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志不立,作為教師,首先要把自己的理想和培養(yǎng)學生緊密聯(lián)系起來,把滿腔熱血和真才實學奉獻在教書育人的事業(yè)中,把大好青春揮灑在日新月異的教學改革征程中,把朝氣、銳氣體現(xiàn)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中。
1994年從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畢業(yè)后,我就立志做一名優(yōu)秀的心育教師。由于職業(yè)教育的特殊性,我中途教過語文、數學、法律、哲學、旅游等學科,但一直對心理健康教育情有獨鐘,沒有停止過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關注與學習。心理健康教育在學校一直面臨著“說起來重要,做起來不要”的尷尬局面,在這方面能有所作為嗎?我也曾感到深深的迷茫與困惑。盡管如此,我還是堅持建議學校開設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在以評促建、以評促改的理念下,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迎來了春天。2010年,我成為江都市心理健康教育學科帶頭人;2013年成為揚州市職業(yè)教育心理學科帶頭人;2014年成為揚州市職業(yè)教育心理健康特級教師;2016年獲得江蘇省職業(yè)教育心理健康特級教師榮譽稱號;2017年成為江蘇省職業(yè)教育心理健康教科研中心組成員。各種學術榮譽的取得,都源自我心中的理想以及對理想的堅持。
離開理論指導的心理健康教育實踐,無疑是盲目或低效的。作為心育教師,必須靜下心來學習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用理論來武裝自己的大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流派很多,一線教師要在廣泛涉獵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能力類型,深入鉆研一種理論,學深、學透。
2010年之前,我注重關注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特別是問題行為,因此,對行為主義理論很感興趣。行為主義理論博大精深,學了一點皮毛之后,我就想用它來界定和解決學生的問題行為。但在實踐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有“問題”,自己的工作不能盯住學生的“問題”不放;有問題的學生又很少會主動求助,缺少“求助”意識,教師的干預效果大打折扣。2010年后,我開始認真學習積極心理學的有關知識,開始面對全體學生,幫助學生尋找自身潛在的力量和美德。我用積極心理學的視野審視心理活動課的實施過程與效果,發(fā)現(xiàn)低效的癥結是實施了消極的心理健康教育。對此,我開出了對幸福的追求、對滿意的追問、對美德的追隨等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處方。
教師是在教育教學研究中成長起來的,教育教學研究是教師成長的催化劑。不少心育教師輕視研究,認為把課上好、把活動開展好就可以了,這是不對的。教師要有問題意識,并把問題轉化為課題,圍繞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產生的各種困惑,開展真實、深入的研究。
作為心理健康教師,其自身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2009年,我開始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成為市級課題“農村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研究”核心成員。2010年,我開始主持市級課題“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師職業(yè)倦怠的管理對策研究”。在研究中,我對教師的職業(yè)幸福、職業(yè)倦怠、智慧生活、快樂工作進行了思考,發(fā)表了一系列文章,提升了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學生是教育的出發(fā)點和最終歸宿,從2013年開始,我將研究的重點轉到了學生心理健康的促進方面,參與或主持了“音樂對職校生心理健康的促進研究”“積極心理學視野下職校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的實踐研究”等省市級課題。通過研究,我對學生有了更加積極的看法,徹底擯棄了“沒有心理疾病就是健康”“職校生是差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矯治”等消極觀念。課堂是培養(yǎng)學生的主要陣地,2015年我開始聚焦課堂,進行了生態(tài)課堂建構的研究,主持省級課題“職業(yè)學校生態(tài)課堂構建的研究與實踐”“基于TQM理論的職業(yè)院校課堂教學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研究”。課題研究可以幫助教師拓展視野,有效地改善教學。
“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一個遠離課堂的教師,往往無法起到榜樣示范的引領作用。心育課堂由于其特殊性,更需要教師在課堂實踐中探尋奧秘、把握規(guī)律,既需要“主一無適”的自我探索,也需要走進別人的課堂進行觀摩借鑒。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要在“活”上下功夫,我在選擇心育課堂的內容時,盡可能貼近學生生活經驗、生活現(xiàn)狀、未來發(fā)展,做到積極鮮活;在學生情感上,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積極體驗、積極實踐,力求積極地激活;在學生學習評價上,積極監(jiān)控、有效定位、結構開放,力爭多元評價。在對自己的課堂進行反思,以及對別人課堂進行觀察的基礎上我發(fā)現(xiàn),不少心育課堂存在重講授、輕對話,重回話、輕體驗,重預設、輕生成的問題。為此,我從整體性、互動性、開放性、生成性等方面構建生態(tài)型的心育課堂,讓學生動起來、活起來、笑起來。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毙挠n堂更應如此,它不需要學生記住多少心理健康的知識,只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積極體驗、感悟和分享,課外去積極行動與改善。
心育教師要想成為“名教師”,應學會用規(guī)范的話語體系來傳達自己的經驗、表達自己的思想,不斷尋找屬于自己的句子,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風格。這就要求教師嘗試去寫一些文章,用以分享經驗、強化名師體驗,并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主張。
在對教師心理健康進行研究的基礎上,我撰寫了《教師職業(yè)幸福的心理學思考》《教師職業(yè)倦怠的自我管理對策》《教師不合理信念的自我檢視與挑戰(zhàn)》《心理學視野下教師管理的思考》等系列文章,對教師心理健康有了全面的認識,并推動學校對教師的人性化管理。在學生心理健康促進研究和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的實踐中,我撰寫了《淺談中職生自我意識的培養(yǎng)》《中職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現(xiàn)狀調查與對策》《中職生“領導力”欠缺的原因及對策》《中職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體系的構建》等系列文章,提倡整體構建心理健康教育的預防體系、互動體系、課程體系、網絡體系,在宏觀、中觀、微觀上對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進行培養(yǎng)。在對課堂進行研究的基礎上,我撰寫了《中職校生態(tài)課堂建構的困境與對策》《職?!坝醒酢闭n堂構建策略》《基于學生立場的學習型課堂創(chuàng)建》等文章,形成了“變教師講為學生學、變記中學為悟中學、變個人學為互動學”的“三變”主張,探討出了激學、探學、悟學、用學的“四學”模式,極大地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