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曜松
摘 要:通過儒家、道家、佛教三家觀點,探索并解讀傳統(tǒng)文學中的“天人合一”的精神涵義。同時,探討中西方文化對“天人合一”不同的闡述理解以及我們如何以正確的眼光看待事物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最后,通過“天人合一”的思想,了解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并深入了解自然與藝術的關系。
關鍵詞:天人合一;莊子;董仲舒;意象
在傳統(tǒng)文學中解讀自然與藝術、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里,如何在里面探索“天人合一”的思想?首先,要了解“天人合一”的發(fā)展起源,以及它的內涵意義。據(jù)有關資料顯示,關于“天人合一”的思想觀點最早是由戰(zhàn)國早期的莊子所闡述,后被西漢思想家、教育家董仲舒發(fā)展為“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體系,并由此構建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主體。
什么是“天人合一”?那就是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的思維反映存在,也可以認為思維不僅是一直變化的,并且是與時俱進的。另外,“天人合一”秉持了儒家、道家、佛教三家的觀點,成為了中國人最基本的思維模式,具體表現(xiàn)在天與人的關系上。在它認為,人與天之間的關系不是主體與對象的關系,而是處在一種最高境界的關系與為學之初、整體與部分以及扭曲與原貌之中。
從儒家的觀點來看,道德觀念和原則的本源是天。人心中本就有道德原則,這種“天人合一”乃是一種自然的但是不自覺的合一。可是,由于人類后天受到各種名利、欲望的蒙蔽,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則被深深地埋藏而不被發(fā)現(xiàn)。于是,有人開始利用修行作為外衣,去除外界帶來的名利和欲望的蒙蔽,“求其安心”,讓自己最后能達到一種自覺地履行道德原則的境界,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從禪宗來看,人性本來就具有著佛性,只是緣迷于世俗的觀念、欲望而不自覺,但某一天一旦覺悟到這些世俗的觀念、欲望不真實的時候,真實的本性自然就會顯現(xiàn),也就達到最后成佛的境界。因此,他們就提出了“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這種觀點??烧嬲_到覺悟后的境界又是怎么樣?從某種層面來看,仍有點像道家的一切順應上天大道、自然之意,故禪宗語錄有言:“悟得來,擔柴挑水,皆是妙道?!?/p>
莊子說:“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睆牡兰襾砜?,天是自然,而人又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天人兩者本就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種制度、各種道德規(guī)范,又使人慢慢喪失了原來的自然本性,變得與自然不再協(xié)調。也就是說打碎這些強加于人身的藩籬,將人的本性解放出來,然后重新歸復于自然,再達到一種“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人類這種行為的目的,便是“絕圣棄智”。
再看現(xiàn)如今,許多人仍然把天理解為自然的意思,所以也開始有人說“天人合一”就是“人與自然合為一體”的意思。自此之后“天人合一”慢慢地在一定的范圍內被賦予了它從來不曾有過的一些意義,比如人與自然和諧的意義、保護環(huán)境的意義、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意義等等。
放眼古今中外,中西文化在人與自然關系的這個問題上的基本差異還是比較大的。我們可以看出中國文化比較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而西方文化則強調人要征服自然并改造自然,以此求得自己賴以生活、生存的條件和發(fā)展。中國文化的這種特色,一般就會通過“天人合一”這種命題來陳述和表達。從查找的歷史資料看來,中國古代思想家大部分的主張是天與人相協(xié)調、“天人合一”,反對把天與人的關系相割裂、對立起來。那么,“天人合一”這個問題,就其理論實質而言,就是和人與自然屬于同為本質的一個問題,或者說是自然界和精神的同一問題。我們應當承認,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內容其實十分的復雜。我們都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我們必須根據(jù)時事情況從而正確地予以分析。但是,我們從中國文化的民族性以及對民族文化的推進作用和影響來看,還是應該大膽肯定的。因為,中國古代思想家關于“天人合一”的思想的論證還是非常有價值的。它不僅充分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統(tǒng)一,同時還關注人類行為與自然界的協(xié)調問題。
從上面可以看出,中國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尤其是對于主體與客體之間、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guī)律之間的關系,人與自然的統(tǒng)一,人的本性行為與自然的協(xié)調,道德理性與自然理性的一致上,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思想家的辯證性的思考。我們根據(jù)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得出人類只能在順應自然規(guī)律的條件下去利用自然并調整自然,使之更符合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使得自然界的萬物都能正常生長和發(fā)展,并且不能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破壞自然,違背自然的生長規(guī)律,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另一方面,自然界是可以認識并為我所用的客觀對象,并不是主宰人類及其社會的神秘力量。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長期實踐下來的結果,就是使人的精神行為與外在相統(tǒng)一,自我身心發(fā)展的平衡與自然環(huán)境平衡相統(tǒng)一,以及由于這些統(tǒng)一而達到最后的天道與人道的統(tǒng)一,“天人合一”,從而再實現(xiàn)完美和諧的精神追求。中國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不僅對于解決當今世界由于工業(yè)化和無限制地征服自然環(huán)境而帶來的自然環(huán)境污染、生態(tài)平衡遭受破壞等問題,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而且對于我們今天正在進行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更有著防患于未燃的重大現(xiàn)實意義。
通過“天人合一”的思想,了解了人與自然的關系,接著我們再繼續(xù)深入了解自然與藝術的關系。
北宋元豐五年的秋和冬,從時間上看來與其它年份并無差別,但歷史卻在這一個已逝時間的節(jié)段,也就是在湖北赤壁這樣一個山與水也延續(xù)著數(shù)千年的屹立與橫流的地方創(chuàng)造了一個永恒。一座山水與兩篇賦文交匯,亦留下了一段逍遙人生。斯人已逝,這種文學性的交匯卻早已成為諸多古典文學中的典型之一,成為了傳統(tǒng)中國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與信仰的典型代表。
盡管“天人合一”的概念是董仲舒為鞏固西漢的政治統(tǒng)治而提出的思想,但卻在有意無意之間與傳統(tǒng)中國文化的普遍理念契合。這個理念在文學藝術的領域里可以被表述為大自然、藝術以及人生的交匯與融合(在這里的“交匯”在文學上通常稱之為意境)。個人的人生經(jīng)歷或者是心靈感受在某個特定的時空下與客觀的大自然相碰撞,從而產(chǎn)生了藝術的情緒和創(chuàng)作。許多的詩人畫家在景色秀麗的自然美景面前,總是各種靈感迸發(fā),以至于留下了許多傳世的詩歌畫作。
蘇軾的兩篇《赤壁賦》中,就有清風、明月、江水、美人、洞穴、扁舟、怪石、孤鶴等意象。它們不僅被用來描述赤壁的風景,更用來營造寧靜悠遠的氛圍,并襯托出作者的情緒與思考。正是這些從大自然景物到藝術元素的映射漸漸被創(chuàng)作者們固定,才能讓我們這些讀者從他們的作品中欣賞到藝術美感,甚至能窺見到作者的思想,從而讓我們在新的時代的創(chuàng)作中繼續(xù)延續(xù)這樣的一個傳統(tǒng)。中國數(shù)千年的文學研究史,卻能讓不同時代的作者和讀者肆意遨游,這樣的歷史文化沉淀已經(jīng)形成文化心理和文化自覺。鴻雁傳書、杜鵑啼血,當代的人們還能再次欣賞和感受,并產(chǎn)生今古的共鳴。然而,意象這種東西畢竟是客觀的。倘若想要全面地表述這種融合,還是要來看意境。就如“天人合一”理論中的“天”與“人”,它們是要相互影響和作用的。意境,也是由創(chuàng)作者將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與自然界景象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而產(chǎn)生的。《前赤壁賦》中,在水與月的景象中生出生命易逝的情懷;而《后赤壁賦》中,蘇軾又賦予江畔以“高處不勝寒”的評價,另有一番比較。蘇軾受難,被貶至蘇州,他經(jīng)歷了從苦痛抑郁到樂觀曠達再到其志孤獨的多次轉變。同是英雄豪杰的浩然正氣、悲壯豪情的抒寫,也有著面對江河之水之痛,這里一寒一熱,前者更顯得“悲”而后者更有“壯”意。不僅如此,意境不僅強化了物我之間的情緒與格調,更是將文中的思想間接地傳述給我們。
從“天人合一”的起源處作為思考的起點出發(fā),從而理解了“天人合一”的涵義,也知道了在我國古代儒家、道家、佛家均對這個概念有所提及以及運用,而且無論是古代還是現(xiàn)代,都把這個概念運用到了生活之中。在古代,詩人面對自然的景物吟詩作對,畫家面對山水興起作畫;而如今,我們看到美景也會不禁用相機拍照記錄,更會通過速寫這種快速的表達方式來記錄眼睛不足以記住的風景。因此,“天人合一”也就是“人與自然的合一”,是“藝術與自然的合一”,三者是相互相通的。
所以說,在文藝作品中的“天人合一”不僅有人與自然之間的碰撞,還有一個再次藝術化,也就是二次藝術化的過程。漫長的時間跨越了千萬年,而這里面千變萬化的大自然為人類的美術創(chuàng)作提供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素材。人類從作為生存環(huán)境的大自然中不斷地汲取表現(xiàn)美的靈感,繼而創(chuàng)作出了更多優(yōu)秀作品。
參考文獻:
[1]林可濟.“天人合一”與“主客二分”:中西哲學比較的重要視角[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2]朱志榮.中國藝術哲學:中西哲學比較的重要視角[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