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文化認同與清代前期的喪葬禮制建設

2018-02-11 06:11沈宏格
關鍵詞:禮制滿族康熙

沈宏格

(湖北大學 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湖北 武漢 430000)*

清初,絕大多數(shù)士人對滿洲貴族入主中原是相當?shù)钟|的,“真正把人們維系在一起的是他們的文化,即他們所共同具有的觀念和準則”。[1]因此,清代前期的文化認同對于維系滿漢統(tǒng)一政權(quán)就顯得格外重要,它是凝聚這個民族、國家共同體的精神紐帶。但問題是,滿族雖然掌握了國家政權(quán),可滿族在長期游牧中形成的騎射文化相較于中原儒家文化卻處在低勢地位,從文化勢差的角度來看,清代前期文化勢差必然導致文化的正向流動,因為無論是從時代的經(jīng)還是地域的緯來看,儒家文化都處在高勢地位,①表現(xiàn)在文化認同上就是清代前期構(gòu)建對儒家文化的認同。而喪葬儀式作為一種群體性行為,是實施文化認同的理想載體。故以儒家思想為核心,融合滿漢文化,建構(gòu)清代的喪葬禮制是清前期實施文化認同的重要內(nèi)容。從順治到乾隆近百年的時間里,清代逐步建立較為完備的喪葬禮制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清代前期實施文化認同的過程??疾炱涠Y制建設過程,對于我們認識清代前期文化認同中滿漢文化的沖突與融合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入關前滿族的喪葬

死亡,是每個人、每個民族都無法回避的事情,各民族在其長期發(fā)展過程中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喪葬形式、祭奠儀式及喪葬禁忌等,它是民族文化、民族宗教信仰等民族意識的綜合體現(xiàn)。滿族先民(史書稱其先世有挹婁、肅慎、勿吉、女真等)長期生活在我國的東北部,在其長期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有滿族特點的喪葬習俗。與漢族喪葬禮儀相比,滿族及其先民的喪葬有如下特點:

1.從殯來看:滿族先民不僅時間非常短,甚至“死即日便葬于野”,而且特別強調(diào)男子以無憂哀相尚。《北史·勿吉傳》載“其父母春夏死,立埋之,冢上作屋,令不雨濕,若秋冬死,以其尸捕貂,貂食其肉,多得之”。[2]即父母去世,春夏則“立埋之”,秋冬死卻將尸體用來當作捕貂的誘餌,更談不上哀傷;《肅慎國記》則明確記載其俗:“父母死,男子不哭泣,有泣者謂之不壯。死即日便葬于野,以繩系槨頭,出土以灌,繩腐即止,無四時祭祀之也。”[3]《晉書·四夷傳》也載:“父母死,男子不哭泣,哭者謂之不壯?!盵4]直到清朝建立前夕,努爾哈赤第五子(三貝勒)莽古爾泰去世,第二天即葬?!爸辽陼r,貝勒薨。次日巳刻,即將貝勒及福晉尸骸分別入殮出殯……是日,子時三鼓,汗方入室,諸貝勒亦各自還家?!盵5]261

2.從葬來看:滿族先民曾有不同的葬式。滿族有土葬,但與漢族不同,土葬不重棺殮之具,甚至無棺?!杜f唐書·北狄列傳》載:“死者穿地埋之,以身襯土,無棺斂之具,殺所乘馬于尸前設祭?!盵6]《三朝北盟會編》載:“女真……死者埋之而無棺梆,貴者生焚所寵奴婢、所乘鞍馬以殉之,所有祭祀之物盡焚之,謂之燒飯?!盵7]除了土葬外,還有天葬:“滿洲地處東夷……風俗乖謬,多有為漢人夢想不到者……人死后赤身露體,敷以牛油,懸之林杪,投之幽谷,以招鳥獸食之。食盡,則戚親相賀,剩有殘余,謂此人生前罪惡大,上帝不收。必再請喇嘛念經(jīng),再敷牛油,務求食盡乃已?!盵8]滿族入關前,其葬俗以火葬為主,《黑龍江外紀》卷六較詳細地記載了滿洲火葬風俗:“人死焚尸而瘞,曰熟葬。熟葬之法,舁棺至郊野,置柴上,請師舉火?;馃胧?,挺而仆之,須臾肉盡,骨僅存,然后拾貯所謂凈匣中而瘞之土?!盵9]這里所謂火葬實際上是先以火將肉燒盡,然后埋骨土中。清朝雍正皇帝解釋火葬的原因是其民“肇跡關東,以師兵為營衛(wèi),遷徙無常,遇父母喪,棄之不忍,攜之不能,故用火化”。[10]其解釋似乎有點牽強,因為最終還是入土葬之,與“遷徙無?!标P聯(lián)不大,應與宗教信仰有關,天葬中請喇嘛念經(jīng)可以看出宗教對滿族喪葬的巨大影響。清太宗皇太極去世(1643)還是先火化,然后葬骨灰于沈陽照陵。

3.從居喪看:滿族在入關前已受漢族喪葬文化影響,但居喪守制尚未有定制。努爾哈赤與包括諸貝勒在內(nèi)的眾人商議守孝之禮充分說明了這一問題。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初二日,努爾哈赤與諸貝勒、蒙古諸貝勒及眾人商議:“若使后代守孝者齋戒過之,哀喪之禮亦過之,則守制之禮難矣。其禮仍令存之,善乎?為現(xiàn)存之人從輕議禮如何?著爾等將此二禮定議奏復?!北娯惱战曰刈喾Q是,汗定之。并下書曰:“后代守孝重服之人,若途中邂逅,乘馬則下馬跪叩讓過,于坐處則避讓過之,筵宴則于坐處叩拜。守孝之禮倘勞苦過甚,則我等皆非長生不老之身,何苦如此勞累此有生之身也。人之壽皆天定也。故生生死死,循環(huán)往替。若仍此守制,作踐其身,尚有何閑暇之時耶。諸貝勒大臣之親戚皆居一處,死喪服孝,生者守制,若皆免之,則為善也。”[5]664可見努爾哈赤并不主張居喪守制。

由上可以看出,入關前滿族的喪葬與中原漢族的喪葬差異很大,這種差異不只是表現(xiàn)在操作形式,更主要的是牽涉到兩種喪葬方式背后的文化與倫理精神的沖突。在葬式方面,對中原漢人而言,焚燒父母肉體是大逆不道的行為。朱元璋在洪武三年(1370)曾頒布禁令:“死者或以火焚之,而投其骨于水,孝子慈孫,于心何忍,傷恩敗俗,莫此為甚?!雹诓⒎贌训慕罴{入明朝律例。儒者也極力反對火葬,王廷相曰:“世有火其柩而歸其燼者,何如?曰:斯悖謬之大者也。且夫愛其親之肌體,故斂而藏之,焚之是戕其親矣。何忍乎?斯悖謬之大者也。”[11]王廷相將火化與戕殺其親等同,將其視為極其悖謬的事。明代南京光祿寺卿茅瑞征則認為火葬與儒家孝子事亡如存之義相悖:“今世俗人死不三日則五日,遂委而付之一火。當有骨肉未寒,哭泣未絕而親之體已無孑遺者矣。孝子不死其親,即死猶冀其或生,如是又可冀乎?今人試灼尺寸之膚,其容有蹙,死而有知,宜未有恬然甘受其燼者。即其無知,亦非孝子事亡如存之義?!雹蹚膯实慕嵌瓤矗寮覇识Y強調(diào)的是以哀戚表達孝道,故對居喪的容體、聲音、言語、飲食等都有詳細規(guī)定,以回報父母無極之恩德,亦是用以節(jié)制邪淫不肖者哀情不足,促使其在三年期限內(nèi)勉力以服喪。“將由夫患邪淫之人與?則彼朝死而夕忘之,然而從之,則是曾鳥獸之不若也,夫焉能相與群居而不亂乎?”[12]1374在儒家看來,滿族那種即日安葬的行為是不能接受的,是鳥獸之行為,這也是儒家敬老與滿族敬壯文化的差異。“滿洲地處東夷,本女真遺種,行為野蠻,風俗乖謬,多有為漢人夢想不到者。如若祖若父,七十不死,子孫則不顧瞻,自亦無顏于世。即請喇嘛念經(jīng),經(jīng)畢,乃備豐饌與食,名曰饗神,食終,或坐空齋餓死,或赴舍身崖,墜崖而死?!盵5]664老人七十則“子孫不顧瞻,自亦無顏于世”,這在儒家講求“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的孝道而言是不可接受的,故將此稱之為野蠻行為。由此可見,滿漢在喪葬方面的文化勢差是客觀存在的。

二、清前期喪葬禮制建設中的漢文化認同

由于滿族與漢族文化的巨大差異,清入關后面臨的最大難題是“作為一個被漢人視為夷狄的異族統(tǒng)治者如何才能得到漢民族,特別是漢族士人、士大夫在文化上的認同,不僅要讓他們首肯清朝代明而立、鼎故革新為名正言順,而且更要承認清朝是歷史上推尊服膺儒家文化的正統(tǒng)皇朝合法的延續(xù)”。[13]為此,清初統(tǒng)治者“將儒家思想作為官方意識形態(tài),通過對儒家的文化認同,贏得漢人的好感,換取漢人服從清朝統(tǒng)治,實現(xiàn)國家認同”。[14]隨著兩種文化的調(diào)和,喪葬禮儀作為儒家文化的重要載體,必然影響滿族對喪葬倫理精神重新認識與操作形式的改變。下面我們考察從順治到乾隆期間儒家文化影響逐漸深入情況下清統(tǒng)治者對其喪葬禮儀制度的調(diào)整。反過來,從喪葬禮儀的調(diào)整也反映出清統(tǒng)治者對漢族儒家思想文化認同實踐的逐步深入。

1.順治時期

對漢文化的吸收從努爾哈赤就已開始,皇太極更有“凡事都照《大明會典》行,極為得策”的諭旨,順治在皇太極文化政策的基礎上于順治十年(1653)將“崇儒重道”定為國策。在禮制方面,順治元年(1644),工科給事中朱鼎藩以言官的身份上奏《請明紀綱定人心疏》,建議朝廷申明綱紀以“安定民心”“奠萬世之業(yè)”,指出:“禮儀為朝廷之綱,而冠履侍從,揖讓進退,其紀也。”④“順治三年,詔禮臣參酌往制,勒成禮書,為民軌則?!盵15]1483這說明順治初年,在儒家思想影響下朝廷已經(jīng)開始重視禮制建設,其在喪葬禮制方面的建設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是完善喪禮的等級性。儒家禮制的基本原則是“尊尊”與“親親”?!白鹱稹本褪菑娬{(diào)禮儀的等級性,順治時期對喪葬改革最突出的是等級性的強化。天聰六年(1632)三月,皇太極曾制定了諸貝勒、大臣各官祭葬例,只將貝勒、大臣官員粗略地分為六級:即管旗諸貝勒與不管旗議政諸貝勒,五備御總兵官,總兵官,副將,參將、游擊,備御。順治元年(1644)正月制定的諸王以下官民人等祭葬禮則將其劃分為二十三級:即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鎮(zhèn)國公,輔國公,鎮(zhèn)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和碩福金,多羅福金,多羅貝勒福金,固山貝子福金,鎮(zhèn)國公妻,輔國公妻,異姓超品一等公,一等公、二等公、三等公、和碩額駙,固山額真、尚書、昂邦章京、多羅額駙,內(nèi)大臣、大學士、梅勒章京、侍郎、護軍統(tǒng)領、前鋒統(tǒng)領、貝勒婿、多羅額駙、鎮(zhèn)守盛京總管官,甲喇章京、一等侍衛(wèi)、前鋒參領、固山額駙、學士、滿州啟心郎、理事官、盛京副守官、守外城三品以上等官,牛錄章京、二等侍衛(wèi)、鎮(zhèn)國公、輔國公婿、漢啟心郎、副理事官、都察院、理藩院啟心郎、贊禮郎、祭酒、鎮(zhèn)守盛京固山章京、哨長、鎮(zhèn)守各外城官、迎送官、兩翼管臺官,半個牛錄章京,民。除了等級更細之外,內(nèi)容更具“禮”的特征,如皇太極時貝勒的祭葬內(nèi)容為“凡管旗諸貝勒與不管旗議政諸貝勒薨,上賜紙萬張、羊四只、酒十瓶”,⑤只是規(guī)定了“上”賜予的數(shù)量,而無其它“禮”的內(nèi)容。而順治時和碩親王祭葬內(nèi)容為:“上輟朝三日,禮部官視祭葬。和碩親王以下,奉國將軍以上,固山額真、昂幫章京以下,牛錄章京以上,固倫公主,和碩福金以下,奉國將軍妻以上,皆會喪。設親王儀仗,鞍馬十五匹,空馬十五匹,王屬下官員及妻俱喪服,用彩棺,內(nèi)襯五層,王屬下官員及妻大祭畢,除服,王屬下在部院衙門及閑散各官未畢祭,入署戴纓帽,穿常服,上墳日,仍去纓。其塋垣享殿,皆王府及所屬牛錄下人夫起造。初祭賜牛一、羊八、酒九瓶、紙錢三萬。次祭,賜亦如之,加封謚勒石塋所。初祭、次祭日,除上賜外,自增入引幡一桿、金銀錠七萬、紙錢四萬、羊九只、桌三十張。百日周年,金銀錠一萬、紙錢一萬、羊九只、桌十五張。”⑥從上可以看出,輟朝、視祭葬、會喪人群、儀仗、初祭、次祭、百日周年祭等都有了詳細的標準,而且漢族喪葬中最常見的詞匯“喪服”“除服”“周年”“儀仗”等已在順治時的喪葬禮制中出現(xiàn),最為重要的是規(guī)定“祭物逾分者,坐以應得之罪”。這正是儒家喪禮“尊尊”倫理精神的體現(xiàn),也是滿清統(tǒng)治者對儒家喪葬文化倫理認同的體現(xiàn)。后來順治五年(1648)四月辛未又制定了殯殮發(fā)引安葬例:“和碩親王以上殯于庭內(nèi),候造墳成,發(fā)引,期年安葬。多羅郡王、多羅貝勒殯于庭內(nèi),五月發(fā)引,七月安葬。固山貝子、公殯于庭內(nèi),三月發(fā)引,五月安葬。會喪各官候殯畢,乃退。至致祭、發(fā)引,俱照舊齊集。官民人等殯,一月發(fā)引,三月安葬。凡發(fā)引焚葬,俱不得過所定之期?!雹邔Πl(fā)引安葬時間作出明確的規(guī)定,而且要求各等人群不得逾期,這是對順治元年所定喪葬禮在身份等級方面的完善。

其次是確定了居喪之制。在儒家文化里,“父母之喪,天下通義。治喪守制,人子至情”,居喪守制是儒家喪禮中體現(xiàn)孝道的重要部分,它“從哀的角度對居喪的容體、聲音、言語、飲食進行詳細規(guī)定,以回報父母無極之恩德”,[16]順治元年(1644)十二月,朝廷首先制定了宮中喪制,規(guī)定了大喪及其妃喪守制二十七個月(三年):“凡大喪,宮中守制二十七個月,不懸門符,不張彩燈,京以內(nèi)諸王同。惟官民不禁。其妃喪,本宮及妃之子守制二十七個月,余妃之子不守制?!雹嚯S著國家政局的穩(wěn)定,順治十年(1653)二月,都察院廣東道監(jiān)察御史陳啟泰上疏《請行通制以重大倫事》:“今漢臣仍遵往制,丁艱二十七月,滿臣不在丁憂之例。守制之禮,滿臣何獨與漢臣殊?”[17]可見此時滿官仍無丁憂定制,上疏得到順治的重視,順治十年(1653)四月,經(jīng)九卿會議確定滿漢官員一體離任丁憂。但一個月后,清廷對此又做了調(diào)整,“滿洲、蒙古、漢軍官員,有管旗下事者,有在部院理事熟練者,不便照漢官一例丁憂。議于在家居喪一月,即出辦事,仍私居持服三年”。⑨雖然最后滿漢異制,沒有實現(xiàn)滿漢一體丁憂,但滿族畢竟有了丁憂之制。順治十八年(1661)八月,朝廷諭吏部詳察太祖、太宗時舊例,參酌時宜,議定大小官員治喪守制之禮,結(jié)果吏禮二部卻未找到太祖、太宗滿洲守制舊例,“惟順治十年三月禮部覆原任廣東道御史陳啟泰請行通制一疏,奉有三年喪禮,著照會典定例遵行,有難拘常制者請旨定奪之旨。又順治十年六月,臣部題滿洲、蒙古、漢軍各官,不便離任丁憂。奉有依議之旨,遵行已久”。⑩可以看出,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滿清官員還是按順治十年(1653)議定丁憂守制。不久吏部議得“在京部院,滿洲、蒙古、漢軍,大小文官仍應照定例,守制一月,服滿即出理事。私居持服盡三年喪禮外,其奉差出兵文官,以回京聞喪之日為始,亦照定例遵行,至各省駐防及在外出仕,漢軍文官,伊父母在任病故者,仍應照例遵行。父母在京病故者,準其解任回京,以至日為始,守制半年,仍私居持服,盡三年喪禮”。這次將丁憂的范圍擴大到外任官員,這樣滿蒙漢文官居喪之制基本確定。

最后是對墳墓的保護。在儒家喪葬文化里,墓是祖宗骨骸之所在,子孫命脈之所關,保護好祖宗的墳墓也是孝道文化的要求,故墓葬也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如大明律就明確規(guī)定:“凡發(fā)掘墳冢見棺槨者,杖一百、流三千里;已開棺槨見尸者,絞;發(fā)而未至棺槨者,杖一百、流三百里。”[18]如發(fā)掘墳墓懲罰最重者可以是絞刑,可見國家對祖先墳墓的保護程度。順治二年(1665)二月丙寅命戶部傳諭管莊拔什庫等:“凡圈占地內(nèi),所有民間墳墓不許毀壞……違者治罪。”此時雖未明確如有毀壞墳墓,究竟如何處罰,但至少表明了朝廷對祖先墳墓的保護態(tài)度。

2.康熙時期

康熙親政之前,以鰲拜為首的守舊勢力民族思想較強,文化政策有所波動,康熙親政后,將“崇儒重道”的文化政策具體化為“圣諭十六條”,儒家文化的影響進一步加深。在喪葬方面最突出的影響就是葬制的改變,由火葬改為土葬。另外還禁止殉葬,并將居喪守制、喪服等進一步儒家化。

滿族入關前主要是火葬,入關后順治朝對此并沒有做出明確規(guī)定,而是聽其自便。順治九年(1652)九月,還制定了從親王到官民的火化時間:“異性公、侯、伯以下,民人以上,不許蓋造墓室,如有舊造者,次年清明俱行拆毀。和碩親王薨,停喪于家,俟造墳完畢方出殯,期年而化。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停喪五月出殯,七月而化。固山貝子以下,公以上,停喪三月出殯,五月而化……官民停喪一月出殯,三月而化,不許逾定期?!笨滴醯蹠r雖未要求滿族必須土葬,但卻以行動打破火化的習慣??滴醵甓?,康熙帝的第一位皇后赫舍里氏與第二位皇后鈕祜祿氏以土葬方式葬入清東陵;海淀門頭村1961年發(fā)現(xiàn)的死于康熙三十六年的康良親王杰書墓也是土葬;[19]康熙帝去世后也采用土葬。“因為在農(nóng)耕傳統(tǒng)悠久的中國大部分地區(qū),土葬被視為是最尊貴、最正統(tǒng)的方式……葬制改革正是文化交鋒與融合的真實見證。”[20]“康熙皇帝崩逝時,清朝統(tǒng)治者漢化程度日深,故因時定制,開創(chuàng)了清代帝王土葬之先河。自此以后至光緒帝為止,八朝帝王均沿用土葬,就連朝野臣民也隨之一改塞外火化風尚?!盵21]火葬改為土葬,正是清統(tǒng)治者對儒家葬式倫理的文化認同,對后世影響深遠。

居喪守制方面:康熙期間居喪守制的發(fā)展主要體現(xiàn)在:居喪守制的范圍進一步擴大、父母喪守制三年的普遍實施、居喪(送葬)行為開始嚴格??滴跗吣?1668)十月丙寅,康熙“命內(nèi)外八旗、滿洲、蒙古、漢軍武官為其父母、祖父母及過繼父母、祖父母居喪三月,私居仍持服三年”??滴鯇⒕訂史秶稍瓉淼母改笖U大到祖父母、過繼父母、過繼祖父母,雖與儒家服制還有差距,但畢竟在原來守制對象上有所突破。康熙十二年(1673)八月庚申,康熙準宗人府等衙門遵旨議復:“凡王以下至奉恩將軍及滿洲、蒙古、漢軍文官以上,遇有父母喪事,不計閏,準守制二十七月。又承重孫,為祖父母亦守制二十七月。若長房無子,次房之長子,亦應承重守制二十七月。俱準其百日剃頭,照舊進署辦事。仍在家居喪二十七月,滿日除服。”至此,丁憂三年在滿漢官員全面得以實施,不過后來在乾隆時又實行滿漢差異化管理??滴醵?1687),康熙的圣祖母太皇太后崩逝,他決定持服二十七月,雖大臣勸說,“帝王之孝,與臣民不同,愿皇上仰遵遺誥,博稽古制,上思天地祖宗付畀之重,下慰群臣百姓仰賴之忱,以禮節(jié)哀,易月之典,守而勿更”??滴跻浴半抟饧憾?,不必更奏”回復,堅持三年之喪。同時,康熙要求居喪要遵守禮制,康熙十二年(1673),要求“未除服之前,凡穿朝服等處,停其朝會。凡有喜慶事處,不許行走,不許作樂,違者照定律議處”??滴醵?1687),又“禁居喪演戲飲博”。[22]送葬時應該步行,不能乘馬坐車??滴跷迨?1713)十一月,淑惠妃發(fā)引,公普照、貝子蘇努、公星海等在后乘馬而行,康熙聞之后,著宗人府查實,查得公普照、貝子蘇努、公星海、登色、額爾圖、吞珠、門度、賴士等俱乘馬往送,最后處置為“普照,星海俱著革爵,禁錮宗人府。另擇襲封之人承襲。其蘇努等六人,皆已年邁,著從寬免議”。

禁止殉葬:滿族有殉葬的習俗,康熙十二年(1673)六月,康熙接受漢官朱斐的請禁止人殉上疏??滴醵吣?1688)五月乙亥,“大學士等以禮部具題山西省烈婦荊氏等照例旌表一疏,請旨”??滴趸实鄄粌H不予旌表,還指出殉葬是反常之事,“夫死而殉,日者數(shù)禁之矣。今見京師及諸省殉死者尚眾,人命至重大,而死喪者,側(cè)然之事也。夫修短壽夭,當聽其自然,何為自殞其身耶。不寧惟是,輕生從死,反常之事也,若更從而旌導之,則死亡者益眾矣,其何益焉”。不過對儒家倡導的守節(jié)卻給予旌表??滴跷迨荒?1712)九月,鑲紅旗閑散瓦色之女,許配給正紅旗護軍陸格,但陸格未婚卻病故了,女至夫家,為其夫剪發(fā)守孝,奉姑三年,服滿自縊而死,康熙同意禮部題請,予以旌表。

3.雍正乾隆時期

雍正、乾隆時期,朝廷積極復興儒家倫理,大力建設社會禮制,禮制對國家社會的積極作用雍乾都是十分清楚的?!耙远Y言之,如化民成俗,立教明倫,使天下之人,為臣皆知忠,為子皆知孝,此禮之大者也”?!胺蚨Y之所為,本于天,截于地,達之人倫日用,行于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之間,斯須不可去者”。[23]故乾隆元年即開“三禮館”,命儒臣修纂《三禮義疏》。具體在喪葬禮儀方面,主要體現(xiàn)在“禮”的嚴格化與法制化。

康熙時將火葬改為土葬,但并沒有入律。雍正十三年(1735)十月,將土葬定為國法,十二月的上諭不僅禁止火化,而且按違律治罪。如果族長、佐領隱瞞不報,也要受到處罰?!捌烀駟试幔挪辉S火化。除遠鄉(xiāng)貧人不能扶柩歸里,不得已攜骨歸葬者,姑聽不禁外,其余有犯,照違制律治罪。族長及佐領等隱匿不報,照不應輕律,分別鞭責議處?!盵24]乾隆初年即明令滿族民間須行土葬,火化者按律治罪,并解釋滿族先祖實行火化的原因是游牧生活所致。

在禮儀規(guī)范方面:雍正要求滿漢官民遵照喪葬之禮,不得僭越?!坝赫晡逶录撼?,九卿等遵旨議定:凡公、侯、伯、滿漢職官以及兵民一應殯葬婚嫁之禮,毋許僭越,請著為令。”按照儒家喪禮的要求“父母之喪既殯食粥,朝一溢米,莫一溢米;齊衰之喪疏食水飲,不食菜果;大功之喪不食醯,小功、緦麻不飲醴酒,此哀之發(fā)于飲食者也”。[12]1366雍正元年(1723)十月,雍正帝接到副都統(tǒng)祁爾薩的奏章,滿洲在喪禮中“多備羊豕,大設肴饌”,雍正帝“著大臣等考稽喪禮,定為儀節(jié)具奏”,不久議定“嗣后不得以饋粥為名,過情棄禮,致失當年淳樸之俗,違者查出參處”并要求將諭旨“傳示八旗,遍令遵行”。雍正二年(1724)十一月壬戌,朝廷下令“嚴禁兵民等出殯時前列諸戲,及前一日聚集親友設筵演戲”。居喪時更不能演戲為樂,即使親王也不例外。雍正十年(1732)十月,雍正得知裕親王保泰在圣祖服制未滿時在家演戲為樂,最后革去了保泰親王的爵位。乾隆帝一即位,立即發(fā)布了《命喪葬循禮諭》:“著各省督撫等通行明切曉諭,嗣后民間遇有喪葬之事,不許仍習陋風,聚飲演戲,以及扮演雜劇等類,違者按律究處。務在實力奉行,毋得姑為寬縱。”

4.《大清通禮》的制定

清代經(jīng)過順治、康熙、雍正等近百年的發(fā)展,禮制也逐漸成熟,不過很多禮的要求是以令的形式出現(xiàn),《會典》雖有禮制內(nèi)容,但難以到達老百姓手上,編訂通行全國的禮書以規(guī)范官民的生活就顯得非常重要了。為此,乾隆上臺(乾隆元年)就著手纂修《清通禮》,“前代儒者,雖有《書儀》、《家禮》等書,而儀節(jié)繁委,時異制殊,士大夫或可遵循,而難施于黎庶。本朝《會典》所載,卷帙繁重,民間亦未易購藏”。故期望:“將冠、婚、喪、祭一切儀制,斟酌損益,匯成一書。務期明白簡易,俾士民易守?!盵25]經(jīng)過二十多年,最后于乾隆二十四年纂修完成,共五十卷,按吉、嘉、軍、賓、兇的順序編排,其中兇禮從卷四十五至卷五十,具體分為列圣、列后大喪,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喪,皇太子、皇子喪,親王以下、親王福晉以下、公主以下鄉(xiāng)君以上喪,品官喪,庶士喪,庶人喪。至此,清代前期的文化認同完成了喪葬禮制由騎射文化為核心向儒家文化為核心的建構(gòu)。

三、喪葬禮制漢文化認同中的滿民族意識

以上考察了清初在文化認同背景下進行的喪葬變革,整體來說其變化過程展示了滿族統(tǒng)治者將喪葬禮儀逐漸儒家化的過程。但這絕非單向的——滿族單向地接受,或漢族單向地給予——滿族逐漸漢化,直到被同化的簡單過程。從清代前期統(tǒng)治者的角度看,認同中原儒家文化是統(tǒng)治的需要,是一種為我所用的策略。但文化認同也是重塑自身傳統(tǒng),在認同的過程中貫穿著民族意識,即對原文化的認同,這也是清代喪葬禮制既繼承了儒家喪葬禮儀的倫理精神又具有自己特色的原因,如喪禮中的割辮、殷奠、百日剃頭、摘冠纓等,實際上是滿漢兩種文化認同的融合。那么,民族意識在清前期的統(tǒng)治者中具體究竟指什么?喪葬禮制又如何調(diào)和二者之間的差異呢?

我們先看《清太宗實錄》所記的一件事:崇德元年(1636)十一月癸丑,皇太極到翔鳳樓,集諸親王、郡王、貝勒、固山額真、都察院官,命宏文院大臣讀《大金世宗本紀》,上諭眾曰:“爾等審聽之,世宗者,蒙古、漢人諸國聲名顯著之賢君也,故當時后世咸稱為小堯舜。朕披覽此書,悉其梗概,殊覺心往神馳,耳目倍加明快,不勝嘆賞。朕思金太祖、太宗,法度詳明,可垂久遠。至照宗合喇及完顏亮之世盡廢之,耽于酒色,盤樂無度,效漢人之陋習。世宗即位,奮圖法祖,勤求治理,唯恐子孫仍效漢俗。預為禁約,屢以無忘祖宗為訓,衣服語言,悉遵舊制,時時練習騎射,以備武功。雖垂訓如此,后世之君,漸至懈廢,忘其騎射。……朕發(fā)此言,實為子孫萬世之計也,在朕身豈有更變之理?恐日后子孫忘舊制,廢騎射以效漢俗,故常切此慮耳!”皇太極在學習吸納漢族文化時就開始為“子孫萬世”感到憂慮,害怕子孫效仿漢俗,忘記舊制而亡國。從他最后總結(jié)的話來看,其民族意識就是以騎射為核心的滿族文化,因為騎射是滿族強大并最終獲取統(tǒng)治、穩(wěn)固統(tǒng)治的根本,皇太極的這一思想為清前期的幾位皇帝所繼承。一方面是對騎射文化的堅持。順治十三年(1656)二月,福臨諭禮部時指出:“八旗各令子弟專習詩書,未有講及武事者,殊背我朝以武功混一天下之意?!笨滴醯垡罁?jù)古代天子禮制,實行“木蘭秋狝”,以訓練八旗兵騎射作戰(zhàn)能力,康熙曾先后北巡秋狝40多次,乾隆更是把秋狝立為家法。康熙帝曾針對滿洲貴族包括八旗人等耽于享樂,不愿行獵的情況指出:“滿洲若廢此業(yè),即成漢人,此豈為國家計久遠者哉?文臣中愿朕習漢俗者頗多,漢俗有何難學?一入漢習,即大背祖父明訓,朕誓不為此!”[26]另一方面加強滿族文化建設??滴跏?1673),他諭翰林院學士傅達禮等編纂《御制清文鑒》,其緣由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將來滿族的語言文化不為漢語所湮沒。上謂侍臣曰:“此時滿洲,朕不慮其不知滿語,但恐后生子弟漸習漢語,竟忘滿語,亦未可知。且滿漢文義照字翻譯,可通用者甚多,今之戳譯者尚知辭意,酌而用之,后生子弟未必知此,不特差失大意?!盵27]康熙四十七年(1708),清代第一部官修詞典《御制清文鑒》編撰完成,以它為藍本編纂而成的還有康熙朝的《御制滿洲蒙古合璧清文鑒》,乾隆朝的《御制滿蒙文鑒》《御制增訂清文鑒》《御制四體清文鑒》《御制五體清文鑒》等,這些文獻為保存滿族的語言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由此可見,從皇太極到乾隆,他們強調(diào)以騎射為核心的民族文化意識正是出于滿族國家統(tǒng)治的考慮,也是對滿族文化的認同。喪葬禮制作為其維護統(tǒng)治的一種手段,自然也要符合其維護民族文化意識的需要。以此為標準,強調(diào)喪葬禮制“重孝道、明宗法、顯等級”的儒家倫理精神(禮義)為清統(tǒng)治者所認同,但具體操作(禮儀)與其有所沖突時,自然只能對喪儀進行調(diào)整。那么,儒家喪葬禮制操作層面對滿族究竟有什么影響?我們看幾條史料:乾隆十二年(1747)諭:“滿洲官員丁憂后三年內(nèi)并無差使,閑散安居,不但于伊等生計無益,人亦漸至怠惰?!鼻∈哪?1749)又諭:“其用于外任之滿洲、蒙古官員,遇有親喪照例丁憂離任,回京后亦令守制二十七月。但滿洲、蒙古不似漢人眾多,且旗員亦不應聽其閑居不得當差?!盵28]乾隆四十四年(1779),乾隆諭云:“國俗于親喪,服縞素百日而除。朕昔遭皇考大故,欲持服三年?!钡ツ富侍蟛⒉煌?,諭云:“滿洲舊俗,服縞素即不薙發(fā),故只能以百日為斷。若百日外仍服縞素,亦不當薙發(fā)。經(jīng)二十七月之久,蓄發(fā)甚長,不幾如漢人之蓄發(fā)戶乎?此必不可行之事。且國俗不薙發(fā)即不祭神,而舊制從無三年不祭神之事??c素百日,已為得中,不宜太過。欽此。朕因敬遵慈訓而行?!睆倪@三條材料可以看出儒家喪葬禮制丁憂三年對滿族統(tǒng)治的影響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守制三年不剃發(fā)與漢人無異,且影響其祭神習俗;二是三年閑居在家,“人亦漸至怠惰”,影響騎射訓練;三是滿、蒙人數(shù)少,守制三年影響其對政權(quán)的控制。正因為這樣,一方面滿族一些標識性的喪葬習俗融入儒家喪禮,如割辮、殷奠、百日剃頭、摘冠纓等;另一方面在居喪守上采取滿漢雙重標準,即漢族官員要求嚴格按照儒家禮制服喪,滿蒙離職服喪時間則短得多,直到宣統(tǒng)元年,“禮部議畫一滿、漢喪制,自是滿官親喪去職,與漢官一例矣”。[15]1857

四、結(jié) 語

文化認同是文化形式認同、文化規(guī)范認同和文化價值認同的文化認同體系,其中文化價值認同是核心,文化認同實際上是一個價值選擇的結(jié)果。滿清統(tǒng)治者在喪葬上從火葬到土葬,從“死即日便葬于野”到居喪守制以及嚴密的等級規(guī)范,有學者認為這種變化的背后是清前期統(tǒng)治者“處心積慮地裁量、陶鑄、重塑、支配著漢文化,從而使?jié)M漢文化的交流和沖突最終達到在一個新的層面、新的內(nèi)涵的融合”。[13]但從文化認同的角度看,恰好是對儒家文化在價值立場、價值標準和價值取向上的肯定和認可。割辮、百日剃頭、服喪時間等操作形式作為文化認同的表現(xiàn)層,它既受文化精神的影響,也是文化精神的實踐形式,它的可變性為儒漢文化在喪葬上的融合提供了條件。形式與價值認同最終會形成一種規(guī)范,從順治到乾隆一百多年里形成的喪葬禮制就是一種文化規(guī)范的認同,規(guī)范最大的特點就是約束性,文化的制度認同就是約束各種不符合喪葬操作規(guī)范的文化認同,使整個喪葬禮制按照規(guī)范運行,從而實現(xiàn)以文化將滿漢各族凝結(jié)在一起,維護政權(quán)的穩(wěn)定與統(tǒng)一。

注釋:

①時代的經(jīng)意指人類發(fā)展的五種形態(tài),地域的緯意指清由關外轉(zhuǎn)移到中原.從社會發(fā)展形態(tài)來說,中原儒家文化高于滿清游牧文化;從地域來說,清從關外來到被儒家文化所包圍的中原,儒家文化也處于優(yōu)勢地位。

②參見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明實錄·明太祖實錄》(卷53),1962年。

③參見茅瑞徵:《義阡記》,收入張園真編《烏清文獻》(卷10),臺北圖書館藏清初刊本。

④參見《清實錄·順治朝實錄》(卷十,順治元年十月丙寅條),臺灣華文書局1970年影印本。

⑤參見《清實錄·太宗實錄》(卷十一,天聰六年正月己亥),臺灣華文書局1970年影印本。

⑥參見《清實錄·順治朝實錄》(卷三,順治元年正月己酉條),臺灣華文書局1970年影印本。

⑦參見《清實錄·順治朝實錄》(卷三八,順治五年四月辛未條),臺灣華文書局1970年影印本。

⑧參見《清實錄·順治朝實錄》(卷一二,順治元年十二月),臺灣華文書局1970年影印本。

⑨參見《清實錄·順治朝實錄》(卷七六,順治十年六月辛酉條),臺灣華文書局1970年影印本。

⑩參見《清實錄·順治朝實錄》(卷四,順治十八年九月庚寅),臺灣華文書局1970年影印本。

[1]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王煒,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11.

[2]李延壽.北史·勿吉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4:3124.

[3]張楚金.翰苑[M]//金毓紱.遼海叢書.沈陽:遼沈書社,1985:2522.

[4]房玄齡.晉書·四夷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4:3543.

[5]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內(nèi)閣藏本滿文老檔太宗朝[M].沈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9.

[6]劉昫.舊唐書·北狄列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5:5358.

[7]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8.

[8]車吉心.中華野史·清朝(卷4)[M].濟南:泰山出版社,2000:3500.

[9]西清.黑龍江外記[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66.

[10]劉厚生.愛新覺羅家族全書·家法禮儀[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20.

[11]王廷相.王廷相集(2)[M].北京:中華書局, 1989:652.

[12]孫希旦.禮記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1989.

[13]郭成康.也談滿族漢化[J].清史研究,2000(2):24-35.

[14]常建華.國家認同:清史研究的新視角[J].清史研究,2011(4):1-17.

[15]趙爾巽.清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1977.

[16]沈宏格.禮記——喪禮孝道教化的建構(gòu)[J].社科縱橫,2014(3):123-127.

[17]仁和琴川居士.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皇清奏議(1)[M].臺北:文海出版社,2006:669.

[18]懷效鋒.大明律[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414.

[19]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考古四十年[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213.

[20]王宇.千年古墓之謎[M].北京: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5:237.

[21]于善浦,張玉潔.清東陵拾遺[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249.

[22]趙爾巽.清史稿[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1857.

[23]清高宗.御制三禮義疏序[M]//四庫全書:第9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2.

[24]張晉藩.清代律學名著選介[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9:94.

[25]劉野.欽定四庫全書薈要欽定大清通禮[M].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5:2.

[26]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康熙起居注:第二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4:1639.

[27]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康熙起居注:第一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4:93-94.

[28]吳廷燮.北京市志稿·禮俗志[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124-125.

猜你喜歡
禮制滿族康熙
傳承滿族文化 助力鄉(xiāng)村振興
給現(xiàn)代人參考的古代禮儀
從《太常因革禮·廟議》后妃袝廟問題看北宋的禮制運行
新賓滿族歌舞音樂創(chuàng)作及時空表述
康熙:陽剛雄健
《康熙等五代清帝各書一“?!弊帧?/a>
Contents and Abstracts
《紅樓夢》宴飲描寫中禮制與人情的二元共生關系探析
滿族服飾元素在現(xiàn)代女裝設計中的應用
改成漢族的滿族人
泗水县| 枞阳县| 环江| 吉木乃县| 瑞安市| 鞍山市| 郑州市| 博客| 铜陵市| 青铜峡市| 大方县| 右玉县| 兴业县| 永吉县| 罗山县| 丁青县| 秀山| 宁陕县| 高台县| 洮南市| 宣城市| 德保县| 泗水县| 淄博市| 邵阳县| 上高县| 遂川县| 清徐县| 万宁市| 象山县| 景宁| 咸丰县| 遂川县| 新竹市| 雷州市| 宁强县| 黄石市| 得荣县| 堆龙德庆县| 滕州市| 新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