中所處的各種“社會關系”。因此,要把學生置于中華優(yōu)秀文化遺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發(fā)展的現(xiàn)實之中,同時密切聯(lián)系我國國情,關注世界,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時刻考慮到學生生活中遇到的各種社會問題,引導他們了解社會、認識社會、參與社會生活,從而發(fā)展他們的社會認知和社會行為能力,促進他們的社會性發(fā)展,最終達成課程的追求。
《課程標準》明確:“品德與社會課程旨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品德,促進學生的社會性發(fā)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公民奠定基礎。”“養(yǎng)成文明禮貌、愛親敬長、誠實守信、友愛寬容、熱愛集體、團結合作、有責任心的品質;珍愛生命,熱愛生活,正確認識自身特點,初步養(yǎng)成自尊自律、自立自強、樂觀向上、勤勞樸素的態(tài)度?!薄盁釔奂亦l(xiāng),珍視祖國的歷史與文化,具有中華民族的歸屬感和自豪感,初步形成規(guī)則意識和民主、法制觀念,崇尚公平與公正?!薄岸靡?guī)則、法律對于保障每個人的權利和維護社會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義?!?/p>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引導學生學會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質和勇于探究、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具有重要意義,是能夠有效指導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發(fā)展以及身心健康發(fā)展,塑造正確的價值觀和良好行為方式的優(yōu)質課程資源。我們在設計具體內容和選擇材料時,就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相互聯(lián)系、相互貫通,立足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禮、義、仁、智、信”等優(yōu)秀傳統(tǒng)價值理念和道德規(guī)范,與時俱進吸收世界優(yōu)秀文化成果和價值理念的合理成分,將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和品德與民主法制教育、革命傳統(tǒng)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及感恩教育、安全與生命教育、科學思想教育等形式有機統(tǒng)一到學習主題中,為學生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識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奠定基礎。
生活德育不僅僅是一種德育方法或策略。從現(xiàn)實生活出發(fā)或回歸生活不是目的,而是起點,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去建構有道德的美好生活,道德教育的核心作用在于引導學生生活的建構。因此,品德與社會課程不能以抽象的道德概念、理論體系為基本內容,否則又會回到知識灌輸?shù)睦下飞先?。道德蘊于生活之中,學生只有在具體的生活場景中才能理解道德、學習道德。
《課程標準》所選取內容都是典型的、有教育意義的學生生活事件、生活故事、生活問題。由于是學生身邊的真實的事,因而這些生活事件對學生現(xiàn)在的生活和將來的生活是有意義的,能夠幫助學生在現(xiàn)在的生活中提升認知和道德水平。比如當我們進行關愛家人的教育時,往往呈現(xiàn)角度比較單一、容易判斷的“給爸爸端水”“為媽媽過生日”等情境,而現(xiàn)在,我們更注重生活素材的思考意義和教育價值,呈現(xiàn)的往往是具有一定思辨性的“利用節(jié)假日,觀察和體會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苦操勞,選擇一些自己可以承擔的家務勞動,堅持去做”等。再如,結合當下的實際增添了很多極富時代性的內容,如霧霾災害、城市外來務工人員等,這些都為學生了解、思考和解決更現(xiàn)實的生活問題提供更全面、更廣闊的視野與空間。
《課程標準》明確教學要“整合各相關學科的知識內容,通過設置若干學習主題,展現(xiàn)不同的學習視角和問題視角,使之有利于學生形成認識社會的整體視野,促進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能力、知識在相互聯(lián)系中得到發(fā)展和提升”,“要適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審美習慣和接受能力,充分利用學生的殘余視力、聽覺、觸覺等多種感覺,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愿望”,要“考慮不同地區(qū)的特點和學生的需要,適當拓展相關內容,選擇貼近當?shù)厣畹乃夭摹薄?/p>
可見,《課程標準》重點思考的是內容如何與學習者建構適合的關系,強調交互性和生成性,努力讓課程與學習者“對話”。這就需要改變過去單純、直接呈現(xiàn)那些教育目的鮮明的情境或活動方式,將德育的目標隱性處理,教學內容顯性呈現(xiàn)的是學生熟悉、有親近感、想交流、愿意討論的生活現(xiàn)象和問題。這些內容和素材就成為一個個話題的發(fā)起者,讓學生不由自主地參與到學習建構過程中,不斷增加、加深或生成學習內容。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成為教學內容的即時建構者。盡管以往的教學努力呈現(xiàn)一個與學生“同齡”“同學”的姿態(tài),但是由于其教育目標的顯性化的處理,導致不可避免的“說教”姿態(tài)。努力將教學定位為學生的“學習伙伴”,其顯性表現(xiàn)就是在教學中出現(xiàn)幾個與學生共同成長的“同齡人”(主題人物),他們與學習者面臨同樣的生活情境,探討同樣的生活問題,彼此分享和切磋各自的生活經驗與思考。其中所呈現(xiàn)的疑問、反思、提示、補充的內容,也是立足于當下學生的能力基礎和心智狀態(tài),改變了過去過多呈現(xiàn)結論性內容的狀況,自然而然地進入學生的內心,為他們所接受,成為他們學習的伙伴。
雖然三至六年級學生在活動能力、活動深度和廣度等方面有所不足,但是不能因此以牽引代替引領,以包辦代替指導。所以,《課程標準》直接提供完整的活動要求、內容和方式等,教學是以范例和主題人物的引導性語言共同為學生構建一個自主參與和設計、交流合作的空間,并結合不同年齡學生的能力基礎提供適度的方法提示或知識支持,協(xié)助學生自主構建和完成活動,在提升認知的同時體驗成功的樂趣。比如探究氣象災害的危害和成因,教學應該改變過去呈現(xiàn)單一活動渠道的做法,在為學生呈現(xiàn)多種信息收集渠道的同時,也為學生呈現(xiàn)出問題探究的角度和方法:可以在大人的協(xié)助下上網,也可以請教相關專業(yè)人員;可以了解災害的成因,也可以研究災害的危害;可以講述調查結果,也可以深入分析災害影響……
《課程標準》進一步提出,“學生的生活經驗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的基礎。他們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xiàn)的。因此教師首先應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設計教學,同時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豐富和提升學生的生活經驗,加深他們對社會的認識”。因此,教學應該努力構建形式多樣的單元主題,以活動作為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載體,促進教與學的和諧統(tǒng)一。教學主題和活動設計豐富多樣,各主題的呈現(xiàn)由主題的性質、內容來確定:有的以體驗方式為主,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fā)展提升;有的以問題解決為主,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初步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的以探究為主,引導學生通過對某一問題的調查訪問、搜集資料等方式探求知識。
教學要專門為學生直接參與和呈現(xiàn)研究成果留有空間,在成果表現(xiàn)形式方面,也要尊重學生的興趣和特長,并結合學生在其他學科學習過程中的經驗,通過多種表現(xiàn)方式進行呈現(xiàn)和交流、展示,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參與者。這種多層面、多角度的方法引領既為學生提供活動參考和指導,又給學生拓展了活動視角和空間。
自主學習既包括學生個體的獨立探究和思考,也包括學生與同伴合作開展的學習和探究。教師要為學生自主探究和解決問題提示方法與步驟,避免學生進行盲目而低效的探究活動。例如,學生第一次開展“我們的社區(qū)調查”之前,教師可以提供一張調查表,列示若干社區(qū)調查內容,讓學生填寫;學生有了一定的調查經驗之后,可以提示學生自己制訂調查計劃,寫明調查的目的、對象、地點、要點和注意事項,在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再去調查。同時,“教師應積極創(chuàng)設條件,盡可能向社會延伸,將本課程的教學與相關學科以及班隊活動、學校德育活動、社區(qū)活動、社會重大事件等緊密結合,從中捕捉、挖掘鮮活的素材,完善學生在課內外學習和活動中獲得的經驗與知識,充實本課程的教學過程。把靜態(tài)的教學內容和學生豐富多彩的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關注社會新的發(fā)展變化,增進課程內容的現(xiàn)實性和親近感,同時將課內學習延伸至其他學科的學習或校內外其他活動中,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教師更要注重“共在”意識與合作觀念的滲透,引導學生在與伙伴的相互依存與支持中學習。在教學中,要特別倡導伙伴交流、討論、合作的過程,并通過呈現(xiàn)相關專題給予指導,讓學生在實踐、體驗、交流和反思中發(fā)現(xiàn)合作的意義與價值,解決合作過程中的困惑和問題,樂于合作,學會合作。
《課程標準》集中反映了近年來盲校課程與教學研究的成功經驗,課程始終貫徹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以滿足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需要為目標,以學生社會生活為基礎,注重使學生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初步掌握認識社會事物和現(xiàn)象的方法,提高其道德判斷和行為選擇能力,發(fā)展其主動適應社會、積極參與社會的能力。
參考文獻:
[1][2][6][7]張茂聰,李成泉.《品德與社會》倡導新的課程理念[J].學科教育,2003(2).
[3][5]張茂聰,李成泉.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研究與實施[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2.
[4]張茂聰.品德與社會教科書編寫的理念與核心要素[J].課程·教材·教法,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