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南京城市居民艾滋病歧視現(xiàn)狀調查

2018-01-25 11:34姜婷娜潘駿馳
科教導刊 2017年35期
關鍵詞:認知艾滋病

姜婷娜+潘駿馳

摘 要 目的:通過調查分析了解當代城市居民對于艾滋病傳播途徑、預防措施的知曉程度,以及他們對于艾滋病群體權利享有的態(tài)度及歧視情況。方法:利用調查問卷對相關情況進行研究,采用分層抽樣的方法在符合條件的人群中進行簡單隨機抽樣。并對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描述性分析、獨立樣本T檢驗、單因素ANOVA方差分析、相關分析等統(tǒng)計學方法分析。結論:城市居民對于艾滋病的傳播預防知識的了解程度整體良好,對于艾滋病群體的態(tài)度也存在明顯的群體差異,總體來看,存在著一定的歧視現(xiàn)象。

關鍵詞 艾滋病 認知 歧視

中圖分類號:R19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12.087

Abstract Objective: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o understand the contemporary urban residents for AIDS transmission way, preventive measures of awareness, and their rights and attitudes towards AIDS group rights and discrimination. Methods: the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study the relevant situation, and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was used to conduct simple random sampling among eligible people. Descriptive analysis, 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 single factor ANOVA variance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other statistical method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related data. Conclusion: the overall understanding of AIDS prevention and communication among urban residents is good as a whole, and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attitude towards AIDS groups. On the whole, there is a certain discrimination phenomenon.

Keywords AIDS; cognition; discrimination

自從“艾滋病”走入公眾視線。每年的12月1日,政府、社區(qū)、社會組織幾乎都會組織科普活動進行相關宣傳,但由于該疾病具有傳染性又無有效治療方法,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仍常常出現(xiàn)“談艾色變”的場面。當下,我國社會除了需要重視對“艾滋病”傳播途徑、預防措施的科普宣傳,如何消除社會公眾對艾滋病群體的歧視,保障艾滋病群體本該享有的權利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1研究對象及方法

本次調查利用編制的《城市居民對待艾滋病群體態(tài)度調查問卷》,針對四個年齡階段的男性和女性實施調查,共發(fā)放問卷245份,回收有效率為100%。抽查樣本中男性共有121人,女性124人。未婚人群121人,已婚人群124人。10~18歲人群63人,19~30歲人群61人,31~50歲人群61人,51~65歲人群60人。小學、初中、高中、本科、本科以上學歷人數(shù)依次為17、87、43、50、48。其中,城市居住時間小于5年的有45人,5~10年的有48人,大于10年的有152人。

2 研究結果

2.1 認知情況(表1)

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和單因素ANOVA方差分析可知,在艾滋病傳播途徑了解程度方面,除了性別無顯著性差異,其余變量均對艾滋病傳播途徑了解程度存在顯著性差異;在艾滋病預防措施了解程度方面,只有年齡、婚姻狀況有顯著性差異,且影響明顯(p值<0.01)。

對于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年輕群體了解度明顯高于年長群體。由于年輕群體本身的求知欲以及網(wǎng)絡的高度發(fā)展,使得他們更容易接觸到與艾滋病傳播相關的資訊,而年長群體由于受到傳統(tǒng)觀念影響以及自身生理和心理的局限,因此對艾滋病相關知識關注較少。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隨著學歷的增長,城市居民對于艾滋病傳播途徑的了解程度呈現(xiàn)增長趨勢。學歷越高,對于艾滋病傳播途徑的了解程度越深。未婚人群比已婚人群有更高的了解程度。同時,隨著城市居住時間延長,城市居民對于艾滋病傳播途徑的了解程度同樣呈現(xiàn)增長趨勢,這表明城市相較于農村相對封閉的生活環(huán)境,由于居民可以更多接觸到相關的宣傳,這有助于居民提高對于艾滋病傳播途徑的了解程度。

對于艾滋病的預防措施,年齡差異的結果與“傳播途徑了解程度”相對應,19~30歲群體同樣是了解程度最深的,而51~65歲群體了解程度最淺。在婚姻狀況方面,未婚群體了解度高于已婚群體,原因同樣與“傳播途徑了解程度”類似。

2.2 歧視態(tài)度

在居民對待艾滋病群體享有權利方面,設置問題包括:“尊重艾滋病感染者的隱私權”;“艾滋病感染者/病人享有正常工作和生活的權利”;“對艾滋病感染者/病人采取隔離措施”;“衛(wèi)生部門可以拒絕治療艾滋病感染者”;“學??梢跃芙^父母或親屬感染了艾滋病的兒童到學校上課”。前兩個問題選擇“同意”的比例超過90%,表現(xiàn)出南京居民對于艾滋病群體的基本尊重態(tài)度。在第三個問題中,有44%的被調查者不同意隔離艾滋病人群,但有31%的被調查者同意。對于艾滋病患者該不該得到衛(wèi)生部門的救治的問題,近90%的被調查不同意“衛(wèi)生部門可以拒絕”。最后一個問題反映出社會公眾對于艾滋病患者的孩子的連帶歧視。被調查者中選擇“同意”和“不清楚”的各占20%,而選擇“不同意”的只有不足60%。由于不了解傳播途徑,當艾滋病患者的孩子來到學校,本能地被其他家長貼上“會傳染”的標簽,也由此導致這部分“雙重弱勢群體”難以擁有正常接受教育的權利。endprint

在居民對待艾滋病群體歧視態(tài)度方面,調查結果通過相關問題進行分析。5個問題的答案均為“無條件同意”、“安全情況下同意”、“不清楚”和“不同意”。前二者為正向回答,后二者為負向回答。通過附值得分統(tǒng)計表小于等于5分表示被調查者對于艾滋病群體不存在歧視態(tài)度,而大于5分則表示存在歧視態(tài)度,且個人最終得分越高,表明歧視程度越深。根據(jù)245份有效樣本量統(tǒng)計得出附值后得分的均值為5.461。選項“安全情況下同意”以壓倒性優(yōu)勢獲得最多選擇,占據(jù)70%左右。當問題反映個體需要與艾滋病人發(fā)生接觸時,最多選擇的是“安全情況下同意”。表明被調查者對于艾滋病傳播途徑、預防措施知識的欠缺,以及社會環(huán)境是否能夠確保不發(fā)生傳染充滿疑慮。

2.3 相關分析(表2)

通過皮爾遜相關性分析,得出表2的結果。說明城市居民了解的艾滋病傳播途徑與最終他們表現(xiàn)出來的對于艾滋病群體是否享有權利、是否歧視呈現(xiàn)負相關。即城市居民對于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了解程度越深入,他們越尊重艾滋病群體合法享有工作生活的權利,對待他們時也更少存在歧視的現(xiàn)象。

城市居民對于艾滋病預防措施的知曉程度,也與其針對艾滋病群體是否享有權利、是否歧視呈現(xiàn)負相關。即城市居民對于艾滋病的預防措施了解程度越深入,他們越尊重艾滋病群體合法享有工作生活的權利,對待他們時也更少存在歧視的現(xiàn)象。

3研究結論

在艾滋病傳播預防方面,南京居民的知識了解程度整體良好,但不同年齡存在差異。其中青壯年人群有更多接觸訊息的機會,掌握程度最好,而老年群體掌握程度則最差。由于調查人群中高學歷老年群體比重較大,實際老年群體對于艾滋病知識的知曉率可能更低。而這背后體現(xiàn)出來的則是社交傳媒利用、教育背景差異等等導致的信息接觸不平衡的問題。

在歧視態(tài)度方面,南京居民對艾滋病群體存在歧視現(xiàn)象。部分人認為他們不應該享有正常人的權利的原因在于他們的疾病會傳染。除了個別人存在的極端的歧視行為,更多的人是采取遠離、不接觸這些他們認為“不算歧視”的歧視行為。而這無形中給予了艾滋病群體極大的生活壓力,從而導致他們產生“自我歧視”,不再敢在生活中光明正大地與人交際接觸,得了病也不敢告知他人,以保證自己生活不受外界的影響。

在我國傳統(tǒng)的文化影響下,社會對于性知識關注不足,涉及到“性”的知識通常都難以公開傳播。由此,艾滋病的預防措施不能夠被廣泛知曉,導致傳播的無形增多。政府公信力的喪失,導致部分居民認為政府并不能真正保障健康人群的安全,只能盡自己所能遠離感染人群,以減少傳染的機會。社會媒體對于艾滋病群體負面的新聞報道加劇城市居民對于該群體的錯誤認知,諸如醫(yī)院操作不規(guī)范導致艾滋傳染的新聞令居民感到恐慌。正是這種主觀不接受,客觀不關注的背景,導致了艾滋病群體永遠只能停留在社會黑暗的角落,加劇艾滋病歧視現(xiàn)象的發(fā)生。

*通訊作者:姜婷娜

[課題來源]

1、《社會工作專業(yè)實踐的本土化研究》優(yōu)秀本科畢業(yè)論文培養(yǎng)創(chuàng)新,2016年南京林業(yè)大學校級“教學質量提升工程”項目

2、心理咨詢實務課程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高等教育研究課題

參考文獻

[1] 楊玲,朱雅雯,李建升.艾滋病污名研究述評[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4).

[2] 彼得·皮澳特.艾滋病是世界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之一[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27(6).

[3] 朱寧,程建平,王琪.大學生艾滋病歧視現(xiàn)狀及其原因分析.沈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5.

[4] OMANGI H G.Stigmatization and discrimination in the context of HIV and AIDS in Kenya [J].Newsletter of African Network on Ethics.Law and HIV,1997(3).

[5] 任滕飛.社會工作介入艾滋病反歧視研究——以武漢市為例.中南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6] 李映蘭,周陽,李麗.社區(qū)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發(fā)展現(xiàn)狀.護理學雜志,2007.22(8).

[7] 李道蘋,趙莉麗,方鵬騫.我國艾滋病健康教育現(xiàn)狀分析[J].醫(yī)學與社會,2008.21(1).

[8] 劉玉強,竇云云.受艾滋病影響的兒童受教育權狀況調查研究——對受艾滋病影響兒童受教育權的社會控制與反歧視對策分析[J].法制與社會,2009(11).

[9] 郭念鋒.國家職業(yè)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三級).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10] 蘇衛(wèi).“恐艾癥”應尋求心理疏導.江蘇衛(wèi)生保健:今日保健,2009(6).

[11] 李鵬.個案工作對恐艾者的介入模式研究——基于對脫恐效果的實例驗證.沈陽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12] 康麗娜.山西省不同人群艾滋病歧視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的研究.山西醫(y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13] 李現(xiàn)紅,何國平,王紅紅.艾滋病相關羞辱與歧視的研究.中華護理雜志,2007:42.

[14] 任海英.我國艾滋病歧視問題的社會心理學分析.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09.9(1).

[15] 徐靜,丁賢彬,鄭建瓊.重慶市城鄉(xiāng)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識、態(tài)度和需求調查.中國健康教育,2007.23(1).

[16] 席勝軍,何玉芳,周曉紅等.浙江省杭州市居民艾滋病歧視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中國健康教育,2008.24(12).

[17] 曹曉斌,龐琳,吳尊友.AIDS相關歧視產生的原因、表現(xiàn)形式及消除策略.中國艾滋病性病,2005.11(3).endprint

猜你喜歡
認知艾滋病
艾滋病合并結核病的診斷和治療
2030年有望消滅艾滋病
“預防艾滋病 健康全家人”知識競賽試題
詩性與個性:艾略特認知世界的建構
《紅樓夢》隱喻認知研究綜述
淺析當代形式下中國文化在德國的影響及滲透
從社會認同淺談蕭峰之死
關注生成,激活學生認知
6000萬人感染艾滋病
當身邊出現(xiàn)艾滋病患者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