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恩義
(南開大學 歷史學院,天津 300350)
辛亥革命爆發(fā),西方各國借口保護租界和鐵路沿線等,陸續(xù)向京津地區(qū)增兵。此后,中國局勢漸穩(wěn),基于相互之間的不斷博弈和出于本國利益的考量,加之中華民國外交部的努力交涉,西方各國開始撤退辛亥年在京津地區(qū)增加的軍隊。此次列強撤退駐華軍隊是中華民國建立初期較早的外交活動之一,而學界目前對此缺乏系統(tǒng)研究。本文對京津地區(qū)列強駐兵、增兵的來龍去脈,撤兵的各方博弈及結(jié)果進行梳理,進而探討在辛亥之后京津撤兵這一外交事件中,中華民國外交部的作用和地位,以及西方各國對撤兵問題的態(tài)度及形成這一態(tài)度的國內(nèi)和國際背景。
1840年以來,西方列強與中國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依據(jù)條約,西方各國逐漸取得在中國一些地區(qū)的駐兵權(quán)。1843年,中英簽訂《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條款》,其中就有條款規(guī)定“凡通商五港口,必有英國官船一只在彼灣泊,以便將各貨船上水手嚴行約束……其官船將去之時,必另有一只接代,該港口之管事官或領(lǐng)事官必先具報中國地方官,以免生疑;凡有此等接代官船到中國時,中國兵船不得攔阻?!?《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條款》,王鐵崖:《中外舊約章匯編》第1冊,三聯(lián)書店1957年版,第36頁。英國首先取得軍艦駐泊中國領(lǐng)海的特權(quán),這也是近代西方在華駐軍的開端,后依據(jù)片面最惠國待遇,十幾個西方國家取得駐泊權(quán)。
19世紀末,西方各國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又取得軍隊駐扎中國陸地的特權(quán)。至1901年9月7日《辛丑條約》簽訂,其中第七款規(guī)定:“大清國國家允定,各使館境界,以為專與住用之處,并獨由使館管理。中國民人,概不準在界內(nèi)居住,亦可自行防守……中國國家應(yīng)允,諸國分應(yīng)自主,常留兵隊,分保使館?!钡诰趴钣忠?guī)定:“中國國家應(yīng)允,由諸國分應(yīng)主辦,會同酌定數(shù)處,留兵駐守,以保京師至海通道無斷絕之虞。今諸國駐守之處,系黃村、廊坊、楊村、天津、軍糧城、塘沽、蘆臺、唐山、灤州、昌黎、秦皇島、山海關(guān)?!?《辛丑各國和約》,王鐵崖:《中外舊約章匯編》第1冊,第1006—1007頁。西方各國取得在京津地區(qū)駐兵的特權(quán)。
辛亥革命爆發(fā)后,西方各國對革命總體上采取中立態(tài)度,但為保護租界和鐵路沿線等,在京津駐有軍隊的各國調(diào)整軍事部署,陸續(xù)向京津地區(qū)增兵。10月31日,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在發(fā)給英國外交大臣格雷的電函中,稱關(guān)于革命和京津鐵路問題應(yīng)“為了保持與海上的聯(lián)系,也許隨時有必要去保衛(wèi)鐵路,因為此地和天津的形勢日漸危急。我認為,我們有理由為了此目的而使用英國軍隊,而且我相信你也是會同意的?!?Sir J.Jordan to Sir Eduard Grey,Oct.31,1911,China.No.1(1912),British Parliamentary Papers State of Affairs in China(1871-1913),Cleveland,1915,p.25.次日,格雷回復同意朱爾典的建議,并強調(diào)“你應(yīng)同那些在華北駐有軍隊的各國同事采取一致的行動。”*Sir Eduard Grey to Sir J.Jordan,Nov.1,1911,China.No.1(1912),British Parliamentary Papers State of Affairs in China(1871-1913),Cleveland,1915,p.25.俄國方面認為革命是解決中俄商約的大好時機。11月1日,俄國陸軍部亦做了一些軍事部署,派兵前往京津,并做好占領(lǐng)的準備。*郭恒鈺:《俄國與辛亥革命》,《近代外國史研究論集》,臺北大陸雜志社1970年版,第116頁。11月6日,“法國陸軍部應(yīng)天津領(lǐng)事之請,增派五百名援軍到達,以增強其直隸駐軍之實力,估計法國在華炮兵、步兵合計共約一千二百名?!?陳三井:《法國與辛亥革命》,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71年第2期,第246頁。在11月23日的各國使節(jié)會議上,一些公使“認為需要將各使館保衛(wèi)軍隊的兵力增加到1901年所保持的人數(shù)?!?Sir J.Jordan to Sir Eduard Grey,Nov.24,1911,China.No.1(1912),British Parliamentary Papers State of Affairs in China(1871-1913),Cleveland,1915,p.51.“日本政府正在打算將其在華北的全部兵力增加到1250人。所增軍隊定于12月2日左右到達天津,共由6挺機關(guān)槍和500人組成?!?Sir C.MacDonald to Sir Eduard Grey,Nov.25,1911,China.No.1(1912),British Parliamentary Papers State of Affairs in China(1871-1913),Cleveland,1915,p.52.12月4日,德國的“膠州殖民政府已經(jīng)接受命令立即派一支200人的軍隊馳往天津?!?Sir E.Goschen to Sir Eduard Grey,Nov.30,1911,China.No.1(1912),British Parliamentary Papers State of Affairs in China(1871-1913),Cleveland,1915,p.92.英國陸軍武官韋樂沛中校在提交給駐華公使的一份說明中,稱截止12月14日,“駐直隸的所有官兵總數(shù)達到七千零二十一人的可觀數(shù)字,其中大部分駐在天津?!逼渲幸颉案锩\動的爆發(fā)與英國駐華北警衛(wèi)部隊的換防幸好偶然發(fā)生在同一時間,從而有機會向該處另外增派一營部隊;目前英國駐直隸的軍隊共有官兵二千八百四十人,大大超過其他任何國家部隊的人數(shù)?!庇帧霸隈v京公使們的建議下,各國駐天津分遣部隊指揮官為保護北京至天津之間的鐵路,起草了一份計劃”,“由于冬季來臨和白河封凍停航的前景,所以必需把保護鐵路的計劃伸延到秦皇島這個冬季的港口(幾乎是不凍港),事實上,再繼續(xù)伸延幾英里至山海關(guān)長城地方?!?《朱爾典爵士致格雷爵士函》附件(1912年1月6日),胡濱譯:《英國藍皮書有關(guān)辛亥革命資料選譯》上,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211—212頁。辛亥革命爆發(fā)后,英、法、日、俄、德、美等國陸續(xù)向京津地區(qū)增兵和進行軍事部署,至1913年5月,列強在京津地區(qū)的駐兵達近萬人,其中英國1916人另加印度兵士835人、日本1779人、美國1452人、法國1270人、俄國1046人、德國454人、意大利220人、奧地利85人、荷蘭34人、比利時31人。*季嘯風、沈友益主編:《中華民國史史料外編——前日本末次研究所情報資料(中文部分)》第2冊,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561頁。
1912年1月,中華民國成立之后,國內(nèi)局勢仍不穩(wěn)定,西方各國對中華民國的承認和借款問題是民初外交的重點,撤兵問題并未引起太多關(guān)注。1912年4月30日的國務(wù)員重要會議上,國務(wù)總理唐紹儀認為“至要求各國撤兵一節(jié),須俟借款風波平息再行酌商?!?《國務(wù)員之重要會議》,《申報》1912年5月2日,第2 版。西方各國駐華公使也大多不贊成撤兵,1912年6月8日,英國陸軍部致函外交部,詢問因辛亥革命滯留在華北的皇家英尼司吉林明火槍團第一營的撤退問題,稱“該營一直駐留在華北的指揮部,超過了正常的駐兵需求,相應(yīng)地國內(nèi)防務(wù)的步兵數(shù)量持續(xù)減少?!薄耙酝饨淮蟪嫉挠^點來看,11月左右中國的局勢是否可以保證皇家英尼司吉林明火槍團正常地撤退,而不需要另一營部隊替換?!?War Office to Foreign Office,Jun.8,1912,China.No.3(1913),British Parliamentary Papers State of Affairs in China(1871-1913),Cleveland,1915,p.52.6月15日,外交大臣格雷詢問朱爾典的意見,朱爾典于21日答復道“雖不能預(yù)見11月的局勢具體如何,但前景是悲觀的而非很有希望的。據(jù)我所知,在不久的將來,不保證有撤退或者減少軍隊的任何希望?!?Sir J.Jordan to Sir Eduard Grey,Jun.21,1912,China.No.3(1913),British Parliamentary Papers State of Affairs in China(1871-1913),Cleveland,1915,p.55.6月25日,英國外交部根據(jù)朱爾典的答復給陸軍部回信,稱不能撤退或者減少軍隊。*Foreign Office to War Office,Jun.26,1912,China.No.3(1913),British Parliamentary Papers State of Affairs in China(1871-1913),Cleveland,1915,p.59.11月21日,就辛亥年增加華北和華南駐軍問題,英國陸軍部給外交部的函稱:“在1913年9月至1914年3月軍隊集結(jié)期間,可否全部的或者部分的撤退下列駐軍,香港(華南指揮部):兩個來自印度的旁遮普步兵第25營和第26營,來自印度的哈扎拉第24過山炮連;北京和天津(華北指揮部):在華北服役的英國第二步兵營。以上所有部隊的數(shù)量均超過了和平時期上述各指揮部所需的駐兵”*War Office to Foreign Office,Nov.21,1912,China.No.3(1913),British Parliamentary Papers State of Affairs in China(1871-1913),Cleveland,1915,p.82.。英國陸軍部請求撤兵是為整軍備戰(zhàn),應(yīng)對即將爆發(fā)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而朱爾典在12月6日的電函中言“我不認為,撤退所要求的任何增派軍隊是安全的。”*Sir J.Jordan to Sir Eduard Grey,Dec.6,1912,China.No.3(1913),British Parliamentary Papers State of Affairs in China(1871-1913),Cleveland,1915,p.82.英國外交部將朱爾典的意見轉(zhuǎn)給英國陸軍部。朱爾典的態(tài)度大致代表了駐華各國公使的意見。即便到了1913年9月24日,英國外交大臣格雷又接陸軍委員會的函,詢問華北駐兵可否減少。外交大臣詢問駐華公使艾斯敦的意見,艾斯敦于10月12日回復仍稱:“不贊成在看到正式選舉總統(tǒng)和各國承認他的政府的結(jié)果之前,即大約在明年春天之前,減少華北的駐軍。目前,在中國許多重要地區(qū),仍施行戒嚴令。中國人自己對政治前景絕不是很有信心的?!?《艾斯頓先生致格雷爵士電》(1913年10月12日),胡濱譯:《英國藍皮書有關(guān)辛亥革命資料選譯》上,第718頁。
京津撤兵問題的轉(zhuǎn)折點發(fā)生在俄國。早在1913年2月6日中華民國外交總長陸征祥接見俄國駐華公使庫朋斯齊時,曾談及京津撤兵事,庫使云:“退兵事俄國方面擬于三月一日至十五日內(nèi)實行,但即每延數(shù)星期亦難逆料,因駐兵每置有器具,須候發(fā)賣后方能解行。”*《京津一帶退兵事》(1913年2月6日),北洋政府外交部檔案,臺北“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藏,檔號:03-15-001-01-001。但這次會談之后,俄國并未按約撤兵。及至1913年11月7日,外交總長孫寶琦會晤俄國公使庫朋斯齊的問答中,又談及京津撤兵,“庫使云:本公使對于撤退本國京津駐兵之請已奉政府復電,完全許可。自當相機在外交團報告,作為本國政府倡議,無論他國是何意見,俄國必當單獨將京津之兵撤退,藉表睦誼。惟本日進見大總統(tǒng)述及此事,承示暫緩二星期再行提議。本公使極表同情,現(xiàn)在既有李烈鈞運送炸彈之事發(fā)生,目下未能解嚴,是以暫緩提議為是。此事未經(jīng)提議以前,總望嚴守秘密?!?《京津一帶退兵事》(1913年11月11日),北洋政府外交部檔案,臺北“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藏,檔號:03-15-001-01-002。這是二人的私下密談,俄國公使還未在外交使團會議上正式提出。此前的11月5日,中俄雙方經(jīng)過多次交涉,階段性交涉結(jié)果《中俄聲明文件》及《聲明另件》簽訂。俄國承認中國在外蒙古的宗主權(quán),而中國不能在外蒙古駐兵、設(shè)官,并承認外蒙古自治,俄國還取得在外蒙古經(jīng)商等各種特權(quán),實際上外蒙古成為“俄治”。但俄國為謀求更多利益保障,中俄之間的談判并未結(jié)束,交涉仍在進行。中俄交涉俄國取得階段性勝利,文件簽訂后三天,俄國駐華公使就和袁世凱及外交總長談京津撤兵問題,旨在向中華民國政府示好,謀求進一步的交涉。
1913年11月19日,中華民國外交部致陸軍部函,“各國兵隊因于天津等處??诩瓣P(guān)內(nèi)京奉鐵路任意往來,毫無顧忌,此為約章所載,我國無置喙之余地。而各國所駐兵隊究有若干,并于何時增兵換防,若漫無稽考,實屬我國土地主權(quán)上最大之障礙。查辛丑和約即為分保使館及鐵路,允許各國駐留兵隊,則各國現(xiàn)在駐屯兵之數(shù),即為各國認定足敷保護使館及鐵路之用。故為將來要求撤退及禁阻無故增添起見,亟應(yīng)查明各國兵隊現(xiàn)有之數(shù),以備交涉撤兵地步。”*《京津一帶駐留外兵事函請查酌辦理見復由》(1913年11月19日),北洋政府外交部檔案,臺北“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藏,檔號:03-15-001-01-003。自《辛丑條約》以來,各國京津駐軍換防大多未知會中國,鑒于此,中華民國外交部“通行各公使,請于京津兵隊換防時,先期知照本部”,“密飭海關(guān)監(jiān)督及鐵路局站,于外國兵隊往來時,密查兵數(shù)若干報告本部”,“由陸軍部或參謀部派員密查京津等處外國兵隊各有若干?!?《說貼》(1913年11月25日),《中日關(guān)系史料——一般交涉》下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6年版,第445—446頁。民國政府亦開始準備與各國商談撤兵問題。
俄國與中華民國政府密談撤兵問題不足一月,在1913年12月12日下午召開的外交使團會議上俄國又有了新提議:
俄國公使忽然提議,謂遵本國政府訓令,以直隸之治安業(yè)已恢復,中國政府之地位已能維持治安,保護外人之生命財產(chǎn),故直隸所駐之外兵應(yīng)行撤退。又謂無論各國承認與否,俄國已預(yù)備撤退本國之戍兵云。此項特別提議出之俄國,各使聞之大為驚詫,且此事并未先行商諸日本,其他各國大約除法國外,亦無一預(yù)知者。各大國公使之意此議發(fā)之過早,即以華人之見解而論,亦同具此意。某使起謂張家口附近一帶目下頗不安謐,其余各使之意自一千九百十二年三月以后直隸省所以能常保安寧者,多由駐有外兵故也。俄國自蒙約簽定之后屢圖示好中國,然中國之佳友多謂此項提議如果實行,大約將使中國之受害更不止如今日之情形。*《特約路透電》,《申報》1913年12月13日,第2版。
俄國“擬將革命時所添駐京津軍隊撤回”,“雖有不甚贊同之國,俄已決意實行以示親睦。”*《俄政府提議撤兵事》(1913年12月15日),北洋政府外交部檔案,臺北“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藏,檔號:03-15-001-01-004。“查駐扎北京俄兵共二百七十二人則擬撤留二十五人,駐天津俄兵七百六十四人則擬撤留十人,其在天津至楊村道之衛(wèi)兵概行撤退?!?《俄人提議撤兵問題之研究》,《申報》1913年12月22日,第2版。
各國雖未表態(tài)同意俄國撤兵提議,但俄國依然按約撤兵。1914年“北京俄兵擬于三月十七日撤退……天津撤兵之期當在其后”,“北京俄兵退去系作一次同行,天津之兵則分為數(shù)起?!?《京津俄兵隊撤退事》(1914年2月23日),北洋政府外交部檔案,臺北“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藏,檔號:03-15-001-01-033。北京駐兵撤退人數(shù)及輜重等項清單:“頭等客座十二位、二等客座二百三十七位、馬二十一匹、炮二尊連車、彈藥車二輛、機關(guān)炮二輪車二輛、輜重二輪車八輛、炊爨車二輛、箱只包裹六百五十四件重三十二噸、床一百七十張計重九砘、糧食三噸?!?《撤退軍隊事請轉(zhuǎn)飭鐵路局備車由》(1914年2月25日),北洋政府外交部檔案,臺北“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藏,檔號:03-15-001-01-034。駐直隸俄軍隊撤退“茲定于陽歷三月二十日下午三時由天津拔隊啟程”,撤退人數(shù)及輜重等項清單:“頭等客座二十九位、二等客座七百三十七位、馬七十七匹、機關(guān)炮四尊、炊爨車四輛、輜重七千三百五十二布袋(六十布袋合一噸)、糧食五百五十布袋、二輪車二十一輛。”*《直隸俄軍撤退事請查照清單轉(zhuǎn)飭預(yù)備由》(1914年3月9日),北洋政府外交部檔案,臺北“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藏,檔號:03-15-001-01-040。民國政府對俄國撤兵表示歡迎,在未獲悉撤退確切日期時外交部即致交通部函,“請先轉(zhuǎn)鐵路局預(yù)為籌備以便俄軍撤退時應(yīng)用”,并“自應(yīng)格外照料”。*《直隸俄兵隊撤退事請查照轉(zhuǎn)知路局預(yù)為準備由》(1914年2月11日),北洋政府外交部檔案,臺北“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藏,檔號:03-15-001-01-028。得知確定日期后,外交部更是致函陸軍部、交通部、奉天都督和直隸都督,請協(xié)調(diào)籌辦俄國撤兵所需車輛等。民國政府“以此事關(guān)系兩國之感情,外交之信用,特于其行也,由參謀部派科長、科員各一員帶拱衛(wèi)軍一連,屆時赴京奉車站列隊歡送?!?《俄國撤兵京津戌兵紀》,《申報》1914年3月21日,第6版。袁世凱亦向俄國公使表示謝意。
關(guān)于俄國撤兵原因。俄國駐華公使對俄提議撤兵理由進行說明,認為“中華民國業(yè)經(jīng)列國之承認,袁世凱君被舉為正式大總統(tǒng),于二星期以前已宣告解嚴,此際外兵駐屯于北京天津等處已難認為必要,為護衛(wèi)公使館置三十名之兵斯已足矣?!?《俄使說明提議撤退外兵之理由》,《申報》1913年12月25日,第3版。俄京有報紙載稱“俄國提議撤兵事本導源于中俄蒙古條約,俄既得利益于蒙古,故大總統(tǒng)亦以撤兵為相當之要求,蓋大總統(tǒng)欲實行其強毅之政策,各國兵隊駐扎正為其阻礙,俄不欲干涉中國內(nèi)政之發(fā)達,并據(jù)駐京公使報告,撤退兵隊于外國在中國之居留人絕無危險,故樂與大總統(tǒng)提攜也。”*《函達克倫報論俄國撤兵事導源于中俄蒙古條約由》(1914年1月10日),北洋政府外交部檔案,臺北“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藏,檔號:03-15-001-01-017。
俄國撤兵提議對于中國而言,“雖中俄協(xié)約已告成立,然蒙亂未靖,俄國方日逞其得寸進尺之謀。此次忽建議撤去北方軍隊,所謂北方軍隊者,亦僅指京奉、京津各處而言,其沿邊要塞各地固未言撤兵也?,F(xiàn)一般留心時勢之人,對于此種問題一方面深嘆服俄人之義舉,又一方面則謂俄人此舉另有他圖,頗難遽下斷語云?!?《俄人提議撤兵問題之研究》,《申報》1913年12月22日,第2版。1913年12月25日,中華民國外交部在研究俄國提議撤兵問題時擬定辦法,稱“俄國既擬撤退戍兵,極屬敦篤邦交之意,即乘勢請其轉(zhuǎn)飭外蒙亦相繼將軍隊撤回,請問其曾否得各國之同意,并各國是否擬與俄國同撤戍兵?!?《外交部研究對俄態(tài)度》,《申報》1913年12月26日,第2版。顯然,外交部的擬定辦法不會完全得到俄國的同意,當下俄國撤兵僅限京津一帶。即便是僅撤京津兵隊,但“于中國有何益處實為疑問,即如尼格拉齊司克之兵一晝夜即可到京?!?《專電》,《申報》1914年3月18日,第2版。
有關(guān)俄國撤退京津軍隊的評價,早在俄國提議后第三天,《申報》即發(fā)表一雜評,稱“以撤兵之虛惠而待蒙約之實利,俄人之智也;去蒙約之實利而并不能得撤兵之虛惠,中國之可憐也;既不能得蒙約之實利亦不容俄人之示虛惠,其他各國之咄咄逼人也,觀此一議案而各國之態(tài)度乃躍躍紙上。”*《撤兵與蒙約》,《申報》1913年12月14日,第3版?!皳?jù)駐京某使署員之言曰,俄國對于中國素所懷抱之政策,稍有常識者類能知之,唯其對華外交極巧滑之能事,至能顛倒華人而為所欲為?!?《關(guān)于外交之近聞兩則》,《申報》1914年3月6日,第3版。對于俄國撤兵“中國人感激之,實墮其術(shù)中?!?《雜評二》,《申報》1914年3月6日,第7版。此次撤兵即是俄國借向中國示好以謀求更大利益之舉。
俄國的撤兵提議令各國公使震驚,1913年12月12日,外交使團會議后關(guān)于俄國提議撤兵問題持續(xù)發(fā)酵?!岸韲吠司┙蚴娭h,將于下屆公使團會議時討論,大約各國不致效俄國。按庚子拳匪亂后,首先撤兵者亦系俄國,此次之提議大約因不日將與中國開議蒙事談判,其困難之問題應(yīng)需解決者,共有多件,故乃利用此機示好于中政府。”對于俄國撤兵提議“德國雖深表同情,惟為中國利益起見,以為目下之時局實行此舉未盡合宜,蓋地方騷亂仍恐不免故也。英國似亦同具此見,其余各使昨日均未置可否,已各請示本國政府矣?!?《譯電》,《申報》1913年12月14日,第2版。美國公使言“俄國突然提議撤兵,各國咸為驚駭,然于此事,非得本國政府訓令,遽難聲明本國意見,如今日者,本國豈有輕易同意之理哉。英國公使深以是為非理,而攻擊其以廉賤之代價,購買高價支那人之歡心。日本公使曰,此事同意須待本國訓令。竊念俄國撤兵之提議,固支那人所大喜,然為各國自衛(wèi)之地,實難實行。法國公使曰,俄與我國從來關(guān)系步趨恒一,而今所議,須待本國政府訓電,余不語贊否?!?《列強與俄使提議》,《臺灣日日新報》1913年12月16日,第5版。俄國決議撤兵并未獲各國支持,駐俄公使劉鏡人17日給外交部電,稱“固有此舉用表睦誼,然頗遭他國不悅,俄仍實行等語。大約指英美而言,本日俄報傳倫敦電,美以為時機未到,英報謂俄果親華應(yīng)助早定蒙邊云?!?《俄撤兵及歐報論評事》(1913年12月17日),北洋政府外交部檔案,臺北“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藏,檔號:03-15-001-01-007。
俄國在公使團會議正式提議撤兵后,1913年12月17日,中華民國外交部即發(fā)駐英、意、美、日、德、奧、法公使、代辦電,稱“現(xiàn)國內(nèi)秩序久臻平靖,政府確有完全維持地方之實力,俄使已提議將前年革命時派駐北方一帶之兵撤回,如各國贊同同時撤退,至為感盼。希探詢英、意、美、日本、德、法、奧政府意旨?!?《發(fā)駐英、意、美、日本、德、奧、法公使代辦電》(1913年12月17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中日關(guān)系史料——一般交涉》下冊,第462—463頁。幾日后,部分駐外公使、代辦先后回電。12月19日,駐美代辦張康仁電稱“探詢美外部,據(jù)稱俄使撤兵之議,伊個人意見甚為贊成,惟須政府商妥,容再復?!?《俄撤兵事美外部俟政府上托后再復由》(1913年12月19日),北洋政府外交部檔案,臺北“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藏,檔號:03-15-001-01-008。20日,駐法公使胡惟德電:“據(jù)稱應(yīng)與他國妥商能否仿俄辦理,未能遽決云。此事本月十三日英泰晤士報甚不贊成,謂俄有多數(shù)護路兵,倉促可調(diào),故可撤兵。他國恐難仿辦?!?《撤兵事》(1913年12月20日),北洋政府外交部檔案,臺北“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藏,檔號:03-15-001-01-009。同日,駐德公使顏惠慶復電:“據(jù)稱德兵僅四百余,遠不及英美法日之多,無所可否已,轉(zhuǎn)詢該四國意見,得復再聞?!?《撤兵事》(1913年12月20日),北洋政府外交部檔案,臺北“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藏,檔號:03-15-001-01-010。24日,德國駐華公使哈豪森謁見外交總長孫寶琦時又言:“他國茍能贊同一律撤回,敝國政府當然愿表同情?!?《撤兵事》(1913年12月26日),北洋政府外交部檔案,臺北“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藏,檔號:03-15-001-01-013。21日,駐英公使劉玉麟電:“撤回駐兵一事,外部謂會須有時,容緩圖?!?《修正稅則及撤回駐兵事》(1913年12月21日),北洋政府外交部檔案,臺北“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藏,檔號:03-15-001-01-011。22日,駐意代表吳宗濂電:“撤兵事義(意)部照稱即行核其議。”*《撤兵事》(1913年12月22日),北洋政府外交部檔案,臺北“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藏,檔號:03-15-001-01-012。24日,收駐奧代辦沈瑞麟電:“撤兵事已探詢外部,據(jù)稱奧僅水兵七十二名,關(guān)系最輕,極愿贊成。但須與各國商議方能決定。聞美國、日本兵數(shù)最多,反對此議。中國宜先商允日本,他國較易贊同。”*《收駐奧沈代辦(瑞麟)電》(1913年12月24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中日關(guān)系史料——一般交涉》下冊,第471頁。25日,收駐日本代辦電,稱日本“陸軍大臣方由外回東京,尚未議及。廷請其顧全兩國友誼,贊成此舉,彼謂與陸軍大臣協(xié)議后,方能答復?!?《收駐日本代辦(廷亮)電》(1913年12月25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中日關(guān)系史料——一般交涉》下冊,第472頁。28日,外交次長曹汝霖會晤日本水野參議,水野云:“查俄國于革命后,始派兵駐扎北京,然為數(shù)亦無多,此次撤去,即是撤去全部之兵。若日本則不然,革命前本有兩中隊駐扎北京,革命后約增添一倍。貴國所盼撤去者,是僅指革命后增加之兵而言,抑系指全部之兵而言,來文不甚明了。如指增加之兵而言,理由甚為正當,若指全部而言,本國恐難表同意?!?《曹次長(汝霖)會晤水野參議問答》(1913年12月28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中日關(guān)系史料——一般交涉》下冊,第474—475頁。西方各國對撤退京津軍隊大多未表態(tài),采取拖延戰(zhàn)術(shù),講求各國共同進退。
1914年1月初,各國公使齊集英國公使署內(nèi)開會,對于俄國提議撤退京津駐兵事,“各公使態(tài)度皆頗游移,尤以朱爾典公使持論堅決。所據(jù)理由,聞因京奉鐵路,英國為借款之債權(quán)者,辛亥革命,北方篤疑,當時英國提議保護鐵路,津京賴以鎮(zhèn)定,其時英兵不敷分布,曾借美兵幫助,事為各國共和。今英國前如撤退駐兵,京奉責任其他各國是否能代擔任云?!?《不贊成撤兵之決議》,《臺灣日日新報》1914年1月5日,第3版。1月8日,除俄國公使外的其他各國公使在奧使署開會討論此項問題,最終擬定辦法三件:“(一)咨詢俄使確于何日撤退戍兵,(二)致電各本國請示辦法,(三)質(zhì)問中國如各國撤退戍兵時須負完全保護之責。”*《各國會議撤兵》,《申報》1914年1月9日,第6版。9日,“日本政府特鑒于中國之形勢,決定駐華軍隊暫不撤退。”*《中日交涉之最近解決案》,《申報》1914年1月10日,第6版。英國也持此議。13日,外交總長孫寶琦會晤法駐華公使康德,針對北方撤兵事,法公使曰:“本公使不能自主,本公使以為外兵在中國實為有利之事,商務(wù)受益尤多,究撤退與中國并無大利,有之亦只心理上之問題而已?!辈⒀浴叭绫狈街ū吠隧氂袌蟪?,倘他國撤退北方之兵,未必肯撤駐漢口之兵,本國并未在漢口駐兵?!?《撤退北方外兵事》(1914年1月13日),北洋政府外交部檔案,臺北“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藏,檔號:03-15-001-01-018。德國“無論如何總須視各國多數(shù)意旨”,及至1月下旬,中華民國外交部電請各駐外公使、代辦,“所詢各國尚未遍接答復,其已經(jīng)復到者對于此項問題未見表示贊同之意?!?《函報與德外部商議漢口退兵事情形由》(1914年1月26日),北洋政府外交部檔案,臺北“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藏,檔號:03-15-001-01-021。
隨著西方各國先后正式承認中華民國,袁世凱就任正式大總統(tǒng),中國局勢漸趨穩(wěn)定,各國為維持穩(wěn)定所增派至京津地區(qū)的軍隊已不必要。俄國提議撤兵,各國先是震驚,認為為時過早。后隨歐洲局勢變化,同盟國與協(xié)約國對峙日益緊張,歐洲各國正加緊整軍備戰(zhàn),調(diào)整軍事部署,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在俄國切實執(zhí)行撤兵提議后,一些國家也就逐漸轉(zhuǎn)變態(tài)度,開始同意撤退辛亥年在京津地區(qū)所增派的軍隊。1914年3月16日,外交總長孫寶琦會晤俄國公使,俄使云:“聞京津一帶英國亦有撤兵消息,大約在四月底舉行”,此消息“系由俄京電來,聞先撤去八百人左右,所余駐兵數(shù)目系與革命以前相荷。聞徳人亦將稍為同等舉動。中國積漸恢復舊狀,殊為可喜。”*《京津一帶英軍撤退事》(1914年3月16日),北洋政府外交部檔案,臺北“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藏,檔號:03-15-001-01-045?!熬┒硎桂^衛(wèi)兵十七晨,乘京奉車開往尼格拉齊司克,各使館員及衛(wèi)隊均到停車場歡送,駐北洋之俄隊定二十日撤退,聞英國使館亦將不久撤去一部份,惟日期未定,又俄國僅留高薩克馬隊四十名守衛(wèi)使館,德法日等亦頗贊成撤退一部?!?《專電》,《申報》1914年3月18日,第2版。此段時間內(nèi)北方白朗起義勢頭正盛,德國又因“國民黨與白狼構(gòu)通,仍暗圖起事,決意不將駐京兵隊撤回或減少云?!?《德副大臣宣言中國無仇外事》(1914年3月20日),北洋政府外交部檔案,臺北“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藏,檔號:03-15-001-01-047。但德國還是同意將在整個中國的駐兵“減少五百名”*《德外務(wù)官論撤兵》,《臺灣日日新報》1914年4月1日,第5版。,不包含京津地區(qū)。3月31日,日本公使稱“今日接本國政府來電,擬將第一次革命時在北方所增派之兵全數(shù)撤退,命先行告知貴國政府?!庇址Q“來電僅言北方增派之兵,未經(jīng)指明何處,大約京津一帶均包括其中也?!?《總長會晤日本山座使問答》(1914年4月7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中日關(guān)系史料——一般交涉》下冊,第548頁。6月,日本代理公使稱“此次減退者,約一千一百名之數(shù)。聞天津各國司令官,均有撤兵之意,但尚未決定,本國政府則已決定減退矣?!?《次長會晤日本小幡代理公使問答》(1914年6月27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中日關(guān)系史料——一般交涉》下冊,第622頁。7月15日,“據(jù)佐藤駐屯軍司令官報稱,撤去部隊系步兵第一、第二兩大隊,兵力合計八中隊及機關(guān)槍隊一隊。于七月二十五日,由秦皇島乘輪歸國?!?《收日本小幡代理公使照會》(1914年7月15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中日關(guān)系史料——一般交涉》下冊,第632頁。9月20日,駐扎北京、天津之法國兵900名,“開往秦皇島,搭乘法國輪船歸國?!绷硗狻榜v津之英兵總計有二千名,今只留有五百名,駐津其余千五百名擬分遣于印度及威海衛(wèi)等處,”9月15日,“早間有六百八十名由津車站出發(fā),此大約系開往威海衛(wèi)者”,20日,“仍有繼續(xù)出發(fā)者,又由北京派遣之英兵百七十名,亦于十五日早九時經(jīng)過天津前赴秦皇島。”*《京津間關(guān)于戰(zhàn)事之聞聞見見》,《申報》1914年9月21日,第6版。其他各國也先后撤退辛亥年增添之軍隊。英法等國撤兵時間正是一戰(zhàn)剛爆發(fā)的時間。
1914年3月份開始,各國開始撤兵,而此段時間內(nèi)早已存在的白朗起義愈演愈烈,時局不穩(wěn),國人對西方各國撤兵后的局勢也表示擔憂?!渡陥蟆房窃u論稱,“俄國已撤京津戍兵,英亦定期繼撤矣,或謂此舉為外人承認民國后第一榮譽事,足征國際上感情之融洽,或謂此不過外人一種手段,欲利用以換得權(quán)利而已。而記者則謂此可不必深究,當問撤兵而后我國果有實力以保護外人之安寧否,外人之生命財產(chǎn)果不致再有損失否,如曰不能,則今日之撤退者,明日即可增加,榮譽何有哉,政府其速注意于白狼?!?《撤兵與白狼》,《申報》1914年3月21日,第7版。
關(guān)于撤退京津駐兵的原因。1914年11月,駐巴西公使致外交部函,分析辛亥革命之后西方各國撤兵原因,言“今者歐戰(zhàn)事起,牽及東亞各國,將約定之各處駐兵紛紛調(diào)遣他往。而我國防衛(wèi)周至,與洋兵駐守時無異,即如京師內(nèi)外城有無危險之事發(fā)生,京師至海通道有無仇洋之事發(fā)生,皆彰彰在人耳目者。”*《條陳撤退駐華外兵事》(1915年1月21日),北洋政府外交部檔案,臺北“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藏,檔號:03-15-001-01-059。駐巴西公使站在政府角度,給列強撤兵以高度評價,但從中也可看出此次撤兵的主要原因是歐戰(zhàn)。
綜上,就辛亥革命之后列強撤退駐京津軍隊問題而言,在中華民國方面,袁世凱就任正式大總統(tǒng),國內(nèi)局勢漸穩(wěn),西方各國正式承認中華民國,外交部的努力交涉及民國政府對一戰(zhàn)的中立態(tài)度,是推動西方撤兵的國內(nèi)因素。于俄國而言,《中俄聲明文件》簽訂后向中國示好以圖進一步交涉,謀求更大利益,加之俄國從東北等地調(diào)兵容易,使俄國首先提出撤兵并付諸實施。在其他列強方面,剛開始因中國局勢始終未完全穩(wěn)定、俄國提議過早等原因反對撤兵,旨在維護京津地區(qū)租界及鐵路安全,謀求利益。而后因歐洲局勢緊張,為整軍備戰(zhàn)而同意撤退。當然,辛亥革命之后列強所撤京津駐軍僅限辛亥年所增添之軍隊,此后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列強仍在京津地區(qū)駐有軍隊。
辛亥革命后列強撤退駐京津地區(qū)軍隊問題是民國初年的一件重要外交事項。西方各國在京津地區(qū)駐兵的撤與不撤,更多地是從本國利益和國際大環(huán)境方面考量。俄國提議京津撤兵是為向中國示好以換取更大利益。英法等國撤兵大略是為調(diào)整軍隊部署,為一戰(zhàn)做準備。當然,這兩年內(nèi)中國局勢總體而言是漸趨穩(wěn)定的,袁世凱政府承諾并且能夠保護各國租界及相關(guān)鐵路沿線的安全,這也是諸多國家愿意撤兵的中國國內(nèi)因素。
至于中華民國外交部的外交交涉成效,從此次撤兵問題可看出,外交部并沒有主動向各國提出要求撤兵,外交部的對外撤兵交涉在時間上存在滯后性。中華民國外交部是在俄國駐華公使向外交部官員私下談及撤退駐京津軍隊時,才著手準備相關(guān)事項。當俄國正式在外交使團會議上提出撤兵提議后,外交部才正式向各駐外公使發(fā)電要求交涉撤兵事宜。另外,中華民國外交部的撤兵交涉并未取得多大成效,列強采取各種方式拒絕了中國的撤兵提議。即便是后來英法等國準備撤兵,中華民國外交部最早獲知此消息是通過俄國,也可看出各國對中華民國外交部的不重視。當然,外交部的努力對于促成撤兵也是有一定成效的,但也看出它在其中并不起決定作用,這也是弱國外交的一個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