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建華
隨著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先進的教育手段被廣泛應用于許多學科的教學實踐中。其中微視頻教學越來越受到關注與重視,成為改變學生學習方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重要教學手段。勞動技術課程是中小學生在教育者的引導下,通過獨立或者與他人合作,在設計、制作、使用、維修等一系列勞動體驗和實際探究的技術活動過程中學習技術知識、掌握技術操作、增強技術意識、提高技術的一門基礎課程。[1]它具有綜合性、實踐性和創(chuàng)造性等特點。勞技課程涉及的內容廣泛且多學科交叉,技能學習有一定的復雜性與難度,再加上學生之間動手能力差異較大,為了提高勞技教學實效,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我們進行了微視頻教學的探索與實踐,以期給勞技教師帶來一些啟發(fā)與思考。
關于微視頻的概念,說法不一。百度百科定義如下:微視頻是指短則30秒,長則不超過20分鐘的視頻短片,可通過PC、手機、攝像頭、DV、DC、MP4等多種視頻終端攝錄或播放。而《微視頻課程:演變、定位與應用領域》[2]一文中指出:“所謂‘微視頻’是指富有教學意義的微視頻資源。它是具有完整意義的知識模塊(知識點),時長為2—20分鐘,由多個‘知識原子’構成的微型教學視頻資源。”無論哪個定義,顯然微視頻具有圖文聲并茂、短小精煉有趣、適合多種媒體播放等特點。
筆者認為,勞技微視頻不同于普通的微視頻,特指根據勞技教學需求制作的,短時(1—5分鐘)、內容精致,適合多種終端瀏覽的,能有效教學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發(fā)現和解決問題的視頻。勞技微視頻的突出特點有:時間簡短,內容精煉,適合探究、解決問題等。
勞動技術課程融科學、技術、人文于一體,涉及設計、材料、工藝、能源、環(huán)境等技術領域。它需要學生運用數、理、化、生、美等多門學科知識,通過技術活動,實現知識內化,提升綜合應用能力。[1]由此可見,勞技學科雖然是一門基礎性學科,但它涉及的知識面、技能面都比較廣泛。以上海高中階段勞動技術課程為例,高中勞技課程合計僅102課時,如果僅用講授式教學方法,學生在有限的課時內掌握相關知識與技能有一定難度。
除此之外,隨著移動終端設備的普及,隨時隨地的學習成為可能,學生勞技課堂學習后產生了興趣想繼續(xù)學習相關技術,勞技教師提供的微視頻就將成為一項重要的課程資源。另外,進入高中階段,學生之間的差異越發(fā)明顯,常常會出現有的學生還未進入學習狀態(tài),有的學生已經完成全部任務的情況。如何讓學習能力相對較強的學生學到更多東西,而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不至于掉隊?利用微視頻為勞技教學提供了新的視角。
導入環(huán)節(jié)是組織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它猶如序幕,預示著課堂教學的高潮和結局,在整個課堂教學起著關鍵的作用。勞技課堂中導入的方式有多種,如圖片導入、微視頻導入、實驗導入、游戲導入、問題導入、實物導入、故事導入等,其中微視頻導入以其真實性所產生的視覺沖擊力,在眾多導入方式中占據重要位置,是許多勞技教師經常采用的一種方法。
如高中勞技實體設計項目“滑板零件仿真測試”一課,教師想讓學生通過探究,了解軟件的材料仿真測試功能及使用方法,教師選擇了“滑板”這個載體進行教學。高中學生都見過滑板,許多學生甚至玩過,但它采用了什么材料?是否安全?為了創(chuàng)設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教師從網絡下載了一個男孩玩滑板的微視頻,炫酷的動作配上動感的音樂,讓學生產生了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正當學生欣賞男孩的美妙技藝時,滑板突然斷裂,男孩摔倒在地上……學生發(fā)出一片惋惜聲。這時教師順勢引出課題:滑板為什么會斷裂,是設計結構的問題還是材料的問題?假如結構沒有問題,如何用實體設計軟件仿真測試哪種材料更安全呢?學生被微視頻吸引,感同身受,深刻體會到安全的重要性,也產生了利用軟件探究材料是否安全的學習興趣。
新授環(huán)節(jié)是勞技教師根據制定的教學目標講授新知識與新技能的環(huán)節(jié)。每一節(jié)新授勞技課,都有教學重點,利用微視頻可以突出教學重點,輔導勞技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如高中勞技金屬加工項目“鋸割”一課,根據制定的“掌握鋸割的基本方法、操作要領與操作步驟、運用鋸割的技能進行加工與制作”教學目標,可以得知,掌握鋸割的操作要領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鋸割的操作要領包括“裝夾工件、握鋸和站位、起鋸、運鋸、結束鋸割(收鋸)”等多個步驟,學生雖然在勞技專用教室上課,但如果教師僅僅通過站在講臺上演示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由于空間限制,顯然不能讓全體學生仔細觀察到每一個演示動作,而且簡單的講練式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此時,利用微視頻教學正是時候。如握鋸的姿勢、鋸割時兩腳位置、起鋸的定位、運鋸時鋸子擺動幅度及用力方向等,這些簡短的微視頻通過電視機播放,呈現了大量的信息,產生了視覺沖擊力,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接受情況適時暫停視頻,組織學生討論分析或進行詳細講解,還可以先讓學生根據微視頻探究操作方法,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樣的微視頻不僅凸顯教學重點,起到輔助勞技教學的作用,而且成為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資料,提升了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
勞技學科區(qū)別于其他學科一個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實踐性。一堂好的勞技課,應該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時間用于學生的動手實踐。在實踐環(huán)節(jié),勞技教師往往存在這樣的困惑:很多技能難點,學生都是聽起來都會,但做起來卻都不會或做不好。于是教師就容易抱怨學生的動手能力太差,也只好用投影儀反復演示或分組反復講解才能使所有學生掌握技術,學生學得累,教師教得累。
其實化解技能難點的方法很簡單,也很有效,那就是利用微視頻。如高中勞技電子控制技術項目“光電自動循跡小車”一課,安裝好后如何調試小車是技能難點,教師難以用簡單的言語描述。為化解這個技能難點,教師制作了微視頻,講解兩對紅外線傳感器和可變電阻對小車軌跡影響的原理,講解調試的方法。學生在調試過程中觀看視頻,理解工作原理,結合實踐反復調試,化解了技能難點,最終保證了作品的成功。
在勞技教學中,許多教師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同樣的作品,有的學生很快就完成了任務而無事可做,而有的學生需教師反復講解演示才能理會要領。不得不承認,學生之間存在差異,且動手能力的差異更是明顯。有什么樣的途徑,可以讓動手能力強的學生繼續(xù)探究新知識與新技能?如果學生想在課外繼續(xù)學習技術,教師應該提供哪些課程資源?這需要勞技教師利用好拓展環(huán)節(jié),它也許是一節(jié)課準備結束的前幾分鐘,也有可能是整整一節(jié)課,抑或是課外學習時間。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要給那些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拓展學習的途徑與資源,滿足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需求。
學生拓展學習的資源很多,有的是文字、圖片,也有的是網頁,但更多的是微視頻資源。微視頻資源學習粒度小、學習內容聚焦、終端載體多樣化和便捷,更適合于個性需求學習。如高中勞技實體設計項目教學中,教師通過Inventor軟件載體,讓學生設計水杯、筆筒、椅子、花瓶等實體,學生利用軟件的旋轉、拉伸、掃掠、放樣等特征工具完成設計。在這些工具的學習過程中,我們經常發(fā)現,學生之間動手能力的差異性很大。有的學生利用老師提供的任務單很快完成設計,但也有部分學生需要教師反復演示與指導?;谶@種現象,勞技教師會提供給學生“1+2”個微型視頻,即“1個規(guī)定作品+2個創(chuàng)新作品”微視頻,讓動手能力強的學生接受挑戰(zhàn),自主學習創(chuàng)新作品微視頻,并根據操作要點探究個性化實體的設計。對于動手能力弱的學生,僅要求其反復觀看規(guī)定作品微視頻,完成基礎設計。勞技教師將備課組教師制作的、網絡下載的、軟件公司提供的微視頻資源收集整理,形成課程資源文件夾,放在學校局域網內,供學生通過終端設備隨時訪問下載,給學生繼續(xù)學習提供了途徑,也給那些有興趣的、動手能力強的學生更多創(chuàng)新實踐的機會,促進了學生個性發(fā)展,也促進了課程建設與發(fā)展。
隨著互聯網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微視頻資源變得方便易得,越來越多的勞技教師通過各式各樣的方法加工制作、收集整合微視頻開展教學,提高了課堂實效。但在微視頻使用過程中,勞技教學也存在以下問題。
微視頻教學在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方面功不可沒。但有的教師卻將它當作萬能鑰匙,覺得可以解決任何問題,在使用過程中不講究方法,用微視頻代替教師講解,一節(jié)課中教師幾乎沒有講什么,視頻卻一個接一個播放,或是播放一段微視頻就讓學生簡單模仿操作,緊接著再播放另一段微視頻。這樣的教學只能讓學生學會簡單模仿,學生學過后只能停留在“會做”層次,但“為什么這樣做?”“還可以怎樣做?”這些真正體現學生技術思維的問題卻無法解答。
因此,我們建議勞技教師使用微視頻時要注意方法策略。如播放視頻之前,可設置一些問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仔細觀看視頻;播放結束后,不要立即讓學生模仿,而是給學生探討交流的機會,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學生在實踐操作時,教師發(fā)現普遍存在的問題,不要指望反復播放視頻解決,而是應該思考為什么會存在這樣的問題?怎樣引導學生有效解決問題。這樣的教學,才能提升學生的技術素養(yǎng)。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制作微視頻越來越便捷。一臺手機,一個手機支架,就可以拍攝視頻,但這僅僅是視頻,如果將其作為教學資源,用于課堂,則需要慎重處理。在實踐過程中我們發(fā)現,有些教師拍攝的微視頻比較隨意。有的畫面抖動,有的沒有聲音,還有的畫面不清晰;有的教師從網絡下載了微視頻,但并未對得到的資源進行篩選與分析;有的微視頻與教學內容相關度不大,占用了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建議教師在拍攝微視頻之前梳理教學內容,撰寫劇本,明確拍攝內容;加強攝像專業(yè)技能學習,確保視頻畫面穩(wěn)定清晰與流暢。除此之外,可以利用專業(yè)軟件對微視頻進行編輯處理,在微視頻的重點、難點部分加以字幕,給微視頻配備聲音,便于集中學生注意力。對于網絡下載的資源,要認真篩選,也可利用專業(yè)軟件進行編輯處理,使其與教學主題匹配,提高使用實效。
總之,泛在學習與個性化學習是未來教育發(fā)展的需求,在教育從“遺傳性”走向“創(chuàng)新性”的趨勢下,改變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模式,利用微視頻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拓展學習、網絡互動學習,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將是每一位勞技教師的責任。易學、易用、易得的微視頻學習資源也將促進學科建設與發(fā)展,最終為提升學生的技術素養(yǎng)“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