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男
(贛南師范大學文學院 江西 贛州 341000)
《再別康橋》是中國現(xiàn)代詩歌史上的名篇佳作,全詩語言優(yōu)美而清新,情感細膩而充沛,意境優(yōu)美且意蘊深長?!对賱e康橋》中究竟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情感?面對這個問題是“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可是這“一千個哈姆雷特”都是從同一個文本中產(chǎn)生的。面對同樣的文本,不同理論視角造成了解讀的差異。典型的說法有:躲避政治說、懷念母校說、離別愁情說、愛情詩歌說等。接下來本文運用“知人論世”和“文本細讀”兩種方法對《再別康橋》的主題進行梳理與分析。
知人論世為我國傳統(tǒng)的詩歌鑒賞方法,最早由孟子提出,“誦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的觀點。對于知人論世的理解,應該分為知人和論世兩部分來分析,知人就是了解和研究文章的作者。作為個體獨立的人,我們主要研究文章作者自身的年齡、性格、氣質、文學素養(yǎng)、作品風格、審美取向等;作為群體一員的人,我們主要研究作者的家庭、朋友、職業(yè)、仕途等。論世就是把作家、作品放到其得以產(chǎn)生的社會、時代、事件等周遭世態(tài)中去考察。我們弄清了作家生存的周遭世態(tài),才能理解作品與作品所產(chǎn)生的時代的關系。[1]探究詩歌的主旨,需要還原詩人當時的寫作現(xiàn)場——再次告別康橋。此詩作于徐志摩第三次重游歐洲的歸國途中。時間是1928年11月6日,地點是中國上海。但他這次重游康橋的時間,卻是在7月底,他事先誰也沒通知,就在一個晴朗的下午,一個人懷著怦怦直跳的激動心情,悄悄地到康橋來找他的英國朋友。徐志摩年輕時曾在此讀書、生活過,結識了許多英國朋友,故對此常懷有一股特殊的感情。于是,他一個人就在他七八年前曾經(jīng)生活過的每一塊地方、每一個角落,靜靜地散起步來,那過去的一幕幕生活圖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現(xiàn)……由于他趕著到達廷頓莊去會見另一位英國朋友,故未把這次感情的活動記錄下來。直到他乘船離開馬賽的歸國途中,面對洶涌的大海和遼闊的天空,才展紙執(zhí)筆,記下了這次重返康橋的切身感受。[2]
《再別康橋》以“別”作題,表明了詩歌也是話“離別”, 是對康橋的再次告別,詩人曾經(jīng)學習生活了整整兩年的地方,包含了詩人無限深情。在康橋旁聽求學的兩年里,徐志摩拜訪了當時很多叱咤文壇的文人哲學家,受到了西方教育的熏陶,對其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這之前徐志摩在美國求學,而詩人面對美國資產(chǎn)階級瘋狂與貪婪的掠奪,讓他感到深刻厭惡厭。于是才有轉而求學英國,來到康橋,遇到作家狄更斯,在狄更斯幫助下,徐志摩才得以以特別生的資格進入劍橋大學。以康橋為所詠之物,告別而寫體現(xiàn)了詩人對母校深深依戀和離別時的淡淡哀愁。
1928 年,當時的中國國內正處于國民黨的白色恐怖之下,大革命的果實被反動派無情地竊取,仁人志士對此深惡痛絕,文人拿起手中的筆揭露抨擊黑暗的現(xiàn)實,以表達自己內心強烈的愛國熱情和內心的絕望。對現(xiàn)實社會的不如意,他更多的是回避,沉浸在過去的生活中,自憐、自舔心靈的傷疤,而不是積極地去抗爭和改變黑暗的現(xiàn)實。一旦個人的情感游離于國家民族情感之外,個人的點滴挫折都會被放大數(shù)倍而生出頹喪的嘆息,進而演變成憂郁無奈乃至消極的人生態(tài)度。[3]
1920年10月到1922年8月的劍橋留學是徐志摩情感和創(chuàng)作的轉折點。1920年10月, 徐志摩拜訪著名書法家兼詩人林長民時 ,邂逅氣質如蘭、貌美如仙的林徽因, 一見鐘情墮入愛河。熾熱的愛情激發(fā)了徐的靈感,一封封火辣辣的情書使林徽因有了婚嫁之意。 然而,當時徐志摩的妻子張幼儀和孩子就在倫敦。1922年3月 , 徐志摩毅然決然離婚。當滿懷熱望去找林徽因時,卻不知1921年10月, 林家父女二人已經(jīng)匆匆回國。 1922 年10月 ,風塵仆仆的徐志摩趕回北京時 ,林徽因已與梁思成訂婚。佳人依舊, 愛的人卻行將成為他人的新娘。徐志摩失去了感情寄托, 一種揮之不去的惆悵傷痛始終繚繞在心頭。
這刻苦銘心的愛情,使人不得不想把《再別康橋》中靜淑柔美的女性意象諸如新娘、艷影、柔波當成那位“愛 、自由、美”的人間化身。詩中的“輝”和“蔭”, 諧音不就是令徐志摩怦然心動的“徽因”嗎?
“新批評”得名于美國現(xiàn)代文學批評家蘭色姆在1941年寫的《新批評》一書。英美新批評理論家強調文學作品是一個封閉的、獨立自足的存在物,是一切文學研究的中心??偸前验喿x的注意力放在文本及其語義和修辭的多種內在關系上。
意象性是詩歌藝術最本質的規(guī)定性之一,詩句之間的構成往往是意象的連綴和并置。意象是意和象融會的復合體,是作者主觀的心意和客觀的物象相凝聚的具象表現(xiàn)。一首詩歌,由語言文字組合,卻大大超越了這些文字的表面的意義。在此以《再別康橋》中的意象為切入的角度,通過詩歌中意象的內涵的分析,把握詩歌主題。詩中有多種意象“西天的云彩”“河畔”“金柳”“夕陽”“新娘”“波光”“艷影”“青荇”“康河”“水草”等。其中部分具有康橋地方特征的自然風物,如“金柳”、“榆蔭”、拜倫潭等,看到在康橋環(huán)境下詩人點篙撐船、自由瀟灑的風姿,這些,在徐志摩其他取材于康橋的詩文中都曾一再提及。[4]而另一部分則不是康橋的真實事物,具有典型東方特征,如“新娘”“水草”。其中“軟泥上的青荇”之“青荇”。“青荇”即“荇”,又稱“荇菜”,徐志摩把《詩經(jīng)·關雎》中的“荇菜”改成為《再別康橋》中的“青荇”,而且這株荇菜詩人移植到了康河的水底,并且在水底不斷招搖,撩撥著詩人的心事。[5]
“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中的“夢”是“榆陰下”的“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的“彩虹似的夢”。從題目“再別”出發(fā),詩人的兩次“輕輕”“悄悄”地來,都并非漫無目的與劍橋不期而遇。兩次都有所期待、有所渴望。第一次“來”是熱情洋溢、信心十足。在五四運動感召下,由實業(yè)救國轉向政治救國,四處找尋改造世界、實現(xiàn)自我的真諦,是充滿自信、積極主動而來。第二次“來”則是鞍馬勞頓、精疲力竭。六年的時間里發(fā)生了很多的事情,使得詩人由單純的追求“流入懷疑的頹廢”。劍橋也無力解答詩人的人生難題,只能“沉默”。[6]
[1] 姬長嬌.知人論世法在中學古詩詞鑒賞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首都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4月12日
[2] 孫光萓,張新,戴達. 新詩鑒賞辭典[M].上海辭書出版社.2013-05
[3] 嚴桂運. 《再別康橋》傷感情調的審美價值[J]. 名作欣賞, 2005, (12): 71-75
[4] 范偉. 《再別康橋》的雙重告別主題[J]. 名作欣賞, 2011, (16): 88-91
[5] 吳施意.《再別康橋》的文本解讀和教學內容的確定[J].上海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6年5月
[6] 吳仁援.無法瀟灑的“再別”一再別康橋之我見[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綜合版.1997.03
作者簡介:王超男(1989),女,漢族,山西長治。在讀研究生,語文教育,贛南師范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