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詩經(jīng)·唐風》看晉國文化特色*

2018-01-12 13:41牛貴琥
關鍵詞:唐風晉國詩歌

牛貴琥

(山西大學 文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6)

0 引 言

梁惠王講:“晉國,天下莫強焉?!盵1]205這是人們所公認的事實。 晉國是春秋時期最先進的區(qū)域,為天下人士所向往。 《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聲子所云“雖楚有材,晉實用之”[2]1991便是例證。 是以從歷史、經(jīng)濟、文化、文學、藝術等等多方面研究考察晉國,對于我們現(xiàn)在兩個文明的建設都會產(chǎn)生有益的啟示和促進的作用。 本文則從文學的角度對晉國文化作一些探討。 不當之處,還望方家批評指正。

說起晉國的文學,可以探討的話題很多。 比如:從文章方面看,《尚書》中的《文侯之命》就是重要的文獻和文章。 周幽王寵褒姒、廢申后、逐太子宜臼,宜臼奔申。 申侯與犬戎殺幽王,朝廷大亂,晉文侯與鄭武公迎宜臼立為王,遷都洛陽,是為平王。 周平王于是以晉文侯為方伯,賜以秬鬯、弓矢、名馬,其策命洋洋灑灑,有波瀾,有感情,是西周時期少有的一篇優(yōu)美散文。 從小說方面看,則《師曠》為先秦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小說,它是關于晉國大音樂家?guī)煏绲墓适录?,情?jié)復雜,敘述明晰,描寫生動,既塑造了鮮明的人物形象,又表達了對開明政治與民本思想的追求。 不過,若從純文學的角度講,最能反映晉國文學成就和特點的還是《詩經(jīng)》中的《唐風》。

《唐風》是十五國風之一。 風,即音樂的調(diào)子。 十五國風,即十五個地區(qū)的音樂調(diào)子,和各個國家的領地并不完全吻合。 唐風,便是古代陶唐氏的區(qū)域,即山西晉南盆地大部分地區(qū)的音樂調(diào)子。 這也是晉國主要的領地。 十五國風中還有《魏風》,是中條山以南的地區(qū),今山西芮城一帶的音樂調(diào)子。 由于晉獻公十六年才滅的霍、魏、耿,入晉較遲,所以說晉國文化的源頭則需由《唐風》開端。

《唐風》反映的是晉國人民的心靈世界。 由于古代音樂的散失,《唐風》所提供的只是歌詞。 這給我們理解每一首詩歌的主旨和內(nèi)容造成困難。 古今對其解讀也是五花八門。 那么,如何準確把握古代晉國人民的心靈世界?本文圍繞一個核心,緊抓五個基本特征。 一個核心,便是以季札觀周樂對《唐風》的評價為核心。 五個基本特征,便是《唐風》中的“勤” “正” “忠” “預” “樸”。 下面依次進行論述。

1 季札觀周樂對《唐風》的評價

我們先來看一個核心。 之所以要以季札觀周樂中對《唐風》的評價為核心,是因為第一,季札生活在春秋魯襄公的時代,對于《詩經(jīng)》沒有隔膜。 第二,他是一位受過良好教育的貴族,具有極高文學藝術修養(yǎng)的人物。 第三,他對《詩經(jīng)》全面的系統(tǒng)的評價,一直作為經(jīng)典為歷代所學習、所接受。 因此,以其對《唐風》的評價為解讀的基點,就可以準確地把握晉國的傳統(tǒng)、特征以及人民的內(nèi)心世界,而不至于走偏。

季札觀周樂,見于《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當魯之樂工為之歌《唐風》時,他說:“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遺民乎?不然,何憂之遠也?非令德之后,誰能若是?”杜預之注云:“晉本唐國,故有堯之遺風。 憂深思遠,情發(fā)于聲?!笨追f達之疏云:“陶唐之化,遺法猶在。 作歌之民與唐世民同,故察此歌曰:‘思慮深遠哉?’見其思深,故疑之云:‘其有陶唐氏之遺民乎?若其不是唐民,何其憂思之遠也?非承令德之后,誰能如此深慮也?’令德,謂唐堯也?!盵2]2007注和疏已解釋得非常清楚。

由季札的評論我們可知《唐風》的特點:一是思深; 二是憂遠; 三是有傳統(tǒng),有歷史感。 思深和憂遠意思相近,故杜預概括為憂深思遠,而有傳統(tǒng)、有歷史感又是和憂深思遠相聯(lián)系著的。 因此,若從風格上講,可以說是厚重感。 若從思想上來講,可以說是計長遠。 對于《唐風》,可以如此把握之。

那么,《唐風》的這種特點是如何體現(xiàn)的呢?這可以從“勤” “正” “忠” “預” “樸”五個基本特征來論述。

2 《唐風》的五個基本特征

2.1 “勤” 即勤勞

《唐風》一共十二首。 關于“勤”的詩歌,可以《蟋蟀》來概括。 原文如下:

蟋蟀在堂,歲聿其莫。 今我不樂,日月其除。 無已太康,職思其居。 好樂無荒,良士瞿瞿。 (莫,暮。 職,應該。)

蟋蟀在堂,歲聿其逝。 今我不樂,日月其邁。 無已太康,職思其外。 好樂無荒,良士蹶蹶。 (蹶蹶,勞動的樣子。)

蟋蟀在堂,役車其休。 今我不樂,日月其慆。 無已太康,職思其憂。 好樂無荒,良士休休。 (休休,勤奮的樣子。)[3]18

為便于理解,翻譯成白話則為:

蟋蟀已經(jīng)躲進庭堂,一年已到末尾。 現(xiàn)在還不快樂,日子會很快過去。 但也不要過分安樂,應該想著你的職位。 歡樂而不廢正事,賢良的人經(jīng)常警惕。

蟋蟀已經(jīng)躲進庭堂,一年已到末尾。 現(xiàn)在還不快樂,日子會很快溜掉。 但也不要過分安樂,應該想著的事還有。 歡樂而不廢正事,賢良的人經(jīng)常勤苦。

蟋蟀已經(jīng)躲進庭堂,大車已經(jīng)清閑。 現(xiàn)在還不快樂,日子會很快過去。 但也不要過分安樂,應該想著憂患。 歡樂而不廢正事,賢良的人經(jīng)常奮勉。[4]106-107

這是一首主張勤勞工作、志不可荒的詩。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并不是一味警戒世人,而是既同意應該快樂的時候就快樂,只是必須有節(jié)制。 這就符合人情,深厚得多。 所謂思深便是如此。

2.2 “正”即端正不偏

關于“正”的詩歌,可以《杕杜》和《無衣》為代表。

《杕杜》原文為:

有杕之杜,其葉湑湑。 獨行踽踽。 豈無他人?不如我同父。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無兄弟,胡不佽焉。 (佽,助。)

有杕之杜,其葉菁菁。 獨行睘睘。 豈無他人?不如我同姓。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無兄弟,胡不佽焉?(睘,孤獨。)[3]111-112

譯成白話為:

一株孤生的赤棠,葉子長得那樣壯。 我獨自走著很凄涼。 難道沒有人在一起?但究竟不如親弟兄。 唉,道路上的人,為什么不相親呢?沒有兄弟的人,為什么不相幫呢?

一株孤生的赤棠,葉子長得那樣茂盛。 我獨自走著很孤零。 難道沒有人在一起?但究竟不如我的同宗。 唉,道路上的人,為什么不相親呢?沒有兄弟的人,為什么不相幫呢?[4]111-112

《杕杜》是一首正宗族的詩歌。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不是一味鼓吹宗族的重要性,而是講有兄弟和宗族的人比無兄弟和宗族的人要好,并要求一般的人也象兄弟同宗一樣相幫。 這就要厚重得多。

《無衣》原文為:

豈曰無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豈曰無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3]22

筆者譯成白話為:

難道我沒有七種圖案的衣服嗎?只是不如您賜給的衣服使我心安又吉祥啊!

難道我沒有六種圖案的衣服嗎?只是不如您賜給的衣服使我心安又溫暖?。?/p>

《無衣》表現(xiàn)的是對周天子的尊重。 禮規(guī)定侯伯的服裝七種圖案,卿六種。 《周禮·春官·典命》:“侯伯七命,其國家、宮室、車騎、衣服、禮儀,皆以七為節(jié)。 ……王之三公八命,其卿六命,其大夫四命。”[5]東周時期,諸侯強大,不聽周王之號令。 晉武公擴大領土之后,獨請于周僖王,被封為晉侯。 詩中表現(xiàn)出十分懇切的態(tài)度。

這兩首詩都是重禮、重規(guī)范的表現(xiàn),所以概括為正。

2.3 “忠”即忠厚

關于“忠”的詩歌,可以《羔裘》 《鴇羽》 《有杕之杜》 《采苓》為代表。

《羔裘》原文為:

羔裘豹袪,自我人居居。 豈無他人,維子之故。 (居,倨。)

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 豈無他人,維子之好。 (褎,袖。 究,久。)[3]21

筆者譯成白話為:

你穿著羔羊皮襖豹皮袖口,對待我們態(tài)度高傲。 難道沒有其他可服務的對象?只是因為念及你是故舊相好。

你穿著羔羊皮襖豹皮袖子,對待我們態(tài)度高傲而不改變。 難道沒有其他可服務的對象?只是因為念及你以前的好處不忍背叛。

《羔裘》是一首忠厚待人的詩歌。 盡管對方不禮貌,也不采取決絕的態(tài)度,要重以前的友誼,極富人情。

《鴇羽》原文為:

肅肅鴇羽,集于苞栩。 王事靡盬,不能藝稷黍。 父母何怙?悠悠蒼天,曷其有所。

肅肅鴇翼,集于苞棘。 王事靡盬,不能藝黍稷。 父母何食?悠悠蒼天,曷其有極。

肅肅鴇行,集于苞桑。 王事靡盬,不能藝稻梁。 父母何嘗?悠悠蒼天,曷其有常。[3]21

譯成白話為:

鴇鳥肅肅地扇著雙翅,停落在櫟樹枝。 王家的事沒了沒完,稷黍全不能種植。 父母靠什么維持?遙遠的蒼天呀!何時才能休止?

鴇鳥肅肅地扇著雙翼,停落在荊棘里。 王家的事沒了沒完,黍稷全不能種植。 父母拿什么做飯?遙遠的蒼天呀!何時才能終止?

鴇鳥肅肅地扇著翅膀,停落在桑樹叢。 王家的事沒了沒完,稻梁全不能種植。 父母拿什么來吃?遙遠的蒼天呀!何時才能安定?[3]113-114

《鴇羽》是一首怨徭役的詩歌。 盡管由于怨徭役太多,誤了耕種,眼看要挨餓,但不是要反抗,而是發(fā)出要求安定的呼聲。 憂遠,在這里得到生動體現(xiàn)。

《有杕之杜》原文為:

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彼君子兮,噬肯適我。 中心好之,曷飲食之。 (噬,逝。)

有杕之杜,生于道周。 彼君子兮,噬肯來游。 中心好之,曷飲食之。[3]22

筆者譯成白話為:

一株孤生的赤棠,生在道路左邊。 那些君子啊,不肯停留和我聊天。 我心中對你們實在喜歡,何不吃點食物喝點水漿。

一株孤生的赤棠,生在道路拐彎處。 那些君子啊,不肯來和我交游。 我心中對你們實在喜歡,何不吃點食物喝點水漿。

《有杕之杜》是一首希望招致賢人的詩歌。 言辭十分懇切。 楚材能晉用,在此得到體現(xiàn)。

《采苓》原文為:

采苓,采苓,首陽之巔。 人之為言,茍亦無信。 舍旃,舍旃,茍亦無然。 人之為言,胡得焉。

采苦,采苦,首陽之下。 人之為言,茍亦無與。 舍旃,舍旃,茍亦無然。 人之為言,胡得焉。

采葑,采葑,首陽之東。 人之為言,茍亦無從。 舍旃,舍旃,茍亦無然。 人之為言,胡得焉。[3]23

譯成白話為:

采苓菜,采苓菜,在首陽山之巔。 人們所傳的話,暫且不要相信。 拋開吧,拋開吧,暫且不要附和它。 那么人們傳的話,怎么能產(chǎn)生作用呢?

采苦菜,采苦菜,在首陽山之下。 人們所傳的話,暫且不要參合。 拋開吧,拋開吧,暫且不要附和它。 那么人們傳的話,怎么能產(chǎn)生作用呢?

采蕪菁,采蕪菁,在首陽山之東。 人們所傳的話,暫且不要聽從。 拋開吧,拋開吧,暫且不要附和它。 那么人們傳的話,怎么能產(chǎn)生作用呢?

《采苓》是一首勸戒人們不要隨便聽信讒言的詩歌。 合情合理,不偏激,是建立在成熟的心智基礎上的。

這四首詩歌體現(xiàn)忠厚的特征,有人情,能吸引人、團結人,是成大業(yè)的基礎。

2.4 “預”即預見性

關于“預”的詩歌,可以《揚之水》 《椒聊》為代表。

《揚之水》原文為:

揚之水,白石鑿鑿。 素衣朱襮,從子于沃。 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揚,現(xiàn)今洪洞縣。 襮,刺繡的衣領。 諸侯才能服朱紅色刺繡的衣服。 沃,曲沃。)

揚之水,白石皓皓。 素衣朱繡,從子于鵠。 既見君子,云何其憂。 (鵠,曲沃之邑。)

揚之水,白石粼粼。 我聞有命,不敢以告人。[3]19

筆者譯成白話為:

揚地的水中,白色的石頭很鮮明。 你穿著白色的中衣朱紅色的衣領,我隨從你到了曲沃。 已經(jīng)見到了君子,為何不快樂呢?

揚地的水中,白色的石頭很潔白。 你穿著白色的中衣朱紅色的刺繡,我隨從你到了鵠地。 已經(jīng)見到了君子,為何反而憂愁呢?

揚地的水中,有白色的石頭映襯水很鮮明。 我聽聞有暗中的計劃,不敢將其告訴人。

《揚之水》是一首反映曲沃桓叔篡國陰謀的詩歌。 晉昭公始封桓叔于曲沃,造成曲沃盛強,昭公微弱,最終晉為曲沃桓叔篡奪。 作者在一開始就有預見,委婉講出。 說是不敢告,實際上已經(jīng)起到了告的作用。

《椒聊》原文為:

椒聊之實,蕃衍盈升。 彼其之子,碩大無朋。 椒聊且,遠條且。

椒聊之實,蕃衍盈匊。 彼其之子,碩大且篤。 椒聊且,遠條且。[3]20

筆者譯成白話為:

花椒的果實,繁衍之多可以裝滿一升。 那個人啊,實力很大沒有人可比。 花椒吶,枝條發(fā)展得很遠吶!

花椒的果實,繁衍之多可以用兩手掬。 那個人啊,實力很大而且根柢厚。 花椒吶,枝條發(fā)展得很遠吶!

《椒聊》也是反映曲沃桓叔篡國陰謀的詩歌。 作者以花椒果實繁盛作喻,對于桓叔不斷壯大表示了深深的憂慮。

這兩首詩歌富有預見性,目標遠,見微知著,足以體現(xiàn)思深的本質。

2.5 “樸”即樸素

關于“樸”的詩歌,可以《綢繆》 《山有樞》 《葛生》來代表。

《綢繆》原文為:

綢繆朿薪,三星在天。 今夕何夕,見此良人。 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綢繆束芻,三星在隅。 今夕何夕,見此邂逅。 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綢繆束楚,三星在戶。 今夕何夕,見此粲者。 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3]20

譯成白話為:

精致的火把放光,參星出現(xiàn)在東方。 今晚是怎樣的晚上,看見這樣的好姑娘。 你呀,你呀,該把這個好姑娘怎么辦。

精致的火把高舉,參星到了東南隅。 今晚是怎樣的晚上,看見這樣好看的閨女。 你呀,你呀,該把這個好閨女怎么辦。

精致的火把燒盡,參星已對著房門。 今晚是怎樣的晚上,看見這樣艷麗的美人。 你呀,你呀,該把這個美人怎么辦。[4]109-110

《綢繆》是一首新婚詩歌。 新婚的晚上,看到新人的美麗,如在夢境之中,不知如何是好。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正規(guī)的婚姻,不是其他國風里大量反映的野合,所以樂而不放蕩。

《山有樞》原文為:

山有樞,隰有榆。 子有衣裳,弗曵弗婁。 子有車馬,弗馳弗驅。 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山有栲,隰有杻。 子有庭內(nèi),弗灑弗掃。 子有鐘鼔,弗鼔弗考。 宛其死矣,他人是保。

山有漆,隰有栗。 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 且以喜樂,且以永日。 宛其死矣,他人入室。[3]19

譯成白話為:

山上有刺榆,平地有白榆。 你有衣裳,不穿不披。 你有車馬,不坐不騎。 可憐地死了,讓別人去歡喜。

山上有椿樹,平地有杻樹。 你有庭堂內(nèi)室,不灑掃不講究。 你有鐘鼓,不撞擊不演奏。 可憐地死了,都為別人所有。

山上有漆樹,平地有栗樹。 你有酒食,為什么不常奏琴瑟。 用來助歡樂,用來度長日。 可憐地死了,別人進入你的臥室。[4]108-109

《山有樞》以調(diào)侃的方式講了一個吝嗇貴族什么也有,什么也舍不得用,其實結果一點也帶不走。 是樸素的生活的真理。 反對的是保守,看重的是家庭。

《葛生》原文為:

葛生蒙楚,蘝蔓于野。 予美亡此,誰與獨處?

葛生蒙棘,蘝蔓于域。 予美亡此,誰與獨息?

角枕粲兮,錦衾爛兮。 予美亡此,誰與獨旦?

夏之日,冬之夜。 百歲之后,歸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 百歲之后,歸于其室。[3]22

譯成白話為:

葛藤長得蓋住了荊楚,白蘞蔓子拉上了荒丘。 我的“那人”不在了,誰和我這孤獨的人同住?

葛藤長得蓋住了荊棘,白蘞蔓子拉滿了墳地。 我的“那人”不在了,誰和我這孤獨的人同居?

角枕發(fā)亮啊,錦繡的被子閃光啊。 我的“那人”不在了,誰和我這孤獨的人一同到天明?

過了夏天的炎日,又過冬天的長夜。 只有等到百年之后,歸到他的墓穴。

過了冬天的長夜,又過了夏天的炎日。 只有等到百年之后,歸到他的墓室。[4]114-116

《葛生》是一首悼亡詩。 她長期過著孤寂的日子,想到只有死后才能相聚,無比凄慘。 她情感堅定,不涉及對征役的咀咒。 是以朱熹不由得要說:“思之深而無異心,此唐風之厚也?!盵5]22

這三首詩反映的是主人公質樸的感情。 她情真,情深,但不輕浮,不放蕩,不走邪路,有堅定性和穩(wěn)定性。

以上我們將《唐風》的十二首詩歌從“勤” “正” “忠” “預” “樸”五個方面進行了論述。 它們之間和晉國的關系則是: “勤”為富國之本源; “正”為走向成功的保證; “忠”為事業(yè)的紐帶; “預”為成功的前瞻性; “樸”為前進中的校正器。 晉國之所以天下莫強焉,和這密不可分。 從《唐風》反映出來的晉國文化,具有規(guī)范的、質樸的、務實的、穩(wěn)重的、厚重的特征。 他傾向于冷靜的、分析的娓娓道來,而不是太熱情的、浪漫的、輕佻的描述。 季札之所以用思深、憂遠、有傳統(tǒng)和歷史感來評論之,道理也在這里。

3 《唐風》所反映的晉國文化特色之成因

那么,為什么《唐風》是這個特點呢?也可以說,為什么晉國能具有這樣的文化呢?

我們應注意到季札是將《唐風》和堯聯(lián)系起來考慮的。 他說:“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遺民乎?不然,何憂之遠也?非令德之后,誰能若是?”也就是說,晉國處于堯之故地,故有堯之遺風。 若其不是故堯之遺民,則不會如此憂思之遠,不會有如此之深慮。 這又不得不對堯文化進行考察。

然而,古籍中關于堯的記載,大多空洞而無事實。

《論語·泰伯》孔子云:“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 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巍巍乎,其有成功也。 煥乎,其有文章。”[1]107只有崇拜和贊頌。

《尚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勛。 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 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克明俊德,以親九族。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百姓昭明,協(xié)和萬邦。 黎民于變時雍。”[6]3-9也是一派概括贊頌之詞。 他的一生所為,能落到實處的只有使人制了歷法,使人治水,(選治水者,也是聽取別人的意見,第一次還選錯了人。)以及選舜為接班人而已。 也就是說堯幾乎實行的是無為而治,一切工作都是別人處理。 正如《說苑·君道》所敘述的那樣:“當堯之時,舜為司徒,契為司馬,禹為司空,后稷為田疇,為樂正,倕為工師,伯夷為秩宗,皋陶為大理,益掌驅禽。 堯體力便巧,不能為一焉。 堯為君而九子為臣,其何故也?堯知九職之事,使九子者各受其事,皆勝其任,以成九功。 堯遂成厥功,以王天下。 是故知人者,王道也。 知事者,臣道也。 王道知人,臣道知事,毋亂舊法,而天下治矣。”[7]11

所以說,堯之為治,核心就在于“允恭克讓”。 以能真誠的敬恭、謙讓,使得九族親,百姓昭明,萬邦協(xié)和,眾民得以趨向和美。 這種為治的最高境界,為歷代的人士所推崇。 堯也就成為最完美的統(tǒng)治者的標準,“無能名”便是對其至高無上的評價。 其實,這一切都建立在當時是一個部落聯(lián)盟社會的基礎之上的。 堯作為一個部落聯(lián)盟的首領,自然不會用自己的單一的標準要求所有的部落,只能是求同存異,和而不同,在其充分發(fā)揮能動性的基礎上達到和諧社會的目的。

晉國建立初期正好和堯的時期是同樣的社會狀況。 《左傳·定公四年》子魚云:“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 選建明德,以藩屏周。 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為睦。 分魯公以大路、大旗,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條氏、徐氏、蕭氏、索氏、長勺氏、尾勺氏,使帥其宗氏,輯其分族,將其丑類,以法則周公。 用卽命于周。 是使之職事于魯,以昭周公之明德。 分之土田陪敦、祝、宗、卜、史,官司、彝器; 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皥之虛。 分康叔祖以大路、少帛、綪茷、旃旌、大呂,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饑氏、終葵氏; 封畛土略,自武父以南及圃田之北竟,取于有閻之土以共王職; 取于相土之東都以會王之東搜。 聃季授土,陶叔授民,命以康誥而封于殷虛。 皆啟以商政,疆以周索。 分唐叔以大路、密須之鼓、闕鞏、沽洗,懷姓九宗,職官五正。 命以唐誥而封于夏虛,啟以夏政,疆以戎索。”啟,開的意思。 疆,理其土地的意思。 《詩經(jīng)·小雅·信南山》:“我疆我理?!彼?,法的意思。 戎,戎狄,是相對于以華夏為標志的中心文明的其他廣大的民族。 對于“啟以夏政,疆以戎索”,杜預的注是:“亦因夏風俗開用其政。 大原近戎而寒,不與中國同,故自以戎法?!盵2]2134-2135

為什么同樣是直系親屬,封魯公、衛(wèi)康叔是“啟以商政,疆以周索”,封唐叔則是“啟以夏政,疆以戎索”呢?原因在于魯公、康叔所封都是殷商故地,文化單一,必須以周的原則改造之。 《史記·魯周公世家》就言“魯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魯,三年而后報政周公。 周公曰:‘何遲也?’伯禽曰:‘變其俗,革其禮,喪三年然后除之,故遲?!盵8]1524唐叔所封之地是唐堯故地,周圍都是戎狄,文化復雜,語言風俗都不一致,改造既不可能,只能順應其各自的習俗。 《國語·晉語二》:“景霍以為城,而汾、河、涑、澮以為淵,戎翟之民實環(huán)之?!盵9]301全祖望在《經(jīng)史問答》中亦云:“晉之南境為姜戎,晉之東境為草中之戎與酈戎,晉之北境為無終諸戎,而姜戎自南境接于西境,故得要秦師也。 以狄而言,晉之北境為白狄,其東境為赤狄,而酈戎亦稱酈土之狄。 大略晉四面皆戎狄,而亦用之以為強。”[10]1924

晉和魯衛(wèi)所處環(huán)境的不同,形成其各自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統(tǒng)治方式。 孔子云:“魯衛(wèi)之政,兄弟也?!盵1]143這在于兩國在開國之初處于相同的條件之中。 于是,魯衛(wèi)之政是強制型的,唐晉之政是順應型的。 魯衛(wèi)之政必然要造成沖突,唐晉之政則是和諧的。 魯衛(wèi)之政使其形成的文化是狹隘單一的,唐晉之政所形成的文化則是豐富多元的。 豐富多元的文化的氛圍中所產(chǎn)生的文學藝術,自然要根植于各自深厚的傳統(tǒng)而不會為其他的文化標準或原則所左右。 這就是季札感覺到《唐風》思深、憂遠、令德之后的原因所在。

如果和周圍的其他國風相比較,則《唐風》的特點更為突出。 《魏風·葛屨》:“維是偏心,是以為刺”,《碩鼠》:“逝將去女,適彼樂土”,這種決絕的態(tài)度,《唐風》中絕不會有。 《鄭風·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子不我思,豈無他人。 狂童之狂也且?!边@種熱烈直率的表達,《唐風》中也看不到。 一切都是那么幽深厚重。

4 結 語

綜上所述,以上我們由《詩經(jīng)·唐風》考察了晉國文化。 是這種文化造成了晉國的強大。 這種文化的穩(wěn)定、厚重為人們所贊頌,而其保守、木訥也為人們所揶揄。 這些都是我們需要進一步研究的。 我們還要知道,“晉國天下莫強焉”,而在衛(wèi)鞅入秦之后,晉國逐漸走向衰弱,但又以另一種方式作用于社會的變革和進步。 司馬遷在《史記·張儀列傳》中言:“三晉多權變之士,夫言從衡強秦者,大抵皆三晉之人也?!盵8]2304這也是我們需要進一步研究的。 而且,這種研究和探索,必將對我們現(xiàn)在進行的事業(yè)產(chǎn)生積極的作用。

猜你喜歡
唐風晉國詩歌
詩歌不除外
師曠勸學
紐約聯(lián)合國總部和平雕像
詠費城自由鐘
“新”“舊”互鑒,詩歌才能復蘇并繁榮
翳桑之報
書畫長廊
詩歌島·八面來風
三十六計之假道伐虢
詩歌過年
安图县| 招远市| 芦溪县| 民县| 板桥市| 华坪县| 扎鲁特旗| 廉江市| 和平县| 弥渡县| 米泉市| 赤峰市| 莱芜市| 石门县| 大冶市| 莲花县| 宁化县| 土默特右旗| 土默特左旗| 海原县| 延川县| 台江县| 浮梁县| 布尔津县| 简阳市| 闸北区| 开江县| 诸暨市| 肃北| 桃江县| 石林| 新昌县| 松潘县| 景宁| 昌江| 塔城市| 航空| 读书| 水富县| 佛冈县| 宜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