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尹東柱的懺悔意識小考

2018-02-24 05:15金明男
大觀 2018年10期

摘 要:詩人尹東柱在其唯一的詩作《天·風·星星與詩》之中,展現(xiàn)了自己的基督教信仰“信、望、愛”理念,同時刻畫了一名不斷通過“反思與懺悔”而不斷“自我否定”,然后“揚棄自我”,從而不斷走向“自我完善”,以其能達到“完人”境界的詩人自己的“意象”與“心象”。文章通過研究詩集中的《序詩》《懺悔錄》《容易寫成的詩》《自畫像》來考察尹東柱懺悔意識的起源、發(fā)展與完成的過程,同時表明詩人雖然處于亂世,但是他是一位從沒有放棄自己的信仰與理想,對“黑暗”有著天然的憎惡,對“早晨”有著天然的盼望的理想主義詩人。

關鍵詞:尹東柱;懺悔意識;基督教信仰;文學理想;文學實踐;流浪詩人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言之為詩”出自《詩經(jīng)·毛詩序》。表明了詩作者之所以創(chuàng)作詩歌乃是內(nèi)心情懷與感情的“外化”,是具體化為文字來表現(xiàn)內(nèi)心的“鏡像”(image),同時也是詩人人生經(jīng)歷與感悟的反映。中國朝鮮族詩人尹東柱,一生短短28年,僅僅留下一本名為《天·風·星星與詩》的詩集,內(nèi)含詩作也不過百余篇。而正是這百余篇的詩集還原了一個詩人的內(nèi)心情懷。他的詩作飽含歷史性,渴望著對純真與美善的追求。對戰(zhàn)爭帶來的苦痛與傷害,他雖然無能為力卻用文字抒發(fā)了自己的自責與懺悔。正是如此,在他去世后70余年,后世之人對他本人以及他的作品的研究沒有中斷過。

尹東柱一生追求純潔與善美。出生于戰(zhàn)爭年代的他在日本的“朝鮮語滅文政策”下,始終沒有放棄創(chuàng)作。其作品的基本情調(diào)為反省與懺悔,而其懺悔意識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的影響:一是基督教傳統(tǒng)的影響,因為他出生之地有著基督教的傳統(tǒng),周邊環(huán)境籠罩在基督教信仰的氛圍之中,所以基督教傳統(tǒng)的影響對他來說不可忽略;二是現(xiàn)實社會的影響,尹東柱出生、成長、過世都完成于戰(zhàn)火所籠罩的動蕩與不安之中。所以這兩方面的因素足以影響他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本文研究的出發(fā)點正是源于尹東柱的“懺悔意識”,這種懺悔意識無疑是其“三觀”凝練后的產(chǎn)物,所以對其三觀形成的根源的剖析是本文主要的目的所在。本文通過尹東柱的宗教生活與社會生活的大背景下,創(chuàng)作的四首詩《序詩》《懺悔錄》《容易寫成的詩》《自畫像》來分析尹東柱的基督教信仰、現(xiàn)實社會生活如何影響其人生軌跡以及如何產(chǎn)生懺悔意識,并分析他的懺悔意識對其人生理想、詩歌創(chuàng)作以及對自己的認知產(chǎn)生的影響。

一、基督教信仰以及懺悔意識的萌芽

基督教信仰是對神的話語的信仰。神的話語體系貫徹于基督教的經(jīng)典《舊約圣經(jīng)(39篇)》和《舊約圣經(jīng)(27篇)》,在總共66篇的經(jīng)典之中,上部39篇神的話語啟示著救世主耶穌基督的降臨,而后半部的27篇經(jīng)典展示了耶穌基督降臨后其所做所為,展示了耶穌基督通過自己的殉道來拯救世間所有“屬靈”的信仰。所以世人只要憑借著“信、望、愛”即可獲得救贖。因為“信”所以不會自我放棄,不會畏懼;因為“望”,所以能夠存喜樂,懂得盼望與感恩;因為“愛”,所以像耶穌基督一樣,能夠為了“愛”而奉獻自己,所以人就會愛神、愛人、愛自己。在這里最后的“愛”是根源也是實踐的出發(fā)點與歸宿。因為人從耶穌基督那里得到了“愛的真諦”,本身能夠充滿“愛”,所以自己才會“發(fā)光發(fā)熱”去愛人。尹東柱本人就是在這樣一個信仰體系的脈絡之中誕生的。1917年他誕生于普通的基督教家庭,出生之后便接受了洗禮,自此便開始了與基督教“結緣”的世俗生活——在基督教學校學習、參加各種宗教活動。于是,尹東柱的思想啟蒙、他的“人文氣息”以及他的“思想意識”都是與基督教密切相關的。

尹東柱的好友文益煥牧師也曾提到過:“我和尹東柱從小學開始一直就以民族主義和基督教信仰為宗旨成長的?!庇纱丝梢钥闯鰧σ鼥|柱來說,基督教信仰就是他的生命的源泉,是他一切思想以及行為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所以作為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尹東柱繼承了基督教信仰的“信、望、愛”傳統(tǒng),并將三大傳統(tǒng)貫徹于思想與實踐之中。尹東柱生活在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時代,1917年出生的他生活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戰(zhàn)爭陰霾籠罩的年頭。而1938年尹東柱已經(jīng)在延禧專門學校進行學習了。他看透了戰(zhàn)爭所帶來的傷痛與失落,歷經(jīng)了戰(zhàn)爭所帶來的絕望與苦痛。對待宗教的教義“信、望、愛”他的意識開始產(chǎn)生了變化。一直秉承基督教信仰的尹東柱開始對自己的信仰產(chǎn)生了動搖。作為基督徒,他始終相信依靠“因信稱義”,他能夠從神的話語之中得到力量,所以他不怕艱苦與挫折,他相信神能夠給人帶來喜樂,只要作為人的自己能盡自己的本分(相信并充滿盼望,并且付出愛),就能夠得到神所賜予的自己所應得的那一份。所以在現(xiàn)實生活之中,尹東柱一直堅信著信仰能把國家與民族從戰(zhàn)爭中拯救出來。但是現(xiàn)實生活并沒有馬上滿足他的愿望,卻讓他歷經(jīng)“信仰與現(xiàn)實”的矛盾沖突。于是他對現(xiàn)實失望,對自己失望。他對信仰產(chǎn)生了動搖,但是他并沒有放棄自己的信仰,于是他失望而愧疚、迷茫之中又不斷反思己身。最后,他選擇了一條自我反思與懺悔的道路,在反思與懺悔之中,他選擇了堅定。

在尹東柱的代表作《序詩》里我們就能觀察到他的懺悔意識。他將他的懺悔意識發(fā)諸于筆端,以寄托情懷,同時借文筆之神,傳達自己敢于“愛”,敢于為“愛”而奉獻的堅定信念。

《序詩》

仰望天空直至離世

只求不留一絲愧疚

綠葉間泛起的微風

也都讓我心痛不已

用歌頌星星的胸襟

去珍愛逝去的一切

擺在我面前的這條路

也還要走下去

今夜星星依然被風掠過

《序詩》體現(xiàn)了尹東柱作為一名基督徒所應具備的純潔內(nèi)心與堅定的信念。詩人以比興的手法展開敘述——“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詩人首先以“天空”“綠葉”“星星”“微風”等意象來表意所象征之物:“天空”與“星星”在尹東柱看來都是神所創(chuàng)造的“天國”之物,他們“堅如磐石”,即使有風掃過,依舊在那里“不動、不搖”;但是,“綠葉”這種凡塵之物,即使有“微風”略過,卻也隨之引起“波瀾”,是那么脆弱不堪。尹東柱借此詩表達自己對信仰的堅定不移的信念,同時看透相對容易“動搖”的自己,他對自己的迷茫與容易墮落產(chǎn)生了愧疚之心,因為他看到了高高在上信仰的“堅定”和匍匐在地的自己的“不堅定”。于是,他決心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即使“被風略過”,他也要堅定地“走下去”。既然這條路已經(jīng)“擺在我面前”,那么尹東柱就選擇了義無反顧和勇往直前。

尹東柱的懺悔意識起源于基督教信仰,而因為對基督教信仰的“動搖”,他再次反思己身,懺悔自己的“動搖和不堅定”。而通過懺悔,他再次堅定了他眼前這條必須要走的路,從而不再迷茫,不再墮落。“歌以詠志”,他用詩歌表達了自己對信仰的“堅定”,和自己在現(xiàn)實的社會實踐之中也要實踐信仰的堅定信念。不但“珍愛失去的一切”,同時也不再自怨自艾,而是堅定理想,奮發(fā)圖強。

二、對文學理想的追求以及自我懺悔的“告白”

尹東柱的父親是教育家,所以在尹東柱的幼年開始便已經(jīng)能夠接觸到文學作品。在小學學習期間,他便能與同學一起創(chuàng)刊《新明洞》,這便成為他步入文學界的起點。尹東柱熱愛文學,也熱愛創(chuàng)作,從13歲開始到26歲,他不停地學習與創(chuàng)作。雖然尹東柱熱愛文學,但他的文學之路并不順暢,而是經(jīng)歷很多曲折。生活在戰(zhàn)亂年代,特別是生活在日本殖民統(tǒng)治之下,人生的自由往往很大一部分是不能夠被自己意志所決定的。日本對殖民地區(qū)的語言也進行了限制。例如,日本將日語定為殖民地區(qū)的“官方語言”,限制當?shù)卣Z言的教學以及作品創(chuàng)作,甚至頒布了“創(chuàng)氏改名”的法令。即如果要留學日本接受學習和教育,那么就必須放棄自己的名字,改成日文名字。而出于對文學理想的追求,尹東柱不得不對“現(xiàn)實低頭”,他選擇留學日本深造,于是他不得不改名。有論者指出:“尹東柱是那個暗無天日的時代和燃遍抗日烽火的故鄉(xiāng)孕育而成的富有反抗精神的詩人?!?/p>

尹東柱的詩作《懺悔錄》的創(chuàng)作時間是1942年1月24日,尹東柱“創(chuàng)氏改名”的時間是1942年1月29日,即《懺悔錄》是他在改名前五天創(chuàng)作的。這說明對于理想的追求與其一貫以來對自身的“定位”發(fā)生了矛盾。當一個人的“意識”和行為不一致的時候,人要么改變行為來符合自己一貫的意識,要么改變“意識”,讓自己的意識符合變化了的實踐。只有如此人才能將“意識與實踐”統(tǒng)一起來,即做到“言行一致”。其實,尹東柱這樣的做法是為了讓自己的行為獲得自己的“認可”,讓其“合理化”。于是他才要經(jīng)歷這樣的困擾與折磨,因為作為一個東方人,個人的名字與國家對自己有著不同的含義,更改了姓氏名字與“背叛父母”無異,留學日本也無異于“背叛了自己的國家”。因此,尹東柱在這樣的兩難選擇之下,卻一定要做出抉擇。因而也就有了尹東柱的代表之作《懺悔錄》的誕生。

在生了綠繡的銅鏡中,留有我的臉面,到底是哪一個王朝的遺物,警示如此恥辱。我要把我的懺悔錄縮寫在一行里,滿二十四年一個月,是期盼了何樣樂趣而活過來的?在明天還是后天或者哪一個高興的日子,我應該再寫另一行懺悔錄。那時候那樣年紀輕輕,為何做了那般害臊的告白?在每一個夜晚把我的鏡子,要用手掌用腳掌擦擦看。于是鏡中便顯現(xiàn),在那一塊隕石地下足踽踽而去的,悲傷地人的背影。

從詩的名字就能夠看出,《懺悔錄》是尹東柱為反省和懺悔而創(chuàng)作的。他懺悔的時候選擇的方式是先觀察自己,通過一面鏡子之中的“鏡中自我” 來對自己進行批判。以滿24周歲的自己為界回首過往,展望未來。這都是因為自己“做了那般害臊的告白”,這樣的告白使自己變得“悲傷”,或者自己一直以來就是一個“悲傷”的人。于是他質(zhì)疑自己到底是因為“期盼何種樂趣而活過來的”,同時對于自己的“抉擇”,他擔心在日后的某一天,自己將如何為今天的決定“定論”。于是他通過對神的“告白”,把這些埋藏在自己內(nèi)心的話語都統(tǒng)統(tǒng)地告訴自己信仰的神。神沒有告訴他這是對的或者是錯的,但是他相信神能夠指引自己腳下的路,讓他在日后通過自己所行的路,告訴自己“為何”做了那樣的決定。他相信自己所信仰的,所以他進行了告白。他也相信自己所信仰的神給他指引的是一條不會錯的路,所以他將告白流諸于筆端,形成《懺悔錄》一詩。以此,他堅定了自己的選擇,通過《懺悔錄》將痛苦沉淀,因為為了自己的文學夢想 ,付出自己的“本分”——折磨與懺悔,是符合自己信仰的,也是符合自己初心的。

三、文學創(chuàng)作與懺悔意識的完成

尹東柱唯一詩集《天·風·星星與詩》含有125篇作品。除了《懺悔錄》,還有一個作品能把他的懺悔意識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那就是《容易寫成的詩》?!度菀讓懗傻脑姟肥且鼥|柱在日本創(chuàng)作的詩,也是他最后的遺作。

《容易寫成的詩》

窗外夜雨淅淅瀝瀝

六疊房是別人的國度

雖然早就知道所謂詩人的悲哀宿命

可還是想寫那么一行詩

收到了裝著學費的信封

里面溫暖地濕潤著汗與愛的味道

我夾著大學的筆記本去聽老教授的課

回想一下,發(fā)現(xiàn)小時候的伙伴

一個,兩個都再也找不回

我到底為了什么?

只有我一個人在沉淪?

都說人生很艱難

詩卻這么容易就能寫成

真是令人慚愧的事情

六疊房是別人的國度

窗外夜雨淅淅瀝瀝

點燈驅(qū)散些黑暗

最后的我像期待即將到來的時代一樣,等待著早晨

我向自己伸出小手,眼淚和慰藉成了最初的握手

人生復雜而多艱難,是一個很難度過的過程,但是對尹東柱來說,詩歌的創(chuàng)作遠遠要比真實的生活容易得多。其實這個道理樸素易懂,因為生活是要親身實踐的,用行動去感受生活的每一點的變化,但是詩作創(chuàng)作卻是將腦海之中的感受,或者變化,發(fā)之于筆端流露出來形成文字。所以相比之下,一個是發(fā)生在“現(xiàn)實社會里的革命”,一個是發(fā)生在“腦海之中的革命”,其中的難易自然容易辨別。

尹東柱在詩中強調(diào)了“六疊房”這一個象征,“六疊房是別人的國度”這一點再次強調(diào)了他“流浪詩人”(diaspora)的身份。身在異國卻思念祖國,特別是他身處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時期,國仇家恨縈繞心間,但是他卻在“敵人”的國度里求學、生活。這是一段“忍辱負重”的經(jīng)歷,但是生活的現(xiàn)實,以及未來的前景對于尹東柱來說卻是模糊的。而在“雨夜”,他這種對選擇的“懷疑”就更加加重了幾分。于是,雨夜的思念與彷徨加深了他的苦惱與懺悔。從收到的學費,他感受到的是“里面溫暖地濕潤著汗與愛的味道”,從去上課的過程里,他感受到的是“回想一下,發(fā)現(xiàn)小時候的伙伴,一個,兩個都再也找不回”, 而當點燈驅(qū)散黑暗的時候,孤獨的自己也只能“對影自憐”,從而“向自己伸出小手,眼淚和慰藉成了最初的握手”。由此可以看出,尹東柱在異國他鄉(xiāng),作為流浪者(diaspora)他思念親情、友情,同時質(zhì)疑自己的選擇,不過這種質(zhì)疑卻也僅僅是一種對過程之中孤獨的“徘徊”而已。他通過懺悔之后,在詩作的最后他的信念依舊堅定,因為他在黑暗之中“等待著早晨”,他對影自憐,但是仍然相信即使沒有別人的慰藉,自己卻依舊能夠成為自己的慰藉。他的反思和懺悔,最終是一種對自己“自我完成”的推動力。他一方面對自己否定,另一方面否定之后便是一種升華,即“否定之否定”,這是一種自我“揚棄”的過程。通過否定之否定之后,獲取的是自己的“進步”與“發(fā)展”。這樣的“自我完成”從其另一部詩作《自畫像》中也可見一斑。

《自畫像》

繞過山角來到稻田邊水井,我靜靜的望著

發(fā)現(xiàn)井里,月亮很亮,白云飄著,有藍天,吹起藍色的風兒

還有一個男人

無緣無故厭煩男人,起身回走

但突然覺得那個男人很可憐

返回去看,那個男人還在那里

看著男人又覺得厭煩

起身回走時卻想念那個男人

水井里,月亮很亮,白云飄著,有藍天

吹著藍風,有秋天,還有像回憶般的男人

作品《自畫像》里出現(xiàn)井水,井水與鏡子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猶如尹東柱正在與另一個自己進行交流,整篇詩的內(nèi)容是對自己的憐惜和懺悔。詩人總是敏感而多愁的,這種細膩的感受性,使得詩人能夠從在一般人看來習以為常的意象中,體驗到不一樣的感受。在本詩中,詩中人首先厭煩井中‘男人起身離去,但回想之后,頓生憐惜之感,覺井中之人也甚是不易;于是回來再一看,‘男人還在那里,可是詩中人又一次厭煩而再次離走;可是這種又愛又恨的情感依舊不得揮散,于是詩中人第三次返身歸來,但是厭煩之情又生,于是不得不第三次離去。

這三次“折返”的過程之中,詩中人對井中的男人的感情可以用三個詞來表達,即“厭煩”“可憐”“想念”。而“詩言志”,詩中人以及井中人都是作者自己的分身(avatar),即作者自己的意象。三種情感相互矛盾、沖突,這也是尹東柱的心象,從中表現(xiàn)出尹東柱的反省與羞愧,直到懺悔。

四、結語

尹東柱的詩歌整體簡單明了,尹東柱詩歌既沒有高難技巧,也沒有華麗的包裝。但他的詩歌總是那么耀眼,那么深入人心。因為,尹東柱會把自己的真實心象、意識,完完全全用文字來表達。尹東柱的詩歌整體表達了羞愧與反省,有人說這是他對現(xiàn)實社會的抵抗,其實這是他的自我懺悔。即一種自我否定,然后經(jīng)歷“揚棄”之后的升華,使自己逐漸趨于自己所追求的“完人”境界。

尹東柱是一名虔誠的基督徒,也是一名有文學抱負和理想的文人。他生活在戰(zhàn)爭年代,身處“宗教生活”和“現(xiàn)實社會生活”之中。他憑著自己的“信、望、愛”不但在自己的意識之中通過“懺悔”讓自己不斷完善、力求達到“完人”的境界,同時他也通過自己的文學創(chuàng)作,通過文學實踐,將“愛”變成實質(zhì)的力量發(fā)散出去,去鼓舞那些要戰(zhàn)勝環(huán)境、戰(zhàn)勝自己以及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因為尹東柱一直堅信“黑暗”過后,“早晨”一定會到來。

參考文獻:

[1]尹東柱.天·風·星星與詩[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1.

[2]范慶超.時代縮影 民族悲歌 心靈憩園——朝鮮族詩人尹東柱及其詩歌創(chuàng)作[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2012(4).

作者簡介:

金明男,韓國朝鮮大學校國語教育專業(yè)在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現(xiàn)代文學。

梨树县| 鹤岗市| 定陶县| 三穗县| 兴国县| 新闻| 蚌埠市| 大理市| 穆棱市| 万宁市| 屯门区| 沽源县| 东海县| 长沙县| 米易县| 广南县| 彝良县| 金塔县| 会宁县| 岳池县| 苍梧县| 渑池县| 林州市| 嘉兴市| 宿松县| 长治县| 龙州县| 嘉善县| 理塘县| 山东省| 安西县| 安福县| 仁布县| 莱芜市| 嘉荫县| 潜江市| 杂多县| 上饶市| 沅江市| 古丈县| 资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