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田,馬強文,嚴漢平
(1.西北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9;2.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經濟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3)
任何一種經濟增長都是以一定的經濟發(fā)展方式進行的,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從本質上講意味著各市場主體利益關系格局的重新調整,這種調整需要進行相應制度安排的變革,因而不同的經濟發(fā)展方式是與不同的制度安排相對應的。Easterly(2005)[1]指出,經濟增長需要提供“合適的激勵”,因為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不同于一般的市場主導型經濟,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被稱為“政府主導型經濟”[2],更準確來說,由于中國顯著的城鄉(xiāng)差異與區(qū)域差異,地方政府比中央政府更加了解地方經濟發(fā)展問題,因而要探討中國經濟發(fā)展方式的轉變,就必須從地方政府的角度進行分析。
經濟發(fā)展方式難以轉變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主導型經濟發(fā)展模式下的地方政府自身利益關聯(lián)。 在既有文獻中雖然大部分涉及中國經濟轉型中特殊的政治治理結構對于中國經濟的重要作用[3], 特別是地方政府競爭所導致的經濟增長和效率變化, 但是很少從各市場主體利益格局調整的角度, 特別是地方政府推動經濟增長所帶來的私人收益與社會收益不一致的角度分析經濟發(fā)展方式的轉變。 黨的十八大報告和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強調指出深化改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的關鍵, 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 社會和市場之間的關系, 進一步加強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規(guī)范和創(chuàng)新政府作用。 這樣看來, 要想實現經濟發(fā)展方式的順利轉變, 就必須保持地方政府的自身利益與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后的經濟、 社會利益一致性,在此基礎上進行一系列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 據此, 本文試圖根據外部性理論分析地方政府如何根據自身利益選擇不同的經濟發(fā)展方式, 從而提出從利益格局調整的角度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的具體思路。
本文余下部分的結構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對現有文獻進行評述并提出分析思路。第三部分是根據外部性理論分析地方政府自身利益與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的經濟、社會利益不一致性,據此解釋經濟發(fā)展方式難以轉變的根源。第四部分是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的制約因素分析。第五部分是結論與啟示。
近年來,伴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傳統(tǒng)粗放式的經濟發(fā)展方式所導致的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備受矚目,學術界對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展開大量研究。從現有文獻看,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的邏輯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
部分學者認為生產要素的數量、質量及其利用方式對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產生著重要影響,因而從要素的效率和結構探討經濟發(fā)展方式的轉變是有意義的。這一類的觀點認為要實現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應以人的需求和發(fā)展為導向[4],保持總需求結構均衡發(fā)展[5],加大產業(yè)結構的調整[6],促進產業(yè)結構升級以及技術導向和知識積累的集約型發(fā)展[7]。部分學者也利用TFP對中國經濟發(fā)展方式展開研究[8-10],認為TFP增長是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的動力,技術創(chuàng)新水平、市場化水平、人力資本存量水平、異質性企業(yè)集聚水平和對外開放度是促進中國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的直接動力因素。但僅以單一要素來看待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存在諸多不足,馬強文、任保平(2010)[11]探討了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績效與TFP之間的關系,認為規(guī)模效率對TFP變化幾乎沒有產生影響,發(fā)展方式轉變績效與中國改革直接相關,且技術進步和技術效率的變動貢獻明顯。
一定的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對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產生深刻影響,部分學者從制度角度對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楊淑華(2009)[12]提出經濟驅動力是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的動力,并進一步指出財稅和價格等體制的重大作用,虞崇勝和張光輝(2011)[13]認為積極穩(wěn)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能更好適應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的需求,唐龍(2012)[14]指出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具體措施對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的重要促進作用。以制度闡釋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亦有其局限性,陸銘、鐘輝勇(2015)[15]就提出盡管當前中國制度安排下維持了經濟高速增長,但其行為短期化的負面影響卻不斷凸顯。
現有對政府與經濟發(fā)展關系的研究主要涉及政府與經濟增長,而對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的考量較少。部分學者認為財政分權對地方政府產生了財政激勵,促進地方政府為地區(qū)經濟的增長和發(fā)展努力,但也給經濟長期發(fā)展帶來重要的結構性問題和社會問題[16-17]。一些觀點也考量了地方政府競爭對轄區(qū)內基礎設施建設的改善以及相伴生的地方保護主義和長期經濟發(fā)展效率損害[18-20]。而通過對政府官員激勵機制和其行為的長期研究,學術界也建立了“晉升錦標賽”博弈模型[21](P38),將地方政府官員的晉升與當地經濟績效掛鉤,討論了地方官員的任期制度[22]、晉升可能、異地交流[23]等對經濟增長的重要影響。
部分學者認為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與經濟發(fā)展階段密切相關[24],并對經濟發(fā)展的階段進行了指標的構建和劃分,分析了不同階段的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的特征[25-26]以及不同空間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的不同階段[27-28]。這種將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納入到一定經濟發(fā)展階段來考量的研究,符合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認知和規(guī)律。
上述文獻對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的分析一定程度從經濟發(fā)展所需要生產要素投入及相應組合、外部條件、所處階段等方面進行理論與實證研究,暗含完全市場經濟體制的假設前提,雖然涉及政府與經濟發(fā)展方式的研究,但對地方政府作為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的關鍵因素的地位并不明確。分析經濟發(fā)展方式的轉變問題不能忽視中國經濟增長具有的顯著特征,實際上地方政府競爭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形成了相應的經濟發(fā)展方式。
經濟發(fā)展方式從本質上講是一個方法論概念,主要探討不同經濟增長的特征與經濟增長質量的關系以及經濟增長過程的實現路徑[29],其在微觀領域體現為企業(yè)的生產方式,包括資源配置與組合方式、技術選擇等。因而經濟發(fā)展方式的調整表面上是生產要素的重新配置,體現的是生產力的先進與落后的差別,但其本質上卻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利益關系,所以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的根源在于擁有各種要素的市場主體的利益格局的重新調整。從這個角度出發(fā),當前中國“政府主導型”經濟的經濟體制下,分析影響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的因素必須考慮政府因素。類似研究主要從政府干預經濟所帶來的效率損失角度進行分析[30-32],我們發(fā)現,這方面文獻雖然提到了政府對經濟的太多干預阻礙了經濟發(fā)展方式的轉變,卻沒有提出政府主導型經濟下影響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的作用機制,即各市場主體利益格局的調整問題。這也是本文關注的重點。
中國近40年的經濟改革與轉型經驗證明,政府尤其地方政府在推動經濟高速增長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此,我們以以往文獻研究為基礎,試圖建立起地方政府行為影響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的基本邏輯。
“政府主導型”經濟對經濟發(fā)展的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面,即中國經濟增長奇跡是在市場體制并不完善,政府對經濟具有控制和引導作用的基礎上取得的,地方政府競爭促進了國有企業(yè)的民營化、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給等,有利于經濟增長質量的提高;也有消極的一面,地方政府競爭過程中會帶來效率損失,導致各種增長的負面問題長期積累,包括粗放型發(fā)展方式,收入不平等,環(huán)境惡化問題等等[33-34],不利于經濟增長質量的提高。因而,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的程度大小取決于地方政府競爭所帶來的效率改善與效率損失對比。由于地方政府在經濟發(fā)展中的主導作用,自然會聯(lián)想到采用哪種經濟發(fā)展方式與政府官員自身利益及相應的利益激勵安排密切相關,這是不同于傳統(tǒng)文獻中與社會公眾進行博弈的政府本質上仍是“仁慈的”社會計劃者(即使是仁慈的社會計劃者,由于信息不對稱,也不能保證資源最優(yōu)配置),其所進行的最優(yōu)化仍然是以社會公眾的利益為目標的觀點。由此不難看出,當政府官員自身利益與社會公眾利益不一致時,在政府主導型經濟下,政府既是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的倡導者,又是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的制約者,外部性問題必然產生。
從福利經濟學角度對外部性問題的研究最早是由庇古(Pigou)提出的,傳統(tǒng)市場理論認為只有政府才能消除外部性成本。這種觀點的理論前提存在所謂的“社會福利函數”,即政府作為社會和公共利益的主要代表,其對經濟活動的干預必然建立在對社會公眾利益的維護的基礎上。但事實上公共決策存在很大局限性,特別是在“政府主導型”經濟體制下,經濟分權與政治集權的發(fā)展模式[35]使地方政府身兼裁判員與運動員雙重身份,其更容易按照自身利益進行宏觀調控,而忽視甚至阻礙社會公眾利益的實現。傳統(tǒng)外部性是指“某一個個體的經濟行為以市場價格以外的方式影響了其他個體,卻沒有為之承擔應有的成本或沒有獲得應有的報酬”的現象。外部性存在時,作為經濟主體決策基礎的邊際私人成本或者收益會偏離實際,導致經濟主體基于自身利益而作出的決策與社會要求相背離,進而影響資源配置效率。外部性的主要特點是它不僅存在于經濟主體決策的外部(因為它無需因其行為影響他人而承擔成本或獲得補償),而且也存在于市場價格機制之外。本文將政府對經濟的控制和引導作用納入外部性分析中,由于社會公眾無法就政府對經濟的控制和引導作用進行有效的監(jiān)督,因而只存在單向外部性,即政府官員對社會公眾產生外部性效應。
對于地方政府自身利益的界定,錢穎一、Weingast等人(1997)[36]認為中國地方政府的強激勵包括行政分權與財政分權,但是無法解釋地方政府主導型經濟下出現的負面問題,如重復建設、地方保護主義、環(huán)境污染、忽視民生等。對此,周黎安(2007)[21]認為地方政府官員除了關心地方的財政收入外,更加關心其在“官場”升遷的機遇。地方政府在這種晉升激勵錦標賽模式下一方面推動經濟高速增長,另一方面產生一系列的扭曲性后果,阻礙了經濟發(fā)展方式的轉型。由此可以推斷出地方政府的自身利益與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所帶來的經濟社會利益存在顯著的不一致性,這從根本上阻礙了經濟發(fā)展方式的轉變。
政府對經濟發(fā)展的宏觀調控包括財稅機制、價格機制、經濟建設等方面,決定了經濟發(fā)展方式的選擇類型。通過以上分析,我們試圖以外部性理論為基礎闡釋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的基本邏輯。
當政府官員利益與社會公眾利益不一致時,會出現外部性問題,進而導致個人理性與集體理性存在背離。
1.負外部性導致粗放型經濟發(fā)展方式的鎖定效應 存在負外部性時,政府提供公共產品的價格只反映公眾的納稅支出,并不能完全反映提供該產品的邊際社會成本。地方政府官員為了在任期內贏得晉升激勵錦標賽的勝利,會不惜一切代價促進經濟增長,包括大量的重復建設以及鼓勵引進不符合環(huán)保要求的外商直接投資,通過對經濟的過度干預,提高了經濟增長的速度,擴大了經濟總量,從而實現了自身控制權收益。但另一方面這種過度干預伴隨著大量的環(huán)境污染等經濟低效率,阻礙了中央政府整體經濟發(fā)展目標的實現,同時,這些伴生的污染成本等主要由社會公眾承擔,地方政府官員在短期內并不承擔或者只承擔成本的極少部分,在這種情況下,個人理性與集體理性之間發(fā)生背離。
2.正外部性導致集約型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動力不足 存在正外部性時,政府提供公共產品的價格并不等于該產品的邊際社會收益,這也會導致個人理性與集體理性的背離??平涛男l(wèi)支出對地方政府而言,短期經濟增長效應并不明顯,在以GDP考核為主的官員晉升機制下[37],科教文衛(wèi)支出越多,越不利于地方政府官員的政治升遷,但是更有利于居民福利水平的提升和經濟發(fā)展方式的轉變。政府官員選擇以集約型發(fā)展方式替代粗放型發(fā)展方式,其必然承擔了大量的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的成本,而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更多的使社會公眾收益,而非短期內的地方政府官員,外溢性顯著。因而政府官員在有限的財政支出規(guī)模下,選擇財政支出結構時,更偏向于見效快、增長效應明顯的基本建設投資,忽視科教文衛(wèi)投入。
因此,從地方政府主導下的經濟增長績效來看,我國粗放型經濟發(fā)展方式難以根本轉變的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官員的個人政治權益與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所帶來的經濟、社會利益之間的不一致性。對于粗放型經濟發(fā)展方式與集約型發(fā)展方式的區(qū)別,可以從外部性角度進行解釋。粗放型經濟發(fā)展方式只注重經濟增長數量和速度,因而更容易依賴要素投入的外延式增加,而忽視經濟增長中存在的嚴重負外部性。由于經濟上的財政分權與政治上的晉升激勵使得地方政府更關注任期內的個人政治權益,特別是在以GDP為核心的干部考核機制與晉升激勵下,地方政府通過對資本、勞動力等要素的控制,使資源價格遠低于市場出清水平,導致不可再生資源價格不能反映微觀企業(yè)的實際生產成本,企業(yè)能夠通過獲得廉價生產要素而獲取高額的利潤,研發(fā)和技術創(chuàng)新的動力缺失。因而,采取粗放型經濟發(fā)展模式,經濟增長速度更快,與此同時,伴隨而來的環(huán)境污染和貧富差距等經濟增長負外部性卻與地方政府官員沒有直接關系。這說明,在政府主導型經濟中,地方政府競爭提高了經濟增長速度,但并沒有促進經濟增長質量的提高,反而導致經濟發(fā)展方式鎖定在粗放型增長路徑上。
而集約型經濟發(fā)展方式意味著一方面依靠技術進步、人力資本等全要素生產率的貢獻來促進經濟增長,另一方面還需要更加關注經濟結構的優(yōu)化、社會發(fā)展等,這些方面的改變不是短期內能夠有成效的。不僅如此,集約型經濟發(fā)展方式所帶的經濟增長質量的提高不會直接轉化成政府官員的個人政治權收益,而是外部化為社會收益。
根據奧爾森的理論,要解決外部性問題,實現個人理性向集體理性的過渡有兩條途徑:一是盡可能減少集團人數,由于政府官員與社會公眾是集團成員的組成部分,因而無法做到人數減少;二是運用選擇性的激勵,在這種情況下,集團行動只能通過選擇性地針對集團個體的激勵來實現,而不像集體物品,對整個集團不加區(qū)別。通過選擇性激勵來實現正外部性實施者(政府官員)與接受者(社會公眾)的成本—收益保持一致,這樣能夠減少政府官員的正外部性效應,促進集約型發(fā)展方式轉變。
政府官員的自身利益與社會公眾利益一致時,意味著政府官員與社會公眾的收益函數相同,從而個人理性與集體理性相統(tǒng)一,不存在外部性問題。在政府主導型經濟中,政府官員會主動選擇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此時資源配置達到最優(yōu)。
由此可見,中國經濟發(fā)展方式難以轉變的根源在于政府主導型經濟中地方政府官員的政治權收益與社會收益的不一致,即粗放型經濟發(fā)展方式存在負外部性,而集約型經濟發(fā)展方式存在正外部性下地方政府競爭的必然選擇。經濟發(fā)展方式之所以難以得到根本轉變,在于新的利益均衡機制尚未形成。如何在地方政府官員的個人利益與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帶來的經濟、社會利益之間達成平衡,這是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這一政策能否有效執(zhí)行的關鍵所在。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認為我國粗放型經濟發(fā)展方式難以轉變的關鍵在于沒有形成合理的激勵機制,使得原有利益格局尚未調整到位,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政績考核方式導致地方政府注重基礎設施建設,忽略了科教文衛(wèi)等社會性支出,從而地方政府自身利益與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的經濟、社會利益存在不一致性。因此,對制約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的因素分析就成為明晰其基本邏輯之后的首要任務。
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的關鍵在于調整地方政府的激勵機制,改變依靠投資驅動發(fā)展方式形成的利益格局,具體表現在政府的財稅機制、價格機制與相應的晉升激勵機制等方面的制約。
1.現有財稅機制不利于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 財稅制度體現了經濟發(fā)展中企業(yè)與政府在經濟增長中的利益分配格局。中國財政分權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中央與地方政府在財權與事權上的不對應。1994年分稅制改革后,地方政府財政收入所占比重下降,但財政支出卻未相應調整,導致地方政府收入與支出不平衡。這反映了地方政府自身利益與社會公眾利益的不一致性,迫使地方政府只能通過加快經濟增長,擴大稅收來源的方式獲得更大的財政分權收益。因而地方政府必然會更偏重見效快、增長效應明顯的基本建設投資、忽視科教文衛(wèi)投入,不利于經濟發(fā)展方式的轉變。
就稅收制度而言,目前的稅收是以流轉稅為主體的稅制結構,增值稅所占比重過大,其特點是稅收多少與產值關系密切,即物質生產越多,政府收入越多。這就必然導致政府為了自身利益大力支持重化工業(yè)的發(fā)展,而不考慮重化工業(yè)生產中所帶來的能源消耗與環(huán)境污染問題,從而與社會公眾的利益相背離,也不利于經濟發(fā)展方式的轉變。
2.現有價格機制不利于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 改革開放以來,雖然我國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表現出產品市場高度競爭、要素市場高度壟斷的市場結構,但政府依然掌握著許多經濟資源與生產要素的定價權。地方政府為了任期內加快經濟增長,獲得相應的財政分權與政治權收益,對包括水、電、土地、能源等資源的定價機制沒有包括環(huán)境污染成本,也不能反映不可再生資源的稀缺程度。勞動力相對過剩使得居民收入難以上升,偏低的生產要素成本使得企業(yè)沒有動力進行技術革新,通過大力追加要素投入就能推動經濟增長,從而完成地方政府的經濟增長目標,滿足自身利益,卻不利于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和生產技術提高,阻礙了全要素生產率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
從地方政府自身利益來看,為了在短期內的地方政府競爭中贏得晉升激勵,也會加深對資源和要素投入的過度依賴,從而增加對要素的價格干預,使粗放型經濟發(fā)展方式難以轉變。因此,現行價格機制的缺陷說明了地方政府的自身利益與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的沖突難以避免。
3.現有地方官員晉升激勵機制不利于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 當前以GDP增長為核心的干部考核和晉升激勵機制與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存在矛盾,中國式財政體制的核心內涵是經濟分權與垂直的政治治理體制的緊密結合。經濟分權提供了激勵地方政府與企業(yè)以經濟發(fā)展為中心的必要條件,而垂直的政治治理體制包括以GDP為主的政績考核機制[38]則對地方政府官員的激勵更加重要。相應的實證研究[37]表明中央按照一種相對經濟增長績效的指標來提拔官員,即將地方政府官員的政治升遷與當地經濟增長績效掛鉤。在短暫的政治任期考核下,地方政府官員會是風險規(guī)避者,追求經濟增長的高速度自然成為地方官員競爭的主要目標。
追求經濟的短期高速增長會與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相矛盾。以2008年中國應對金融危機為例,中央4萬億投資中大部分用于基礎設施建設保增長,而地方則在保增長的名義下,大部分將經濟增長速度定在8%以上,必然將加大投資力度放在首位,而不是考慮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因為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要加大人力資本投資(如教育、醫(yī)療等)、科研投入,這些投入在短期內是無法看到成效的,甚至會降低經濟增長速度,調整經濟結構也是如此,顯然不符合地方政府官員的自身利益。由此可見,在地方政府主導型經濟下,為了地方政府官員的自身利益,經濟發(fā)展方式更多鎖定在高投資、高消耗、低效率的發(fā)展路徑上。
本文根據外部性理論對地方政府與社會公眾的成本收益進行分析,發(fā)現地方政府競爭雖然促進了經濟的快速增長,但沒有帶來經濟增長質量的提高,原因在于地方政府自身利益與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帶來的經濟、社會利益的不一致性。在現有中國式的財政分權與垂直政治體制下,維持粗放型發(fā)展方式很好地維持了地方政府的自身利益,但存在顯著的負外部性,即粗放型發(fā)展方式導致較高的資源消耗、環(huán)境破壞成本、貧富差距拉大等的社會成本;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雖然能夠實現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使社會公眾受益,但卻無法實現地方政府的短期自身利益,存在很強的正外部性。這說明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的難點在于地方政府的自身利益與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所帶來的經濟、社會利益不一致,轉變的關鍵是利益格局的重新調整。
1.改革財稅體制 在中央與地方的財權、事權分配上,必須相互對應,特別是在地方政府主導型經濟下,應該保持政府財政收入與支出相協(xié)調,避免政府為了在任期內過分追求經濟增長速度,增加財政收入,出現對經濟的不合理干預現象。在稅收體制上,改變以流轉稅為主的稅制結構,開征有利于促進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的稅種,比如對于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通過稅收調節(jié)保證合理高效使用。
2.改革價格體制 現有生產要素價格體系是偏向于依靠要素投入推動經濟增長的,應該提高煤、石油、等資源的價格,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提高要素投入的使用成本,通過合理的價格機制促進企業(yè)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提高要素使用效率的方式實現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
3.考核與晉升激勵機制 針對現有中國式財政分權和垂直政治體制,改革目標應該將政府自身利益與經濟增長可持續(xù)性聯(lián)系起來,使地方政府在轉變經濟發(fā)展中受益,只有這樣才能將地方政府自身利益與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的經濟、社會利益結合起來。這樣政府才會主動進行發(fā)展方式轉型。
通過調整現有不合理的財稅體制、價格體制以及以GDP增長為核心的干部考核與晉升激勵機制,固然可以減少地方政府利益與社會公眾利益的不一致性,促進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但從根本上講,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程度,加強地方政府自身改革,降低政府干預經濟過程中獲取自身利益的機會,從而杜絕地方政府自身利益與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的經濟社會利益的不一致性也是必不可少的。
[1] Eastly,William.The Elusive Quest for Growth:Economists’ Adventures and Misadventures in the Tropics[M].The MIT Press,2005.
[2] 吳敬璉.當代中國經濟改革[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4.
[3] Blanchard,Oliver and Andrei Shleifei.Federalism with and without political centralization:China versus Rusia[J].IMF Staff Papers,2001,(48).
[4] 常修澤.論以人的發(fā)展為導向的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
[5] 毛中根.經濟增長方式取向:四個國家比較與中國的定位[J].改革,2009,(4).
[6] 周麗萍.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中的產業(yè)結構調整[J].江蘇社會科學,2010,(6).
[7] 王麗.印度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的實證分析[J].南亞研究季刊,2009,(3).
[8] 高峰.國外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體質機制經驗借鑒[J].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8,(3).
[9] 葉德磊,鄧金鵬.中國三大地區(qū)全要素生產率的比較分析[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1).
[10] 李福柱,趙長林.中國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動力及其作用途徑[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16,(2).
[11] 馬強文,任保平.中國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績效的評價及影響因素研究[J].經濟學家,2010,(11).
[12] 楊淑華.我國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的路徑分析——基于經濟驅動力視角[J].經濟學動態(tài), 2009,(3).
[13] 虞崇勝,張光輝.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政治體制改革的內在邏輯[J].理論探討,2011,(2).
[14] 唐龍.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進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J].經濟縱橫,2012,(1).
[15] 陸銘,鐘輝勇.大國發(fā)展:地理的政治經濟學分析[J].新政治經濟學評論,2015,(28).
[16] 陳抗,Arye L. Hillman,顧清揚.財政集權與地方政府行為變化——從援助之后到攫取之手[J].經濟學(季刊),2002,(2).
[17] 張軍,范子英,方紅生.登頂比賽:理解中國經濟發(fā)展的機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18] 周業(yè)安.地方政府競爭與經濟增長[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3,(1).
[19] 張軍,高遠.官員任期、異地交流與經濟增長[J].經濟研究,2007,(11).
[20] 傅勇,張晏.中國式分權與財政支出結構偏向:為增長而競爭的代價[J].管理世界究,2007,(3).
[21] 周黎安.中國地方官員的晉升錦標賽模式研究[J].經濟研究,2007,(7).
[22] 耿曙,龐保慶,鐘靈娜.中國地方領導任期與政府行為模式:官員任期的政治經濟學[J].經濟學(季刊),2016,(3).
[23] 陳剛,李樹.官員交流、任期與反腐敗[J].世界經濟,2012,(2).
[24] 鄭玉歆.全要素生產率的測度及經濟增長方式的“階段性規(guī)律”[J].經濟研究,1999,(5).
[25] 梁煒,任保平.中國經濟發(fā)展階段的評價及現階段的特征分析[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9,(4).
[26] 簡新華,葉林.改革開放前后中國經濟發(fā)展方式的轉變和優(yōu)化趨勢[J].經濟學家,2011,(1).
[27] 魏婕,任保平.中國各地區(qū)經濟增長質量指數的測度及其排序[J].經濟學動態(tài),2012,(4).
[28] 陳志剛,郭帥.中國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的階段劃分與測度[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3).
[29] 顧海兵,沈繼樓.近十年我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定性與定量研究[J].經濟學動態(tài),2006,(12).
[30] 盧現祥,羅小芳.政府的“三多”制約我國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J].財貿經濟, 2010,(11).
[31] 姚樂.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的矛盾、難點與出路[J].江漢論壇,2010,(11).
[32] 張卓元.我國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的難點在哪里[J].經濟縱橫,2010,(6).
[33] Young, Alwyn.The razor’s edge:distortions and incremental reform in the Pepole’s Republic of China[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0,(4).
[34] 張晏.財政分權、FDI競爭與地方政府行為[J].世界經濟文匯,2007,(2).
[35] 王永欽,張晏,章元,等.中國的大國發(fā)展道路——論分權式改革的得失[J].經濟研究, 2007,(1).
[36] QIAN,YINGYI.,and BARRY R.WEINGAST.Federalism as a Commitment to Preserving Market Incentives[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7,(4).
[37] Li,Hongbin,and Li-An Zhou.Political Turnover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The Incentive Role of Personnel Control in China[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5,(9).
[38] 周黎安.晉升博弈中政府官員的激勵與合作——兼論我國地方保護主義和重復建設問題長期存在的原因[J].經濟研究,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