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美玉,何 偉
(浙江工貿職業(yè)技術學院,浙江溫州325003)
“省敵”一詞語出劉基寓言文集《郁離子》中的《省敵》篇。該篇以僅僅85字的篇幅,說明了贏得戰(zhàn)爭的一個重要原則,那就是全力爭取一切可以爭取的力量壯大自己,同時盡可能減少敵人數(shù)量,消滅敵人有生力量,使敵對方陷入孤立,即“省敵”。在該篇中,劉基提出了“省敵”的幾種方法與境界。第一是要慎重進行戰(zhàn)爭決策,不輕率發(fā)動戰(zhàn)爭,兵不可玩,戰(zhàn)不可輕為;第二是統(tǒng)治者要以仁德為本,不能隨意樹敵,避免成為天下之“的”。第三是在戰(zhàn)爭中要善于利用諸種矛盾,分化和瓦解敵人,“以我之敵敵敵”,最終達到“敵不敵而天下服”的目的。關于劉基“省敵”軍事思想的研究,目前學術界已有周群《劉基評傳》、胡巖林《也談劉基的軍事思想》、姚有志《劉基軍事思想簡論》等多篇論著述及,但論述均較略,系統(tǒng)梳理尚嫌不足,本文擬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劉基自身軍事思想和實踐,對其省敵思想試作解讀。
戰(zhàn)爭是通過攻擊、殺戮等暴力手段以達到政治、外交等目的而進行的軍事行動。戰(zhàn)事一旦發(fā)生,往往是焦土千里,生靈涂炭,正如《道德經》中所說“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后,必有兇年”。曹操描述中原地區(qū)連年戰(zhàn)亂之后的悲慘景象時亦云,“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盵1]140身處元明之際的劉基更是對戰(zhàn)爭的殘酷性有深刻的理解。他發(fā)揮了老子“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的慎戰(zhàn)思想,認為戰(zhàn)爭是不得已的情況下進行的,發(fā)動戰(zhàn)爭的目的是為了制止戰(zhàn)爭,避免更大的損失,所謂“以殺止殺,圣人之不得已”。[2]195
劉基在《郁離子》中以戰(zhàn)國時期宋國最后一任國君宋王偃玩兵黷武,最終招致身亡國滅的例子,說明兵不可玩,戰(zhàn)不可輕為的道理。因為某種原因,宋王偃非常憎惡楚威王,每日在朝堂上以詆毀楚國為樂,群臣為討好宋王偃亦皆高聲附和。民間往返于宋國和楚國之間的商旅民眾,為獲得進入宋國的通行證,亦竭力編造詆毀楚國的流言。由于宋國朝野上下都編造這些假話,并到處傳播,以致在宋國境內營造了楚國不如宋國的假象。于是宋王偃不聽勸阻,執(zhí)意攻打楚國,在潁上,大敗楚軍。自此,宋王偃更以武力逞能,有恃無恐。宋國大夫華蘋屢次勸阻宋王,華蘋認為這種以小勝大,只是一時僥幸取勝,兵不可玩,小人尚且不可欺侮,更何況泱泱大國楚國?以前楚國懼戰(zhàn),宋王偃恃驕,大懼小驕,大禍將至。宋王偃聽了勃然大怒,仍然一意孤行。第二年,宋王率兵攻打楚國,結果宋國被楚國所滅。劉基以此為例說明兵不可玩,戰(zhàn)爭的發(fā)動者切不可僥幸取勝,要視敵我大小、強弱,審慎考慮戰(zhàn)爭可能產生的后果,“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zhàn)”,興師致戰(zhàn)要“合于利而動,不介于利而止”。沒有得勝把握的時候不能用兵,不到萬分危險的時候不能致戰(zhàn),更不可以感情用事。
正如劉基在《擬連珠》中說,“以殺止殺,圣人之不得已”,告誡從政者不可隨便發(fā)動軍事行為,使用暴力發(fā)動戰(zhàn)爭的前提在于“以刑止刑”、“以殺止殺”。所有的暴力行為和軍事行動,實際上為了制止社會的混亂,戰(zhàn)爭目的本身必須是仁慈的,才能使用殘忍的暴力。但殘忍本身并非能協(xié)助統(tǒng)治者建立權威。所以又有“以暴易暴,悍夫之無所成”。
以德取勝是劉基“省敵”思想乃至整個軍事思想的核心。劉基認為統(tǒng)治者要以仁德為本,用和平的方式解決爭端,不能隨意樹敵,輕率地訴諸武力,而應做到以德服人。劉基對仁德有過專門的論述:“或問勝天下之道,曰在德。何以勝德?曰,大德勝小德,小德勝無德,大德勝大力,小德敵大力?!笨梢姡瑒⒒J為“德”和“力”是統(tǒng)一的,即“德”可以產生“力”,也就是說高尚的德行可以凝聚天下的力量。如果“力”源于“德”,則可以產生無敵于天下的“力”。另一方面在軍事實踐中,“德勝”和“力勝”有所不同,而“德勝”才是長久之勝,也就是本質意義的勝利;“力勝”是一時之勝利,如果用無“德”之“力”,會產生對敵有利的因素,即使是勝利了,也只能是逞一時之威,是暫時的,不牢固的。所謂“國雖大,好戰(zhàn)必亡”,若統(tǒng)治者依仗自身軍力的強大,不施仁德,四處征戰(zhàn),到處樹敵,必然遭到亡國的命運。故《省敵》篇曰:“不善戰(zhàn)者益敵……益敵者亡?!?/p>
劉基“德勝力”的思想與《孫子兵法》中所提倡的正兵思想是一脈相承的。何謂正兵?唐代軍事家李靖認為:“師以義舉者,正也”?!鞍幢ǎ渣S帝以來,先正而后奇,先仁義而后權譎?!奔热挥谩罢钡囊荚谟凇跋热柿x而后權譎”,具體言之,就是因仁義而得民心,因得民心而氣壯,因氣壯而計出無窮,用兵時“若非正兵,安能致遠?!币虼耍罢备鼞欠デ至?、制暴虐、和百姓、安天下的正義之兵。李贄《與周友山書》云:“正兵法度森嚴,無隙可乘,誰敢邀堂堂而擊正正,以取滅亡之禍歟?”劉基在《郁離子·貪利貪德辯》一文中說:“圣人之于仁義道德,猶小人之于貨財金玉也,小人之于貨財金玉無時而足,圣人之于仁義道德亦無時而足。是故文王、周公、孔子皆大圣人也。文王視民如傷,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以夜繼日,坐而待旦;孔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ト酥澯谌柿x道徳若是哉!”在劉基看來,圣人追求仁義道德就與小人追逐貨財金玉一樣,是自覺自發(fā)的行為。小人追求利益永遠不滿足,同樣的圣人追求仁義道德的行為也永遠沒有滿足之時。具體來說,周文王憐愛人民,勤于政事,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周公旦效法上古時期的圣王,實踐夏、商、周文王、武王所行之德政,孔子不懈地追求真理,這些都是圣人追求仁義道德的具體表現(xiàn)。劉基認為仁德不僅是圣人的自覺追求,而且還是“眾志之所集”,也就是將普通民眾聚集成天下的根本。他說:“堯、舜以仁義為的,而天下之聚焉。收天下之所爭逐者,為之均之,不使其爭逐也;及其至也,九州來同,四夷鄉(xiāng)風,穆穆雍雍,以人于其的之中?!眻?、舜把行仁德之政當做目標,而天下追逐的利益就聚集在那里,收集天下所追逐的利益,然后將其均分,不使天下人為了利益爭相追逐,至那時,九州都來匯集,天下百姓聞風仰慕,都被吸引到仁德之中了。
以仁德為本的軍事主張,在劉基輔佐朱元璋一統(tǒng)天下的軍事實踐中得到了屢屢的實踐。如朱元璋在與陳友諒、張士誠等角逐天下的過程中,劉基認為陳友諒據(jù)有江西、兩湖等富饒之地,地廣、人眾、勢強,貌似強大,但其不行德政,殺徐壽輝而自立,劫主脅下,名號不正,必不能得到將士、百姓之擁護。因此,劉基向朱元璋建議先取陳友諒,后滅張士誠。后果如劉基所言,陳友諒、張士誠先后被滅。
劉基在《省敵》篇中提出:“善戰(zhàn)者省敵,不善戰(zhàn)者益敵。省敵者昌,益敵者亡。夫欲取人之國,則彼國之人皆我敵也,故善省敵者不使人我敵”的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敵人的“省敵”思想。意為善于作戰(zhàn)的軍事統(tǒng)帥能使自己的敵人減少,不善于作戰(zhàn)的將帥使自己的敵人不斷增加。使自己敵人減少的就會走向勝利,使敵人增加的就走向滅亡。如果要發(fā)動戰(zhàn)爭進攻他國,那么這個國家的所有國民就是我方敵人,所有善于減少敵人的將帥,會利用敵人的內部矛盾,分化瓦解敵人,不會使這個國家的人全部變成敵人。
利用敵人內部矛盾分化瓦解孤立敵人,各個擊破是劉基重要的軍事策略。劉基在軍事上反對樹敵過多,對敵人主張采取分化瓦解,盡可能地孤立敵人,縮小打擊面。若是樹敵過多,打擊面過大,則會使自己四面受敵,把自己孤立起來,其結果反而幫了敵人的忙,使自己陷于失敗。所以劉基認為“省敵者昌,益敵者亡”。他還以折矢為例,形象地說明省敵者必勝。他說:“攢矢而折之,不若分而折之之易也。”說明孤立的敵人容易消滅,而群敵是難以戰(zhàn)勝的。
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敵人的軍事策略,在劉基的軍事實踐中有著較多的表現(xiàn),如在鎮(zhèn)壓方國珍時,劉基就采用了恩威并施的策略,劉基認為方氏兄弟為首作亂,如不誅殺,無法警戒以后的心懷不軌者。力主對為首的方國珍兄弟“捕而斬之”。而對方氏兄弟的部下則主張安撫。在協(xié)助石抹宜孫剿滅處州山寇吳成七等人時,劉基作《諭甌括父老文》,勸導由于生活所迫鋌而走險才追隨山寇反叛的處州百姓棄惡從善,宣傳“從者宜撫,抗者必剿”絕不濫殺無辜的政策,以期挽回民心。從而使得吳成七等山寇的軍心動搖。內部瓦解,最終得以肅清處州山寇。
在輔佐朱元璋一統(tǒng)天下的過程中,劉基根據(jù)當時形勢,獻時務十八策,提出利用敵人內部矛盾,先滅陳友諒,再攻張士誠,以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避免兩線作戰(zhàn)的軍事方略。對陳友諒、張士誠和元軍的俘虜、降將,劉基都建議朱元璋委以重職。解除了他們恐懼和疑忌的心理,起到了瓦解敵軍軍心士氣,消滅敵軍有生力量的作用。如在至正二十一年,朱元璋坐鎮(zhèn)江州,銳意經營江西。江西省會龍興已在四面包圍之中。城中守將主戰(zhàn)主降,各持一端。江西行省丞相胡廷瑞猶豫不決,派鄭仁杰到江州面見朱元璋。在談判過程中,當朱元璋聽到以不改編和解散原有部隊為投降條件時,不禁勃然變色。這些都看在劉基的眼里,他忙在朱元璋側后踢其座椅。朱元璋立即醒悟。隨即改換口氣,滿口應承,并寫了一封長信給胡廷瑞,以消除他們的疑慮,胡廷瑞得到書信的承諾,即派康泰到江州請朱元璋親到龍興受降。又如在與陳友諒的斗爭中,劉基對饒州、信州守將王漢一的歸降大力安撫,也是劉基運用“省敵”思想的又一次成功實踐。
在《郁離子·省敵》章中,劉基作有《聚天下者猶“的”》一篇,提出陳勝吳廣最先起義反抗秦王暴政,而劉邦最終統(tǒng)一天下取秦而代之,是因為“陳涉先起而先亡,以其先自王以為秦兵之的也,故曰:不為事先,動而輒隨者,不為‘的’而已矣。”陳勝吳廣失敗的原因是因為其率先稱王公開對抗強秦,而成為眾矢之的。劉基認為,當強敵環(huán)伺時,不可鋒芒過露,要懂得韜光養(yǎng)晦的道理,當力量懸殊過大之時,潛伏下來,耐心等待時機,方為上策。同時,莫為天下之“的”還包含著遇到強敵時,避其鋒芒,不為強者之“的”,并因勢利導將強敵引向其他的方向,以化解自身危機的對敵策略。劉基認為,在戰(zhàn)國時期的長平之戰(zhàn),趙國戰(zhàn)敗而韓國得以保全的一個關鍵原因就是韓國的上黨郡守馮亭懂得不為強者之“的”。當時,秦國意圖攻取韓國之上黨郡,但上黨郡守馮亭避禍有術,將上黨獻給了趙國,把禍水引入了趙國,因為秦國所想要奪取的是上黨,軍隊所施加的壓力不是選擇韓與趙作戰(zhàn),只是選擇進攻上黨所在的國家而已。這樣,趙國就成了秦國進攻之“的”,結果趙國大敗,韓國得以保全。[3]43
劉基還進一步指出,如果一個國君不注意端正自己的身行,輕視他人,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而使用暴力,發(fā)動戰(zhàn)爭,樹天下之怨,必將成為天下之“的”,最終導致亡國敗家。
郁離子曰:“樹天下之怨者,惟其重己而輕人也?!袢擞秀匀握?,矜其能以驕,有不自己出,則不問是非皆以為未當,發(fā)言盈庭,則畏之者唯唯,外之者默默焉。然后揚揚乎自以為得,而不知以其身為怨海,亦奚茲哉?昔者智伯之亡也.惟其以五賢陵人也。人知笑智伯而不知檢其身,使亡國敗家接踵相繼,亦獨何哉?”[3]
樹天下之怨,為天下之“的”者,是由于其寬宥自身而輕視別人。所重的在自身,所輕視的在他人。貶低別人,抬高自己。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而與別人發(fā)生爭奪,以至于進行戰(zhàn)爭。自己的欲望得到滿足,就會洋洋自得,盛氣凌人,卻不知己陷入深深的怨海,而處于無益的險境。劉基以此告誡為君、為民者,都要正確認識、對待自己、他人,不凌駕他國、他人之上,為了滿足私欲而讓自己成為天下之“的”,盛徳者勝,樹怨者敗。
劉基莫為天下之“的”的戰(zhàn)略思想,在朱元璋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的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實施。朱元璋及時采納了“髙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在群雄之中稱王最晚。而疆土日闊,實力日增,為實現(xiàn)帝王之業(yè)創(chuàng)造了較為寬松的外部環(huán)境。這固然與朱元璋的政治軍事智慧有關,同時也與劉基的“省敵”論軍事思想、朱升的“緩稱王”策略不無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