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希成
壽寧的茶歌茶舞
□韋希成
茶歌茶舞是茶區(qū)群眾在長期從事茶葉種植生產(chǎn)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藝術形式。這種形式所反映的實際上是茶葉生產(chǎn)的歷史,它詮釋了茶文化的內涵??梢哉f,了解茶歌茶舞是我們了解茶文化的基礎,是認識和傳承茶文化的關鍵,也是幫助我們充分了解該地區(qū)民俗風情和發(fā)展歷史的載體。
福建閩東茶鄉(xiāng)壽寧縣種茶歷史悠久,茶文化資源豐富,茶文化體系極為全面。在茶葉主產(chǎn)地的斜灘、武曲、南陽、竹管垅、鳳陽、平溪等地以茶葉種植、生產(chǎn)、經(jīng)營為主要素材創(chuàng)作的一大批茶藝作品,如詩詞歌賦、歌曲和舞蹈等通俗易懂、姿勢優(yōu)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茶文化藝術,成為大眾喜聞樂見的一朵茶藝奇葩。
壽寧愛茶成風,茶文化在民間也顯得特別獨特。尤其是畬家男女,他們至今還流行著唱茶歌、說茶事、以茶傳情、以茶抒懷的習俗。在壽寧縣斜灘畬山茶崗上,如今還可以看到,這邊采茶畬女唱:“枝枝茶葉情意深,茶葉好比阿哥心;哥心生在茶葉內,妹心連著阿哥心?!蹦沁叢刹韪绾偷溃骸懊鄯潆p雙采茶心,哥牽妹手上茶林;生態(tài)茶園常豐產(chǎn),情哥情妹情更深”的動人畫面。
比較突出的是畬族聚居地流傳的畬歌畬舞,來源于生活、形成于生活,以歡快、輕松、粗獷的表現(xiàn)形式,極具感染力,且富有鄉(xiāng)土生活氣息。比如斜灘天丘崗畬族茶歌中描述男女愛情、表達情感的就有如下詩句:
1965年春節(jié)雙人表演《姑嫂夸茶鄉(xiāng)》
哥妹采茶上山間,妹叫郎哥要采精;
好葉才能制好茶,銅鈴打鼓另有音。
郎那有意妹有情,生態(tài)茶園細談心;
誰知打開話匣子,句句都是談茶經(jīng)。
村前流水明如鏡,哥妹采茶它照影;
照了三百六十張,張張笑臉對笑臉。
阿妹采茶快如飛,阿哥后面緊相隨;
兩人相望沒說啥,臉頰笑成桃花蕊。
哥妹雙雙采春芽,肩對肩來行對行;
當面不敢把哥望,低頭偷偷瞧情郎。
阿哥阿妹采茶青,茶歌陣陣飛過崗;
歌聲溶進茶叢里,心花隨著茶葉長。
門前橋下一小河,郎妹采茶橋上過;
河水清清照人影,好比七夕會銀河。
郎妹相愛心要真,采茶好比采花心;
要采您就采得準,莫在半途打轉身。
滿山春雨紛紛下,哥妹山坳采新茶;
阿哥怕妹淋壞了,妹說無水怎發(fā)芽。
春雨綿綿到妹家,阿妹堂前捧杯茶;
問郎此去幾時回,莫忘家中一枝花。
春雨霏霏心含情,妹唱茶歌給哥聽;
郎君若有真情意,茶歌也能做媒人。
上個世紀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壽寧茶鄉(xiāng)群眾自娛自樂,茶歌茶舞應運而生,茶文化娛樂活動如雨后春筍蓬勃發(fā)展。那時候,竹管垅公社在蘭亦發(fā)書記的一手策劃和扶植下,建立了一支由15名年輕演員組成的公社業(yè)余文藝宣傳隊,把全民開發(fā)萬寶山種茶的經(jīng)驗和先進典型事跡,組織當?shù)匦W教師、公社干部自編自演,他經(jīng)常參與排練,還聘請縣文化館文藝干部前來輔導、創(chuàng)作各種群眾喜聞樂見的茶歌茶舞文藝節(jié)目,最常見的有采茶歌、小演唱、表演唱、三句半、舞蹈等小型多樣、生動活潑的表演形式,搬上了山村舞臺,隨時隨地為農(nóng)民群眾演出,文娛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他們日間露天當舞臺,夜晚挑起煤油汽燈表演歌舞節(jié)目,寓教于樂,很受群眾的歡迎。
1964年,為配合開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竹管垅公社文宣隊演出的《歌唱竹管垅》《姐妹采茶燈》《姑嫂夸茶鄉(xiāng)》等采茶歌舞劇目被縣委抽選到“縣社會主義教育文藝宣傳隊”,在全縣上山下鄉(xiāng)巡回演出,使竹管垅人深受鼓舞。當年,《歌唱竹管垅》《姑嫂夸茶鄉(xiāng)》兩個歌舞節(jié)目參加福安專區(qū)第三屆群眾業(yè)余文藝會演獲獎后,《歌唱竹管垅》被選拔赴省會演,獲得節(jié)目獎、演出獎。該節(jié)目還被推薦參加了給省勞模大會演出的晚會,省領導葉飛、范式人以及當時出席省勞模表彰會的壽寧縣竹管垅公社黨委書記蘭亦發(fā)等觀看了演出。
斜灘公社文藝隊演出的《姐妹采茶燈》
縣文宣女演員在山村街頭表演《歌頌竹管垅》歌舞節(jié)目
1964年參加全省會演,省委書記葉飛與壽寧縣演員親切交談