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愛聽故事是小學生的一大特點。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因時制宜地利用英語故事引導學生學習,能夠有效激活其學習動力,促進其聽、說、讀、寫能力的提升。此外,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通過編故事、運用故事進行課程導入、引導學生編寫故事等手段,去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繼而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guān)鍵詞】英語故事;小學;思維能力
【作者簡介】朱欣怡,浙江省浦江縣浦陽第一小學。
教師利用英語故事開展教學活動,利用了小學生喜歡聽故事這一年齡特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將要講的單詞、語法、短語等內(nèi)容靈活地安插進故事里,然后讓學生通過聽故事、看故事、續(xù)寫故事等方式去實現(xiàn)對相應(yīng)知識的掌握,從而推動其英語能力與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那么,具體來說,教師應(yīng)當如何去做呢?對此,筆者立足于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總結(jié)出了如下策略:
一、通過“設(shè)疑”進行故事導入,對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進行培養(yǎng)
教師在引入英語故事時,如果直接將故事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勢必很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也難以充分地對學生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對此,教師在引入英語故事之前,不妨通過“設(shè)疑”的方式進行故事。一般來說,教師可以通過如下方式進行“設(shè)疑”:其一,寫關(guān)鍵詞,讓學生對故事的內(nèi)容進行猜測;其二,立足于學生熟悉的事物,讓其針對故事主題進行討論;其三,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從而將故事的主題引出;其四,播放與故事主題有關(guān)的音樂或者視頻。通過“設(shè)疑”,教師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從而能促使其主動、積極地對之后的故事進行閱讀。
舉個例子,在教學PEP人教版五年級上冊Unit 1 Whats he like?中的Story time前,教師可基于主題導入這一方式去為學生設(shè)疑,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這樣去做:首先,教師通過多媒體大屏幕為學生展示Zip、Zoom、Dog、Rabbit、Elephant的照片,照片上的他們都穿著足球服。之后,教師可以這樣問學生:“Who do you think is a football palyer? Why?”并讓學生基于自己的第一感覺暢所欲言。S1:I think the elephant is a football palyer, because he is very tall and strong! S2: I think the dog is a football palyer,because he runs very fast. 基于此,教師可因勢利導地引導學生對課本上的故事進行閱讀。通過閱讀,學生知道了Rabbit is a good football player.對此,教師可讓學生對Rabbit的特點進行分析,如讓學生說一說相比較于Zip、Zoom、Dog等,Rabbit作為足球運動員有什么優(yōu)勢;Rabbit除了可以做足球運動員以外,還可以當哪項運動的運動員等。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將能得到十分有效的訓練。
二、結(jié)合課本內(nèi)容重新編寫故事,培養(yǎng)學生的橫、縱向思維能力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充分發(fā)揮英語故事的作用,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從而切實提升其思維能力,就必須要立足于其英語水平與認知規(guī)律。換言之,教師所引用的英語故事,除了要具備一定趣味性以外,還應(yīng)與學生現(xiàn)有的英語知識儲備相契合,要難易得當,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激活學生主動閱讀故事的欲望。對此,教師可通過重新編寫課文內(nèi)容的方式去實現(xiàn)上述目標。如,在學完P(guān)EP人教版五年級上冊Unit 6 In a nature park中的Story time以后,教師不妨圍繞這一課的重點句型“there be”,這樣對該故事進行重新編寫:There is no people in the nature park, but there are some animals in it. Look,there is a bear under the tree.A squirrel is behind the bear. A cute koala is in the tree. It is very happy. Because the bear is taking pictures for it. Unfortunately, the bears camera is broken. So koala feel so sad.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對該故事進行朗讀,借此激活其對之前故事的回憶,深化其對“there be”結(jié)構(gòu)的理解與認識,促使其建立起前后知識間的聯(lián)系,從而實現(xiàn)對其橫、縱向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三、引導學生想象故事的后續(xù)情節(jié),培養(yǎng)其多角度考慮問題的能力
一個故事的結(jié)束,往往又是另一個故事的開始。換言之,已經(jīng)完結(jié)的故事,依然有著很重要的利用價值。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在學生看完或聽完故事以后,引導學生對該故事的后續(xù)情節(jié)進行想象,這樣做,不僅能推動學生聯(lián)想與想象能力的發(fā)展,還能促進其多角度考慮問題能力的提升。舉個例子,在學完P(guān)EP人教版五年級上冊Unit 4 What can you do?這一課的Story time后,教師可讓學生對Rat逃脫Snake之后的遭遇進行想象,或是讓學生仿照《狐貍和烏鴉》這一系列故事,對之后Rat與Snake之間的故事進行續(xù)寫。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小學生由于英語水平有限,根本無法靈活地運用英語對續(xù)寫的故事進行表達,所以對此,教師可先讓學生用漢語將故事寫出來,之后再引導其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工具書等資源,對自己寫好的故事進行翻譯,最后,教師再對學生寫出的故事進行批改和評價。這樣做,除了能充分鍛煉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外,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推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成長,可謂一舉多得。
四、總結(jié)語
總而言之,英語故事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廣大小學英語教師應(yīng)對英語故事的利用予以充分重視,并基于此,加強對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研究,并積極地在日常的教學中進行實踐,與此同時,還要不斷反思、不斷對自身的故事教學進行優(yōu)化,只有這樣,才能切實發(fā)揮出故事教學的真正功用。
參考文獻:
[1]劉思瑤.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yīng)用[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03):56-57.
[2]顧晶晶.小學英語故事教學法的實踐與思考[J].基礎(chǔ)教育研究, 2015(15):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