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周秦文化傳播及通識教育

2018-02-13 17:57耿秀萍
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8年7期
關鍵詞:通識文化教育

耿秀萍

(寶雞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陜西 寶雞 721013)

一、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或(liberal Study)思想由來已久。西方有亞里士多德的“自由人教育”。中國則有更加具體,更加深入人心的“通智得而不勞”思想,強調知自然人文,知古今之事,通權達變,通情達理,兼德兼才。通識教育不是一種簡單的教學課程設置,而是一種教學理念,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理想的教育境界。是實現當代大學生全面發(fā)展成的重要途徑之一。

從實質上而言,通識教育是一種超越了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的人文素養(yǎng)教育。它更加強調知識結構的均衡發(fā)展以及個人素養(yǎng)和精神氣質的全面提升,其重點是在于“育品質”而非單純的“教知識”。通識教育包括除了專業(yè)教育之外的所有教育形式,它沒有專業(yè)的硬性劃分,但卻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選擇。

之所以要把通識教育和大學教育聯系起來,其目的就是為了是幫助大學生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識體系和框架,讓他們形成自己的價值觀、世界觀,更好地認知世界,更好地通過自己的常識和科學的思維方法獨立思考、形成獨立人格、致力于建立建設民主社會。

尤其多元文化不斷沖突、沖擊且高度融合、社會生活高度信息化、高度智能化、高度市場化的當代社會,培養(yǎng)出具有綜合創(chuàng)新能力、適應科學和社會高速發(fā)展的新型復合性人才被認為是在激烈競爭中出奇制勝的法寶。同時,為了培養(yǎng)適合未來社會發(fā)展需要,能夠迎接新世紀的挑戰(zhàn)的新型人才,構建新型的人才知識培養(yǎng)體系,進行高等教育、教學制度改革,已然成為刻不容緩的時代課題。

二、文化教育現狀

建國初期,我國的高等教育以“培養(yǎng)專業(yè)化人才”為指導思想。為了與當時的生產力發(fā)展相適應,行業(yè)化辦學、高度專業(yè)化培養(yǎng)成為當時高等教育辦學的基本形式。但是目前,中國現代大學的誕生恰恰以與中國傳統文明斷裂為標志,我國高校仍把培養(yǎng)綜合化、應用型、研究型人才作為主要目標,而忽視了對學生健全人格、健康心態(tài)、勇于擔當等人文精神層面上有針對性的教育和培養(yǎng)。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擺脫了貧困并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創(chuàng)造了人類社會發(fā)展史上驚天動地的發(fā)展奇跡,GDP比1977年增長68倍,進出口貿易總額是改革初期的112倍。但是,我們的國際形象并不被認可。根據國家社科文獻出版社發(fā)布的《文化軟實力藍皮書》(2010),當前,美國文化產業(yè)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已經達到25%,而我國文化產業(yè)占GDP比重僅為2.6%。

《大學》開篇語“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在全球化的今天,深受西方思潮、網絡流行的嫁接和沖擊,大學生中貪圖享樂、不愿擔當和擔責等思想往往比忠孝仁義、信禮道德尤顯重要。42863首的《全唐詩》、19990首的《全宋詞》,似乎被單純的科學教育和一位的技術教育所替代。飛速的現代化進程似乎以傳統文化的遺失為代價,經濟、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使得我們對傳統文化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顛覆性的認識,

而且,長期以來基礎階段的應試教育導向,和高等教育的質量監(jiān)督和評價機制,使得高等教育越來越趨于功利化和職業(yè)化。高度的專業(yè)化教育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學科教學上,而忽視了大學生作為完整個體的人的教育。高度的專業(yè)化和功利主義的培養(yǎng)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對人的全面發(fā)展。尤其在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經濟高速發(fā)展,知識不斷創(chuàng)新的當代世情、國情和民情大環(huán)境下,人才培養(yǎng)與社會發(fā)展要求不適應的矛盾日益突顯。這使得人們不得不對高等教育的意義和目的重新審視。

而且,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將文化自信與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并列提出,就表明已經意識到文化繁榮才是民族興盛的重要支撐和重要標識,更是民族核心凝聚力和自信心的源泉所在。

因此,盡快回歸高等教育本然的價值追求,已經成為當前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基本出發(fā)點。

三、周秦經典成就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代表著人類社會的教育理想,是關于人類共同的基礎性的文化知識的教育。尤其對于承擔著文化傳承、思想整合、智慧創(chuàng)新和理念創(chuàng)新重任的當代大學和學者,應該從守護教育理想、守護民族文化生命的高度,維護教育的本質和大學的使命來接受通識教育。

甘陽先生曾經說過美國的通識教育都“集中在西方GreatBooks里”。他認為,通識教育所要傳授的,不是“泛”,而是“精”。通識教育的內容應以中西文明的經典為核心,應該是人類文明所沉淀下的精華。國學經典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文化精髓,經典中承載著中華民族傳統的道德倫理觀,構成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體系,這正是人類永恒的精神訴求,也是人性光輝的精華所在。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應該是中國大學通識教育的血脈,也應該成為中國大學通識教育理念的核心底蘊。

從西周開始,到春秋戰(zhàn)國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的周秦文化,是用文字和理論形態(tài)表述最完整系統的一套觀念文化,作為中華文明的主根系,它既包含這對天道、世道、人道的信仰,也包含對傳統道德、當世道德、和理想道德的整合。其中蘊含著豐富的生態(tài)智慧、道德智慧、和平智慧、和諧智慧和心理智慧。它幾乎涵蓋了從個人修養(yǎng),到治國理政,乃至構建和諧社會的所有社會層面。這與當下“五位一體”的建設發(fā)展理念不謀而合,已成為建設和諧社會取之不竭的思想價值資源。

因此,在大學教育過程中,首先,教師和科研人員應該積極研習探索,將周秦文化傳承與大學通識教育有效結合的結點和途徑;學習借鑒其他學校對于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傳承的成功經驗和方法,增設周秦文化經典解讀課程,并邀請國內外專家進行周秦文化專題講座。其次,不斷開發(fā)和建設高水平的,以周秦文化經典為主題的精品課程,借助網絡平臺和互聯網技術,不斷探索研發(fā)更多元化的教學形式,讓周秦文化經典的精神精髓逐步滲透深入到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第三,突破學科壁壘,嘗試將周秦文化國學經典教育、專業(yè)教育以及通識教育有效結合,使之互相成為現代大學教育的良性互補。最后,也是最重要、最直接的,那就是教師要具有深度和廣度、具有吸引力和穿透力的教學方法和策略,能夠將浩如煙海,深不可測的周秦國學經典,有效解讀,并且能夠以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表達形式傳授給學生,使大學生成為民族文化自我反思的先行者和代言人,具有深刻的人文關懷,并對學術的社會責任具有非常清醒的意識和自覺的承擔,最終實現育人、成人、成才的教育目標。

五、結語

通識教育作為大學的理念、國際化議題,已經成為造就具有通融識廣和博雅精神人才的高層文明教育和完備的人性教育。周秦文化博大精深,孕育著崇德尚禮、厚德載物的人文精神和深刻智慧。賦予通識教育以周秦傳統文化內涵,整合多樣性的現代教育理念和模式,既體現了高等教育的時代性,又保持著民族性。在通識教育架構中把傳統周秦國學典籍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凝聚中國力量,不斷強化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1]顧明遠.教育大辭典(增訂合編本)[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戴明朝.對話王德峰:沒有文化自覺就沒有科學發(fā)展觀[Z],2006-05-11.

[3]甘陽.中國文明復興與大學經典閱讀課程設置[J].21世紀經濟報道,2005-8-30.

[4]王寧寧.通識教育演變與當代高校通識教育實踐[D].復旦大學.2007.

猜你喜歡
通識文化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題解教育『三問』
年味里的“虎文化”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誰遠誰近?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通識少年小課堂 無線電尋寶之旅
通識少年“種”石油
通識少年小課堂 血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