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以亮
摘 要:隨著教育教學改革進程的不斷加快,STEM教學理念在小學教學階段廣泛推廣,有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在科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利用STEM教育理念與科學知識理論和實驗結合在一起,開發(fā)教學案例,推動小學科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科學;STEM理念;課堂教學
STEM教學理念指的是融合科學、技術、工程與數(shù)學學科,綜合、全面地培養(yǎng)人才。為提高我國教學體系的競爭力,突出素質教育的主題,本文分析了STEM教學理念在我國小學科學課程體系中的應用,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大大提高。
一、STEM教育理念對小學科學課程設置優(yōu)化的意義
在小學科學課程的教學中,旨在豐富小學生的自然知識,為其創(chuàng)造機會來實踐探索實驗,通過實驗的研究來發(fā)現(xiàn)教學的重要性,設置一系列的實驗課程來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STEM理念在其中的應用有助于教師和學生整合學科知識資源,強化學生的信息收集以及處理的能力,引導學生利用自有的知識體系去分析和解決問題,逐漸形成批判性的思維和創(chuàng)造動手的能力,通過新教育理念的引入,讓小學科學課程教學氛圍變得更加活潑,學習能力有所提升,課堂教育的質量與效率得到同步的提高。
在科學課堂上應用STEM理念重塑小學生的學習目標,科學知識的學習并不僅僅是為了取得高分,更多的是改變自己以往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讓學生更多地融入課堂學習的氛圍中,將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教師在課堂上將STEM理念與生活化實驗結合在一起,綜合科學、技術、工程以及數(shù)學學科,提出實驗問題,讓學生主動設計方案,探究問題,總結結論,在這一實踐動手的環(huán)節(jié),發(fā)展了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逐步提高了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對于應用STEM理論,小學科學教師的教學模式面臨著創(chuàng)新,教師要不斷深入探究教材中的內容,樹立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目標,重構課堂教學的方案,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的表現(xiàn)和表達的機會。教師提供學生必要的幫助,并在期間觀察學生的表現(xiàn),對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進行總結,對具有代表性的學習問題教師重點解決,以此為基礎進行課堂教育模式的設計,突出STEM教學理念的優(yōu)勢,使得小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獲益。
在小學科學的課程上應用STEM教學理念,讓小學生從更深層和更長遠的角度探究科學課程,結合生活實驗的方式做到跨學科知識的整合,豐富生活化實驗的開發(fā),讓小學生在課堂中享受到更多的學習樂趣,也讓科學課堂變得更加多姿多彩,氛圍輕松,鼓勵小學生在課堂上創(chuàng)新思維,積極表達,從而便于教師對學生潛力進行挖掘。
二、STEM教學理念在小學科學課程設計中的應用
在小學科學課程上,創(chuàng)新性地應用生活化實驗來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由于小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理解吸收能力有限,教師要在課堂上為學生選擇具有生活意義的實驗模型,有助于小學生理解并投入課堂中。
基于STEM理念設計生活化實驗模型的時候,教師要從小學科學課堂的學科性質出發(fā),綜合考察小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以及學習能力,從整體上進行把握,詳細分析實驗的內容,為實驗內容打下夯實的設計基礎。例如:在整合跨學科知識的時候,教師綜合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個性特征、生活經歷、年齡特點以及過往課堂表現(xiàn),切實把握科學實驗的基礎,讓小學生能夠跟得上生活實驗的流程,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主題,從而對綜合學科的知識內容有一個較好的吸收效果。在實驗導入的時候,教師可以講述生活中的某一現(xiàn)象、做游戲、猜謎語、講故事或者是看動畫片等形式做情境導入,讓小學生對即將要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通過實踐動手,小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知識學習的樂趣,對自己的學習行為進行點評,輔助提高小學生的自我認知和判斷的能力,從中發(fā)現(xiàn)自我學習的不足,在之后的成長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
例如:在帶領學生認識大自然中植物的繁衍時,教師特別向學生提出蒲公英的種子傳播方式,蒲公英的外形很像一個降落傘,教師帶領學生到室外去觀察蒲公英的傳播,并在課堂上制作降落傘的手工作品,讓學生熟悉降落傘的結構,并將自己喜歡的植物種子放入其中,通過自己的手工作品來模擬蒲公英種子傳播的形式,通過一個生活中常見的案例,引發(fā)學生對降落傘結構的熟悉以及了解,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對模型進行構建,啟發(fā)學生的靈感,讓其在科學知識學習的基礎上了解熟悉技術制作,通過結構的設計以及動手制作,熟悉數(shù)學測量知識以及幾何知識的應用,由此在小學生的腦海中構建一個仿生學的體系,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小學生會在課外閱讀的時候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
通過生活化實驗的探究,小學生在期間掌握了知識,熟悉了學習的規(guī)律,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科學知識的學習方法,為學生今后的成長和進步奠定了基礎。
三、總結
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背景下,教師利用STEM教育理論來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全面地參與到課堂氛圍的學習中,多角度地學習和吸收跨學科的知識,以此來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我的實踐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讓我國的小學科學教育質量得以提升,教師的素質同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曉.基于STEM教育視角的小學科學課例分析[J].基礎教育研究,2017(13):69-70.
[2]李娟,陳典.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小學科學教師專業(yè)能力需求探析:以“物質科學領域”的教學為例[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8(3).
[3]王賢平.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小學科學教學策略[J].教育研究與評論(課堂觀察),2017(2):86-88.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