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奇飛
面對這些經(jīng)典的文言文,如何讓學生在經(jīng)典面前依然擁有自我,獨立判斷,使學生在學習這些經(jīng)典篇目時獲得批判性思維的訓練和成長,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將經(jīng)典的文言文教出新意,刷新學生最初的閱讀體驗,讓語文課堂生成出新的思考和意識,這需要教師敏銳捕捉其中的教學價值。
《六國論》是蘇教版高中語文篇目中一篇著名的政論文作品。作者蘇洵提出并論證了六國滅亡“弊在賂秦”的精辟論點,并借古諷今,抨擊宋王朝對遼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誡北宋統(tǒng)治者要吸取六國滅亡的教訓,以免重蹈覆轍。我在講授這堂課時,在參考了蘇軾、蘇轍、元代李禎的同名作品后,經(jīng)過思考,將教學大致分為了三個板塊:一是理解文本,二是質(zhì)疑文本,三是評估論證。(本文主要討論后兩個環(huán)節(jié),從問題人手,借以激發(fā)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一、質(zhì)疑文本
該文論述邏輯嚴密,說理清晰,在分析論證的同時,還有一種感情力量和氣勢影響著讀者。但是,批判性思維者不會輕易臣服于作者,他會對作者的觀點、論據(jù)、論證進行質(zhì)疑、分析、評估,最終決定自己應該相信什么或者不相信什么。我們可以通過下面的問題來引導學生的思維。
問題1:你認同蘇洵的觀點嗎?還有別的觀點嗎?理由是什么?
你也許從直覺上不認同作者的觀點,覺得六國哪里是“賂秦”這么簡單的事。你也可能根據(jù)其他的歷史材料,提出自己的觀點。比如:蘇轍的《六國論》,得出的結論完全不同于他的父親。他認為六國的破亡之因在于它們不明白天下大勢,不能全力保住韓、魏,失去這個屏障和緩沖地帶,因而導致滅亡。
元代李禎的《六國論》卻認為二蘇之說都是厚六國而薄秦的偏頗之論。他認為六國之亡,就亡在它們力量弱小而又欲為秦所為,而要想免于滅亡,只有行仁義。
三人的觀點完全不同,哪一個更合理呢?或許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都不全面或者不是根本原因。
問題2:蘇洵的論據(jù)真實嗎?
其一,秦國從受賄中所獲得的土地超過戰(zhàn)勝而得的百倍,諸侯因賂秦失去的土地是因戰(zhàn)敗而割讓的土地的百倍。這個數(shù)據(jù)顯然有夸大的成分。
其二,“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一句不符合實情。據(jù)史書記載,秦滅趙是在滅韓之后,趙國是六國中第二個亡國的,當時其他諸侯國依然存在,應該不至于智力孤危。
其三,“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說法不妥當。從《荊柯刺秦王》一文得知,荊柯之所以要行動,是因為“秦將王剪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秦軍旦暮渡易水”,兵臨城下,不得已而采取的自救措施,蘇洵卻顛倒了因果關系。
其四,“燕雖小國而后亡”,不見得是“用兵之效”。燕的地理位置距離秦國最遠,根據(jù)秦“遠交近攻”的戰(zhàn)略,在滅亡的時間上要推后一些,用不用兵非關鍵因素。
問題3:文章論證充分嗎?三國滅亡歸因于賂秦,這樣合理嗎?
文章說,諸侯因賄賂秦國失去的土地是因戰(zhàn)敗而割讓的土地的百倍。這里有個疑問,如果沒有戰(zhàn)敗,諸侯為什么要主動割給秦國土地?諸侯對自己的土地恐怕不是不珍惜,而是在權衡利弊之后不得不采取的行為。也就是說,割地賂秦只是表象,更深層的原因是軍事力量的弱小,而軍事力量弱小的背后是經(jīng)濟力量的弱小和政治方面的問題。我們知道,秦國任用商鞍,實行變法,通過改革,推動了社會的進步,促進了經(jīng)濟的發(fā)展,壯大了國力,實現(xiàn)了富國強兵。而六國中,即使有的國家經(jīng)過了變法,但也不徹底,依然實行的是傳統(tǒng)的政治和經(jīng)濟制度,已不能適應社會的發(fā)展。
我們站在歷史的高度來看北宋,北宋軟弱的外交政策只是一種結果,并不是根本原因。北宋建國以后,實行中央集權制度,將地方的政權、財權、軍權都收歸中央。這些措施,導致官僚機構膨脹和軍隊不斷擴充,到北宋中期,官僚機構和軍費開支浩大,政府財政入不敷出,也加劇了社會矛盾。
但是從蘇洵所列的原因來看,主要是從現(xiàn)象層面來考慮,只看到了北宋軟弱的外交政策,沒有進一步深思這種外交政策背后深層的原因。
事物間的因果關聯(lián),常常是一果多因、一因多果,以及多個因果關系構成的因果鏈。因果關系有主要原因、次要原因,有表層原因、深層原因。因此,我們思考問題不能只考慮一果一因,也不能只想到—層原因,而要多考慮些原因,辨析主因和次因,多問為什么,探究深層原因。
二、評估論證
《六國論》的論據(jù)和論證有這么多問題,可是本文為什么會成為千古名篇?蘇洵可是戰(zhàn)國社會問題的專家,他的筆下為什么會有這些不盡符合史實的敘述以及不合邏輯的議論呢?
作者生活于宋代真、仁、英宗三世。其時,宋王朝雖然尚未疲弱不堪,但北有契丹,西有西夏,它們不斷騷擾,國家不得安寧。面對這種現(xiàn)狀,有識之士憂心忡忡,紛紛探尋原因,思考對策。
蘇洵這篇文章評論的是六國破滅這一歷史事實,目的是借古諷今。他把六國對秦所采取的有關行動排列出來,從《六國論》中可以看出這幾點原因:有割地的,有派刺客冒險的,有受挑撥而排斥名將的……然后他選擇了什么呢?針對宋王朝對外敵騷擾執(zhí)行的妥協(xié)政策,以銀、茶、絲綢求和的行為,即重蹈賂秦的覆轍,所以蘇洵選擇了“賂秦”這一因素。“賂秦而力虧”,還有“為積威之所劫”不見得是六國的問題,卻暗示了北宋朝廷的真實情況。所以,《六國論》的真正目的不是談古,而是論今,以達到針砭時弊的目的。這也是蘇洵為文的根本原因。
再思考:這樣一篇有重大邏輯問題的文章為什么會成為千古名篇?
其一,這篇文章具有道德上正確的意義。人們反對北宋統(tǒng)治者對敵一味屈膝妥協(xié),乞求茍安,主張變賂為戰(zhàn),用武抗爭,堅決御敵。
其二,中國人在思維層面存在的缺陷。這篇對問題分析雖膚淺片面,但感情充沛的文章也能贏得人們的敬仰。千百年來,此文仍能成為名篇,說明國人可能更注重道義上的正確,卻缺少深入思考問題的意識和方法,不能從根本上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只能說一些道義上的空話。
經(jīng)典閱讀應該成為人們學習生活中的常態(tài)。但常態(tài)并不意味著全盤接收,而批判性思維關注的不僅是問題本身,更關注問題的由來和思維的過程。作為語文教師,只有在教學課堂上捕捉批判性思維生長的空間,不斷培養(yǎng),使之成為學生的思維習慣,學生才不會成為他人牙慧的拾取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