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瑩
(中共廣西區(qū)委黨校、廣西行政學院,廣西 南寧 530022)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xù)。”[1]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基礎,是適應我國社會發(fā)生深刻變化的必然要求,是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有效途徑,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為實現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這一重要社會發(fā)展目標,十九大報告還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舉措,為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指明了方向。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秉h的十九大報告同時指出,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huán)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同時黨和國家的奮斗目標也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上升成為到2050年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1]。為了解決這些新矛盾,回應這些新需求,順利度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沖刺期,最終實現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目標,必須推動構建人人有責、人人盡責,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2015年,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在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十三五”規(guī)劃建議中提出了“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黨的十九大報告在“共建共享”中加入了“共治”一詞,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1],其核心要義是根據我國社會已進入急速變革時期,社會情況高度復雜,發(fā)展風險全面存在的現實社會狀況,重新配置中國社會治理的治權,發(fā)揮各方社會力量的作用,構建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社會治理的體制機制。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所有制形式,除了原有的國有經濟、集體經濟,民營經濟、個體經濟、外資經濟、混合所有制經濟等所有制形式快速發(fā)展,整個社會當中的經濟資源、技術資源、人力資源的一部分已經從黨委政府控制掌握分解到了各類社會組織的手里[2]。因此,對社會運行提供管理和服務已經無法由黨委政府大包大攬完全負責。必須允許和動員各類社會組織以法律制度許可的形式參與到社會治理當中來。政府從全能型政府向有限責任服務型政府轉變。
社會矛盾產生的根源在于資源稀缺條件下多元社會主體之間的利益沖突,社會治理的深層問題是社會主體間的利益平衡[3],其實質是人民對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我國社會發(fā)展不均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社會治理必然涉及調整、整合社會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因此要大力推進社會公平公正發(fā)展,進一步發(fā)展經濟,打牢物質基礎,對各種社會利益進行整合,力爭實現雙贏和多方共贏局面,減少社會矛盾和社會不同利益群體的摩擦。要達到這個目標必須讓社會多元主體參與到社會治理中來,各利益群體有自己的代表表達利益訴求,協商達成多方認可的利益實現途徑,共同推進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模式的建設。
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必須從完善社會治理體制機制入手,用制度構建的框架保證社會治理的有序、規(guī)范、公平進行。
社會治理制度是社會治理主體為了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而制定的具有約束力的各種行政法規(guī)、章程、制度、公約的總稱[3]。它包括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正式的法律和制度,也包括內化于民眾內心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如村規(guī)民約、風俗習慣等。習近平同志強調:“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國家治理中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保?]因此,在加強社會治理制度建設上要注意實現“法德共治”。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和各級政府不斷推進社會治理的法制化程度,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日益完備,基本建立了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jiān)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使社會治理的觸角能夠深入到社會各個領域,各種糾紛和社會矛盾有合法有效的疏導和解決途徑。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社會治理的顯性制度建設還要進一步加強,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立法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良法推動社會進步,保障善治得以實現。此外,“培育和弘揚核心價值觀,有效整合社會意識,是社會系統(tǒng)得以正常運轉、社會秩序得以有效維護的重要途徑”[5],因此要加強對“社會道德”這一社會治理隱性制度的建設,通過大力宣傳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新時代的道德觀,對人們的社會價值判斷、行為模式進行引導和規(guī)范,讓人們在不同社會場域接受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等不同層次的道德規(guī)范約束引導,修身律己,自覺遵守和維護社會秩序。讓道德規(guī)范與法律規(guī)章等“顯性制度”相輔相成,構建與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社會秩序,構建誠信友善包容的社會氛圍。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加強社會治理要“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制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1]。這說明各社會主體在對社會治理權力的分配上是有輕重主次,是非均衡的。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鐵腕懲治腐敗、從嚴治黨,不僅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領導能力得到鞏固和加強,而且嚴厲打擊了社會上的歪風邪氣,弘揚了正氣,通過黨風政風的轉變帶動健康向上社會風氣的形成,被稱為“最大的社會治理工程”[3]。此外,我們黨還主動改革群團組織,讓其更好地承擔黨和政府與群眾橋梁紐帶作用;積極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適當地讓黨的基層組織覆蓋到各類企事業(yè)單位及城鄉(xiāng)社區(qū),引領社會各領域進行社會治理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的社會治理實踐充分證明只有確立和堅持中國共產黨在社會治理中的領導地位,才能保障中國社會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實現現代化。此外,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做好公共服務、公共管理工作,保障公共安全,要全面落實政府社會主體責任,把社會治理工作完成狀況列入領導干部考核指標體系中。同時還要進一步理清政府各部門的社會治理職責和職能,加強社會治理制度的頂層設計,對有關事務統(tǒng)籌規(guī)劃。建立政府部門的權力清單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形成權責明晰、分工負責、齊抓共管的社會治理責任鏈條[6]。社會組織是公眾和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治理的重要載體[3],也是當前社會治理主體培育中的薄弱點,要繼續(xù)通過制度設計、優(yōu)惠政策引導等措施,推動行業(yè)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建立社會組織新型運行體制機制,通過提供優(yōu)質公共服務產品等方式參與到社區(qū)建設、社會風險防范、化解矛盾、青少年教育管理等社會事務中來[6]。承擔政府部分管理職能,表達社會各階層訴求,從而達到溝通社會基層與政府整合社會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關鍵在體制創(chuàng)新?!保?]今后要加強維護群眾權益機制、社會利益協調機制、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機制、社會風險評估機制、突發(fā)事件監(jiān)測預警機制的建設,不斷與時俱進,把現代高科技手段運用到社會治理當中來,提高社會治理的效能和水平。
要實現社會治理方式和手段的創(chuàng)新,一個重要突破口是推動社會治理實現“四化”: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和專業(yè)化。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社會治理要“堅持人人盡責、人人享有”[1],也就是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不再由政府獨自承擔,而需要全國各族人民都投身到這項事業(yè)中來才會成功。在社會主體多元化的背景下社會治理社會化與公共服務市場化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政府要逐漸理清與社會其他主體在社會治理當中的職責和任務,通過購買公共服務產品和招投標等方式把社會治理的任務委托企業(yè)和其他社會組織去完成。有效組織和發(fā)揮社會組織及個人在社會治理中的協同作用[2]。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依法治國方略的成功實施,我國社會治理的法治化水平提高很快。社會治理法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首先要加強立法工作。我國已經基本建立了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今后為保證法律的有效施行,提高公民的守法意識,要加強立法工作中公民參與的廣度和深度,給予群眾更多表達意見的機會和渠道,保障和提高立法的科學性和可執(zhí)行性,全面評估立法活動對社會不同群體的利益影響,在特定情況下必須制定應對復雜局面的預案和補償方案;其次要加強司法公正,進一步提高司法公信力。司法在法制體系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被稱為“微觀社會矛盾糾紛的靈敏顯示器和社會治理狀態(tài)的預警機”[8]。司法活動不僅止紛定爭,而且傳播了法治價值,培養(yǎng)了公民規(guī)則意識,同時通過調整司法活動方式可以回應變化中的社會矛盾和社會糾紛,提高社會治理的效率;再次要在嚴格執(zhí)法的基礎上實現文明、公正、規(guī)范執(zhí)法。執(zhí)法是政府開展社會治理的主要方式,嚴格執(zhí)法需要剛性,但是隨著公民自我權益保護意識的加強和守法意識的提高,今后在執(zhí)法中要杜絕簡單粗暴、違規(guī)執(zhí)法的現象,要加強執(zhí)法人員執(zhí)法活動的程序規(guī)范,執(zhí)法方式的公正文明,減少因不文明執(zhí)法引起的糾紛和沖突[3];最后要培養(yǎng)和加強公民的守法意識、規(guī)則意識。加強公民法治教育,建設法治文化,提高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協調關系、化解矛盾[2]。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治理是一門科學”[7]。現代智能技術的運用能夠迅速拓展和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的空間和格局。社會治理是對社會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等事物進行組織、協調、指導、規(guī)范、監(jiān)督的過程。它以掌握治理對象的狀況和外部環(huán)境的信息為前提[9]。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fā)展,社會治理模式正在從單向管制轉向雙向互動,從線下轉向線上線下融合[3]。社會治理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指的是在互聯網平臺基礎上,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能夠對社會事件和社會治理對象進行精準分析、精準服務、精準治理、精準監(jiān)督、精準反饋,這是社會治理方式和手段上的革命性變革[2]。
社會治理專業(yè)化的發(fā)達程度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qū)社會服務和社會治理水平的重要標志。社會治理專業(yè)化要求用專業(yè)的隊伍、專業(yè)的理念、專業(yè)的技術方法來處理和開展社會服務[2]。這是社會治理未來迫切又重要的發(fā)展趨勢,需要展開大范圍、高水平的教育和培訓活動,培養(yǎng)互聯網、法律、社會工作等各方面的專業(yè)人員。
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的重要目標是保障國家安全,改善社會民生,維護社會穩(wěn)定。要實現這些目標,必須牢固構筑“四個體系”:公共安全體系、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和社區(qū)治理體系,把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從群眾最關注的安全問題和社會穩(wěn)定抓起,通過進一步構建和完善以傳播、內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在城鄉(xiāng)社區(qū)構建新型治理模式達到社會治理的具體化、長效化、規(guī)范化。
公共安全是全社會都高度關注的國家治理重點、難點,是公民最直接的利益的體現。公共安全事件的不斷發(fā)生是我國社會轉型期的必然社會反映,社會現實要求我國必須不斷提高應對公共安全危機的能力,共建公共安全防護體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確立了總體安全觀思想:既要重視“國土安全”,又要重視“國民安全”;既要重視“國家發(fā)展”,又要重視“國家安全”,既要重視自身安全,又要重視公共安全[3]。設立了國家安全委員會,修訂并通過了《國家安全法》,從思想建設到實踐進行了公共安全體系建設的成功探索。在社會主義新時代,要健全公共安全體系,需要繼續(xù)從公共安全事故的預防體制建設、應急反應,以及安全事故的控制與善后處理;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全方位、立體化的公共安全網,建設健康中國、平安中國[2]。
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很大程度上來自于社會治安的好壞,社會治安還關系到國家的穩(wěn)定和社會的發(fā)展進步水平。應注重提升整體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效能,加快推進立體化、信息化覆蓋全社會的防控網絡。建立政府主導下的城市安全綜合治理指揮調度機構,及時監(jiān)測預警,統(tǒng)一指揮應對危險局面[6],做到警情提早發(fā)現、及時預警、有效處置。同時,按照“十三五”時期國家安全保障能力建設規(guī)劃要求,以“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為目標,構建公共安全視頻監(jiān)控聯網系統(tǒng),實現互聯網技術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運用上的集約化、規(guī)范化、智能化。通過加快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依法打擊和懲治黃賭毒黑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保護人民群眾的人身權、財產權和人格權。
高水平的社會治理需要社會成員具有自覺服從的能力,而自覺服從來源于社會成員對各種制度安排和價值觀的高度認同。因此,要把社會心態(tài)培育和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放到社會治理策略的重要地位上進行[10]。中國社會正在發(fā)生深刻的變革,從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型、從傳統(tǒng)的農業(yè)國家向現代化的工業(yè)國家轉型、從封閉的國家逐步融入全球化的經濟浪潮之中[2],發(fā)達國家需要二三百年完成的重大社會轉型,我國在三四十年間就完成了,對社會民眾的心理沖擊是巨大的,觀念的沖突和利益的沖突成為這一歷史時期的特征[2]。同時,互聯網不僅推動了社會溝通聯絡更加便捷,而且重構了公共環(huán)境中的信息傳播機制和權力關系,使過去的普通事件公共化程度提高,增加了公共事件和宏觀社會的不確定性[3]。社會成員容易產生多元的社會治理認知,對社會價值觀的認同也易反復。因此,重塑話語體系,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要內容培養(yǎng)社會成員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顯得尤為重要。要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塑造社會成員健康的人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形態(tài)[2],降低社會治理的成本。
習近平同志指出:“社會治理的重心必須落實到城鄉(xiāng)社區(qū)”[11]。社區(qū)治理是實現國家治理的基石,是落實社會治理的主要載體。實現精細化和網格化治理模式是當前和今后我國社區(qū)治理要實現的主要目標。此外,城鄉(xiāng)社區(qū)面臨的最大困難是公共資源有效投入不足,要加快推動人力、物力和財力向基層社區(qū)傾斜,健全基層公共服務體系,強化城鄉(xiāng)社區(qū)自治和服務功能,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協同、居民自治之間的良性互動[2]。
總之,黨的十九大報告對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的諸多新思想、新舉措,對于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擼起袖子加油干”,在本世紀前半葉順利實現“兩步走”戰(zhàn)略目標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指導意義,是我們黨結合具體國情對社會發(fā)展思想的總結和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