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娟
摘 要:“計算機應用基礎”是中職學校普遍開展的一門計算機基礎課程,中職學校通過分層次教學培養(yǎng)學生在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的同時,注重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以提高學生的就業(yè)競爭力。
關鍵詞:中職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8)11B-0062-02
在互聯(lián)網的影響下,經濟全球化、信息社會化、產業(yè)知識化,計算機技術發(fā)展日新月異,中職計算機專業(yè)的教學也要與時俱進?!坝嬎銠C應用基礎”是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的一門基礎課程,其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具備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掌握相關的基本操作,并具備利用計算機解決本專業(yè)問題的能力。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因為自身學習能力的不均衡,導致最終的實際操作水平參差不齊,如何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成了學校急需解決的問題,下面簡要分析一下我的教學經驗和反思。
一、 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現狀分析
(一)內容相對陳舊
中職的計算機專業(yè)課程設置要突出中職的特點,與高職要有所區(qū)別,現在的教材內容無法跟上計算機技術發(fā)展的腳步,而且教材在選擇上也沒有分層次,計算機專業(yè)和非計算機專業(yè)是同一本教材,這就導致簡單的學生不想學,難的又學不會;教材和軟件系統(tǒng)也不能及時更新,常常出現已經掌握的系統(tǒng)軟件與現行的不是一個版本。
(二)教學對象水平參差不齊
中職學校的招生對象往往是一些在初中學校相對后進的學生,是上普高相對困難的學生,本身對學習有一些抵觸情緒,讓他們自己看書一般都不能達到很好的切身體會,他們學習的時候或多或少都受一些外力的影響。而且學生來自各地,受地域經濟文化及家庭教育的影響,學生在接觸電腦時間上不一致,諸如此類因素導致學生自身水平的差異。
(三)教學方法大同小異
通常這類實踐課直接在機房授課,通用流程:教師邊講教學課件邊演示、學生觀看教師操作演示、學生按照任務上級操作、學生上交隨堂作業(yè),最后教師對作業(yè)進行總結打分。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多數學生能夠聽得懂老師講授的內容,同時能夠按老師的教授的步驟來操作,但是當題目變換或自己獨立完成時就無從下手,不會舉一反三,不能將理論和實踐很好地結合起來。
二、教學方法的改進
(一)依據教學目標,采取有側重的教學模式
在教學過程中,依據教學大綱、教學目標,將授課知識點融入設計的教學案例中,再以案例為主線運用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組織學生學習、討論教學案例來促進知識點的掌握。同時還要根據不同的專業(yè),明確教學的側重點,如:我校的幼師專業(yè)和旅游酒店專業(yè),應該在計算機上注重應用和操作的學習,如Windows的Word、Excel、Powerpoint等。而財會專業(yè)和電腦美術專業(yè),則強調學習Windows的操作和Word、Excel、網絡基礎知識、多媒體的學習及簡單的編程和賦公式的計算等。每一章節(jié)教學結束時,專門利用至少1學時進行復習,出同類問題,讓學生操作解答;當一部分內容授課結束時,會出綜合運用的題目,讓學生作答,以便學生將多項內容聯(lián)合使用,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并且采用分組教學,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每一組由幾名學生組成,制定比賽規(guī)則,通過小組比賽掌握知識技能,同時有了團隊的意識,懂得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也體會到了學習的快樂,多比賽就是多練,對學生的技能的掌握起到促進作用。
(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想要做好任何事情都需要有興趣,并要對這件事感興趣,同樣想學好學會一門功課也離不開興趣,怎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呢?怎么引起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呢?我在實際教學中引入技能大賽的案例,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校每學期都會請專業(yè)教師給學生上技能訓練課(也稱為二課堂,不同專業(yè)的學生自愿報名選擇不同的專業(yè)技能課),在技能班里選出優(yōu)秀的學生參加校級技能大賽;獲獎的學生組成代表隊參加呼和浩特市地區(qū)中職技能大賽;在市級獲獎的學生再代表呼和浩特市參加內蒙古自治區(qū)中職技能大賽;在自治區(qū)賽中獲獎的學生再代表內蒙古自治區(qū)參加全國技能大賽(中職組)。我校每年有多個專業(yè)均代表內蒙古自治區(qū)參加國賽,并連續(xù)取得國家級二等獎、三等獎等榮譽稱號。年輕人,尤其是學生群體,他們表現力強,每完成一件事后都會有一種成就感、滿足感,自豪感。技能大賽的獲獎會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進行積極地引導和適時的訓練,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先進帶動后進,最后達到共同進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有案例式教學、情境式教學、啟發(fā)誘導式教學、對比式教學、任務驅動式教學,但我更多采用的是成功后的快樂式教學,這樣可使學生能夠輕松地學習,快樂地學習。
(三)調整教學順序,提高教學質量
“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材順序,一般是先講解計算機的發(fā)展及硬件知識、數制轉換等,再講Windows操作系統(tǒng)及Office辦公軟件。傳統(tǒng)的教材,存在教學知識陳舊、理論知識過多等問題,而且計算機課程的硬件部分理論性較強、專業(yè)術語較多,且晦澀難懂,通常是先上硬件理論課,兩三周過去了學生還不明白到底要做什么,更談不上有什么學習興趣。所以,我在授課的教案設計上,一般會做些適當的調整,在教學時先導入案例教學再進行理論知識點的講解這樣靈活地安排一下,知識就成為一個整塊,講起來方便,學生學的也有連貫性。比如在講Word的排版時,可以拿學生熟悉的期末觀摩的宣傳海報入手,(我校每學期進行期末觀摩和家長會,家長同學生一起到實訓室,學生完成教師布置的觀摩任務,家長觀摩全部過程,作品完成后教師評委組現場評分給予獎狀和獎品,這是學生被認可、家長最開心的時刻!)通過講授海報的制作,引入Word排版、圖文混排等教學內容。學生感興趣的上手速度就很快,即使不會或者完成不了,也會找老師找同學幫忙,因為他們知道這是給父母最好的證明!
(四)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就業(yè)競爭力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最主要目的是給學生打基礎,讓學生掌握基礎的計算機技術和操作技能,計算機技術發(fā)展速度特別快,知識更新的周期短,技術淘汰得快。有些知識學會了,但是剛進入社會卻發(fā)現要用到學校沒有教過的知識,所以,為了讓學生盡快地適應社會,提高學生的就業(yè)競爭力,學校就要不斷地更新教學內容,鼓勵學生考取從業(yè)資格證書,取得了從業(yè)資格證書,也就是拿到了進入社會的敲門磚,同時也能更好地證明學生掌握了教學目標。
(五)定期外派專任教師參加專業(yè)技能培訓
計算機專業(yè)教師專業(yè)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計算機教學的質量,打造一支專業(yè)技能高、學識豐富的計算機教師隊伍是我校計算機專業(yè)建設努力的方向。鼓勵教師外出參加培訓學習;鼓勵教師深入校企合作企業(yè),學習新技能;學校通過“名師工作室”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教學教研活動;鼓勵教師上公開課,通過組內外的評課教研活動,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技能,及時改正自身的不足,以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從而保證教學的高質量。
三、結束語
計算機科學技術在現今這個時代,發(fā)展的速度之快是我們無法想象的,我們必須緊跟時代的步伐,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參與到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學校提供條件幫助學生能更好地掌握這門學科,鼓勵學生自主能動學習,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讓他們在升入高等學府或者步入社會后都能盡快地適應新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韓飛.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分組策略探究[J].職業(yè),2013,(26).
[2]劉穎.探究分組協(xié)作式學習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4).
[3]雷衛(wèi).項目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電子制作,2015,(9).
[4]何育霖.項目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中的應用[J].廣西教育,2015,(26).
[5]陳亞琴.項目教學在中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江蘇師范大學,2014.
[6]王淼.項目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
[7]陳頌陽.中職學校項目教學有效性研究[D].廣東技術師范學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