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明
【摘 要】高中階段的學生正好處于青春期,他們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還不是非常的健全,而性格特征卻逐漸突顯,此時的學生最大的特征是具有很強的叛逆性,而班集體對于學生的影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班級教育是學生道德素質修養(yǎng)形成的重要階段,也是最困難的一個時期,這也說明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尤為重要,也就要求我們的班主任教師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要注意管理方法。
【關鍵詞】班級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引言
班級是高中學生發(fā)展自己的重要舞臺,所以,加強高中學生的班級管理工作,符合我們中學生的心理需求和發(fā)展規(guī)律,基于中學班級管理肩負的這一重要任務,我們對高中學生進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顯得十分具有意義。本文就是試圖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學班級管理中的作用,希望為我們的班級管理工作帶來一些思路和參考。
1.高中班級管理與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1.1高中班級管理的目標
我們的高中班級管理工作其主要目標是,實現學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是為了強化班級的影響力。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不但豐富了學生的情感世界,同時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智力的發(fā)展、能力的提升、體質的增強、情感的豐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這是我們保證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條件和基礎。
1.2高中班級管理的特點與本質
高中的班級管理工作具有很強的對象特性,全面特性,協(xié)調特性,獨特特性。我們中學班級管理的本質是,要利用良好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對中學生進行“人性化”的高效管理工作,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生活、人際、能力的全面發(fā)展為根本目標的。
2.高中班級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問題及成因
教育可以促進一個人的成長與發(fā)展,而教育也并不僅僅指的是學校教育,教育離不開家庭教育的支撐,也離不開學校教育的努力。只有把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與學校教育進行積極的融合,才能讓我們的高中學生受到良好的教育,才能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所以,在高中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積極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2.1家庭教育的思想誤區(qū)影響中學班級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家庭是構成人類社會的基本單元,也是學校和社會教育的根源。進入本世紀以來,隨著我國各項制度的改革和不斷落實,社會經濟取得了迅速的發(fā)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取得了顯著的提高并且收入也在不斷增加,人們對子女的教育問題和生活問題也出現了不同的認識。當前家庭普遍子女較少,所以從孩子一出生就受到父母的疼愛,家庭成員的生產活動也都是以孩子為中心,這樣一來我們的孩子就進入了一個衣食無憂的環(huán)境里,幾乎很少有磨練的機會,所以面對挫折往往承受能力較弱。上述就是家庭教育帶來的誤區(qū),這些誤區(qū)會不自覺的滲透到我們的班級管理中去,給我們的班級管理工作帶來阻力。
2.2高中班級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弱化
(1)班級管理者的道德人格示范效應弱化
一直以來,教師就扮演著崇高神圣的“角色”,特別是對于做班級管理工作的老師來說,這時候的高中學生由于正處在青年青春期,對事物的是非分辨能力不足,容易去模仿,所以對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十分感興趣。而在實際的教學中,有的教師往往不能以身作則,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在課堂上雖然能夠做到“出口成章、謙虛有禮”,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卻不能以身作則,甚至將管理制度棄之不顧。這樣的管理制度更像“一紙空文”,如何能夠讓學生接受?其次,有的班主任生活習慣不良,工作作風不夠嚴謹,沒有為學生樹立起良好的榜樣,反而對班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2)科任教師的“教本位”的心理,忽視班級管理工作
有很多任課老師認為,班級管理是班主任的工作,而自己只需要負責課程的講授就可以,只需要保證學生的課堂紀律就行;任課教師對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毫不關心,也不能積極地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去;我們的教師存在著教學方式死板、缺少創(chuàng)意、缺乏創(chuàng)新等問題;課堂教學禍害是“填鴨式”教育;教學過程中“照本宣科”忽視了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實際學情,沒能按照新課程改革要求進行教學工作,造成學生學習興趣低落甚至產生抵抗情緒,使學生不愿主動接受政治思想教育。
(3)班級管理中的重“升學率”的傳統(tǒng)思維,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學校是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陣地和載體,學生也是我們實施教育教學的“主體”,我們把培養(yǎng)學生的高尚人格,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政治觀作為我們學校教育的根本目標。但是當前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處處都有競爭的時代中“升學率”變成了我們社會、家庭、學校立足于社會的“武器”。不置可否,一所學校的升學率的確能夠從某些方面反映出這所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學校的社會聲譽。但是如果一所學校只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書本知識,而忽視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就會造成學生思想道德意識的淺薄,就會讓整個校園只能看到“教書”,而不能看到“育人”。毋庸置疑,這樣校園教育毫無疑問是失敗的。
3.結束語
總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構建在“人”的基礎上的社會實踐活動。要明白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對象是“人”,其出發(fā)點和歸宿點也是“人”。所以在進行高中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要想讓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要把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上我們的工作日程,這有這樣才能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真正的接班人和建設者,才能彰顯我們高中班級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鄭瑩.新形勢下提升高校班級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15):88-90
[2]王同.淺析班級管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J].現代交際,2017(07):151
[3]王仁進.談班級管理中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措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7(20):29
[4]李勤方.中學班級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學理論,2015(24):192-19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