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改革開放后的中國,從農(nóng)村來城市的“流動人口”的大量增加,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 以及“全民經(jīng)商”浪潮,城市大拆大建等等因素,都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日漸寬松的經(jīng)濟和公共生活環(huán)境,使得茶館這個成都持久的文化象征,再次得以復(fù)興。 在某種程度上說,茶館的歸來,可以視為改革開放以后私營小商業(yè)蓬勃發(fā)展最具有代表性的標(biāo)志。這個研究顯示了城市的傳統(tǒng)行業(yè)是怎樣在現(xiàn)代化、商業(yè)化、國際化的大潮中發(fā)生轉(zhuǎn)變的。本文中的這些故事,說明即使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社會發(fā)生了大變動,傳統(tǒng)因素仍然會在相當(dāng)?shù)某潭壬媳4嫦聛怼?/p>
〔關(guān)鍵詞〕 茶館;流動人口;農(nóng)民工;算命先生;挖耳匠;擦鞋女;城市生活
〔中圖分類號〕K275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769(2018)06-0137-09
①Li Zhang,Strangers in the City:Reconfigurations of Space,Power,and Social Networks within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關(guān)于流動人口,還可以參見Michael Robert Dutton,Streetlife China(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John Friedmann,Chinas Urban Transition(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5).邵勤(Qin Shao)的《上海的消失》是關(guān)于上海拆遷和重建的最新研究成果,這本書探索了上海拆遷運動中的家庭和個人經(jīng)歷,見Shao Qin,Shanghai Gone:Domicide and Defiance in a Chinese Megacity(Lanham: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2013)。
〔作者簡介〕王笛,暨南大學(xué)客座講座教授,澳門大學(xué)特聘教授,廣東廣州 510632。
近年來關(guān)于改革開放以后城市、城市生活和城鄉(xiāng)關(guān)系的研究,多是由人類學(xué)、政治學(xué)和社會學(xué)家所完成的。他們考察了城市人口的變化、從計劃經(jīng)濟到市場經(jīng)濟的轉(zhuǎn)型,以及從社會主義的理想主義到社會契約關(guān)系。他們關(guān)注工人、公務(wù)員、知識分子以及女性,探索女性的工作與生活經(jīng)歷與她們對經(jīng)濟、性別不平等的回應(yīng),關(guān)注勞資關(guān)系、政治參與、公眾對變化的反應(yīng)、女性的工作機會與女性在城市與農(nóng)村家庭中的地位等等?!?〕此種取向的另一個重要主題是:他們發(fā)現(xiàn)改革開放后的中國最突出的變化是大量的流動人口與城市的拆遷和重建。每年一億多的“流動人口”,加上經(jīng)濟文化與社會網(wǎng)絡(luò)的飛速發(fā)展,以及“全民經(jīng)商”浪潮,都造成了國家對社會人口的控制逐漸地被削弱。①其實,我認為,這些也是歷史研究應(yīng)該關(guān)注的問題,也需要歷史研究者做出相應(yīng)的回答。
在改革開放時代,由于政治環(huán)境的變化,國家減少了對小企業(yè)和小商業(yè)的控制。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在討論這種轉(zhuǎn)變時寫道:“政府現(xiàn)在不再為人們提供道德的指南。當(dāng)代中國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國家道德權(quán)威的削弱和精神上的滿足。”〔2〕改革開放以后,地方和國家層面上政治和經(jīng)濟都有一定的變化,1980年代的“全民經(jīng)商”浪潮,大規(guī)模的農(nóng)民工入城,國有企業(yè)的重組,城市大拆大建等等因素,都影響著人們的公共生活。盡管如此,中國商業(yè)文化持續(xù)發(fā)展,市場持續(xù)擴張,“市場像是一塊巨大的磁鐵吸引著人們”?!?〕
①關(guān)于中國改革開放的研究非常豐富,全面的研究見Hungdah Chiu,“Socialist Legalism:Reform and Continuity in Post Mao Communist China”,Issues and Studies,1981,no.11,pp.45-75;Elizabeth J.Perry,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eform in PostMao China(Cambridge,MA: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Harvard University,1985);Tang Tsou,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PostMao Reforms:A Historical Perspective(Chicago,IL: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6);Harry Harding,“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PostMao China”,in A.Doak Barnett and Ralph N.Clough,eds.,Modernizing China:PostMao Reform and Development(Boulder,CO:Westview,1986),pp.13-37;Vera Schwarcz,“Behind a Partiallyopen Door: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PostMao Reform Process”,Pacific Affairs,1986-1987,no.4,pp.577-604;Paul Cohen,“The PostMao Reform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Journal of Asian Studies,1988,no.3,pp.518-540;Nina P.Halpern,“Economic Reform,Social Mobilization,and Democratization in PostMao China”,in Richard Baum ed.,Reform and Reaction in PostMao China:The Road to Tiananmen(London:Routledge,1991),pp.38-59;Merle Goldman and Roderick MacFarquhar,The Paradox of Chinas PostMao Reforms(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關(guān)于經(jīng)濟改革,見Dorothy J.Solinger,F(xiàn)rom Lathes to Looms:Chinas Industrial Policy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1979-1984(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Dorothy J.Solinger,Chinas Transition from Socialism:Statist Legacies and Market Reforms,1980-1990(Armonk,NY:M E Sharpe Inc,1993);Jean C.Oi,“The Role of the Local State 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China Quarterly,1995,no.144,pp.1132-1149。關(guān)于教育改革,見Mariko Silver,“Higher Education and Science Policy in Chinas PostMao Reform Era”,Harvard Asia Quarterly,2008,no.1,pp.42-53。關(guān)于改革開放以后城市的變化,見Carolyn Cartier,“Urban Formation in the Reform Era Chinese City:Landscapes from Shenzhen”,Urban Studies,2002,no.9,pp.1513–1532;Piper Rae Gaubatz,“Urban Transformation in PostMao China:Impacts of the Reform Era on Chinas Urban Form”,in Deborah Davis Richard Kraus,Barry Naughton,and Elizabeth J.Perry eds.,Urban Spaces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Potential for Autonomy and Community in PostMao China(New York,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pp.28-60。關(guān)于改革開放時代的家庭生活,見Deborah Davis and Stevan Harrell,eds.,Chinese Families in the PostMao Er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對改革開放后成都的研究,見D.J.Dwyer,“Chengdu,Sichuan:The Modernisation of a Chinese City”,Geography,1986,no.3,pp.215-227。
②Dittmer and Gore,“China Builds a Market Culture”,East Asia,2001,no.3,pp.39-40。關(guān)于后毛澤東中國的小商業(yè)研究,見Thomas B.Gold,“Chinas Private Entrepreneurs:SmallScale Private Business Prospers under Socialism”,China Business Review,1985,no.6,pp.46-50;Martin Lockett,“Small Business and Socialism in Urban China”,Development and Change,1986,no.1,pp.35-68;Mohammad A.Chaichian,“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Business and Petty Commodity Produc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sian Profile,1994,no.4,pp.167-176;Jinglian Wu,“The Key to Chinas Transition:Small and Midsize Enterprises”,Harvard China Review,1999,no.2,pp.7-12;Waisum Siu and Zhichao Liu,“Marketing in Chines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SMEs):The State of the Art in a Chinese Socialist Economy”,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05,no.4,pp.333-346;Thomas C.Head,“Structural Changes in Turbulent Environments:A Study of Small and MidSize Chinese Organizations”,Journal of Leadership&Organizational; Studies,2005,no.2,pp.82-93;Atherton Andrew and Alaric Fairbanks,“Stimulating Private Sector Development in China:The Emergen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entres in Liaoning and Sichuan Provinces”,Asia Pacific Business Review,2006,no.3,pp.333-354;Cunningham Li Xue and Chris Rowley,“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China:A Literature Review,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Asia Pacific Business Review,2010,no.3,pp.319-337.
改革開放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也為茶館的復(fù)蘇和行業(yè)規(guī)模的擴大,提供了適當(dāng)?shù)慕?jīng)濟和社會環(huán)境。①許多成都居民和外來者發(fā)現(xiàn),開茶館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對于沒有太多資本的人來說,他們可以開一個小茶館為生;對于那些想要大生意的人來說,一個高端茶館則是更理想的投資。改革鼓勵人們“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去致富”?!?〕中國最高的政治決策者創(chuàng)造了一種有利于小商業(yè)發(fā)展的商業(yè)環(huán)境,1987年出臺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掃除了鼓勵私營經(jīng)濟在意識形態(tài)上的障礙;1999年憲法修正案賦予了私營商業(yè)與國有和集體所有制企業(yè)一樣的平等合法的地位。這一切的政治和政策上的改變,都進一步促進了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
由于一系列政策的刺激,中國的小商業(yè)逐步走向繁榮。1996年,在920萬個極小商鋪中(即那種只有幾個雇員的鋪子),大概有780萬個屬于私營,120萬個屬于集體所有,占零售行業(yè)總銷售額的28%。②但是我們應(yīng)當(dāng)看到,當(dāng)時的中國并沒有形成完全的“市場經(jīng)濟”,正如蘇黛瑞(Dorothy Solinger)所指出的,中國經(jīng)濟“還存在著許多類似于計劃經(jīng)濟的結(jié)構(gòu)性問題。”〔5〕小商業(yè)對計劃經(jīng)濟的依賴最小,當(dāng)計劃經(jīng)濟被削弱后,茶館便抓住了這個機會,得到發(fā)展壯大。隨著國家對日常生活控制的放松,人們愈加積極地賺錢致富,以提高物質(zhì)生活的水平。日漸寬松的經(jīng)濟和公共生活環(huán)境,使得茶館這個成都持久的文化象征,再次得以復(fù)興。對改革開放后中國茶館的研究多為中文,主要是從人類學(xué)和社會學(xué)的角度進行探討,見呂卓紅《川西茶館:作為公共空間的生成和變遷》,北京:中央民族大學(xué)未刊博士論文,2003年;戴利朝《茶館觀察:農(nóng)村公共空間的復(fù)興與基層社會整合》,《社會》2005年第5期,96-117頁;余瑤《茶館民俗與茶人生活:俗民視野中的成都茶館》,上海:上海大學(xué)未刊碩士論文,2007年,等等。在某種程度上說,茶館的歸來,可以視為改革開放以后私營小商業(yè)蓬勃發(fā)展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標(biāo)志。
一、小商業(yè)、茶館和農(nóng)民工
在改革開放時代,開茶館比晚清以來的任何歷史階段都要容易。在民國時期,茶社業(yè)公會嚴格控制著茶館的總數(shù),以避免惡性競爭,甚至售茶價格的浮動,也必須得到其允許。關(guān)于民國時期對茶館數(shù)量的控制,見Di Wang,The Teahouse:Small Business,Everyday Culture,and Public Politics in Chengdu,1900-1950(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chap.2。但在改革開放時期,只要有足夠的資本,就能申請營業(yè)執(zhí)照。與其他行業(yè)不同,茶館需要的投資不大:租一間屋,購置一個開水爐、一些桌椅和茶碗便可以開業(yè)。在小一些的茶館,一個人可以身兼數(shù)職,既當(dāng)經(jīng)理,又當(dāng)服務(wù)員和燒水工。當(dāng)然,高檔茶館則需要更多的投資。在一個短時期內(nèi),成都的茶館便如雨后春筍般地出現(xiàn),比民國時期最高峰還要多得多。民國時期,根據(jù)統(tǒng)計,茶館數(shù)量最多的是1934年,總數(shù)有748家(Wang,The Teahouse:Small Business,Everyday Culture,and Public Politics in Chengdu,1900-1950,p.30)。當(dāng)然,這也使茶館間的競爭變得更加劇烈。
在改革開放時期,街角小茶鋪與高檔茶樓并存,它們?yōu)椴煌纳鐣后w提供服務(wù),發(fā)揮著各自不同的功能。這時,除了上面沒有一個行業(yè)公會的控制之外,茶館的運營與管理與20世紀(jì)上半期相比較,幾乎沒有本質(zhì)的不同。關(guān)于改革開放后政府對社會的控制,見Manoranjan Mohanty,“Party,State,and Modernization in PostMao China”,in Vidya Prakash Dutt ed.,China,the PostMao View(New Delhi:Allied,1981),pp.45-66;Lieberthal Kenneth and David M.Lampton,Bureaucracy,Politics,and Decision Making in PostMao Chin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2);Gordon White,“The Dynamics of Civil Society in PostMao China”,in Brian Hook ed.,The Individual and the State in China(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pp.196-221;Jean C Oi,“Realms of Freedom in PostMao China”,in William C.Kirby ed.,Realms of Freedom in Modern China(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pp.264-284;Minxin Pei,“Political Change in PostMao China:Progress and Challenges”,in Galen Carpenter and James A.Dorn eds.,Chinas Future:Constructive Partner or Emerging Threat(Washington D.C.:Cato Institute,2000),pp.291-315;David Shambaugh,“The Chinese State in the PostMao Era”,in David Shambaugh ed.,The Modern Chinese State(Cambridge and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pp.161-187。茶館作為一種小商業(yè),有著自己的一套經(jīng)營方法。 一方面,它們受到國家整體經(jīng)濟狀況的影響;另一方面,它們有著很強的地域性。關(guān)于改革開放后對私營商業(yè)的管理,見Hill Gates,“Owner,Worker,Mother,Wife:Taibei and Chengdu Family KLBusinesswomen”,in Elizabeth J.Perry ed.,Putting Class in Its Place:Worker Identities in East Asia(Berkeley: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96),pp.127-165;Hill Gates,Looking for Chengdu:A Womans Adventures in China(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9);WaiSum Siu,“Chinese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A Tentative Theory”,in FrankJürgen Richter ed.,The Dragon Millennium:Chinese Business in the Coming World Economy(Westport,CT:Quorum,2000),pp.149-161;WaiSum Siu,“Small Firm Marketing in China:A Comparative Study”,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01,no.4,pp.279-292;Yen Benjamin and Phoebe Ho,“PGL:The Entrepreneur in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in Ali Farhoomand ed.,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Hong Kong:A Casebook(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05),pp.230-243;Fang Lee Cooke,“Entrepreneurship,Humanistic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Turnaround:The Case of a Small Chinese Private Firm”,in Ernst Von Kimakowitz,Michael Pirson,Heiko Spitzeck,and Claus Dierksmeier eds.,Humanistic Management in Practice(New York,NY:Palgrave Macmillan,2011),pp.119-130。與民國時期不同,由于沒有行會控制成都茶館的數(shù)量,新茶館的數(shù)量大幅度地增加。那些小本生意人,開辦一個茶館幾乎沒有什么障礙,通過簡單的營業(yè)執(zhí)照申請和注冊,便可開業(yè)。當(dāng)然他們還需要得到成都不同政府機構(gòu)的批準(zhǔn),如商業(yè)局、工商行政局、衛(wèi)生局等頒發(fā)的各種許可。得到這些許可,他們一般只需要提供一些基本的信息,如住址、經(jīng)營者姓名、服務(wù)類型等。例如,在成都石人南路的清芳茶園,墻上貼了三種許可證書:“消防安全許可證”“稅務(wù)登記證”和“個體工商戶經(jīng)營執(zhí)照”。另外,墻上還貼有“成都市門前‘三包責(zé)任書”“消防安全要求”以及“成都市愛國衛(wèi)生‘門內(nèi)達標(biāo)責(zé)任書”等。作者在石人南路清芳茶園的考察,2000年7月13日。但同時,成都還存在大量未注冊的茶館,它們往往以諸如“社區(qū)中心”“俱樂部”“活動室”等名目而存在,提供所謂的“內(nèi)部服務(wù)”,也有許多位于僻靜的小街小巷,以及城鄉(xiāng)接合部等政府難以監(jiān)管的地區(qū)??偠灾?,幾乎所有的茶館都在經(jīng)濟改革的“黃金時期”,搭上了小商業(yè)發(fā)展的“順風(fēng)車”。
茶館為農(nóng)民工提供了許多工作機會。從對街頭來來往往的人們和這個茶館主人和客人的活動的觀察,我們可以了解許許多多茶館和人們?nèi)粘I畹呢S富信息,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小茶鋪和鄰里、過路人,以及來來往往的小商小販,都有著某種程度的聯(lián)系,由此我們看到來自社會各階層、各行業(yè)的人以不同的方式相互聯(lián)系和依存。我曾經(jīng)考察過由一對農(nóng)民工小夫妻經(jīng)營的茶鋪,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的工作空間和個人生活空間,是基本沒有區(qū)分的。茶館既是他們經(jīng)營的生意,也是他們?nèi)粘I畹膱鏊?,他們在這里和顧客聊天,做飯和吃飯,一方面則打理生意。他們的家庭生活就展現(xiàn)在顧客的眼前,不過顧客們似乎對這些已經(jīng)習(xí)以為常,很少對他們的日常生活產(chǎn)生特別的興趣。這樣,街道、茶館和城市里的人聯(lián)系在一起,在這樣的茶鋪里,私人生活空間和公共空間的界限十分模糊。這種空間使用功能的流動性和不確定性,無疑使茶館主人在做生意的同時,家庭的紐帶也得到緊密的維系。這生動地展示了城市繁華背后的普通百姓生活。
許多農(nóng)民工都沒有與他們的家庭生活在一起,所以茶館是他們消磨時光、休閑娛樂的最佳場所。1980年代和1990年代港臺電影和電視劇在大陸日益流行起來,特別是武打片很受歡迎,許多小茶館為了吸引顧客,都提供錄像放映服務(wù),甚至成為了這些小茶館的主業(yè),逐漸演變成為了錄像廳。這些錄像廳的顧客大都是年輕的外來打工者和農(nóng)民工,要不就是中小學(xué)生。關(guān)于農(nóng)民工的研究,見Dorothy J.Solinger,Contesting Citizenship in Urban China:Peasant Migrants,the State,and the Logic of the Market(Berkeley and Los Ang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 與傳統(tǒng)的茶館不同,這些茶館的椅子不是圍著桌子,而是像影院一樣,把竹椅排成行列,方便顧客們觀看電視。在晚上,這些錄像室里坐滿了觀眾。外來打工者多是單身在城市打拼,晚上無事可做,錄像廳便是非常理想的打發(fā)時光的去處。1990年代,花幾元錢便可以在茶館錄像廳里喝茶和看片,而且沒有時間的限制。〔6〕
到2000年,成都仍有許多這樣的錄像室,成都市檔案館附近的“李小龍錄像牌茶”便是其中之一。這個茶館條件很簡陋,竹棚外懸掛著一個大大“茶”字,一個大木板立在門前,上面貼著各種影片和電視劇的封面,顧客可以很方便選擇他們想看的片子。一杯茶加上看錄像只需1元錢,當(dāng)然茶是質(zhì)量很差的低檔茶。茶館里面小且昏暗,椅子有五排,每排六個位子,分兩邊,中間是過道,共不過容納30個顧客。 每排兩邊各有一個小圓凳子,被用作桌子放茶杯。室內(nèi)的墻上貼滿了影碟的封面,大部分都是港臺和美國片,如李小龍、成龍、施瓦辛格等主演的動作片。我看到里面只有五六個顧客,都是二三十歲的樣子,聽他們的口音和衣著,是外來打工者。老板是位中年婦女,看起來很悠閑,和幾個人在店門口打麻將。當(dāng)我到那的時候,這家茶館正在放映一部喜劇。這部喜劇是關(guān)于古代人和現(xiàn)代人以及警察和流氓的沖突的穿越劇。作者在成都市檔案館后門李小龍錄像牌茶室的考察,2000年8月8日。
錄像廳的出現(xiàn),反映了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給人們?nèi)粘I詈蛫蕵匪鶐淼母淖?。電視和錄像機逐步取代了茶館里的地方戲和其他形式的演出,茶館經(jīng)營和提供娛樂的方式也與過去大大不同。人們從觀看舞臺上的演員,到看眼前的電視機。對茶館而言,成本下降了,放映節(jié)目的時間更靈活了,節(jié)目也更豐富了。在過去,能提供娛樂演出的往往是場地寬敞、客源充足、且有一定規(guī)模的茶館。但現(xiàn)在,即使是規(guī)模最小的茶館也能為顧客提供豐富的節(jié)目。大量的流動人口和城市低收入人群,在快速現(xiàn)代化的城市中,找到了適合他們的廉價的消遣活動。
二、農(nóng)村來的算命先生
像茶館中大多數(shù)的職業(yè)一樣,算命與茶館的互相依存有著長期的歷史,并創(chuàng)造了其獨特的文化。這種文化在改革開放以后,又有了持續(xù)的發(fā)展,并適應(yīng)新的社會和經(jīng)濟的需要,甚至成為一些茶館中必不可少的點綴物。
①下面關(guān)于這個算命先生的信息,基于作者在成都府南河邊茶館的考察,2000年7月10日。
在對茶館的考察中,我曾多次與算命先生交談。2000年夏天,我在成都府南河邊的一家茶館考察時,遇到過一個年老的算命先生。①他拿著一把竹簽問我算不算命,5元一次,可以相面,也可以根據(jù)抽簽算命,8元一次。我要他先說說我的過去,“看看你的本事”。他問了我年紀(jì),又看了看我的面和手,說“你95年和98年有兇”,我說“不準(zhǔn)”。他說“你要么95年,要么98有兇”,我告訴他“這兩年我都有喜事”。他又說:“你眉毛稀散,你一生一定很清閑”,我笑著回答:“錯了,我一生都忙得很,你以為我在這里坐茶館,就是清閑?”我告訴他不用給我算了,講講你自己的故事,算命錢照付。他告訴我從湖北來,在這里算命三年。的確,這位老人一口湖北口音。他時年71歲,原是農(nóng)民,只讀過幾年私塾,后來自學(xué)算命,從1980年代便開始這個營生,說著從包里拿出一本皺巴巴的《神相全書》,系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他表示現(xiàn)在算命生意不好做,不過最好的時候一天可掙40元左右。如果顧客對算命滿意,最多給過20元錢。當(dāng)他正和我交談時,見一位長發(fā)長須、有點道士風(fēng)度的算命先生走過來,他并不理睬那道士,那道士一轉(zhuǎn)身便慢慢離去。我猜想道士可能避免兩人同在一起攬生意,便有意不到這邊地盤。
我付了他5元算命錢,告訴他想去攬別的生意隨時可去,如果想跟我再聊聊,我也歡迎。他說“看你眼睛有神,像是有學(xué)問的人,你一定是從文而非從武”。我說這誰都能看出。我又問他能不能看出我是從事什么職業(yè)的,他猜道“老師?”我笑道,“這是你第一次說對了。”聊了一陣,他說要回去拿本書來,大約個把小時回來,書中有些地方不大看得懂,想請我?guī)兔?。我說可以等他回來,說罷他便急匆匆離去。大約一小時后,他又匆匆回來,從包里摸出一本皺巴巴的書,我見封面印著《魯班全書》,是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他翻到其中一頁,上面有圖形和文字解釋,大意是釘“善牌”在門上可使鄰里和睦,并講了該牌有多大,怎樣釘?shù)?,釘什么位置等。書頁中的解釋都是文言文,無標(biāo)點,印刷十分粗糙,顯然是盜版書。文中時稱“獸牌”,時稱“善牌”,顯然“獸”是“善”的誤印。我將有關(guān)內(nèi)容,根據(jù)我的理解,給他解釋了一個大意。由于我下午還有其他事情,不能久留,便告辭離去。那算命先生似乎意猶未盡,問:“還來茶館坐坐嗎?”我答曰“有空時會來的”,但是可惜沒有機會再到那家茶館了。
這些算命先生故事,為我們提供了在茶館中謀生人群的大量信息。首先,他們多是來自于鄉(xiāng)村的農(nóng)民工。他們利用算命作為謀生的手段,雖然不是很熟練。只要能識字,他們便稍加自學(xué),隨后立馬開始從業(yè)。雖然掙得不多,但至少也能在新的環(huán)境中求得生存。其次,男性占據(jù)著傳統(tǒng)的算命行業(yè),但改革開放后,女性也開始從事這行,反映出社會對女性進入傳統(tǒng)男性主導(dǎo)行業(yè)的容忍度越來越高。再者,算命先生也有等級,有些名聲響,收費高,甚至可以以此致富,但大多數(shù)僅僅糊口而已。最后,算命為茶館顧客提供了娛樂,并非所有付錢的顧客,都相信算命先生所說,他們中不少只是尋求消遣,或希望算命者祝福他們的未來,也就是討一個吉利。正如司馬富(Richard Smith)指出的,“算命滲入了中國社會從皇帝到農(nóng)民的各個層面。”〔7〕帝制的覆滅沒有改變這個傳統(tǒng),雖然在激進的革命年代他們很難生存,但是改革開放以后,他們便很快得到復(fù)蘇,日子也越發(fā)好過起來。
三、老行道進入新時代
挖耳匠(又叫采耳師、挖耳師、掏耳朵師傅、掏耳匠等)是茶館中一個有悠久歷史的職業(yè),從晚清至民國時期,成都幾乎每一個茶館中都有掏耳朵匠。1949年以后,他們也仍然在茶館謀生,只是和茶館一樣,數(shù)量大大減少,“文革”時期跌至谷底。改革開放后,挖耳匠隨著茶館的復(fù)蘇,也逐漸回到茶館。他們大多數(shù)是農(nóng)民、手工匠或小販,他們來自農(nóng)村,在城市里找不到其他合適的工作,只好以此為生。這是一項技術(shù)活,但至少比做重體力勞動要輕松一些。過去這是男性的職業(yè),但在20世紀(jì)末,女性也逐漸進入了這個行當(dāng)。
成都順興老茶館里的掏耳匠大概三十歲左右,來自川南的一個小鎮(zhèn),從事這項營生已經(jīng)七八年。他1990年代初來到成都,首先是在府南河邊的茶館里為顧客服務(wù),每月掙得大約1000元,交給茶館200元作為場地使用費。當(dāng)順興老茶館開業(yè)后,老板知道他手藝不錯,于是請他來這里服務(wù)。他每年要付給茶館六七千元,雖然他掙得并不比在府南河邊的茶館多,但是他說這里環(huán)境比以前好多了,有空調(diào),不受日曬雨淋冷熱之苦。他穿著白褂,胸前掛有一牌子,上面寫著基本價10元,若用一次性工具20元。他說顧客多是成都本地人,因為外地人不習(xí)慣掏耳朵。其中大多數(shù)又是中青年,因為老人覺得價錢太貴。這個茶館與旅游單位有合作聯(lián)系,有些外國游客也找他掏耳朵。他還會按摩,全套可收取四五十元。①
①作者在成都會展中心順興老茶館的考察,2000年7月22日。
③作者在成都人民公園鶴鳴茶社的考察,2003年6月28日。
據(jù)2006年關(guān)于成都人民公園鶴鳴茶社的一個考察,李姓挖耳匠在茶館里已經(jīng)干了三年了,之前他開了一家裝修店,因經(jīng)營不善而倒閉。盡管剛開始做掏耳朵營生時,生意清淡,但隨著他手藝的提高,便有了不少??汀R驗檫@份工作全年都可以做,所以只要夠勤奮,每天去茶館,每次收費10元,每天可輕松掙一兩百元。這與我六年前的考察相比,他們的收入已經(jīng)大大提高,但是基本價格(每次10元)沒有變,可能是客源增加了。據(jù)這個考察,一般來說,一位掏耳朵匠只在一家茶館攬客,要給茶館交費(李先生是60元一個月,720元一年)。為了避免沖突,保護自己的生意,掏耳朵匠不可以進入他人的地盤。周末和節(jié)假日的生意很好。在春節(jié)的那一個月里,他便掙了3900元?!?〕
鶴鳴茶社里至少有四個挖耳匠,其中一位問我是否需要挖耳。當(dāng)我表示他的工具似乎不太衛(wèi)生時,他說工具沒有問題。然后,他去為一位年輕的女士服務(wù)了,那位女士與她的家庭成員一起坐在鄰桌。大概因為那位女士體驗愉快,她的一位家人叫了另外一位挖耳匠服務(wù)。我發(fā)現(xiàn)當(dāng)茶館工人忙碌時,其中一位工人叫挖耳匠們幫忙搬椅子。其中一位挖耳匠告訴我,他們會在茶館需要時幫忙。②
在成都大慈寺的文博大茶園內(nèi)也有一位住場挖耳匠,看起來四五十歲,他手里拿著一只金屬掏耳夾,一邊用手彈著清脆的金屬聲音,一邊在桌子間來回攬生意。顯然,他與茶館的工人很熟,當(dāng)他沒有生意時,就和他們坐在一起喝茶。如果顧客付錢時找不開,他便拿著張大票子去找摻茶師傅換小錢。他說之前在理發(fā)店干了幾年,17歲時跟著父親學(xué)了這門手藝,然后在文博大茶園工作了九年。這位挖耳匠還把手藝傳給了他姐夫,現(xiàn)在府南河邊的一家茶館謀生。他說學(xué)徒必須學(xué)習(xí)一年后,方能獨立工作。
他住在成都郊區(qū)的雙流縣,每天騎摩托車往返,把車放在二環(huán)路他姐姐家,因為外縣的摩托不讓進城。他和妻子每天中午去大慈寺附近的小餐館吃飯,只吃稀飯饅頭,兩人才1.5元。他們進大慈寺也不需要門票(1元錢),門房認得他們。他在文博大茶園從早上9點做到下午,當(dāng)下午四五點鐘,這里生意不好的時候,他會到府南河邊的茶館攬生意。在那里,他不用給茶館交錢,不過得和其他同行競爭。
他回憶說,9年前他只收1.5元,但現(xiàn)在新客戶收4元,回頭客收3元。服務(wù)時間不超過10分鐘。這項工作不需要營業(yè)執(zhí)照,只需每月5號向茶館交200元即可,他從來都是按時繳納。他稱這個茶館是他的地盤,如果其他同行想進來,會被茶館工人趕出去。他每月可掙六七百元,向茶館交費后還剩四五百元。他的妻子在茶館里替人擦鞋,一雙鞋收費一元,每月也可掙五六百。他有時會遇上蠻橫顧客拒絕付錢。有一次,他給三個年輕人掏耳朵,但那三人說對他的服務(wù)不滿意,拒絕付賬,引發(fā)了糾紛,還有人受了傷。他當(dāng)時很生氣,掀翻了他們的桌子,打翻了茶碗,在其他茶工的幫助下,把那三個年輕人送到派出所,他們不得不付了12元的服務(wù)費和8元的損失費。
他使用五種挖耳工具。大金屬夾子是他的招牌,招攬顧客時便彈出聲來。一個是細長有柄的刀子,因為耳朵有汗毛擋住視線,先用其去毛。 最重要的工具是“啟子”,為一細長的銅片,用來刮內(nèi)耳壁,給人以舒服的感覺。一個是小夾子,用它來夾出耳屎。最后是一把小毛刷,用鵝毛做成。掏完耳朵后,用這把刷子將殘渣清掃干凈。他說這一套工具大概值四五十元,有些是他自己做的,有些是找鐵匠定制的。
他有兩個兒子,一個上小學(xué),一個初中,現(xiàn)在正是暑假,所以他兩個兒子都整天待在茶館里。他說不想讓他的孩子學(xué)習(xí)挖耳這門手藝,而是想送大兒子去學(xué)修汽車。他打算錢掙夠了,以后在他家鄉(xiāng)開一家汽車修理鋪,那里位置很好,做修理生意一定不錯。 他還談到了他的農(nóng)村老家,承包了7畝田,即使是收割農(nóng)忙季節(jié),也只需3天便干完活了。家里還養(yǎng)了20余只雞,20余只鴨,20余頭豬和一頭水牛,雞鴨蛋經(jīng)常拿到集市上賣。他們外出時,他父母幫助照看農(nóng)田和家畜。農(nóng)田加副業(yè)年收入約1萬,加上挖耳和擦鞋,整個家庭年收入約1.6萬至1.7萬。一年總開支約1萬元,剩下的存入銀行。①
①作者在成都大慈寺文博大茶園的考察,2000年7月5日。
②西方有很多關(guān)于中國農(nóng)民工的研究。關(guān)于他們的家庭生活,見Martin King Whyte,“Adaptation of Rural Family Patterns to Urban Life in Chengdu”,in Greg Guldin and Aidan Southall eds.,Urban Anthropology in China(Leiden:Brill,1993),pp.358-380。關(guān)于他們的城市經(jīng)歷,見Anita Chan,“The Culture of Survival:Lives of Migrant Workers through the Prism of Private Letters”,in Perry Link,Richard P.Madsen,and Paul G.Pickowicz,Popular China:Unofficial Culture in a Globalizing Society(Lanham: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ing,Inc,2002),pp.163-188;Eric Florence,“Migrant Worker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Discourse and Narratives about Work as Sites of Struggle”,Critical Asian Studies,2007,no.1,pp.121-50;Daming Zhou and Xiaoyun Sun,“Research on‘Job Hoppingby Migrant Workers from the Countryside:A Second Study on Turnover among Migrant Workers Employed by Businesses”,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2010,no.2,pp.51-69。關(guān)于他們遇到的困難與障礙,見Wenran Jiang,“Prosperity at the Expense of Equality:Migrant Workers Are Falling Behind in Urban Chinas Rise”,in Errol P.Mendes and Sakunthala Srighanthan eds.,Confronting Discrimination and Inequality in China:Chinese and Canadian Perspectives(Ottawa:University of Ottawa Press,2009),pp.16-29;Peilin Li and Wei Li,“The Work Situation and Social Attitudes of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 under the Crisis”,in Peilin Li and Laurence RoulleauBerger eds.,Chinas Internal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London:Routledge,2013),pp.3-25;王笛:《國家控制與社會主義娛樂的形成:1950年代前期對成都茶館中的曲藝和曲藝藝人的改造和處理》,華東師范大學(xué)中國當(dāng)代史研究中心:《中國當(dāng)代史研究》第一輯,2009年,76-105頁;Jiehmin Wu,“Rural Migrant Workers and Chinas Differential Citizenship:A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in Martin King Whyte ed.,One Country,Two Societies:RuralUrban Inequal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0),pp.55-81。國家關(guān)于農(nóng)民工的政策,見Chris KingChi Chan,Ngai Pun,and Jenny Chan,“The Role of the State,Labour Policy and Migrant Workers Struggles in Globalized China”,in Paul Bowles and John Harriss eds.,Globalization and Labour in China and India:Impacts and Responses(London:Palgrave Macmillan,2010),pp.45-63。
許多挖耳匠,像這位男人一樣,都來自農(nóng)村,一邊管理著老家的田地,一邊在成都打工。整個中國有數(shù)以億計的農(nóng)民工,他們的工作環(huán)境和新的收入渠道深刻影響著中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與城市生活。②然而,與其他農(nóng)民工不同的是,這位挖耳匠充分利用家鄉(xiāng)在成都郊區(qū)的有利條件,選擇仍然住在農(nóng)村,避免了在成都租房的額外花費以及和家人長期分離的痛苦。此外,他和妻子在同一個茶館里工作,每天一同來,一同回,一起吃午飯,所以,他的家庭生活基本上是完整的,比那些背井離鄉(xiāng)到遠方打工的大多數(shù)農(nóng)民工處境要好得多。無疑,農(nóng)民工進入城市,可以改變自己的經(jīng)濟狀況,也可以增加他們的見識,例如,這位挖耳匠便規(guī)劃了兒子的未來。
當(dāng)然,他也得為這樣的選擇付出代價。他的孩子整天待在這種人來人往的地方,充斥著煙味、嘈雜,還有各種粗話,也有各種誘惑,他們不能安下心來做暑期作業(yè)。這樣的環(huán)境對小孩來說是不健康的,缺乏一個安靜的學(xué)習(xí)環(huán)境,過早進入熙熙攘攘的社會,可能遇到他們幼小心靈所難以理解的許多事情,可能阻礙孩子接受正常的教育。他們的這種狀況反映了在城里工作的農(nóng)民工的艱辛。縱然我們可以說,社會也是一本教科書,但是這不過是對他們無奈處境的一點心理安慰而已。他兒子缺乏正規(guī)的教育,和其他的孩子相比,這是一個劣勢,也許有一天,他還是會走他父親的老路。
四、謀生茶館的農(nóng)村婦女
除了前面所討論的茶館的摻茶工人、算命先生和挖耳匠,茶館中還有著許多其他的職業(yè),提供各種服務(wù),如擦鞋匠、理發(fā)師和小販們。一次我在成都西門的清泉茶坊考察時,由于周圍街道正在修繕,又下了雨,十分泥濘,給擦鞋匠帶來不少生意。她們都是婦女,吆喝著“擦鞋!擦鞋!”一位中年農(nóng)村婦女模樣的人來到茶館門口,說擦一次鞋一元錢。她帶了個小包,里面有刷子、鞋油和布。她給了顧客一雙塑料拖鞋穿,然后把顧客沾了泥的鞋提到門外,坐在自帶的一個凳子上,先從一個塑料瓶中倒出一些水,沾在刷子上,刷掉鞋上的泥,然后涂鞋油,最后是拋光。她說她來自四川北部的一個鄉(xiāng)村,每年冬夏地里事情不多的時候,來成都擦鞋,每月能掙二三百元。如果不是來成都賺點錢,她就無法供孩子讀書。她說干這個活,比給老板打工要自由些,她可以隨時回家。她估計這片街區(qū)大概有五十多個她這樣的擦鞋女。她應(yīng)該沒有高估這個數(shù)字,因為兩個小時內(nèi),我身邊經(jīng)過了八九個同樣的謀生者。作者在成都石人南路清芳茶園的考察,2000年7月13日。
我在鶴鳴茶社考察時,由于公園環(huán)境干凈,需要擦鞋的顧客很少,所以只有一位擦鞋女在那里攬活,她提著一雙塑料拖鞋走來走去,尋找生意。當(dāng)她把顧客的鞋拿回她的攤位上擦?xí)r,便讓顧客穿上那雙拖鞋。一些茶館則禁止她們?nèi)雰?nèi),說是怕茶館閑雜人員太多,可能丟失財物。一些高端的茶館,如順興老茶樓便不允許擦鞋匠進去,因為他們覺得這有損茶館的優(yōu)雅環(huán)境。作者在成都人民公園鶴鳴茶社的考察,2003年6月28日;以及作者在成都會展中心順興老茶館的考察,2000年7月22日。
地方報紙有時會報道擦鞋者欺詐顧客的行為,一些茶館也就是為了防止這樣的事件發(fā)生,所以才禁止她們?nèi)雰?nèi)攬生意。一則故事發(fā)生在一個街角茶館,許多顧客在喝茶、打牌,一位擦鞋女也來這里攬生意,大聲吆喝擦鞋價格便宜保證質(zhì)量。一位時髦的年輕人詢問價格,擦鞋女說,5角,只收個鞋油錢。那男人聲稱他這雙鞋是在法國買的,一千多塊,對她是否能擦好表示懷疑。那女人說不滿意不給錢。于是男人把鞋脫了下來,女人給了他一雙拖鞋穿著,然后把鞋帶到了樹蔭下去擦,那年輕人繼續(xù)悠閑地讀報。當(dāng)他把報紙看完后,感覺有點不對勁,怎么鞋還沒有擦好?才發(fā)現(xiàn)那女人和鞋都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小販在茶館里也十分活躍,其中相當(dāng)大一部分是婦女,她們?yōu)轭櫩吞峁┝吮憷?,也為茶館增加了活力。2000年夏天,我坐在成都府南河邊的一家茶館,便觀察到各種小販在這里做生意,特別是賣食品的來來往往,這樣人們一邊坐茶館品茶,肚子餓了就可以就地買小吃。如一位貌似來自農(nóng)村的中年婦女,提著兩個籃子,里面裝著各種佐料瓶,吆喝著,“涼面,涼粉,豆花……” 但因為不是午飯時間,所以沒人買。另一位婦女端了一盤白玉蘭花賣,花開得飽滿,香氣撲鼻,可惜也沒有人光顧她的生意。幾乎每一個茶館里都有賣報紙的人,而且生意不錯,人們喜歡邊喝茶,邊讀報,了解時事。據(jù)我觀察,這個茶館里就有十幾個人在賣報,有男有女,有老有幼,有騎單車過來的,有走路過來的,都吆喝著,“《早報》”(即《商務(wù)早報》)、“《華西報》”(即《華西都市報》),等等。作者在成都府南河邊茶館的考察,2000年7月10日。
上述這些職業(yè),在茶館里存在已久。盡管這個城市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社會都已發(fā)生根本性的巨變,但茶館仍然可以容納許多人在其中謀生,并進一步展示出傳統(tǒng)生活方式和地方文化的活力。盡管小販重新出現(xiàn)在茶館中,但這是一個不同的時代,一個不同的社會環(huán)境,服務(wù)不同的人群,因此并不是所有的茶館都接納他們的服務(wù),特別是那些中高檔茶館,那里的顧客更期望安靜、有隱私、不被打擾。但在露天和低端茶鋪中,他們的服務(wù)依然很受歡迎。摻茶工人、算命先生、挖耳匠、擦鞋女、理發(fā)匠,以及小販,都是茶館和茶館文化的一部分,繼續(xù)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發(fā)揮積極的作用。但我們無從知曉在市場化和全球化的大潮中,他們的未來將是怎樣。
結(jié)論
流動人口,特別是來自農(nóng)村的農(nóng)民工,他們豐富了城市的生活,他們既是城市建設(shè)和城市服務(wù)的工人,也是城市商業(yè)發(fā)展的消費者,他們繼續(xù)為城市的繁榮做出貢獻。根據(jù)人類學(xué)家的調(diào)查,農(nóng)民工主要在建筑工地、飯館、工廠、家政、環(huán)衛(wèi)以及一些“城市居民不愿干的”行業(yè)內(nèi)謀生。他們不得不“突破戶口制度的約束在城市打工和做生意”,還要克服各種來自“農(nóng)民工、國家與城市社會之間的社會與政治矛盾”?!?0〕
蘇黛瑞(Dorothy Solinger)認為判斷是否是“流動人口”有三個標(biāo)準(zhǔn):“他們越過了一些行政管理的邊界來到異鄉(xiāng);他們沒有能夠改變原來的戶籍所在地;至少在理論上他們是可以進入和離開城市的?!?他們不能登記成為真正的城市居民,因此“他們不能接受免費的義務(wù)教育,在一些國有企業(yè)里,他們也沒有正常的額外津貼?!币驗檗r(nóng)民工不具有和城市居民一樣的平等權(quán)利,而且還面臨著歧視,因此蘇黛瑞認為:“大都市中的中國農(nóng)民,不是城市居民”,他們要想在城市里扎下根來,還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1〕
我還想指出的是,像任何其他人群一樣,農(nóng)民工也有不同的類型。其中一些人生意做得好,在城市里買了房買了車。成都像其他中國城市一樣,許多小企業(yè)都是由外來人開辦和經(jīng)營的,諸如餐館、裝修、建筑、小茶館以及其他許多行業(yè)。然而,還有不少人依然掙扎在溫飽線上,他們中的許多人在茶館里當(dāng)摻茶師傅、算命先生、挖耳師、擦鞋匠、小販或者其他。盡管他們生活艱難,但和以往在鄉(xiāng)村相比,生存狀況算已經(jīng)有所改善,他們有了經(jīng)濟上向上奮進的機會。流動人口的存在,幫助了城市日常生活正常運轉(zhuǎn),對城市的整個經(jīng)濟與公共生活的發(fā)展繁榮,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這個研究提供了一個有趣的個案研究,我們看到城市的傳統(tǒng)行業(yè),怎樣在現(xiàn)代化、商業(yè)化、國際化的大潮中發(fā)生轉(zhuǎn)變的。在這個巨變中,許多行業(yè)被改變了,甚至消失了,但是有些傳統(tǒng)行當(dāng)卻幸存下來了。從本文中的這些故事,說明即使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社會大變動,傳統(tǒng)的因素仍然會在相當(dāng)?shù)某潭壬媳4嫦聛恚m然它們或多或少都將發(fā)生一定的變化。而且頑強生存下來的那一部分,經(jīng)常是看起來沒有強大的影響力,但是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guān)的那些社會因素。
本文所研究的焦點是當(dāng)代中國城市的日常生活,茶館成為觀察的窗口。這個課題使我能夠從城市史的角度,進入到過去只是人類學(xué)和社會學(xué)的研究范圍——當(dāng)代中國城市、城市人口和城市生活。其實,我們的城市史學(xué)者,不得不試圖回答當(dāng)代城市的許多問題。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目睹了中國城市的外貌、文化以及日常生活的巨大變化,舊城被新城所取代,歷史的面貌已經(jīng)不在。過去中國古代城市獨特的魅力與民俗文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中國城市變得越來越千篇一律。同時,大量農(nóng)民工進入城市,使城市人口結(jié)構(gòu)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城市和城市生活面臨新的挑戰(zhàn)。因此,怎樣理解和認識今天中國的城市,也是研究社會史、文化史和城市史的歷史學(xué)家們所面臨的重要任務(wù)。
〔參考文獻〕
〔1〕Wenfang Tang ,WilliamParish.Chinese Urban Life under Reform〔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2〕〔4〕Kenneth Lieberthal.Governing China: From Revolution through Reform〔M〕.New York: W.W. Norton, 2004: 296,190.
〔3〕 Lowell Dittmer,Lance Gore.China Builds a Market Culture〔J〕.East Asia, 2001(3): 23.
〔5〕Dorothy J.Solinger.Chinese Business under Socialism:The Politics of Domestic Commerce in Contemporary China〔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108.
〔6〕戴善奎.成都泡茶館〔N〕.人民日報,1998-07-10;何小竹.成都茶館記憶〔N〕.華西都市報,2005-12-11.
〔7〕Richard Joseph Smith.Fortunetellers and Philosophers:Divina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M〕.Boulder,CO:Westview,1991:9.
〔8〕余瑤.茶館民俗與茶人生活:俗民視野中的成都茶館〔D〕.上海:上海大學(xué),2007:23.
〔9〕商務(wù)早報,2000-07-01.
〔10〕Li Zhang.Strangers in the City:Reconfigurations of Space,Power,and Social Networks within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1-2.
〔11〕Dorothy J.Solinger.Contesting Citizenship in Urban China:Peasant Migrants,the State,and the Logic of the Market〔M〕Berkeley and Los Ang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4,15.
(責(zé)任編輯:許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