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強,徐明霞
(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qū)自強醫(yī)療推拿診所,山東 濟南 250031)
急性咽喉腫痛是臨床常見病及多發(fā)病,屬于中醫(yī)“喉痹”“喉癰”“乳蛾”等范疇,以咽喉部紅腫疼痛、扁桃體充血、吞咽不適及惡寒發(fā)熱為特征。其病位在咽喉,涉及肺、胃等臟腑。中醫(yī)認為本病多由風熱火毒侵襲咽喉,肺胃積熱循經上擾,灼于喉部所致。咽喉腫痛見于西醫(yī)的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咽炎和單純性喉炎等。近年來筆者采用擠痧治療急性咽喉腫痛,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濟南市天橋區(qū)自強醫(yī)療推拿診所就診的急性咽喉腫痛患者60例,診斷標準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齡最小8個月,最大62歲;病程最短4 h,最長3 d。20例患者伴發(fā)熱、頭痛及全身不適癥狀,22例患者扁桃體Ⅰ~Ⅱ度腫大。
60例患者均采用擠痧療法治療。擠捏部位:頸前正中線,胸鎖乳突肌前緣,胸鎖乳突肌后緣3列,以喉結為中心上下各1寸,5列3行15個部位。操作方法:受術者取臥位,頭略后仰,頸項部皮膚充分暴露。術者站于其床頭,用75%酒精棉球消毒頸部,用雙手拇指、食指將受術部位皮膚夾起,四指相對,向中間均勻對稱用力對按、擠壓,反復數次,使局部產生瘀斑。如該部位有痧,擠3~4下即可出痧,擠至該部位皮膚呈紫紅色時停止,更換部位重復以上操作。如擠捏數下皮膚顏色無明顯變化,表明該處無痧,宜另選他處施治。3~5 d后如感覺咽部仍有不適癥狀,可擠第2次。對于伴發(fā)熱、頭痛及全身不適癥狀者,在采用擠痧治療的同時,兒童配合捏脊及頭面部推拿治療,成人配合兩側膀胱經及督脈走罐(以溫水為介質,至皮膚出現潮紅或者紫色)及頭面部推拿治療。在治療時,忌煙、酒和辛辣、過冷、過燙、刺激性食物;多喝開水,食用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用聲過度,減少清喉嚨動作,避免劇烈干咳;正常起居,避免過度疲勞。
3.1 療效評定標準 痊愈:咽喉疼痛癥狀消失,體溫恢復到正常水平,全身不適感消失;顯效:咽喉疼痛癥狀明顯減輕,全身不適感明顯緩解;無效:3次治療后咽喉疼痛癥狀沒有改善,改用其他方法治療。
3.2 結果 60例患者中,36例治療1次后癥狀消失;22例治療2~3次,其中12例癥狀消失,10例癥狀緩解;2例治療3次后無效,改用其他治療方法。痊愈率為80.0%,總有效率為96.7%。
急性咽喉腫痛多因風熱之邪上犯,或肺胃痰濕熱結,上壅咽喉,導致脈絡不通、氣血瘀滯而發(fā)病。本病起病急,癥狀明顯,臨床多采用口服或含化藥物治療,存在藥物副作用、耐藥性及見效慢、易反復等缺點。頸部正中,胸鎖乳突肌前后緣乃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手太陽小腸經及任脈所過,其上分布扶突、人迎、水突、氣舍、缺盆、天容、天窗、天府等穴,均可治療咽喉腫痛。擠痧為中醫(yī)傳統外治法之一,可疏通經絡,宣通氣血,宣竅開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清除局部堆積的有害致痛物質,消除炎癥,有效增高局部組織的疼痛閾值,進而發(fā)揮治療作用。本療法手法簡單,療效較好,無明顯副作用,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