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學生之間所存在的差異予以尊重,通過教育使全體學生根據(jù)自身情況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發(fā)展,這是素質(zhì)教育的宗旨。教育者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課堂里的所有學生,不能忽視任何一個學生群體,這其中就包括中等生群體。中等生有接受教育,受到關心、愛護、注意的權利。對于中等生應當怎樣關注,從而使他們能夠健康成長,這正是本文的研究重點。
關鍵詞:中等生;教師;表揚;關愛;溝通
一、 多給中等生一些善意的表揚
在學習生活中,中等生相比優(yōu)等生而言,積極探究的精神和昂揚的斗志不足,從而使他們上升的腳步受到了阻礙。而且中等生通過努力取得的成績往往難以得到承認與關注,進一步挫傷了他們學習的激情和興趣。有些中等生就說:“老師不管我怎么努力,做得如何好,也不會表揚我的,除非我是優(yōu)等生,或者干脆變成后進生?!蔽覀兟牭贸鰜恚械壬鷤兤鋵嵏氲玫娇隙?,想獲得表揚,期盼“陽光普照”。同樣意思的一句話,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會收到不同的效果,正如老話所說的,表揚學生也是如此,要注意說話的技巧。應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表揚學生,多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對中等生普遍存在的個性特點、心理特征進行研究,使表揚切實能夠打動人心,做到恰如其分。合理的表揚能使中等生信心大增,提升他們在同學中的威信,從而改變他們的心態(tài),使他們樹立起自信心,并展示出更加積極的一面,影響到他們現(xiàn)在乃至今后的學習之路。心態(tài)積極向上了,在學習上中等生的促進力也就更為持久,并能促使他們對自己的目標、計劃做出調(diào)整,進一步挖掘和展示自身的潛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二、 給中等生一個民主平等的空間
對創(chuàng)新型人才進行培養(yǎng),這是新課程改革的著眼點,為生命提供自由的發(fā)展空間是促使該類人才產(chǎn)生與成長的必要條件。師生之間在教學過程中是平等的,而且要使學生占據(jù)主體地位,這樣才能將學生內(nèi)在的激情與動力充分調(diào)動起來,簡言之,就是師生之間保持朋友、伙伴的關系,打破“師道尊嚴”的局面。犯錯誤對每個人而言都是在所難免的,對于中等生所犯的錯誤,教師不要回避,要抓住這個機會與學生構建起更加親近的關系,并加以疏導。例如,我曾經(jīng)帶過的一名中等生,全班共55名學生,他的成績排在21名。有一次因為犯錯而被我叫到辦公室,他本以為我會訓他,垂頭喪氣站在一邊,而我只是讓他找個椅子坐下,溫和地說:“抬起頭,別怕”。我并沒有直接批評他,而是心平氣和地進行教育,他也對所犯的錯誤有了深刻的認識,還主動做出會刻苦學習的保證。犯了錯并不可怕,難的是如何改正錯誤。老師如果能夠提供平等、民主的空間給學生,相信大部分學生能對錯誤有更清醒的認識,對他們改正錯誤更有益處。前面提到的這位同學后來非常努力,進步很快,一步步跨入了優(yōu)等生群體,最終考取了重點高中,在高中的校園里也一直保持優(yōu)秀,最后考上了醫(yī)學院。他在寫給我的一封信中提到:“您當時和我談心,給了我一個民主、平等的空間,使我有機會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師生之間構建起和諧民主的關系,為學生創(chuàng)造空間,這是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
三、 給中等生一份溫暖關愛
教師沒有取得成功可能會有很多的理由,而熱愛學生則是取得成功的教師們所具備的一條共同的經(jīng)驗。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師所從事的教育事業(yè)是一項永恒的事業(yè),有千金的重擔需要教師去挑起,教師要與學生心心相印,發(fā)自內(nèi)心對學生飽含滿腔的熱愛與熱情,這樣才能打動學生的心靈,“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對學生的熱愛從這些話語中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對待人生的態(tài)度比較消極,這是大部分中等生的典型特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他們進行引導,通過平凡的小事使他們感受到現(xiàn)實人生的愉悅,從而使他們能夠更加善待自己的人生。尊重學生是關愛學生的前提,對于中等生,教師不應要求他們唯命是從,對于解題過程中中等生表現(xiàn)出的不同看法,教師要正確看待,尊重且重視中等生的人格與個性,與他們親近,對他們的優(yōu)點也愛、缺點也愛,通過向中等生輸入積極情感,悄悄凈化他們的心靈,值得一提的是,對中等生的教育要飽含較強的氣息,是豐富多彩的,對于日常生活中出現(xiàn)的各種需要、欲望等,教師要引導他們正確處理,與人交往時保持誠懇,對人生予以善待,通過平凡小事感化他們,將人生的價值、生活美好的一面展示給他們,從而幫助他們將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起來,并且有自己的抱負和理想。此外,教師的愛撫、會意的眼神以及善意的玩笑等無不體現(xiàn)出教師對中等生的關愛與溫暖,這些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有時還會遇到中等生家里經(jīng)濟困難的,這時也可以給予適當?shù)慕?jīng)濟援助,給他們更多的關愛,奉獻越多,溫暖越多,收獲就越多。
四、 給中等生多一份溝通
教師和學生之間可以通過溝通達到心靈相通,使師生之間的感情進一步增進,對學生的了解與理解是做到熱愛學生的重要基礎,多與中等生進行溝通,才能真正尊重他們,通過溝通,將他們的情緒或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找到,這樣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對癥下藥開導他們,引導他們對自己的行為與情緒加以控制和調(diào)整,并對失敗或取得成功的教訓與經(jīng)驗加以總結。每個中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都是完整的,而且具有可塑性、可變性的特征,他們每個人的生理、心理特點,行為、學習習慣都不相同,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多多與他們進行溝通,更多地了解、理解他們,更好地控制他們極其不穩(wěn)定的情緒和思想,特別是處于青春期階段的中等生,缺乏真正的獨立自主意識,也不夠理智,社會上存在的各種不良風氣極易影響到他們,很多學生會成為追星族,并在影視作品中學到一些負面思想與行為。例如,我曾經(jīng)帶過的一名女學生,開始還是中等偏上的成績,后來不斷退步,通過與她進行深入的交談與溝通,我發(fā)現(xiàn)這名女生一說到歌曲就滔滔不絕,聽過一兩遍的音樂她就能跟著唱,能準確辨認歌曲是哪位歌曲唱的,對歌手的事跡、生日等也都了如指掌,了解到這些情況以后,我引導她借助學校文藝演出的機會進行釋放和宣泄,并指導她對心態(tài)做出調(diào)整,在學習上投入更多精力,還與她的家長以及其他各科教師協(xié)同合作,從多角度出發(fā)將她對學習的興趣調(diào)動起來,對學習方法做出調(diào)整,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她的成績有了飛躍,最終被一所藝術院校錄取,而且在這所學校中成為文藝方面的佼佼者。
綜上所述,教師如果能將更多的理解、關心、關愛、表揚、激勵等給予中等生,就如同向他們的心里撒了一縷陽光,將勇氣、力量和自信給予他們。這些對中等生而言都是非常必要的,不僅要給予,還要不斷地給予,以使他們要求上進的動力以及信心不斷增強,并一步步向優(yōu)等生群體發(fā)展。
作者簡介:
鄭婧穎,江蘇省昆山市,昆山市第二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