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田菌
到香港之前,我沒有吃過也沒有聽說過盆菜,出了香港之后,也沒有在其他地方見過盆菜。香港是東西交匯的港口,飲食自然也是多地雜糅。香港的許多特色食物,因為本身就是廣東各地如潮州、順德傳來,外江菜則由上海人、寧波人帶來,于是香港大部分食物都可以在其他地方吃到,唯有盆菜。只香港一地有吃,算是地地道道的香港本土食物。
盆菜狀如其名,各式菜肴放在一個大木盆或者金屬盆里,食物應(yīng)有盡有,一邊吃時一邊用火在盆底下緩緩加熱。我吃過兩種盆菜,一類叫作家鄉(xiāng)傳統(tǒng)盆菜,照菜單所寫,里面有干煎大蝦、酥炸斑肉、傳統(tǒng)魚蛋、家鄉(xiāng)炆豬肉、玫瑰油雞、五香糟鴨、紅炆北菇、五香芋頭、爽脆魷魚、南乳支竹、爽滑豬皮、清湯蘿卜。斑肉就是石斑魚肉,支竹則是腐竹。另一種盆菜是海味盆菜,蘿卜、豬皮、支竹、魷魚、冬菇、炆豬肉不變,再在上面加上海螺片、海參、蠔豉、魚肚這類的海味。雖然稱之為“盆菜”,但里面并沒有蔬菜,我想可能是因為在吃盆菜時要不斷加熱,青菜生菜等蔬菜一煮久了,就失去了它本身的爽脆,變得千老,長沙話叫“蔑癆滴”,廣東話則稱呼為“標(biāo)癟癟”,其賣相和口感都不好,上不了臺面。
內(nèi)有如此多的食材,屬于大雜燴類的盆菜,卻不是一盆亂燉。做盆菜和擺盆菜也有說法,盆里的食物都是在其他灶上烹調(diào)好了的,然后由大師傅一層一層擺入盆中。這個程序叫作“打盆”,“打盆”是有嚴格的講究的,也很考驗盆菜師傅的功底。最底下一層要擺大塊蘿卜,然后鋪上豬皮,豬皮上再鋪一層支竹,然后北菇、墳豬腩肉、芋頭、魚蛋均勻分布其間,這是盆菜的“下層”,因為下層這七款菜全是濕料,能吸收湯汁,越燉煮味道越鮮醇。底打好了,上面再鋪上油雞、糟鴨、斑肉、大蝦,魷魚埋在中間,這是盆菜的“上層”,多是煎炸干物,不能浸太多湯汁,否則會失去其酥脆感。吃的時候,也是一層一層吃下去,先把蝦、雞、鴨、魚吃完,在吃的過程中,底部加熱,水汽不斷往上冒,肉里面的肉汁往下滲,滲到那些吸收湯汁的材料里,一層有一層的滋味,到了最底層的蘿卜、豬皮,往往是香氣最濃,味道最好吃的。我喜歡吃煮得良久的蘿卜,最喜歡吃的,還是吃到中部的那層豬腩肉,上層的干脆已分食殆盡,下層才剛剛開始吸收湯汁,熱氣把瘦肉燜軟了,但不失嚼勁,肥肉因為肉油都滲出了,肥而不膩,一口下去,口感回味無窮。吃完了上層,就可以攪動下層的濕料,讓它們混在一起,充分受熱。等食物快吃完了,可以把剩下的肉料撈出來,加壺?zé)崴龌疱伋?,這個時候就能涮些蔬菜,下點粉面,開始“打邊爐”了。吃盆菜時,里面的湯汁是萬萬不能單喝的,因為里面肉油特別多,幾層的食材還濾了很多鹽,溶了的南乳也在里面,高油高鹽又黏稠,口感并不好,單喝下去也對健康無益。
盆菜的由來,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傳說。民間傳說在南宋末年,蒙古人南下,攻占了臨安,南宋皇室流亡福建,經(jīng)漳州、潮州、惠卅_'輾轉(zhuǎn)到了九龍灣,在此建立了行宮(現(xiàn)在此地還有一個宋王臺,紀(jì)念趙氏),隨后移駕向西時,經(jīng)過了新界元朗一塊,當(dāng)?shù)鼐用褚姷交实垴{到,為了表達心意,就將家中最珍貴的食物貢獻出來,但倉促間沒有容器,就用木盆充當(dāng)器皿,這種木盆所盛的菜式,之后就發(fā)展成了盆菜。還有一種說法大意不變,只是主人公變成了文天祥。
這種傳說自然經(jīng)不起認真推敲,只是本土居民們樂于稱道的一個故事罷了。不過探究一下,便可總結(jié)出故事中的兩個關(guān)鍵詞:“分做”和“逃難”,在我看來,這可能是宋末為了逃離戰(zhàn)亂的嶺北人遷到新界一塊,幾家?guī)讘艟墼谝黄?,每一家分別負責(zé)不同的食材,然后合在一起共同分享的菜式。
我的上司是客家人,聽說我要去吃盆菜,大為興奮,說盆菜是客家人的食物,開始滔滔不絕地對我說盆菜的制作。他講到小時候周圍的宗族都很窮,幾家?guī)讘舴昴赀^節(jié)或是祭祀的時候就聚在祠堂里一起做盆菜。吃盆菜。那時的盆菜里沒那么多肉,蘿卜才是盆菜的主角,蘿卜吸收了湯汁,吃下去很飽人,雞鴨魚豬肉都是之后富裕了,才慢慢多起來的,而且盆菜完全做好,準(zhǔn)備開吃的時候,上面的雞鴨魚肉都冷了。這或許從側(cè)面印證了我的猜想——盆菜是窮困的各家各戶,共同努力下的新發(fā)明。
但盆菜其實是圍頭人的美食,“圍頭人”是為了區(qū)別客家人而產(chǎn)生的一個民系,像本地居民聚集的元朗、大埔的圍村里,那里面有最正宗的盆菜可吃??图胰穗m然也有客家盆菜,但在客家族群中,只有居住在新安縣(現(xiàn)香港)的客家人才有吃盆菜的習(xí)俗,而廣東客家人發(fā)源地梅縣沒有“客家盆菜”。所以,盆菜確確實實是當(dāng)?shù)厝怂l(fā)展出來的食物,而移民新安的客家人,在與本地人的文化交流中,也發(fā)展出了自己的盆菜食制。
如今的盆菜雖然已經(jīng)傳播至九龍、港島一帶,但吃盆菜、做盆菜的主力,還是新界圍村里的原住民們。每到逢年過節(jié)、祠堂祭祀,乃至家中誕下男丁,老一輩都要擺盆菜宴,或是聚集村民在祠堂煮盆菜。掃墓時祭祖,也要在山里吃盆菜,當(dāng)?shù)厝朔Q為“食山頭”。吃盆菜和吃其他筵席不同,它的文化含義頗高,本地人以前吃喜酒不發(fā)請?zhí)粫陂T口貼張后置,村中兄弟就會自動云集來吃盆菜,過程中沒有迎賓、敬酒、送客這些儀式,客人吃飽了就可以直接離席,想把吃剩的食物拿回家也自便,可見吃盆菜是各村團結(jié)村民的一個重要媒介。而且,如果村民的婚宴沒有辦盆菜宴,村中是不會承認其婚姻的有效性的,而家族添丁吃盆菜,代表著村里承認孩子的身份,吃過盆菜宴,這孩子就是村里的一員,有太公財產(chǎn)的繼承權(quán)。
盆菜原本只是新界地區(qū)原住民的民俗,而近十幾年來,盆菜大熱,流行于香港的各大酒樓食肆。盆菜在這轉(zhuǎn)變中逐漸被塑造成香港的代表菜式,成了香港文化的一部分。不過盆菜的身份再怎么變,只有吃過一次,才能充分品評它內(nèi)里的多重滋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