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漢畫像“玄猿登高”升仙含義釋讀

2018-01-27 05:29:13曹建國
文史哲 2018年1期
關鍵詞:猿猴樓閣畫像石

曹建國

一、玄猿登高圖之命名及其類型

漢畫“玄猿登高圖”之命名,得自山東嘉祥宋山出土的《許安國墓祠題記》。1980年山東嘉祥發(fā)現(xiàn)的漢代畫像石墓,其中標記為M3的墓中出土了墓主許安國的墓祠題記*濟寧地區(qū)文物組、嘉祥縣文管所:《山東嘉祥宋山1980年出土的漢畫像石》,《文物》1982年第5期。。在這篇題記中,修墓人詳記了許安國墓畫像石的內容。文曰:

題記中特意點出“玄猿登高”,可見這是墓葬畫像中非常重要的主題。事實上,題記中提到的諸多畫像題材,在已出土的漢畫像材料中隨處可見。根據(jù)與《題記》一同出土的畫像石推斷,所謂的“玄猿登高”就是指攀登在樓閣或門闕頂端的猿猴,也就是M2墓出土的第14、15、16、17四石。以第16石為例,在二層的樓、闕的頂部,有四只猿猴(圖1)*朱錫祿編著:《嘉祥漢畫像石》,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1992年。。盡管宋山墓畫像石是二次利用,但根據(jù)題記知其為墓祠。再將它與山東長清孝堂山、嘉祥武梁祠等墓祠畫像石對比,基本上可以斷定這些淺浮雕樓闕猿圖應即是《題記》中所表述的玄猿登高。因此,我們將之命名為“玄猿登高”應該無礙。

圖1 選自《嘉祥漢畫像石》圖64

仔細檢視目前出土的同類畫像石,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種“玄猿登高圖”主要出土于山東境內,以及與之毗鄰的江蘇徐州和安徽淮北一帶,而河南、陜北以及四川都相對較少。以猿和所登臨的位置為標準,我們可以劃分出以下三種不同的類型。

1.闕頂猿猴。具體劃分,又可以有幾種小類。

1.1 “樓+闕+猴”型,通常組合為二層樓閣+重檐闕+猿猴,猴在闕頂。在這類玄猿登高圖中,二層樓房常處于畫面中間位置,樓閣每一層都坐一人或多人。樓閣的兩邊則有闕,而猿就在闕頂上,通常與鳥配對。這樣的組合按照雕刻技法和畫面繁富的程度又可再細化為兩種類型。

1.1.a 繁富的淺浮雕類型。上舉嘉祥宋山畫像石外,同類畫像石也見于嘉祥的武梁祠、南武山、甸子村等。這種組合往往畫面繁富,重檐闕的上層會高出二層樓房,或二者齊平。而猿猴或在闕頂嬉戲,或正從樓頂向闕頂跳躍。而這樣的組合中,二層樓頂多為兩只鳳凰之類的神鳥相對而立,并有羽人喂食。重檐闕的上層闕頂往往被一熊狀神獸托舉,如圖1左側的重檐闕。除此以外,在重檐闕外可能還有大樹,并有人在樹下射鳥或站立在闕檐射樹上的鳥,如嘉祥南武山畫像第1石(圖2)。在武梁祠、宋山等地畫像石中,后一種構圖更為常見。

圖2 選自《嘉祥漢畫像石》圖78

1.1.b 簡略的凹面線刻型。如山東長清孝堂山,嘉祥焦城村、紙坊鎮(zhèn)敬老院、蔡氏園等地出土畫像石,都是這種類型。相較而言,這類風格的畫像石構圖比較疏朗。如蔡氏園編號為“畫像甲”的畫像石,畫像正中為二層樓閣,上層中間為門,門中立一人,左右各有兩婦人。下層為拜謁圖,墓主憑幾而坐,接受拜謁。二層樓房的旁邊各有一重檐闕,右闕頂有一猿,左闕下層檐外側立一鶴。此外有人站立兩旁,右側有車(圖3)。

圖3 選自《嘉祥漢畫像石》圖7

圖4 選自《中國畫像石全集》第3卷《山東漢畫像石》圖77

1.2 “門闕+猴”型。與樓闕猴相比,這種圖像沒有樓閣,只有門闕,或雙闕,或單闕。如1976年山東沂水縣后城子出土一塊畫像石,左殘,右部四周飾十字穿璧紋,中為一門亭,左右有子母闕。門亭兩旁各有一執(zhí)戟武士,或為亭長與亭卒,門中一女子半身往外探望,闕頂與門亭上有兩只猿(圖4)*焦德森編:《中國畫像石全集》第3卷《山東漢畫像石》,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0年。。又如四川大邑縣出土的畫像磚圖中為一單闕,闕兩邊分立兩人,或以為即亭長和亭卒。闕頂檐兩邊各懸掛一猿,其中右邊猿旁有菱形紋飾(圖5)*高文編:《四川漢代畫像磚》,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年。。而1976年山東微山縣溝南村出土的雙闕畫像石,猿猴站在雙層闕下層內側,上層為雙鶴啄魚。雙闕間一人持戟,兩邊各站立一人(圖6)*山東省博物館、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山東漢畫像石選集》,濟南:齊魯書社,1982年。。

圖5 選自《四川漢代畫像磚》圖92

圖6 選自《山東漢畫像石選集》圖50

另外也有一些特例,如在“撈鼎圖”或“建鼓樂舞圖”中配一闕,闕頂有猿猴。1990年11月,山東鄒縣文物考古工作者在該縣郭里鎮(zhèn)高李村發(fā)掘了一座東漢時期的畫像石墓*鄒城市文物管理處:《山東鄒城高李村漢畫像石墓》,《文物》1994年第6期。。其中,標記為第二石的畫像石位于前室西壁,畫面正中為“撈鼎圖”,左邊為一闕,重檐四阿頂,檐兩邊各攀附一猿猴。闕右上方為鳳凰之類的仙鳥及喂鳥的仙人(圖7)。標記為第三石的畫像石位于前室東壁,畫面正中為建鼓,建鼓下兩騎虎人,兩虎共一頭,比較奇特。畫面的最右端為一重檐四阿闕,闕頂攀附兩猿猴,闕下為兩條魚(圖8)。

圖7 選自《山東鄒城高李村漢畫像石墓》

圖8 選自《山東鄒城高李村漢畫像石墓》

2.樓頂猿猴。顧名思義,這種畫像中的猿猴站立在樓閣頂部。依據(jù)樓閣的形式及其組合,這類畫像也可分為幾種小的類型。

2.1 “樓+樓頂猿猴+闕”型。其實這種類型可以看作是闕頂猿猴的對應畫像。根據(jù)樓層多寡,可以再分為兩種小類。

2.1.a “兩層樓閣+樓頂猿猴+闕”型。如1981年山東嘉祥縣城關鎮(zhèn)五老洼村出土的漢畫像石第6石,畫面分兩層,上層正中刻有兩層樓房,樓頂上是兩只猿猴,樓旁為重檐闕(圖9)。而山東滕州桑樹鎮(zhèn)大郭村出土的畫像石,中間為雙層樓閣,樓左為伸出去的雙層重檐闕,右側為大樹及樹上的鳳凰和羽人。在樓閣的下層樓檐上站立一猿,另有一猿似正從樹上往樓檐上跳。值得注意的是,二樓兩邊樓檐盤旋伸出的龍頭,正包裹著樓閣上層(圖10)。更為繁富的可以山東汶上縣先農(nóng)壇出土畫像石為例(圖11)。

圖9 選自《嘉祥漢畫像石》圖90

圖10 選自《山東漢畫像石選集》圖285

2.1.b “堂+闕+堂頂猿猴”型?!渡綎|漢畫像石選集》圖2收錄的是早年微山縣出土的一塊畫像石,畫面上層為一堂兩闕,墓主人端坐堂中,兩旁為侍者。堂屋有四阿頂,頂兩邊各攀附一只猿猴,作向上狀,在猿猴下方堂屋的重檐邊,各站立一只鳥,似正望著闕頂?shù)镍B。墓主人似乎正專心致志欣賞下層的建鼓百戲表演,其中三個裸體舞女尤為引人注目(圖12)。

2.2 “樓+猿猴”型。此類型無闕,且根據(jù)樓層多寡,可細分為兩種小類。

圖11 選自《山東漢畫像石選集》圖224

圖12 選自《山東漢畫像石選集》圖2

圖13 選自《中國畫像石全集》第1卷《山東漢畫像石》圖32

2.2.a “兩層樓+猿猴”型。這種圖像見于武梁祠,武梁祠東闕子闕身南面的畫像分三層,上層為兩層樓閣,樓下為馬、飼馬人和站立的武士,樓上端坐二人,側面有兩侍者,樓脊上攀附一猿猴(圖13)*蔣英炬編:《中國畫像石全集》第1卷《山東漢畫像石》,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0年。。而陜西綏德縣四十里鋪出土的雙層樓閣中,墓主或其妻妾被安置在樓下,樓上空置,樓頂為猿猴和羽人組合(圖14)*李貴龍、王建勤編:《綏德漢代畫像石》,西安: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年。。

圖14 選自《綏德漢代畫像石》圖59

圖15 選自《中國畫像石全集》第4卷《江蘇、安徽、浙江漢畫像石》圖19

2.2.b “堂+堂頂猿猴”型。這種畫像發(fā)現(xiàn)很多,尤其集中分布于山東微山縣南部及江蘇徐州和安徽北部地區(qū)。皖北、蘇北的此類畫像石一般多用淺浮雕方法,構圖簡單,猿猴一般攀附在房脊上。如江蘇銅山漢王墓出土的一塊畫像石,中間為四阿式建筑,兩邊各有一合歡樹,樹下各立一人。房中兩人似正在玩六博,房屋的阿頂站立一鳳凰,兩邊檐脊各有一猿猴(圖15)*湯池編:《中國畫像石全集》第4卷《江蘇、安徽、浙江漢畫像石》,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0年。。比較而言,魯南地區(qū)出土的此類畫像石構圖繁富且充滿神話氣息。如1990年鄒縣郭里鎮(zhèn)高李村M1墓出土的一塊畫像石,畫面正中為高大的廡堂式建筑,四阿頂,雙重檐顯示出建筑的幽深,重檐邊所坐兩人也正是此意。墓主人端坐堂中,堂外兩邊各坐四人,屋頂左右各有一猿(圖16)*胡新立:《鄒城漢畫像石》,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當然,最具神話色彩的當屬微山出土的此類畫像石。如微山縣兩城鄉(xiāng)出土的“永和四年銘文題記畫像石”,是祠堂的后壁。畫面正中刻廡堂式建筑,重檐垂幔,男女主人端坐堂中,兩邊分立侍者。四阿頂上站立兩羽人,正從鳳凰口中接珠狀物,當為仙藥。鳳凰兩側為飛鳥,鳳凰尾下各攀附一猿,似正拉鳳尾。左側鳳凰尾巴旁有一怪獸,似為熊。根據(jù)題記可知,此是文山、叔山為他們的哥哥桓孨所建(圖17)。

圖16 選自《鄒城漢畫像石》圖42

圖17 選自《山東漢畫像石選集》圖1

圖18 選自《綏德漢畫像石》圖29

說到樓或堂頂猿猴,我們應提到漢畫中表現(xiàn)庭院或聯(lián)體樓閣的畫像。這種畫像石見于山東、陜西等地,其中圍墻或樓頂往往也會有猿猴的身影。如陜西綏德白家山漢墓畫像石,畫面表現(xiàn)為三層樓閣,其中三樓的樓檐有兩只猿猴正在向上爬,樓頂上相向而立的是兩只鳳凰(圖18),而山東曲阜舊縣村出土的畫像石,庭院的平面延展效果更加明顯,其中最深處左側庭院的樓脊上有猿(圖19)。關于聯(lián)體樓閣,我們可以舉1966年山東費縣潘家疃出土的畫像石為例,畫面中兩棟樓閣有回廊相連,樓中有人,樓上有羽人、鳳鳥和猿猴(圖20)。

3.榭頂猿猴。在中國古代,榭可以是無室的廳堂,用于藏器或講武習射;也可以是高臺上的木屋,用作臨觀或臨時休息的場所。而水榭作為中國古代園林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用于休息或賞景。在漢畫像中,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水榭圖,而榭頂常有猿猴穿梭跳躍。1959年山東鄒縣郭里鎮(zhèn)黃路屯征集的一塊畫像石,畫像右側為一水榭,榭中有人垂釣,榭頂有猿和鳳。榭旁有狹長樓梯,有六人沿梯登樓。水中有三魚共頭,有鶴啄魚,也有人正在水中捉魚(圖21)。在這類圖像中,榭中人、水中魚、啄魚之鶴及捉魚之人等構成要素較固定,惟登樓者常常有變。他可以是人,如《鄒城漢畫像石》圖44;也可以是人、鳳組合,如1962年山東鄒縣郭里鎮(zhèn)下鎮(zhèn)頭村所征集畫像石(圖22);還可以是人與猿組合,如《中國畫像石全集》第2卷《山東漢畫像石》圖187著錄的出土于山東滕州的一塊畫像石(圖23)*賴非編:《中國畫像石全集》第2卷《山東漢畫像石》,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0年。。同類型的畫像石在微山縣也很多次被發(fā)現(xiàn),如馬漢國主編《微山漢畫像石選集》著錄圖51、68、76、86、88、91、95等*馬漢國主編:《微山漢畫像石選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這些畫像石極具神話意味,與猿猴組合在一起的通常是人面鳥身的扁鵲形象(圖24)。

圖19 選自《山東漢畫像石選集》圖165

圖20 選自《山東漢畫像石選集》圖434

圖21 選自《鄒城漢畫像石》圖74

圖22 選自《鄒城漢畫像石》圖68

圖23 選自《中國畫像石全集》第2卷《山東漢畫像石》圖187

圖24 選自《山東漢畫像石選集》圖38

二、玄猿登高與墓主升仙

在上文中,我們統(tǒng)計分析了漢畫像中三種類型玄猿登高圖。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理解漢畫像中登高玄猿形象的內涵呢?關于這一點,我們可以結合玄猿登高圖中與猿猴一起出現(xiàn)的物象、猿猴的替代物以及猿猴登臨的位置來幫助我們理解漢畫玄猿登高圖的含義。

圖25 選自《綏德漢畫像石》圖101

玄猿登高圖中與猿猴一起出現(xiàn)的物象大致有四類,其中最常見鳳凰,如圖15、18、20、22;也可以是羽人,如圖14、17*意義更加明確的例子見于山東嘉祥宋山出土第二批畫像石第17石,在左邊的闕頂上,一個長發(fā)羽人正在逗弄一只猿。詳見濟寧地區(qū)文物組、嘉祥縣文管所:《山東嘉祥宋山1980年出土的漢畫像石》,《文物》1982年第5期。;還有人首鳥身的扁鵲,這主要見于嘉祥*在1978年山東嘉祥宋山M1墓出土的第1、3、5石畫像石中,這種人首鳥身的扁鵲形象出現(xiàn)在西王母或東王公旁邊。詳見嘉祥縣武氏祠文管所:《山東嘉祥宋山發(fā)現(xiàn)漢畫像石》,《文物》1979年第9期。、鄒城、微山,如圖24。此外還有在水榭圖中猿和魚的組合,如圖21至24。鳳凰是神鳥,羽人是仙人,鳥首人身的扁鵲則是神醫(yī),其內涵都不難理解。至于魚,既有現(xiàn)實生活中的食物或祭品的意義,也有文化意義上的多子、祥瑞之義。同時魚能化生,如《莊子·逍遙游》鯤化為鵬之類,則自然有不死之義。故漢畫中的魚也被當作升天的工具,如山東蒼山縣出土的紀年為元嘉元年的畫像石題記中刻有“僮女隨后駕鯉魚”*張其海:《山東蒼山元嘉元年畫像石墓》,《考古》1975年第2期。該文把畫像石題記中的“元嘉元年”理解為劉宋元嘉,不妥,當據(jù)其他學者意見解釋為漢桓帝元嘉元年(151)。,相關的圖像如河南南陽王莊漢墓畫像、唐河針織廠漢墓畫像等等,表示的應該是升仙圖景或天界的景象。總之,漢畫中猿猴的伴隨物鳳凰、羽人、人首鳥身的扁鵲以及魚等物象含義都不難理解,大抵指向成仙、升天和祈福。

再看其替代物,在玄猿登高圖中經(jīng)常與猿猴相互替換的有鳳凰,如樓閣圖中樓頂上最常見的畫像是鳳凰或仙人飼鳳,而五老洼畫像樓頂則是兩只猿猴(見圖9)。再者是扁鵲,如《漢代畫像全集初編》著錄的兩塊出土于微山兩城山的畫像石*傅惜華:《漢代畫像全集初編》,上海:商務印書館,1950年,文字說明見第5頁,圖41、42見第35頁。。也可以是羽人,因為在漢代畫像材料中,喂食鳳凰或從鳳凰口中接取仙藥的通常是羽人,如圖17。而在陜西綏德白家山出土的兩塊墓室豎石上,站在博山爐上喂鳳或從鳳凰口中接取仙藥的是猿猴(圖25)。

圖26 選自《山東畫像石選集》圖40

圖10、圖11雙龍環(huán)繞樓閣的畫像石尤其值得注意,類似的圖像還有一些,大多出土在魯南地區(qū)。雙龍環(huán)繞也即《許安國墓祠題記》所說的“交龍委虵”,表陰陽和合之義,帶有祈求長生的意味。1958年山東滕縣西戶口出土的畫像石中一塊雙龍環(huán)繞托舉東王公的圖像,可以看作是這種雙龍環(huán)繞樓閣圖像的變體(圖27)。而這種雙龍環(huán)繞圖像在某些情況下也可視同于伏羲、女媧蛇體纏繞的變體,如著名的微山縣兩城鄉(xiāng)永和四年(348)桓孨祠左壁畫像(圖28)。伏羲、女媧在漢墓畫像中表示陰陽,也可表示東、西方位,象征漢代墓葬中宇宙空間模式。纏繞的雙龍與蛇軀纏繞的伏羲、女媧,在結構和功能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它們托舉的西王母、東王公與樓閣中的墓主、墓主妻妾也有一定的對應性,表達的應該是墓主升仙的祈求。

圖27 選自《山東漢畫像石選集》圖220

圖28 選自《微山漢畫像石選集》圖2

圖29 選自《鄒城漢畫像石》圖189

所以,無論是替代物、伴隨物還是其登臨的位置,漢畫中玄猿的意義都指向了成仙或升天,具有長生的內涵或幫助墓主人靈魂升天的功能,就像漢畫中的龍、鳳等圖像一樣。而我們如果不局限于玄猿登高,看漢畫中猿猴的伴隨物象,其長生或升仙的意義會更加明顯。如四川內江大梁山M31崖墓中,猿猴和仙鶴一起出現(xiàn),構成一幅生動的仙鶴玄猿圖(圖30)*高文編:《中國畫像石全集》第7卷《四川漢畫像石》,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而在河南密縣打虎亭漢墓畫像中,玄猿騎鶴也別具仙味(圖31)*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密縣打虎亭漢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年。。不僅騎鶴,玄猿也可能駕鳳,這樣的圖像出現(xiàn)在山東鄒城畫像石上(圖32)。甚至于漢墓畫像還將玄猿與西王母、東王公配在一起,其成仙升天的內涵便更加明白。如早年山東滕縣西南鄉(xiāng)出土的西王母畫像石,其座下神獸中,就有猿的身影(圖33)。而1982年在滕縣官橋鎮(zhèn)后掌大村發(fā)現(xiàn)的石槨畫像,畫面分兩層,其中下層為神仙題材。在西王母和東王公的座下,都有猿猴(圖34)。尤其1973年山東蒼山縣出土紀年為元嘉元年的畫像石墓,其中墓門左立柱上格刻西王母坐在符號化的昆侖山上,手執(zhí)仙草,座下有九尾狐和猿猴。下格刻兩仙女,似行走在山巔云間。在墓石題記中,其解釋這幅畫像曰“左有玉女與仙人”,與畫面可謂若合符契(圖35)*張其海:《山東蒼山元嘉元年畫像石墓》,《考古》1975年第2期。。

圖30 選自《中國畫像石全集》第7卷《四川漢畫像石》圖28

圖31 選自《密縣打虎亭漢墓》圖225

圖32 選自《鄒城漢畫像石》圖179

圖33 選自《中國畫像石全集》第2卷《山東漢畫像石》圖167

圖34 選自《中國畫像石全集》第2卷《山東漢畫像石》圖176

陜西綏德軍劉家溝出土的一塊墓門橫梁畫像石,描述了墓主人成仙的過程,故可名之為墓主升仙圖。畫像采取自右向左的敘事方式,畫像的左段刻的是西王母,其旁邊圍坐三位仙人,另外還有三足鳥、九尾狐和搗藥的玉兔等常見的漢畫西王母圖配制物。畫像的右段,墓主由羽人引導,乘坐鳥拉仙車從東向西進發(fā),去拜見西王母。在墓主乘坐的仙車前,上有飛翔的羽人,前有載歌載舞并擊打樂器的蟾蜍、玉兔。而值得關注的是在羽人的下方有一只猿,其拿著不知名的樂器,和蟾蜍等一起,引導墓主向西王母進發(fā)(圖36)*湯池編:《中國畫像石全集》第5卷《陜西、山西漢畫像石》,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0年。,這可以算作是猿猴具有引導墓主升仙意義的確證。

圖35 選自張其?!渡綎|蒼山元嘉元年畫像石墓》,此為局部圖

圖36 選自《中國畫像石全集》第5卷《陜西、山西漢畫像石》插圖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在黃泉背景下,在現(xiàn)實世界的樓閣裝飾中漢人也喜歡猿猴題材。東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中記載靈光殿富麗堂皇的“丹彩之飾”曰:

三、玄猿長生升仙內涵的文獻釋證及文學表現(xiàn)

從上述分析來看,漢畫像中玄猿登高具有長生或升天內涵似毋庸置疑。但問題是,人們?yōu)槭裁磿x予玄猿如此內涵呢?

從考古發(fā)現(xiàn)看,人類很早就與猿猴建立起了某種關系。在距今四千多年的拉薩曲貢新石器文化遺址中,考古人員就發(fā)現(xiàn)了陶制猴面貼飾,專家認為與猴祖宗教信仰有關*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編著:《拉薩曲貢》,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9年,第227頁;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考古學·新石器時代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第734頁。。而在距今三千多年的殷墟祭坑中也發(fā)現(xiàn)了猴骨,考古學家將之認定為家畜*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第555頁。。在婦好墓出土的玉雕中,也發(fā)現(xiàn)了精美的圓雕玉猴。其狀蹲坐,仰面朝天,稍向左側,圓眼大鼻,前肢上拱,后腿平撐,短尾壓于臀后,頭上雕有細毛*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婦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圖見第157頁,文字解說見第162頁。?;蛞源俗C明殷商時期即有“猴戲”,但考慮到甲骨卜辭中有“猱”,與殷人高祖“夔”為同源分化字,或許也應該考慮到其與商人精神信仰間的關系。

出土文獻中,較早把猿與長生觀念聯(lián)系起來的是《山海經(jīng)》。《山海經(jīng)·南山經(jīng)》:“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黃金?!彼窦此?,赤松子曾服之以成仙。黃金也與成仙有關,它是僅次于丹砂的仙藥。棪即君遷,它的果實曰君遷子,亦即黑棗,而棗是仙家之常食??梢娞猛ブ缴系乃?、黃金、棪木等均與長生有關,據(jù)此推斷白猿亦當與長生關系密切。

出土文獻中,馬王堆帛書《導引圖》中提到了“木侯讙”和“猨(垀)”。李零根據(jù)圖中人物造型,推測“木侯讙”即獼猴喧呼,“猨”是模仿猿猴叫聲*李零:《中國方術正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第282頁。。筆者認為李零釋“木侯讙”義或然,而“猨”則否,其義當即“猨據(jù)”。張家山漢簡《引書》中提到了“受據(jù)”,并且提到了具體的練功方法?!笆軗?jù)”當為“爰據(jù)”之誤,“爰據(jù)”即“猨據(jù)”。根據(jù)《引書》,“受(爰)據(jù)”鍛煉的部位是人的腰,其動作分解為“右手據(jù)左足,撟左手負而俯左右,三倍之,兩手奉,引前兩旁之”。其分解動作與猿猴前后四肢行走時動作很相似,鍛煉的部位也相同。這種鍛煉方法也可以與山東陽谷縣吳樓一號漢墓出土的導引俑相印證,俑雙膝著地,身前傾,頭上仰,左手撫地,右手上舉(圖37)。而同墓出土的還有陶猿、陶鳥等。筆者認為動物俑也和導引俑相關聯(lián)的,是導引俑動作的實物說解,如陶猴對應圖37的導引俑(圖38)*聊城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山東陽谷縣吳樓一號漢墓的發(fā)掘》,《考古》1999年第11期。。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曰:“猿之所以壽者,好引其末,是故氣四越?!碧K輿注:“《御覽》九百十引《繁露》曰:‘蝯似猴,大而黑,長前臂。所以壽者,好引其氣也?!?蘇輿撰,鐘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第449頁。這里說的便是猿善導引其氣,故能長壽。十二生肖以猿配申,《詩推度災》:“申者伸也,至是而萬物大舒精也。”*[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緯書集成》,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75頁。大舒精當即大舒筋,與伸展之義正吻合。

圖37 選自《山東陽谷縣吳樓一號漢墓的發(fā)掘》

圖38 選自《山東陽谷縣吳樓一號漢墓的發(fā)掘》

圖39 選自《中國畫像石全集》第3卷《山東漢畫像石》圖130

猿之長生、升仙內涵,還與房中術相關。房中術又稱“接陰之道”、“御婦人之術”,實質上屬于性科學。其中有關性技巧、性體位的內容,有與猿相關的稱名。傳世文獻如《玄女經(jīng)》之“猿搏”、《洞玄子》之“吟猿抱樹”等,出土文獻如馬王堆帛書《養(yǎng)生方》:“益產(chǎn)者食也,損產(chǎn)者色也,是以圣人必有法則。一曰彘角,二爰據(jù)……”共有七法,都是房中術*裘錫圭主編:《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六),第62頁。?!逗详庩枴罚骸笆?jié):六曰爰捕?!?裘錫圭主編:《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六),第155頁?!短煜轮恋勒劇罚骸傲浑季樱纪??!?裘錫圭主編:《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六),第168頁。其實“猿搏”、“猿捕”、“猿據(jù)”內涵悉同,都是說性體位為女仰男立,男擎女腿如猿猴攀樹*關于“猿據(jù)”,周一謀等解釋為“模仿猿猴引取物品的動作”(周一謀等主編:《馬王堆醫(yī)書考注》,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年,第403頁),馬繼興解釋為“模仿猿猴蹲坐之狀”(《馬王堆古醫(yī)書考釋》,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年,第990頁),李零采納夏德安的意見,解釋為“女仰男立,男擎女腿,如猿猴攀樹”(《中國方術考》,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年,第414頁)。本文采用夏德安、李零的說法。。這當然很容易讓我們想起漢代畫像中的爬樹猿猴,如1985年山東莒縣沈劉莊出土一塊畫像石,為前室西壁中立柱正面畫像。畫面為一棵大樹,樹上站立一仙鳥,樹干有猿猴正往上爬,樹下有人射箭(圖39),尤其是漢代“玃盜女”題材畫像,這類畫像主要見于四川,其內涵當與升仙有關。有趣的是,漢畫中所謂的“秘戲”題材也多見于四川。有時甚至“玃盜婦”題材與秘戲圖一起出現(xiàn),如2011年四川屏山縣福延鎮(zhèn)廟壩村2011PBM1出土畫像石棺(圖40)*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宜賓市博物院:《四川屏山縣斑竹林遺址M1漢代畫像石棺墓發(fā)掘簡報》,《四川文物》2012年第5期。。目前學術界對此類畫像的意義尚無細致深入的討論,我們認為它的解釋或許可以從房中術的角度展開。在古代,房中術并非僅屬于性學,它同時也屬于養(yǎng)生、氣功類的方技之學,又與追求長生相關的登仙術相關,所以猿也會因此具有升仙之義。

圖40 選自《四川屏山縣斑竹林遺址M1漢代畫像石棺墓發(fā)掘簡報》

戰(zhàn)國秦漢時期導引行氣、御女辟谷等養(yǎng)生之術盛行,出土及傳世大量相關文獻可為明證。養(yǎng)生術所以盛行,一者因其確有強身祛病之功效,另者也是受到了神仙思想的影響。戰(zhàn)國秦漢以來,神仙方術認為導引、行氣、房中術等可助人長生不死或容顏不凋,并將之與仙話相聯(lián)系。如王喬、赤松子,《淮南子·泰族訓》:“王喬、赤松去塵埃之間,離群慝之紛,吸陰陽之和,食天地之精,呼而出故,吸而入新,蹀虛輕舉,乘云游霧,可謂養(yǎng)性矣?!?劉文典:《淮南鴻烈集解》,第676頁。托名劉向的《列仙傳》也記載彭祖“善導引行氣”,邛疏“能行氣練形”*王叔岷:《列仙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第38、40頁。。在此思想背景下,那些輔佐或被取之以明導引、行氣、練形、飛升的動、植物或原本就是仙物,如龍、鳳、扶桑;或原本就是半仙半俗之物,如鹿、虎之類;而有的則被逐步仙化,如熊、鴟鸮、猿猴之類。還有一些可能受到了讖緯觀念的影響,一些祥瑞之物也可表指升仙意義,如連理樹、嘉禾之類。這是因為在讖緯語境中,升仙也是德的表征,仙人也有祥瑞之義,如西王母獻瑞之類*曹建國:《讖緯敘事論略》,《文藝研究》2010年第11期。。上引《春秋運斗樞》曰猿上應搖光,可見猿也有祥瑞之義。而作為自然的精靈,猿逍遙山林,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生存狀態(tài)也與神仙術士追求的生存境界不謀而合,為其仙化提供了某種理據(jù)。

它們或精通擊劍,甚或被稱為劍術之祖。最早見于《吳越春秋》卷九《勾踐陰謀外傳》的記載,越國有精通技擊女子應越王之聘,“將北見于王,道逢一翁,自稱曰袁公。問于處女:‘吾聞子善劍,愿一見之。’女曰:‘妾不敢有所隱,惟公試之?!谑窃凑裙児z竹,竹枝上頡橋未墮地,女即捷末。袁公則飛上樹,變?yōu)榘自?。遂別去”*趙曄撰,吳慶峰點校:《吳越春秋》,《二十五別史》第8冊,濟南:齊魯書社,2000年,第126頁。。白猿也因此成為劍術之祖,后世稱道劍術高超,常以白猿公作比。如李白《結客少年場行》之“少年學劍術,凌轢白猿公”,杜牧《題永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韻》“授符黃石老,學劍白猿公”等,皆然。而后世的仙猿小說或戲劇中,劍成為其必備之佩飾,精通劍術也成為其必備之特征。如著名的唐傳奇《補江總白猿傳》中的神白猿,舞劍“環(huán)身電飛,光圓如月”?!渡觋柖从洝分械睦畹路陻貧⑷涸逞玫膶殑Γ彩窃逞?。尤其是《綠野仙蹤》中的袁不邪精通一十二路青龍雙劍法,小說最后記載了袁不邪舞劍的情形,“初時若兩條白練,一起一落;次后猶如百道銀蛇,攀折遠近;再次鑲一輪明月,與天上月色爭圓。至后,止覺寒輝冷氣逼人眉宇,令人生怵惕之心??吹窖刍潄y處,通無人影,又像一片雪山來回搖動。真仙傳也”。小說寫到最后,甚至寫到袁不邪能隔山斷樹,且只是一瞬目間又劍復在手*李百川:《綠野仙蹤》,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1年,第945頁。。

又或年壽綿長,精通占候,儼然神仙。如東晉王嘉《拾遺記》記載:

周群乃三國時蜀人,《三國志》本傳稱其精于候算之學?!妒斑z記》托事于周群,言其候算歷數(shù)之學得之于白猿,其意在彰顯白猿之異。而白猿之異尚在于其壽久遠,“忘其年月”,似已入不死之境。在《補江總白猿傳》中,白猿不僅年壽千歲,且“所居常讀木簡,字若符篆,了不可識”,故能自算生死之期,與《拾遺記》所記白猿頗為吻合。宋元以后的小說、戲曲中的猿仙或猿妖,無不長壽。如楊景賢《西游記》雜劇中的通天大圣飲玉皇殿中的瓊漿,盜太上老君的仙丹,所以神通廣大,長生不死。《陳巡檢梅嶺失妻記》中的猢猻精齊天大圣,也是“與天地齊休,日月同長”。此猴精雖不通讖讀簡,但也常到紅蓮寺聽長老說禪機、講佛法。

同時也因為猿戲或猿劇與房中術、養(yǎng)生術的關系,這些文學作品的猿仙或猴精大都好色,公猿盜婦或母猿劫夫等題材作品屢見不鮮,并且這些猿猴的性能力也常常驚人?!栋自硞鳌分械陌自潮I取三十多美女,竟能夠“夜就諸床嬲戲,一夕皆周,未嘗寐”。雜劇《西游記》中的通天大圣自詡“金鼎國女子我為妻”,《陳巡檢梅嶺失妻記》中的齊天大圣“興妖作法,攝取可意佳人”,甚或它自己也承認“無能斷除愛欲,只為色心迷戀本性”。此外如申陽洞主、《會骸山大士誅邪》中的猴精等,無不貪戀女色而掠人妻女。對猿猴性能力的渲染或與道家陰陽采補觀念有關,如南宋曾慥《類說》卷十二《老猿竊婦人》:

晉州含山有妖鬼,好竊婦人。嘗有士人行至含山,夜失其妻。旦而尋求,入深山。一大石有五六婦人共坐,問曰:“君何至此?”具言其故。婦人曰:“賢夫人昨夜至此,在石室中,吾等皆經(jīng)過為所竊也。將軍竊人至此,與行容、彭之術,每十日一試,取素練周纏其身及手足,作法運氣,練皆斷裂。每試輒增一匹,明日當五匹。君明旦至此伺之,吾等當以六匹急纏其身。候君至,即共殺之,可乎?”其人如期而往,見一人,貌甚可畏。眾婦人以纏至六匹。乃直前格之,遂殺之,乃一老猿也。因獲其妻,眾婦皆得出,其怪乃絕。*曾慥:《類說》,《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62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第211頁。

其既明確說猿精盜女是為了“行容、彭之術”,可見道教施予之影響。并且隨著道教的滲入,佛教等也逐步介入,如大士除害之類,使后世猿仙或猴精類題材的小說、戲曲成為儒、釋、道等各種力量博弈的舞臺。直至《西游記》出現(xiàn),在廣泛吸納前代小說、戲曲猿猴題材基礎上,融合眾家觀念,創(chuàng)作出孫悟空這一顛覆、融合前代猿仙和猴妖的集大成形象。

總之,我們認為猿因其善引氣而被賦予長壽意義,再經(jīng)戰(zhàn)國秦漢間神仙方術及漢代讖緯觀念的浸染,猿被逐步仙化。漢代畫像中大量出現(xiàn)仙猿的形象,并賦予其升仙或導引墓主升天的意義,其思想背景正在于此。后世由于宗教的介入,出現(xiàn)大量以猿為題材的傳奇志怪、戲曲小說。這些猿猴或仙或妖,或正或邪。而如果追溯這類題材的思想淵源,漢畫中玄猿登高圖所具升仙內涵及長生主旨正是值得密切關注的一環(huán)。而如果充分考慮漢畫像中其他類型的猿猴題材,如可能與防止馬瘟疫習俗有關的猴子騎小馬圖像,以及玃盜婦題材的畫像等,則后世猿猴題材的小說戲曲與漢畫像關系便更顯密切。

[責任編輯渭卿]

猜你喜歡
猿猴樓閣畫像石
漢代畫像石里的成都生活
石材(2020年8期)2020-10-28 07:53:34
紫檀木邊嵌玉 石樓閣圖掛屏
紫禁城(2020年1期)2020-08-13 09:37:40
沂南北寨——大型畫像石漢墓
藝術品鑒(2020年6期)2020-08-11 09:36:52
猿猴和兩個人
動物的“叫”各不同
他用筷子搭起心中的樓閣
海峽姐妹(2019年10期)2019-11-23 08:20:32
滇池(2019年1期)2019-02-14 02:36:54
白猿、仙桃與度脫——隊戲《猿猴脫甲》的傳說情境與功能闡釋
中華戲曲(2018年2期)2018-08-27 10:06:12
亭臺樓閣知多少
漢畫像石墓出土仿木結構石立柱初步研究——兼談白楊店畫像石墓出土立柱位置
東方考古(2016年0期)2016-07-31 17:45:44
平山县| 文山县| 集贤县| 溧阳市| 鹤壁市| 当阳市| 浦北县| 阜宁县| 永川市| 栾川县| 探索| 湘潭市| 克拉玛依市| 郑州市| 青海省| 蒙山县| 林周县| 崇礼县| 道真| 柏乡县| 周口市| 东兰县| 澄迈县| 广东省| 炎陵县| 兴城市| 隆德县| 威宁| 龙南县| 锡林浩特市| 双城市| 乌拉特前旗| 和田市| 武城县| 安图县| 梁山县| 洛隆县| 沙田区| 开远市| 泽库县| 定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